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44425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3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1487.5

申请日:

2000.01.21

公开号:

CN1307242A

公开日:

2001.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21|||著录事项变更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陈 令变更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2B26/10

主分类号:

G02B26/10

申请人: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令

地址: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研新一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费开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将基座上翼安置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由扫描玻璃、外壳和基座等部分所组成;这样,自基座上翼表面便可以设定位于基座上的光学元件的位置以及相关元件如滑动轴的位置,而不必考虑其他元件尺寸的误差度的影响,有利于光学元件在制造过程中以及组装中的对准操作,比现有技术可以减少误差度,因此,本发明在组装完成的扫描装置中的光学元件间相对位置的精确度方面可以比现有技术为佳,提高扫描装置成品的输出信号的精确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主要由扫描玻璃、外壳和基 座等部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10)具有上翼(14),上翼 (14)有上表面(142);扫描玻璃(12)具有上表面(122),外壳上翼 的下表面(113)的平面为介面,连接基座(10),基座上翼(14)的上 表面(142)与扫描玻璃(12)的上表面(122)为共平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 于:其中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12)与扫描玻璃下表面(124)为 共平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 于:其中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04)与扫描玻璃上表面(122)为 共平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 于:其中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14)与扫描玻璃下表面(124)为 共平面。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扫描装置是指双光学模组扫描装置。
6: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扫描装置是指单光学模组扫描装置。
7: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是在单一其座(10)上安置有影像感测 元件(18)和滑动轴(16)。
8: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是在单一基座(30)上安置有影像感测 元件(18),滑动轴(16)通过滑动轴孔(15)固定于外壳(11)。
9: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是由分离式基座所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 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分离式基座,是指左边基座(20)上安置 有影像感测元件(18)和滑动轴(16),右边基座(23)上安置有滑动 轴(16)。
11: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 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分离式基座,是指左边基座(21)上安置 有滑动轴(16),中间基座(25)上安置有影像感测元件(18),右边基 座(23)上安置有滑动轴(16),

说明书


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扫描装置,尤其是一种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本发明以双光学模组的板金基座为说明范例,应用时不限于双光学模组的应用,单光学模组的基座与外壳合一的技术,也可以直接利用本发明实施。

    图1是现有技术的基座与扫描面不是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在显示双光模组的扫描装置中,基座10安置有固定的影像感测元件18,基座10的两侧壁17设置有滑动轴孔15(请参考图2),提供滑动轴16安置之用,滑动轴16则是供双光学模组扫描装置中的两个可移动式的光学模组(未表示于图式中)安置于其上,以便来回滑动取像。而因为在双光学模组的扫描装置中,包含有两组可移动式地光学模组及一固定于基座10上的感测元件18,合计三组光学机构于进行扫描感测时彼此之间都会有相对运动,因此只要有一光学机构的光路有所偏离,则扫描成像的品质就大受影响;相对的单一光学模组的扫描装置因所有光学机构都装设在单一的光学模组中,各光学机构在扫描过程中完全不会有相对运动,因此几乎不会有光路偏离造成影像品质不佳的现象,故而双光学模组的扫描装置各光学机构间的位置稳定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提高影像感测元件18以及滑动轴16的位置稳定度,所以基座10使用的材料,则必须膨胀收缩的稳定度较佳,目前主要是使用板金材料,如果开发出高稳定度的其他材料,则也是可以转换使用那些高稳定度的材料的。如此,使用了板金基座10,则外部必须再以外壳11作为外部包装,一方面增加美观,一方面提供扫描玻璃12承载用,同时也提供扫描玻璃12与板金基座10之间的介面,因为基座10的板金硬度很高不适合直接与扫描玻璃12相连接,现有技术都会在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中间安置有缓冲元件,避免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直接相接触,以免板金基座10的硬度损坏扫描玻璃12。或是将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分隔开,如图中所示,即是外壳11以L型接面114承载扫描玻璃12,不使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直接相接。现有技术这种安排,未见到有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成为“共平面安置”的装置。如此一来,在计算位于基座10上方的影像感测元件18的位置,就必须多考虑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中间安置有缓冲元件的误差度了。

    图2是现有技术图1中的基座10的立体图;

    其显示图1中的基座10的立体图,基座10上方承载有感测元件18,两侧有基座边壁17,基座边壁17设置有滑动轴孔15提供滑动轴16安置用。基座10设置有上翼14,上翼14设置有基座固定孔103,提供螺丝13螺固基座10的上表面142的上方。未曾有的现有技术是将扫描玻璃12的上表面122安置成与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42为“共平面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产品的光学精密度,简化产品的组装和制作过程的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主要由扫描玻璃、外壳和基座等部分所组成,本发明即设计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成“共平面装置”,扫描玻璃12的承载元件主要在外壳11,并设计使本发明的板金基座10与扫描玻璃12呈共平面安置。

    图示的简单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基座与扫描平面不是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图1中的基座10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基座上翼的上表面与扫描玻璃的上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基座分两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两片固定用上翼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三片固定用上翼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基座上翼的下表面与扫描玻璃上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基座上翼的上表面与扫描玻璃下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基座上翼的下表面与扫描玻璃下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本发明应用于双光学模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基座上翼的上表面与扫描玻璃的上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与图1现有技术的差别,仅在于图3的单一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42与扫描玻璃的上表面122共平面安置。

    单一基座10具有上翼14,上翼14有上表面142;扫描玻璃12具有上表面122,通过外壳上翼的下表面113的平面为介面,连接基座10,使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42与扫描玻璃的上表面122成共平面安置。扫描玻璃的上表面122即是光学元件相对位置的计算基准面,因为光源照射到待扫描物以后的反射光线被进步处理,光学元件的位置安置即是密切相关于扫描面的位置,因此,当基座上翼的上表面142与扫描玻璃上表面122为共平面时,安置在单一基座10上的光学元件例如影像感测元件18以及滑动轴16的位置计算就显得简单了,只要以基座上翼的上表面142为计算基准面,安置光学元件,不必考虑基座10以外的组合元件的尺寸误差度,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精确度,也简化整个产品的制程以及组装,提高整个产品的光学精密度,获得较佳的输出影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基座分两块的立体图;

    其将图3的基座10的不承载元件的材料节省不用,可采用分离式基座,这里采用两段式基座,左边基座20以及右边基座23变化的设计时,也可以只是在基座的底面没有承载元件的地方局部挖空,以节省材料成本。

    左边基座20具有滑动轴孔15提供影像感测元件18和滑动轴16安置用,具有第一上翼22,第一上翼22具有上表面222以及基座固定孔203。右边基座23具有滑动轴孔15提供滑动轴16安置用,具有第一上翼24,第一上翼24具有上表面242以及基座固定孔203。组装时,将左边第一上翼的上表面222以及右边第一上翼的上表面242安置与扫描玻璃的上表面为共平面,即完成本发明。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两片固定用上翼的立体图;

    其对于图4的两段式基座的单一上翼,增加一片以上的第二上翼,以便提高基座的稳定度。左边基座20增加第二上翼26,第二上翼26具有上表面262以及基座固定孔203右边其座23增加第二上翼28,第二上翼28具有上表面282以及基座固定孔203。组装时,将左边基座20的第一上翼的上表面222、第二上翼的上表面262、右边基座23的第一上翼24的上表面242、第二上翼28的上表面282,安置与扫描玻璃上表面122为共平面,即完成本发明。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三片固定用上翼的立体图。

    图示显示本发明可以采用三片独立的分离式基座,以便节省基座的材料,包含左边基座21、中间基座25、以及右边基座23,中间基座25主要是用来承载影像感测元件18,左边基座21提供固定孔15(被上翼遮住,故,图中未显示)固定滑动轴16的左边用,右边基座23提供固定孔15固定滑动轴16的右边用。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基座上翼的下表面与扫描玻璃上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为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是将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04与扫描玻璃上表面122安置为共平面。这是以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04作为光学基准面时的实施例,效果与前一实施例类似。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基座上翼的上表面与扫描玻璃下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为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是将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12与扫描玻璃下表面124安置为共平面,这是以基座上翼14的上表面112加上扫描玻璃12的厚度作为光学基准面时的实施例。效果与前一实施例类似,但是增加扫描玻璃厚度的尺寸误差,为一欠佳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基座上翼的下表面与扫描玻璃下表面共平面安置的示意图。

    为本发明的变化实施例,是将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14与扫描玻璃下表面124安置为共平面,这是以基座上翼14的下表面114加上扫描玻璃12的厚度作为光学基准面时的实施例,效果与前一实施例类似,但是增加扫描玻璃厚度的尺寸误差,为一欠佳实施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本发明应用于双光学模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示是底视立体图,扫描玻璃12在对面,单一基座30用以承载影像感测元件18(图中未表示),基座上翼36具有基座固定孔303,提供基座30固定一起外壳11用。滑动轴16通过滑动轴孔15固定于外壳11,提供双光学模组滑动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上述实施例可以说明,本发明确实具有提高产品的光学精密度,简化产品的组装和制作过程、节省材料等功效。

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座上翼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将基座上翼安置与扫描面共平面的扫描装置,由扫描玻璃、外壳和基座等部分所组成;这样,自基座上翼表面便可以设定位于基座上的光学元件的位置以及相关元件如滑动轴的位置,而不必考虑其他元件尺寸的误差度的影响,有利于光学元件在制造过程中以及组装中的对准操作,比现有技术可以减少误差度,因此,本发明在组装完成的扫描装置中的光学元件间相对位置的精确度方面可以比现有技术为佳,提高扫描装置成品的输出信号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