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立体车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立体车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338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6338U(21)申请号 201420446932.4(22)申请日 2014.08.10E04H 6/18(2006.01)(73)专利权人童亮地址 4314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杨柳村4-27号(72)发明人陆体文 童亮 王赛(54) 实用新型名称新型立体车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立体车库。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的立体家庭汽车车库,它包括升降部分、汽车停放部分、推送部分、螺旋上升部分4个部分。所述的升降部分设于汽车进入车库前,用于将汽车运输到不同的车库。
2、层数。车库位于中间,所述的推送部分位于车库后面,用于将汽车连同轿厢一起来回运输,所述螺旋上升部分位于车库后面,用于推送机构的升降。本装置简单高效,用于解决城市的停车难问题。(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338 UCN 204126338 U1/1页21.一种新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一种新型的立体家庭汽车车库,它包括升降部分、汽车停放部分、推送部分、螺旋上升部分4个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3、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车库位于中间,所述的推送部分,位于车库后面,用于将汽车连同轿厢一起来回运输,所述螺旋上升部分位于车库后面,用于推送机构的升降,同时升降部分和螺旋上升部分电机是规格相同的同步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部分设于汽车进入车库前,用于将汽车运输到不同的车库层数,主要由电机、联轴器、螺杆、螺母滑块、剪叉机构、支撑平台、轿厢、感应件等组成,主要目的在于将家庭汽车从地上运送到不同的立体车库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停放部分,主要是叠加的楼层构成,主要目的是停放汽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体车库,其。
4、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送部分主要由剪叉机构、感应件、电机、螺杆、螺母滑块等组成,主要目的是能够将轿厢和汽车组成的整体在车库和升降部分来回的推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上升部分主要由电机、锥齿轮1、锥齿轮2、两根螺杆、螺母上升部分等组成,主要目的是能够将推送机构升降到特定的层数。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338 U1/1页3新型立体车库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具体是设计一种新型立体家庭汽车车库。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家庭汽车的拥有量急剧增长,致使城市停车难问题不断恶化,而作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的有效措施向空间、。
5、向高层发展的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占地面积少、停车率高、布置灵活、高效低耗、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我国一些地方建设有地下圆形立体车库,在国外建设有大型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我们大型立体车库技术还不成熟,轿厢上的汽车搬运装置系统存在缺陷。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针对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体车库,能够实现车辆的立体安放,节省空间。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立体家庭汽车车库,它包括升降部分、汽车停放部分、推送部分、螺旋上升部分4个部分。汽车首先进入升降部分的轿厢上,升降部分通过电机驱动螺杆螺母,带动剪叉机构上升,等到上升到一定的层数后停止。与这个过程同时进行的还有螺旋上升部分。
6、,它将推送部分运送到与汽车相同的层数后也停止。推送部分通过电机驱动螺杆螺母带动剪叉机构向前伸(后缩)通过感应件与轿厢上的感应件结合,实现轿厢和汽车在车库的进出。车库位于中间,主要是由堆叠的层数组成,安放车辆。0005 所述的升降部分主要由电机、联轴器、螺杆、螺母滑块、剪叉机构、支撑平台、轿厢、感应件等组成,通过联轴器将电机和螺杆相连,从而带动螺杆螺母运动,达到剪叉机构的升降,最终的目的在于将家庭汽车和轿厢运送到不同的立体车库层数。0006 所述的汽车停放部分,主要是叠加的楼层构成,主要目的是停放汽车。0007 所述的推送部分主要由剪叉机构、感应件、电机、螺杆、螺母滑块等组成,通过电机驱动螺母螺杆运动,从而带动剪叉机构前后运动,利用推送部分上的感应件和升降部分的感应件结合,从而达到能够将轿厢和汽车组成的整体在车库和升降部分来回的推送的目的。0008 所述的螺旋上升部分主要由电机、锥齿轮1、锥齿轮2、两根螺杆、螺母上升装置等组成,通过电机带动锥齿轮1、锥齿轮2,从而带动螺杆运动,实现螺母上升装置的升降,到达能够将推送机构升降到特定的层数的目的。说 明 书CN 204126338 U1/2页4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338 U2/2页5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33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