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4171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2CN102641717A*CN102641717A*(21)申请号 201210132793.3(22)申请日 2012.04.28B01J 19/28(2006.01)B01D 3/30(2006.01)(71)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化工学院)(72)发明人计建炳 李育敏 敖翔(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代理人陈继亮(54)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
2、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转子、转轴、密封装置,转子固定转轴上,壳体套于转子外部,密封装置上部固定在壳体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的转子上端面上,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入口,另一侧设有液相出口,壳体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和气体出口。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的结构密封性能良好,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装置便于制造加工,磨损小、寿命长,在停车时不需要辅以停车密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
3、3)、转子(5)、转轴(7)、密封装置(17),其特征是:转子(5)固定转轴(7)上,壳体(3)套于转子(5)外部,密封装置(17)上部固定在壳体(3)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5)的转子上端面(4)上,壳体(3)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入口(8),另一侧设有液相出口(6),壳体(3)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1)和气体出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17)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动外锥形盘(12)、静锥形盘(11)和动内锥形盘(10),动内锥形盘(10)、动外锥形盘(12)、静锥形盘(11)和转子(5)为同一轴线,静锥形盘(11)位于动内锥。
4、形盘(10)和动外锥形盘(12)之间,静锥形盘(11)固定在壳体(3)的上部内壁,动内锥形盘(10)和动外锥形盘(12)固定在转子(5)的转子上端面(4)上,动内锥形盘(10)、动外锥形盘(12)和静锥形盘(11)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密封液(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11)的锥形角为1090,锥形高度为转子(5)半径的0.13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11)之间的间距为转子。
5、(5)半径的0.0010.5倍。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静锥形圈(11)的上下表面设有上翅片(13)和下翅片(15),动内锥形圈(10)的上表面设有动内翅片(16),动外锥形圈(12)的下表面设有动外翅片(14),上翅片(13)、下翅片(15)、动内翅片(16)和动外翅片(14)之间相互嵌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11)的表面为光滑的、粗糙的或具有沟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
6、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17)通过焊接或用螺栓紧固的方法与壳体(3)上部内壁和转子上端面(4)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液(9)可以是原料液,也可以是外加液体,包括水、油各种不同粘度的纯液体,液体混合物,熔融体,溶胶,悬浮液液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轴(7)上串联有多组转子(5)和密封装置(1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子(5)中央设有升气管(21),靠近转轴(7)处设有引流管(20),引流管(20。
7、)的上端口处设有围堰(19)。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41717 A1/3页3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背景技术0002 超重力旋转床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高效气液传质设备。旋转床内部是一个高速旋转转子,其离心加速度是重力的数百至数千倍。液体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在转子内部形成极薄液膜和细小液滴,快速向转子外缘流动,气体向转子内缘流动。气液在转子内部高效逆流接触,传质系数和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得到极大增加,传质、传热、气液反应以及微混合过程得到极。
8、大强化。超重力技术迅速发展,已经在精馏、油田注水脱氧、废气脱硫、纳米材料制备、强化除尘过程和生化反应过程等方面得到应用。0003 相对于传统板式塔和填料塔,超重力旋转床极大减小了设备尺寸和造价。但是超重力旋转床相对塔器等静设备而言属于高速动设备,在转子上端面和壳体上盖内壁之间需要安装气体动密封装置,防止气体漏气和走短路,从而降低旋转床传质效率。目前,超重力旋转床气体动密封主要采用迷宫密封专利号200910066851.5、机械密封专利号200310103434.6,专利号01143459.7、离心液环密封专利号95214611.8,专利号95107423,专利号200410073624.2,专。
9、利号02224172.8,专利号201010124918.9、填料函密封专利号200920217341.9,这些气体动密封或密封性能较差导致漏气较严重,或结构复杂制造不便,或磨损大寿命短,很大程度上影响超重力旋转床的工业应用。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传质效率高的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盘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转子、转轴、密封装置,转子固定转轴上,壳体套于转子外部,密封装置上部固定在壳体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的转子上端面上,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
10、入口,另一侧设有液相出口,壳体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和气体出口。0006 所述密封装置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动外锥形盘、静锥形盘和动内锥形盘,动内锥形盘、动外锥形盘、静锥形盘和转子为同一轴线,静锥形盘位于动内锥形盘和动外锥形盘之间,静锥形盘固定在壳体的上部内壁,动内锥形盘和动外锥形盘固定在转子的转子上端面上,动内锥形盘、动外锥形盘和静锥形盘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密封液。0007 所述的动内锥形圈、动外锥形圈和静锥形圈的锥形角为1090,锥形高度为转子半径的0.13倍。0008 所述动内锥形圈、动外锥形圈和静锥形圈之间的间距为转子半径的0.0010.5倍。0009 所述静锥形圈的上下表面设有上翅片和下翅片,动内。
11、锥形圈的上表面设有动内翅说 明 书CN 102641717 A2/3页4片,动外锥形圈的下表面设有动外翅片,上翅片、下翅片、动内翅片和动外翅片之间相互嵌入。0010 所述转轴上串联有多组转子和密封装置。0011 所述转子中央设有升气管,靠近转轴处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上端口处设有围堰。0012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的结构密封性能良好,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装置便于制造加工,磨损小、寿命长,在停车时不需要辅以停车密封。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0015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0016 附图标记说明:液相入口1,。
12、气体出口2,壳体3,转子上端面4,转子5,液相出口6,转轴7,气相入口8,密封液9,动内锥形圈10,静锥形圈11,动外锥形圈12,上翅片13,动外翅片14,下翅片15,动内翅片16,密封装置17,升气管18,引流管19,围堰20。具体 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种用于超重力旋转床的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主要包括壳体3、转子5、转轴7、密封装置17,转子5固定转轴7上,壳体3套于转子5外部,密封装置17上部固定在壳体3上部内壁,下部固定在转子5的转子上端面4上,通过焊接或用螺栓紧固的方法加以固定,壳体3的下部一侧设有气相入口8,另一。
13、侧设有液相出口6,壳体3的上部设有液相入口1和气体出口2。0019 密封装置17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动外锥形盘12、静锥形盘11和动内锥形盘10,动内锥形盘10、动外锥形盘12、静锥形盘11和转子5为同一轴线,静锥形盘11位于动内锥形盘10和动外锥形盘12之间,静锥形盘11固定在壳体3的上部内壁,静止不转动,动内锥形盘10和动外锥形盘12固定在转子5的转子上端面4上,与转子5一起高速旋转,动内锥形盘10、动外锥形盘12和静锥形盘11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密封液9,当动内锥形圈10和动外锥形圈12旋转,带动密封液9旋转。旋转的密封液9产生离心力,达到密封气体的目的。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
14、11的锥形角为1090,锥形高度为转子5半径的0.13倍。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11之间的间距为转子5半径的0.0010.5倍。动内锥形圈10、动外锥形圈12和静锥形圈11的表面为光滑的、粗糙的或具有沟槽。0020 动内锥形盘10、动外锥形盘12、静锥形盘11为不锈钢,碳钢,有色金属,各种工程塑料或玻璃钢制作。密封液9可以是原料液,也可以是外加液体,包括水、油等各种不同粘度的纯液体,液体混合物,熔融体,溶胶,悬浮液等液体。0021 与普遍的离心液环动密封结构相比,本发明动静锥形圈相结合的结构。该结构保证密封液8始终填充在密封间隙中,在停车时密封液也不会流走,同时具有重力作用下。
15、的静止密封功能。0022 转子5在转轴7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气体从气相入口8进入壳体3内腔,在压力作说 明 书CN 102641717 A3/3页5用下,径向穿过转子5,在转子5内与液体逆流接触,最后从气体出口2排出。液体经过液相入口1进入旋转床转子5,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液体被粉碎成细小液滴和液丝,与气体逆流接触,进行传质传热,从液相出口6排出。动内锥形圈10、静锥形圈11、动外锥形圈12和密封液9组成的密封装置17起到气体动密封作用,防止旋转床壳体3内的气体不经过转子5,而从转子上端面4处直接进入气体出口2。0023 密封装置17的动外锥形圈直径240毫米,动外锥形圈、静锥形圈和动内锥形圈之。
16、间的间隙距离为10毫米,锥形角45。当圆锥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17的漏气量为20升/小时,在转速为800r/min时,旋转床壳体内和气体出口管之间的气体压降为3.2千帕时,;在转速为1000r/min时,旋转床壳体内和气体出口管之间的气体压降为3.7千帕时;在转速为1200r/min时,旋转床壳体内和气体出口管之间的气体压降为4.3千帕时。0024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静锥形圈11的上下表面设有上翅片13和下翅片15,动内锥形圈10的上表面设有动内翅片16,动外锥形圈12的下表面设有动外翅片14,上翅片13、下翅片15、动内翅片16和动外翅片14之间相互嵌入,减少圆锥。
17、形离心液环动密封装置17的漏气。翅片为焊接的竖直矮圈,翅片可以是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0025 实施例3:如图3所示,转轴7上串联有多组与实施例1或2相似的转子5和密封装置17,转子5中央设有升气管18,靠近转轴7处设有引流管20,引流管20的上端口处设有围堰19。0026 以三个转子串联为列例,三个转子5的上端面各安装一个密封装置17。气体从气相入口8进入旋转床壳体内腔,径向流过最底部的转子5,进入转子中央的升气管18,向上流动,依次通过上面两个转子5,最后从气体出口2排出。液体从液相入口1进入,通过围堰19和引流管20进入最上部的转子5,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然后依次通过下面两个转子5,从液相出口6排出。在三个转子5内,液体被粉碎成细小液滴和液丝,与气体逆流接触,进行强烈的传质传热。三个转子5上端面各安装一个密封装置17,防止气体从转子5上端面直接进入上层空间而发生漏气。0027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2641717 A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41717 A2/3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41717 A3/3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4171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