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二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具
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二硫醚化合物及其合成新方法和用途。此类化合
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一类研制新的抗肿瘤
药物的先导化合物,也可能作为各种临床常见多发癌症的药物。
技术背景
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位列所有疾病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
血管疾病。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
药性等缺点。因此寻找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低,抗瘤谱更广的药物
是药物化学家寻求的目标。
二硫醚类化合物显示出多方面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真菌、
细胞毒性、抑制蛋白激酶C等。如二硫醚化合物吡硫醇能促进脑内葡
萄糖及氨基酸代谢,改善全身同化作用,增强颈动脉血流量,从而在
临床上广泛用于脑震荡综合症、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及脑膜炎后遗症
的头胀疼、头晕、失眠、记忆力不集中、情绪变化等症状的改善,也
可用于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等。另一二硫醚化合物PX-12是新型
硫氧还原蛋白抑制剂,硫氧还原蛋白抑制剂是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药
物,目前PX-12即将进入II期临床研究,且PX-12是第一个进入临床
的该类药物。Kirkpatrick等研究发现烷基咪唑二硫醚化合物对小鼠乳腺
癌细胞EMT6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到目前为止,有关二硫醚类化合
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还不多见。
以往有关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由两种硫醇之间的反应得
到,所用的烷基硫醇具有恶臭,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本发明
使用的合成方法避免了烷基硫醇的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二硫醚类化合物,其通式为下述的式1:
式1
其中:
X为NH、O或S;
R1为C1-C5烷基;
R2为氢、C1-C5烷基、C1-C5烷氧基或硝基。
优选地,所述式1所示的二硫醚类化合物具体为:
乙基-(2-苯并噁唑)二硫醚(1a)、
乙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b)、
乙基-(5-甲氧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c)、
乙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d)、
乙基-(5-甲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e)、
乙基-(5-硝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f)、
正丁基-(2-苯并噁唑)二硫醚(1g)、
正丁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h)、
正丁基-(5-甲氧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i)、
正丁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j)、
正丁基-(5-甲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k),或
正丁基-(5-硝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式1所示的二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其中X、R1和R2的定义同上;X1为氯、溴或碘。
(1)化合物I在质子性溶剂中与硫代硫酸钠反应得到化合物II;反
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1-5小时,优选为2小时。
(2)在碱性条件下,在质子性溶剂中,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反应
生成式1化合物;反应温度为室温至回流,通常在室温进行;反应时
间为0.5-3小时。
步骤(1)和(2)中,所述质子性溶剂为甲醇-水、乙醇-水或异丙醇-水。
步骤(2)中,所述碱性条件使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式1所示的二硫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
瘤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结肠癌和淋巴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初步的药理实验发现它们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包括HCT-116、L5178γ
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增殖作用。对上述肿瘤细胞株的IC50在
1-14μg/mL之间,表明其抗瘤谱较广,可望在制备抗癌症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的特点是以烷基卤代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与硫代硫酸钠反
应生成烷基硫代硫酸盐,再在碱性条件下与巯基杂环化合物反应生成
二硫醚化合物。制得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抗硫谱较广。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不仅来源广泛,易于制备,反应条件温和,各步收
率高,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是说明本发明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乙基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取10mmol碘乙烷、2.48g五水硫代硫酸钠与25mL 75%乙醇-水溶
液混合,加热回流2小时,经检测硫代硫酸钠完全消失,降温,直接
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乙基-(2-苯并噁唑)二硫醚(1a)的制备
取1.51g 2-巯基苯并噁唑,与10mL水混合,滴加30%KOH至固体
全部溶解后倒入上述的乙基硫代硫酸钠溶液中,于室温继续搅拌30
min,减压蒸去大部分的乙醇,乙醚提取,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
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和乙醚)得到无色油状物。收率
75%。
1H-NMR(CDCl3),δ(ppm):1.43(t,3H,CH3),3.02(q,2H,CH2),7.30
(m,2H,ArH),7.50(m,1H,ArH),7.68(m,H,ArH);ESI-Mass:211.9
(M+1)+.
实施例3、乙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b)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2,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2-巯基苯并噻唑。产物
为无色油状物,收率70%;1H-NMR(CDCl3),δ(ppm):1.41(t,3H,CH3),
2.98(q,2H,CH2),7.30(m,2H,ArH),7.42(m,H,ArH),7.79(dd,H,ArH),
7.86(dd,H,ArH);ESI-Mass:227.9(M+1)+.
实施例4、乙基-(5-甲氧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c)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2,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甲氧基-2-巯基苯并噻
唑。产物为无色油状物,收率72%;1H-NMR(CDCl3),δ(ppm):1.41(t,3H,
CH3),2.97(q,2H,CH2),3.86(s,3H,CH3O),6.96(dd,H,ArH),7.36(d,H,
ArH),7.63(d,H,ArH),ESI-Mass:257.9(M+1)+.
实施例5、乙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d)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2,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2-巯基苯并咪唑。产物
为白色固体,收率70%。
1H-NMR(CD3OD),δ(ppm):1.33(t,3H,CH3),2.93(q,2H,CH2),7.22
(m,2H,ArH),7.51(m,2H,ArH),ESI-Mass:210.9(M+1)+.
实施例6、乙基-(5-甲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e)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2,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甲基-2-巯基苯并咪
唑。产物为无色油状物,收率73%。
1H-NMR(CDCl3),δ(ppm):1.34(t,3H,CH3),2.45(s,3H,CH3),2.88
(q,2H,CH2),7.05(d,H,ArH),7.32(s,H,ArH),7.44(d,H,ArH),
ESI-Mass:224.9(M+1)+.
实施例7、乙基-(5-硝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f)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2,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硝基-2-巯基苯并咪
唑。得到黄色固体,收率65%。
1H-NMR(CDCl3),δ(ppm):1.40(t,3H,CH3),2.95(q,2H,CH2),7.60
(d,H,ArH),8.19(d,H,ArH),8.48(s,H,ArH),ESI-Mass:256.0(M+1)+.
实施例8、正丁基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1,只是用溴代正丁烷取代碘乙烷,制得正丁基硫代硫
酸钠溶液。
实施例9、正丁基-(2-苯并噁唑)二硫醚(1g)的制备
取1.51g 2-巯基苯并噁唑,与10mL水混合,滴加30%KOH至固体
全部溶解后倒入上述的正丁基硫代硫酸钠溶液中,于室温继续搅拌30
min,减压蒸去大部分的乙醇,乙醚提取,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
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和乙醚)得到无色油状物,收率
80%。
1H-NMR(CDCl3),δ(ppm):0.92(t,3H,CH3),1.45(m,2H,CH2),1.75
(m,2H,CH2),3.00(t,2H,CH2),7.30(m,2H,ArH),7.49(m,1H,ArH),
7.68(m,H,ArH),ESI-Mass:239.9(M+1)+.
实施例10、正丁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h)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9,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2-巯基苯并噻唑,产物
为无色液体,收率83%。
1H-MR(CDCl3),δ(ppm):0.93(t,3H,CH3),1.42(m,2H,CH2),
1.75(m,2H,CH2),2.97(t,2H,CH2),7.32(m,H,ArH),7.44(m,1H,ArH),
7.83(m,2H,ArH),ESI-Mass:256.0(M+1)+.
实施例11、正丁基-(5-甲氧基-2-苯并噻唑)二硫醚(1i)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9,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甲氧基-2-巯基苯并噻
唑,产物为无色液体,收率85%。
1H-MR(CDCl3),δ(ppm):0.92(t,3H,CH3),1.44(m,2H,CH2),
1.75(m,2H,CH2),2.96(t,2H,CH2),3.86(s,3H,CH3O),6.97(dd,H,
ArH),7.36(d,1H,ArH),7.65(d,H,ArH),ESI-Mass:286.0(M+1)+.
实施例12、正丁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j)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9,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2-巯基苯并咪唑,产物
为白色固体,收率77%。
1H-MR(CD3OD),δ(ppm):0.86(t,3H,CH3),1.39(m,2H,CH2),
1.68(m,2H,CH2),2.89(t,2H,CH2),7.21(m,2H,ArH),7.50(m,2H,
ArH),ESI-Mass:239.0(M+1)+.
实施例13、正丁基-(5-甲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k)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9,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甲基-2-巯基苯并咪唑,
产物为无色液体,收率74%。
1H-NMR(CDCl3),δ(ppm):0.86(t,3H,CH3),1.36(m,2H,CH2),
1.65(m,2H,CH2),2.45(s,3H,CH3),2.84(t,2H,CH2),7.05(d,H,ArH),
7.32(s,H,ArH),7.44(d,1H,ArH),ESI-Mass:253.0(M+1)+.
实施例14、正丁基-(5-硝基-2-苯并咪唑)二硫醚(11)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9,只是将2-巯基苯并噁唑改为5-硝基-2-巯基苯并咪唑,
产物为黄色固体,收率71%。
1H-NMR(CDCl3),δ(ppm):0.88(t,3H,CH3),1.40(m,2H,CH2),
1.68(m,2H,CH2),2.90(t,2H,CH2),7.60(d,J=7.8Hz,H,ArH),8.18(d,
J=7.8Hz,H,ArH),8.47(s,1H,ArH),ESI-Mass:284.0(M+1)+.
实施例15、抗肿瘤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实验用肿瘤细胞均来自于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
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即将生长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经
0.01%的胰酶消化,计数,以2.0×103/孔的细胞密度接种在96孔板中100
毫升,置于5%CO2培养箱内37℃培养过夜。每一个化合物设置六个浓
度梯度,每一浓度设三复孔,每一浓度分别加入到对应孔中,5%CO237
℃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加入20毫升的5mg/mL MTT.37℃孵育3小时
后吸弃上清液,加入100毫升的DMSO溶解,使用SpectraMAX340测
550nm(L1)光吸收值,参考波长690nm(L2),将(L1-L2)值对抑制剂不
同浓度作用,经Graphpad Prism 4软件拟合得到IC50。所合成的12个化
合物对不同肿瘤株的IC50(μg/mL)值见表1。
表1
NT:未检测。
从上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十二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都有一定的
抑制活性,其中以X为NH时抑制活性较高,烷基链对于活性影响不大。
其中以化合物11对L5178γ的抑制活性最强,其IC50达到1.5μg/mL。总而
言之,此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