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40694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97931.2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204112280U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14申请日:20140829授权公告日:20150121终止日期:20160829|||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4

主分类号:

E02B3/14

申请人:

南京云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飞; 解建光; 王亚军; 高培伟; 肖鹤; 于冬勋

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四桥经济园标房6号2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属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技术领域。其中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采用多孔混凝土预制,较大的孔隙率保证了该砌块中含有连通的孔隙,有利于空气与水分的流通,同时也可让植物的根系在其中生长。砌块的主体轮廓为长方体,在左右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砌块拼接后形成前后贯通的圆形孔,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设有缺口,砌块拼接后,形成与圆形孔上下贯通的方形孔。上下贯通的方形孔的排列整齐,当主要植物成熟之后,形成的植被比较整齐美观;同时,贯通的圆形孔使土壤慢慢挤入砌块之间,将砌块与土壤形成一个整体,产生骨架支撑作用,保证了砌体的强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砌块本体(1)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所述砌块本体(1)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大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在所述砌块本体(1)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2),所述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2)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所述砌块主体(1)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延伸至右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开设于顶壁左侧边上的第一缺口(3)、开设于顶壁右侧边上的第二缺口(4)、开设于底壁左侧边上的第三缺口(5)及开设于底壁右侧边上的第四缺口(6),所述第一缺口(3)与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相对称,第一缺口(3)与第三缺口(5)、第二缺口(4)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3)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缺口(3)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缺口(3)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顶壁和弧形凹槽(2)上末端之间的距离。 

4.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包括贯穿于砌块前后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块上下表面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孔。 

说明书

说明书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属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交通、水利等工程的现行铺装和护坡设计中(包括人行道、道路、河岸),一般都是采用不透水的预制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封闭的混凝土阻断了土壤、空气和水分之间的呼吸作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护坡的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小,不适宜植物的根系发展,而有些工程中镂空或网状的砌块结构,容易被河水和雨水冲刷,也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中砌块孔隙率大,可以满足砌块与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的交流,为植物根系的延伸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对砌块用料的优化,实现对砌块的pH值控制,使之适宜植物生长;砌块的外形尺寸设计合理,铺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景观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砌块本体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所述砌块本体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大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在所述砌块本体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所述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延伸至右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 形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包括开设于顶壁左侧边上的第一缺口、开设于顶壁右侧边上的第二缺口、开设于底壁左侧边上的第三缺口及开设于底壁右侧边上的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第三缺口与第四缺口沿着砌块本体的纵向中心线相对称,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与第四缺口沿着砌块本体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的槽底与砌块本体的左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缺口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缺口上向着弧形凹槽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顶壁和弧形凹槽上末端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所述砌体包括贯穿于砌块前后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块上下表面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解决了透水混凝土空隙小不能适宜植物生长的问题;砌块预留的方形孔设计使生长的植物整齐美观;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经过长时间后,砌块会成为土壤的骨架,既保证了砌体的强度,又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为土壤与空气和水分的交流打开了一个绿色通道,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结构下部土壤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效应,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周围空气的作用,植物成熟以后有利于美化河道两旁的景观; 
(3)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在铺装完成形成砌体后,即可从预留的方形孔中撒入营养土和主要草种(不必全部灌满),砌块上预留的方形孔有利于形成生物群落,同时预留的方形孔排列整齐,主要的景观植物排列可以控制,河道旁的景色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 
(4)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使用长时间以后,砌块会与河岸形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土壤的骨架,既保证了护坡的强度,又避免混凝土裸露在外部影响自然景观; 
(5)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非航道河岸护 坡的强度要求; 
(6)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重量约为18kg,施工性良好,根据工程需要,可调整砌块的大小和砌体内部预留的方形孔的大小; 
(7)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堆放和运输简便,铺装施工工艺要求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铺装形成砌体的效果图。 
其中: 
1-砌块本体;2-弧形凹槽;3-第一缺口;4-第二缺口;5-第三缺口;6-第四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该砌块主体1采用多孔混凝土预制,为长方体结构,砌块本体1(即长方体结构)中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其中长方形状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均大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 
在砌块本体1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2,其中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2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其中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延伸至右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上述缺口具体包括:在砌块本体1的顶壁的左侧边上开设的且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相连通的第一缺口3,其中第一缺口3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第一缺口3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 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第一缺口3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弧形凹槽2上末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顶壁的右侧边上开设的且与上述第一缺口3相对称的第二缺口4;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底壁的左侧边上开设的且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相连通的第三缺口5,其中第三缺口5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第三缺口5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第三缺口5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砌块本体1的底壁和弧形凹槽2下末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底壁的右侧边上开设的且与上述第三缺口5相对称的第四缺口6。 
在上述所提到的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及第四缺口6中,其中第一缺口3与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相对称,第一缺口3与第三缺口5、第二缺口4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其中的尺寸可以为下述尺寸:砌块本体1的形状为290×190×190mm的长方体,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的距离为38mm,两个弧形凹槽2的槽底之间相间隔的距离为110mm,第一缺口3中开设在砌块本体1顶壁上的且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为30mm,第一缺口3上开设在砌块本体1的顶壁上的且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为90mm。 
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制备时各组分用量:P·O42.5级水泥用量200~350kg/m3,16~20mm或5~31.5mm粒径粗骨料用量1400~1700kg/m3,水灰比0.24~0.32,矿物增稠剂用量8%(占水泥质量百分比),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用量0.8~1.2%(占水泥质量百分比)。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后采用机械搅拌,少量振动或静压成型(成型压力2.5~3.5MPa,保压时间60s),自然养护7d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4并结合图5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制成的砌体中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中位于左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右壁与右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左壁并排放置于一起,此时形成于左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右壁上的弧形凹槽和缺口正好与形成于右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左壁上的弧形凹槽和缺口相配 合,形成贯穿砌体前后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体上下表面上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砌体的方形孔中撒入营养土和主要草种(不必全部灌满),培植的植物在方形孔中长出。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不同数量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进行排列布局,进而使得培植的植物具有可控性,使得植物更加美观。同时砌体上的圆形孔会使得土壤慢慢挤入砌块内,使得砌块与土壤形成为一个整体,铺装一段时间植物后,外观上砌块和土壤形成一个整体,砌块相当于土壤的骨架,保证了砌体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2280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CN204112280U(21)申请号 201420497931.2(22)申请日 2014.08.29E02B 3/14(2006.01)(73)专利权人南京云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四桥经济园标房6号208室(72)发明人耿飞 解建光 王亚军 高培伟肖鹤 于冬勋(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代理人贺翔(54) 实用新型名称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

2、体,其属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技术领域。其中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采用多孔混凝土预制,较大的孔隙率保证了该砌块中含有连通的孔隙,有利于空气与水分的流通,同时也可让植物的根系在其中生长。砌块的主体轮廓为长方体,在左右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砌块拼接后形成前后贯通的圆形孔,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设有缺口,砌块拼接后,形成与圆形孔上下贯通的方形孔。上下贯通的方形孔的排列整齐,当主要植物成熟之后,形成的植被比较整齐美观;同时,贯通的圆形孔使土壤慢慢挤入砌块之间,将砌块与土壤形成一个整体,产生骨架支撑作用,保证了砌体的强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2280 UCN 204112280 U1/1页21.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砌块本体(1)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所述砌块本体(1)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大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在所述砌块本体(1)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2),所述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2)。

4、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所述砌块主体(1)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延伸至右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开设于顶壁左侧边上的第一缺口(3)、开设于顶壁右侧边上的第二缺口(4)、开设于底壁左侧边上的第三缺口(5)及开设于底壁右侧边上的第四缺口(6),所述第一缺口(3)与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相对称,第一缺口(3)与第三缺口(5)、第二缺口(4)与第四缺口(6)沿。

5、着砌块本体(1)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3)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缺口(3)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缺口(3)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顶壁和弧形凹槽(2)上末端之间的距离。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包括贯穿于砌块前后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块上下表面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孔。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1228。

6、0 U1/4页3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属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 在交通、水利等工程的现行铺装和护坡设计中(包括人行道、道路、河岸),一般都是采用不透水的预制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封闭的混凝土阻断了土壤、空气和水分之间的呼吸作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护坡的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小,不适宜植物的根系发展,而有些工程中镂空或网状的砌块结构,容易被河水和雨水冲刷,也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0003 因此,确有。

7、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及利用该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其中砌块孔隙率大,可以满足砌块与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的交流,为植物根系的延伸留有足够的空间;通过对砌块用料的优化,实现对砌块的pH值控制,使之适宜植物生长;砌块的外形尺寸设计合理,铺装方便,具有较好的景观性能。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砌块本体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所述砌块本体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大。

8、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在所述砌块本体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所述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所述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延伸至右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 形凹槽相连通。0006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包括开设于顶壁左侧边上的第一缺口、开设于顶壁右侧边上的第二缺口、开设于底壁左侧边上的第三缺口及开设于底壁右侧边上的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第三缺口与第四缺口沿着砌块本体的纵向中心线相。

9、对称,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第二缺口与第四缺口沿着砌块本体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的槽底与砌块本体的左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缺口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缺口上向着弧形凹槽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顶壁和弧形凹槽上末端之间的距离。0008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所述砌体包括贯穿于砌块前后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块上下表面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说 明 书CN 204112280 U2/4页4孔。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

10、果:0010 (1)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解决了透水混凝土空隙小不能适宜植物生长的问题;砌块预留的方形孔设计使生长的植物整齐美观;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砌体经过长时间后,砌块会成为土壤的骨架,既保证了砌体的强度,又达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0011 (2)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为土壤与空气和水分的交流打开了一个绿色通道,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结构下部土壤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效应,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周围空气的作用,植物成熟以后有利于美化河道两旁的景观;0012 (3)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在铺装完成形成砌体后,即可从预留的方形孔中撒入营养土和主要草种(不必全部灌满),。

11、砌块上预留的方形孔有利于形成生物群落,同时预留的方形孔排列整齐,主要的景观植物排列可以控制,河道旁的景色看起来更加整齐美观;0013 (4)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使用长时间以后,砌块会与河岸形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土壤的骨架,既保证了护坡的强度,又避免混凝土裸露在外部影响自然景观;0014 (5)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非航道河岸护 坡的强度要求;0015 (6)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重量约为18kg,施工性良好,根据工程需要,可调整砌块的大小和砌体内部预留的方形孔的大小;0016 (7)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堆放和运输。

12、简便,铺装施工工艺要求简单。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立体图。0018 图2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主视图。0019 图3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俯视图。0020 图4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侧视图。0021 图5为图1所示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铺装形成砌体的效果图。0022 其中:0023 1-砌块本体;2-弧形凹槽;3-第一缺口;4-第二缺口;5-第三缺口;6-第四缺口。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该砌块主体1采用多孔混凝土预制,为长方体结构,砌块本体1(即长方体结构)。

13、中包括相对的两个正方形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其他四个长方形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其中长方形状的左壁、右壁、底壁及顶壁中的长边的边长长度均大于前壁和后壁的正方形的边长。0025 在砌块本体1的左壁和右壁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凹槽2,其中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有一段距离,且两个弧形凹槽2的槽底之间亦相间隔有一段距离。在砌块主体的长边的中点均开设有缺口,其中延伸至左壁上的缺口与自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延伸至右壁上的缺说 明 书CN 204112280 U3/4页5口与自砌块本体1右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相连通。上述缺口具体包括:在砌块。

14、本体1的顶壁的左侧边上开设的且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相连通的第一缺口3,其中第一缺口3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第一缺口3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 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第一缺口3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弧形凹槽2上末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顶壁的右侧边上开设的且与上述第一缺口3相对称的第二缺口4;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底壁的左侧边上开设的且与砌块本体1左壁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相连通的第三缺口5,其中第三缺口5上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小于砌块本体1左壁。

15、上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2的槽底与砌块本体1的左壁之间的距离,第三缺口5上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的两末端分别与前壁和后壁之间相间隔一段距离,第三缺口5上向着弧形凹槽2的槽底延伸的边的长度大于砌块本体1的底壁和弧形凹槽2下末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砌块本体1的底壁的右侧边上开设的且与上述第三缺口5相对称的第四缺口6。0026 在上述所提到的第一缺口3、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及第四缺口6中,其中第一缺口3与第二缺口4、第三缺口5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纵向中心线相对称,第一缺口3与第三缺口5、第二缺口4与第四缺口6沿着砌块本体1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一个具体的。

16、实施方式,其中的尺寸可以为下述尺寸:砌块本体1的形状为290190190mm的长方体,弧形凹槽2的上下两末端分别与砌块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相间隔的距离为38mm,两个弧形凹槽2的槽底之间相间隔的距离为110mm,第一缺口3中开设在砌块本体1顶壁上的且与前壁相平行的边长为30mm,第一缺口3上开设在砌块本体1的顶壁上的且与左壁相平行的边长为90mm。0028 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制备时各组分用量:PO42.5级水泥用量200350kg/m3,1620mm或531.5mm粒径粗骨料用量14001700kg/m3,水灰比0.240.32,矿物增稠剂用量8(占水泥质量百分比),高性能聚羧酸减水。

17、剂用量0.81.2(占水泥质量百分比)。0029 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后采用机械搅拌,少量振动或静压成型(成型压力2.53.5MPa,保压时间60s),自然养护7d以上。0030 请参照图1至图4并结合图5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制成的砌体中包括若干个整齐排列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其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中位于左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右壁与右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的左壁并排放置于一起,此时形成于左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右壁上的弧形凹槽和缺口正好与形成于右侧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左壁上的弧形凹槽和缺口相配 合,形成贯穿砌体前后。

18、表面的圆形孔以及形成于砌体上下表面上的且与圆形孔相贯通的方形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砌体的方形孔中撒入营养土和主要草种(不必全部灌满),培植的植物在方形孔中长出。0031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不同数量的呼吸型植生混凝土砌块进行排列布局,进而使得培植的植物具有可控性,使得植物更加美观。同时砌体上的圆形孔会使得土壤慢慢挤入砌块内,使得砌块与土壤形成为一个整体,铺装一段时间植物后,外观上砌块和土壤形成一个整体,砌块相当于土壤的骨架,保证了砌体的强度。说 明 书CN 204112280 U4/4页6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112280 U1/2页7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2280 U2/2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228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