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铬铁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化铬铁的生产工艺。
氮化铬铁是铁合金系列产品的一个分支,主要作为生产特种钢的添加物使用。目前氮化铬铁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它是将铬铁产品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氮气与铬铁进行化合反应而获得氮化铬铁,具体有液体渗氮方法和固体渗氮方法这两种形式。采用液体渗氮方法生产氮化铬铁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用该方法生产的氮化铬铁的含氮量很低:含氮量不足2.0%,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5685-85规定的氮化铬铁中A类产品N成分不小于3.0%的要求,因此采用液体渗氮方法生产的氮化铬铁没有商用价值;而用固体渗氮方法生产氮化铬铁又有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方案是将高碳铬铁破碎成粉末状,放入回转窑氧化焙烧,加入黏合剂后压制成块,送入真空微碳铬铁电阻炉进行真空加热脱碳;当温度在1300-1400℃时,结束脱碳反应,停止加温,让其自然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通入氮气渗氮实施渗氮工艺步;从开始真空脱碳至渗氮步骤结束需要80多小时,耗电达到3900-4000KW.h/吨;另一种方案是先将微氮铬铁破碎为小颗粒,放入真空电炉加热,在温度到达900℃左右时送入氮气并继续加温到1400-1500℃,当铬铁表面出现熔融状时,停电冷却至400℃以下出炉,该方案全过程至少需8-10小时;采用固体渗氮方法获得的氮化铬铁,其表面物理状态差,并有部分游离氮吸附在产品中,使化验测定氮的含量不正确,在进入特种钢高温冶炼中易产生烧损。该产品在国家标准中属B类产品,要求其N成分不小于5.0%。为保证生产特种的使用要求,也有将固体渗氮获得的氮化铬铁进行重熔的,但大大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由于上述生产方法不够完善,生产成本高、周期长、能耗大,效率低,因此,采用一种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氮化铬铁是冶金生产企业关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中频炉生产氮化铬铁的工艺,在中频炉加温地基础上,采用加压充氮的步骤,较好地解决了以往生产氮化铬铁工艺方法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生产氮化铬铁的工艺步骤是:
a、原料准备:将块状的微碳铬铁破碎成小颗粒;
b、原料进炉:将小颗粒的微碳铬铁放在能够抽真空、充氮加压的中频炉内;
c、加温抽真空充氮加压:内炉温度在600-900℃时,抽真空,在炉内真空度大于6×10-2pa时,向炉内充入氮气,并加压至0.5Mpa以上;
d、充氮保压加温:继续向炉内充氮保压和升温,将炉内温度提高到1600℃;
e、氮铬铁完全液化出炉:铬铁完全液化成液体时,解除压力,出炉浇铸;即可得到含氮量为:3.0%以上的氮化铬铁。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中频炉结构示意图,它属于一个密封耐压容器,其包括炉壳、中频线圈、磁轭、保温层、炉衬、真空及充氮口等构成,它能够抽真空和加压,中频线圈位于磁轭内,磁轭对中频产生的磁场进行屏蔽和导磁,在炉体上还设有安全阀和防爆装置,以确保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1-炉壳、2-磁轭、3-保温层、4-真空压力表、5-测温口、6-真空及充氮口、7-窥视装置、8-炉衬、9-中频线圈、10-炉体倾动轴、11-电源进出密封装置、12-导电杆、13-防爆口
本发明采用在密封的中频炉内对微氮铬铁进行加温、抽真空、加压、充氮、保温等工艺步骤,使微碳铬铁在固体状态即开始渗氮,在微碳铬铁升温熔化成液体时继续渗氮,最终得到液体渗氮效果的氮化铬铁,即氮化铬铁国家标准中的A类产品。本发明所生产的氮化铬铁的含氮量高,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样的0.5吨炉,产量可提高一倍以上,还可节省电力资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化铬铁生产方法。
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如下:
原料准备:将块状的微碳铬铁破碎成小颗粒;
原料进炉:将小颗粒的微碳铬铁放在能够抽真空、充氮加压的中频炉内;
加温抽真空充氮加压:将装有炉料的中频炉密封后送电加温,炉内温度接近600℃时,抽真空,在炉内真空度大于6×10-2pa时,向炉内充入氮气,并加压至0.5Mpa以上;
充氮保压加温:继续向炉内充氮保压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地提高到1600℃;
氮铬铁完全液化出炉:当温度提高到1600℃铬铁完全液化成液体时,解除压力,打开炉盖,出炉浇铸在铬铁锭模上;即可得到含氮量为:3.0%以上的氮化铬铁。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工艺也适合氮化锰铁的生产,因此采用本发明生产氮化锰铁也是所本发明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