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4040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11517.X

申请日:

2014.10.22

公开号:

CN204126294U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41022授权公告日:20150128放弃生效日:20160622|||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海峰; 严青荣; 毛钦辉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太平街道东门北路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代理人:

刘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环、加固纵筋、对拉螺栓、灌浆料层来实现梁顶的加固,加固效果好,提高了建筑物的牢固度及承重构件的承载力,解除了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上平面之间的高度是:35mm≤H1≤5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
或是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
或是在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下方的梁板上向下剔凿有下凹,灌浆料层设置在下凹与加强环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凹的高度是:10mm≤H2≤15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纵筋的一端与加强环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纵筋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沿横梁或纵梁的中心对称设 置,每组加固纵筋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加固纵筋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加固纵筋、第一构造钢筋之间通过ASV构造筋连接,位于两侧的加固纵筋通过ASV构造筋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上与梁板固连,其余加固纵筋通过第二构造钢筋与梁板连接,第二构造钢筋机械锚固于梁板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与第三构造钢筋连接,第三构造钢筋植入梁身。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所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加固混凝土层沿加固边线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上设置有与框架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在通孔的边沿上焊接有钢套口,钢套口抱紧框架柱。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加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建筑物或构筑物受到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建筑物局部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中出现了承重构件承载力不足、表面开裂破坏等严重问题,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满足既定的使用功能的实现,需要对建筑物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而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加固的情形中,涉及较多的加固构件,一般是梁、板等构件,特殊情况混凝土柱、基础、地基也需要加固。梁的加固难点就在于梁柱节点处的加固,分为梁柱节点的上部加固、梁柱节点的下部加固两种,而这两种加固的重点就是如何解决梁的纵向钢筋的锚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效果好、使用场合广的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 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
上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上平面之间的高度是:35mm≤H1≤50mm。
上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
或是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
或是在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
上述的加强环下方的梁板上向下剔凿有下凹,灌浆料层设置在下凹与加强环之间。
上述的下凹的高度是:10mm≤H2≤15mm。
上述的加固纵筋的一端与加强环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
上述的加固纵筋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沿横向梁或纵向梁的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固纵筋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
上述的两组加固纵筋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加固纵筋、第一构造钢筋之间通过ASV构造筋连接,位于两侧的加固纵筋通过ASV构造筋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上与梁板固连,其余加固纵筋通过第二构造钢筋与梁板连接,第二构造钢筋机械锚固于梁板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与第三构造钢筋连接,第三构造钢筋植入梁身。
上述的加强环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所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加固混凝土层沿加固边线设置。
上述的加强环上设置有与框架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在通孔的边沿上焊接 有钢套口,钢套口抱紧框架柱。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环、加固纵筋、对拉螺栓、灌浆料层来实现梁顶的加固,加固效果好,提高了建筑物的牢固度及承重构件的承载力,解除了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施工快速、可靠,解决了加固纵筋的锚固问题,实现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套口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1—1剖视图。
图5是图1的2—2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1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2,加强环2套装在框架柱3外,在加强环2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两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4,加固纵筋4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2上、另一端与梁板1连接,加固纵筋4通过构造钢筋固定,构造钢筋用于固定加固纵筋4,固定其位置。在加固纵筋4、构造钢筋、加强环2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加强环2用于与加固纵筋4的连接。加固纵筋4用于增大梁负弯矩承载力。加强环2是重要的传力构件,起到将加固纵筋4的力量传递给梁柱节点。
上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1上平面之间的高度,也就是加固混凝土层6的厚度H1,35mm≤H1≤50mm。
上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2的底平面与梁板1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7,灌浆料将加强环2与梁板1之间的空隙填实;
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固定:在加强环2的四周设置用于固连加强环2和梁板1的对拉螺栓8;
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固定:在加强环2的底平面与梁板1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7,在加强环2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2和梁板1的对拉螺栓8。
上述的加强环2下方的梁板1上向下剔凿有下凹9,灌浆料层7设置在下凹9与加强环2之间。灌浆料层7采用专用的灌浆料,用于加强环2与梁板1的连接,使加强环2传力牢固。
上述的下凹9的高度10mm≤H2≤15mm。下凹9是为了节约整体的加固高度H2,向下压缩空间。但是,下凹9的剔凿不能破坏梁板1上原来的钢筋。
上述的加固纵筋4的一端与加强环2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
上述的加固纵筋4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4沿横向梁或纵向梁的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固纵筋4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4。
加固纵筋4通过构造钢筋固定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所述两组加固纵筋4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4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10,加固纵筋4、第一构造钢筋10之间通过ASV构造筋12连接,位于两外侧的加固纵筋4通过ASV构造筋12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1上与梁板1固连,用来固定加固纵筋4,其余的加固纵筋4通过第二构造钢筋5与梁板1连接,第二构造钢筋5机械 锚固于梁板1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10与第三构造钢筋11连接,第三构造钢筋11植入梁身。
上述的加强环2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16,第一加固混凝土层17沿加固边线16设置,加固边线16到纵向梁中心线的距离为B1、B2,B1、B2是根据框架柱3边长及加固纵筋4的数量确定的,数值大小可以变化。加固边线16用于确定封闭加强环2时的混凝土边线。
上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4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13,第二加固混凝土层6沿加固边线13设置,主要用来保护加固纵筋4,加固边线13到横向梁中心线的距离为A1、A2,A1、A2是根据加固纵筋4的数量及放置方式确定的,数值大小可以变化。加固边线13用于确定封闭加固纵筋4、ASV构造筋12、第一构造钢筋10、第二构造钢筋5、第三构造钢筋11时的混凝土的边线。
第一加固混凝土层17与第二加固混凝土层6形成加固混凝土层。加固混凝土层用于完成对加强环2、加固纵筋4、ASV构造筋12、第一构造钢筋10、第二构造钢筋5、第三构造钢筋11的覆盖及保护。
上述的加强环2上设置有与框架柱3尺寸相匹配的通孔14,在通孔14的边沿焊接有钢套口15。钢套口15便于抱紧框架柱3,使得加强环2更加牢固,便于传递加固纵筋4所受的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环2为分体式结构,在其一端设置开口,通过开口设置在框架柱3外,再将位于开口上的部分焊接形成中部具有方形孔14的加强环2的结构。钢套口15与加强环2的处理方式一致,加强环2与钢套口15焊接后并紧套在框架柱3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294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6294U(21)申请号 201420611517.X(22)申请日 2014.10.22E04G 23/02(2006.01)(73)专利权人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太平街道东门北路188号(72)发明人孙海峰 严青荣 毛钦辉(74)专利代理机构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代理人刘颖(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

2、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环、加固纵筋、对拉螺栓、灌浆料层来实现梁顶的加固,加固效果好,提高了建筑物的牢固度及承重构件的承载力,解除了安全隐患。(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

3、04126294 UCN 204126294 U1/1页21.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上平面之间的高度是:35mmH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4、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或是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或是在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下方的梁板上向下剔凿有下凹,灌浆料层设置在下凹与加强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凹的高度是:10mmH2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纵筋的一端与加强环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7.根据权利。

5、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纵筋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沿横梁或纵梁的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固纵筋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加固纵筋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加固纵筋、第一构造钢筋之间通过ASV构造筋连接,位于两侧的加固纵筋通过ASV构造筋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上与梁板固连,其余加固纵筋通过第二构造钢筋与梁板连接,第二构造钢筋机械锚固于梁板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与第三构造钢筋连接,第三构造钢筋植入梁身。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

6、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所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加固混凝土层沿加固边线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环上设置有与框架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在通孔的边沿上焊接有钢套口,钢套口抱紧框架柱。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294 U1/3页3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建筑加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建筑物或构筑物受到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

7、合作用,以及建筑物局部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中出现了承重构件承载力不足、表面开裂破坏等严重问题,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满足既定的使用功能的实现,需要对建筑物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而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加固的情形中,涉及较多的加固构件,一般是梁、板等构件,特殊情况混凝土柱、基础、地基也需要加固。梁的加固难点就在于梁柱节点处的加固,分为梁柱节点的上部加固、梁柱节点的下部加固两种,而这两种加固的重点就是如何解决梁的纵向钢筋的锚固问题。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效果好、使用场合广的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8、:0005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套装在框架柱外,在加强环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一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加固纵筋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梁板上,加固纵筋通过构造钢筋固定,在加固纵筋、构造钢筋、加强环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0006 上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上平面之间的高度是:35mmH150mm。0007 上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0008 或是在加强环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0009 或是在加强环的底平面与梁板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在加强环。

9、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和梁板的对拉螺栓。0010 上述的加强环下方的梁板上向下剔凿有下凹,灌浆料层设置在下凹与加强环之间。0011 上述的下凹的高度是:10mmH215mm。0012 上述的加固纵筋的一端与加强环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0013 上述的加固纵筋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沿横向梁或纵向梁的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固纵筋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0014 上述的两组加固纵筋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加固纵筋、第一构造钢筋之间通过ASV构造筋连接,位于两侧的加固纵筋通过ASV构造筋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上与梁板固连,其余加固纵筋通过第二构造钢筋与梁板连接,第二。

10、构造钢筋机械锚固于梁板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与第三构造钢筋连接,第三构造钢说 明 书CN 204126294 U2/3页4筋植入梁身。0015 上述的加强环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所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加固混凝土层沿加固边线设置。0016 上述的加强环上设置有与框架柱尺寸相匹配的通孔,在通孔的边沿上焊接有钢套口,钢套口抱紧框架柱。0017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环、加固纵筋、对拉螺栓、灌浆料层来实现梁顶的加固,加固效果好,提高了建筑物的牢固度及承重构件的承载力,解除了安全隐患;0019 2、本实用新型施工快速、可靠,解决了。

11、加固纵筋的锚固问题,实现方便。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环的示意图。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套口的示意图。0023 图4是图1的11剖视图。0024 图5是图1的22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0026 一种钢板与钢筋相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在梁顶的梁柱交接处的梁板1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环2,加强环2套装在框架柱3外,在加强环2上相应于横向梁、纵向梁分别设置有两组以上间隔设置的加固纵筋4,加固纵筋4的一端固设在加强环2上、另一端与梁板1连接,加固纵筋4通过构造钢筋固定,构造钢。

12、筋用于固定加固纵筋4,固定其位置。在加固纵筋4、构造钢筋、加强环2外设置有将其封闭的加固混凝土层。加强环2用于与加固纵筋4的连接。加固纵筋4用于增大梁负弯矩承载力。加强环2是重要的传力构件,起到将加固纵筋4的力量传递给梁柱节点。0027 上述的加固混凝土层的上平面与梁板1上平面之间的高度,也就是加固混凝土层6的厚度H1,35mmH150mm。0028 上述的固定设置是:加强环2的底平面与梁板1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7,灌浆料将加强环2与梁板1之间的空隙填实;0029 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固定:在加强环2的四周设置用于固连加强环2和梁板1的对拉螺栓8;0030 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固定:在加。

13、强环2的底平面与梁板1之间设置有灌浆料层7,在加强环2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连加强环2和梁板1的对拉螺栓8。0031 上述的加强环2下方的梁板1上向下剔凿有下凹9,灌浆料层7设置在下凹9与加强环2之间。灌浆料层7采用专用的灌浆料,用于加强环2与梁板1的连接,使加强环2传力牢固。0032 上述的下凹9的高度10mmH215mm。下凹9是为了节约整体的加固高度H2,向下压缩空间。但是,下凹9的剔凿不能破坏梁板1上原来的钢筋。说 明 书CN 204126294 U3/3页50033 上述的加固纵筋4的一端与加强环2之间为双面焊接连接。0034 上述的加固纵筋4设置有两组,两组加固纵筋4沿横向梁或纵向梁的。

14、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固纵筋4包括有两根以上的加固纵筋4。0035 加固纵筋4通过构造钢筋固定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所述两组加固纵筋4之间设置有一根以上与加固纵筋4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构造钢筋10,加固纵筋4、第一构造钢筋10之间通过ASV构造筋12连接,位于两外侧的加固纵筋4通过ASV构造筋12弯折后机械锚固于梁板1上与梁板1固连,用来固定加固纵筋4,其余的加固纵筋4通过第二构造钢筋5与梁板1连接,第二构造钢筋5机械锚固于梁板1上,部分第一构造钢筋10与第三构造钢筋11连接,第三构造钢筋11植入梁身。0036 上述的加强环2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16,第一加固混凝土层17沿加固边线16设置,加固边线。

15、16到纵向梁中心线的距离为B1、B2,B1、B2是根据框架柱3边长及加固纵筋4的数量确定的,数值大小可以变化。加固边线16用于确定封闭加强环2时的混凝土边线。0037 上述的横向梁或纵向梁上的加固纵筋4外侧设置有加固边线13,第二加固混凝土层6沿加固边线13设置,主要用来保护加固纵筋4,加固边线13到横向梁中心线的距离为A1、A2,A1、A2是根据加固纵筋4的数量及放置方式确定的,数值大小可以变化。加固边线13用于确定封闭加固纵筋4、ASV构造筋12、第一构造钢筋10、第二构造钢筋5、第三构造钢筋11时的混凝土的边线。0038 第一加固混凝土层17与第二加固混凝土层6形成加固混凝土层。加固混凝。

16、土层用于完成对加强环2、加固纵筋4、ASV构造筋12、第一构造钢筋10、第二构造钢筋5、第三构造钢筋11的覆盖及保护。0039 上述的加强环2上设置有与框架柱3尺寸相匹配的通孔14,在通孔14的边沿焊接有钢套口15。钢套口15便于抱紧框架柱3,使得加强环2更加牢固,便于传递加固纵筋4所受的力。0040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环2为分体式结构,在其一端设置开口,通过开口设置在框架柱3外,再将位于开口上的部分焊接形成中部具有方形孔14的加强环2的结构。钢套口15与加强环2的处理方式一致,加强环2与钢套口15焊接后并紧套在框架柱3上。004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126294 U1/3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294 U2/3页7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294 U3/3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29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