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244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2443U(21)申请号 201420573710.9(22)申请日 2014.09.30B09B 3/00(2006.01)B09B 5/00(2006.01)B02C 18/12(2006.01)B02C 18/18(2006.01)B02C 18/16(2006.01)E03C 1/266(2006.01)(73)专利权人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木林路51号4幢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钱海荣(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
2、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代理人潘志渊(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机壳的顶面为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上设有落水口;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研磨腔体的内部为研磨腔室;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落水口;在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外接垃圾分解箱;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研磨腔室中;电机的转轴穿过研磨腔体底壁的中心连接研磨刀具;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滤筒与。
3、箱体的配合可以避免了螺纹结构的生锈问题,增加了承载能力;其次刀具与腔室的配合,能够大幅度提高粉碎效果。(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2443 UCN 204122443 U1/1页21.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所述机壳的顶面为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落水口;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所述研磨腔体的内部为研磨腔。
4、室;所述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落水口;在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接所述垃圾分解箱;所述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所述研磨腔室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研磨腔体底壁的中心连接所述研磨刀具;在所述研磨刀具上侧的所述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所述研磨刀具包括刀盘、刀块、刮板和联轴套;所述刀盘为圆盘形;在所述刀盘中心设有用于过盈配合所述联轴套的中心孔;在所述刀盘的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楔装所述刀块的槽孔;所述刀块的一端与所述刀盘的径向边缘对齐;所述刀块的另一端向所述中心。
5、孔延伸;所述刀块的高度低于所述多层刀头组的高度;所述刀盘的下端面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联轴套相连,所述刮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刀盘的径向边缘对齐;所述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所述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所述箱体的竖直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所述箱体外突出的套管;所述滤筒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筒的表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所述卸料口外接排污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
6、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所述水平间隔角度为90;所述水平间隔角度为45;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10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块的个数为两个;在所述刀块的表面上还设有凸起的刀口;所述刮板的个数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出渣的排屑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套为阶梯状轴套,其包括上端轴颈和下端凸台;所述上端轴颈安装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下端凸台与所述刀盘的表面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
7、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入料口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罩于所述电机外,且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研磨机构相固定。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2443 U1/4页3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背景技术0002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茶余餐后,难免会产生一些垃圾,例如果皮瓜壳,残羹冷饭等。这些厨房垃圾极容易腐烂,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对家庭的环境和家人的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现状,设计并开发了一些垃。
8、圾处理设备。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能够处理废渣的家用垃圾处理器,其申请号为201320649286.7,公开了在垃圾粉碎设备的排污口外接废渣处理箱的结构,在该废渣处理箱中还设有放置“能够使垃圾废渣发酵的发酵菌类”的盛放结构,例如表面设有透气孔的滚筒,而滚筒与废渣处理箱的壁板是采用螺纹连接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如下的缺点:第一、单单依靠滚筒表面和箱壁上的螺纹结构来连接,势必需要加厚箱壁的尺寸这样才能够保证滚筒能够很稳定的固定,尤其是在滚筒内菌类质量加重的情况下,这种螺纹结构很不稳定,及其容易造成螺纹牙口的损伤;第二、这种采用的螺纹结构,由于废渣处理箱内大多是食物垃圾,及其容易造成螺纹生。
9、锈或者是污垢堆积,这样就造成滚筒很难拆卸出来。第三、其研磨刀盘的工作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在配合其研磨腔时,当遇到质地较硬的垃圾,刀盘的粉碎能力就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堆积垃圾,很容易造成垃圾卡在刀块之间。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垃圾处理器中粉碎效果差以及拆卸困难的问题问题。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研磨机构、电机、电机外壳和垃圾分解箱;所述机壳的顶面为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落水口;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和研磨刀具;所述研磨腔。
10、体的内部为研磨腔室;所述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落水口;在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接所述垃圾分解箱;所述研磨刀具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所述研磨腔室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研磨腔体底壁的中心连接所述研磨刀具;在所述研磨刀具上侧的所述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所述研磨刀具包括刀盘、刀块、刮板和联轴套;所述刀盘为圆盘形;在所述刀盘中心设有用于过盈配合所述联轴套的中心孔;在所述刀盘的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楔装所述刀块的槽孔;所述刀块的一端与所述刀盘的径向边缘对齐;所述刀块的。
11、另一端向所述中心孔延伸;所述刀块的高度低于所述多层刀头组的高度;所述刀盘的下端面上还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联轴套相连,所述刮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刀盘的径向边缘对齐;所述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套管、密封圈和滤筒;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所述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所述箱体的竖直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说 明 书CN 204122443 U2/4页4还固设有向所述箱体外突出的套管;所述滤筒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所述滤筒与所述套管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筒的表面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滤筒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所述卸料口外接排污管道。。
12、0005 优选的是,所述研磨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所述水平间隔角度为90;所述水平间隔角度为45;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1015mm。0006 优选的是,所述刀块的个数为两个;在所述刀块的表面上还设有凸起的刀口;所述刮板的个数为四个。0007 优选的是,所述刀盘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出渣的排屑孔。0008 优选的是,所述联轴套为阶梯状轴套,其包括上端轴颈和下端凸台;所述上端轴颈安装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下端凸台与所述刀盘的表面焊接。0009 优选的是,所述排污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入料口的高度。0010 优选的是,所述电机外壳罩于所述电机外,且。
13、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研磨机构相固定。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在垃圾分解箱上这种面与面的直接配合可以避免了螺纹结构的生锈问题,增加了承载能力,且拆卸、清洗变得更加方便;其次通过改良后的刀具与腔室的配合,能够将垃圾彻底的粉碎,大幅度提高粉碎效果。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垃圾粉碎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4 图3是垃圾粉碎工作台的剖视图;0015 图4是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5是研磨机构的剖视图;0017 图6是研磨刀具的上侧结构示意图;0018 图7是研磨刀具的下侧结构示意图;0019 图8是。
14、垃圾分解箱的剖视图;0020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壳;2、控制箱;3、研磨机构;4、电机;5、电机外壳;6、垃圾分解箱;7、工作台面;8、落水口;9、排污管道;10、研磨腔体;11、研磨刀具;12、上腔体;13、下腔体;14、刀头;15、刀盘;16、刀块;17、刮板;18、联轴套;19、排屑孔;20、;21、箱体;22、箱体;23、滤筒;24、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22 请参阅附图1至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0023。
15、 一种垃圾粉碎工作台,包括机壳1以及固定与机壳1内的控制箱2、研磨机构3、电机4、电机外壳5和垃圾分解箱6;机壳的顶面即为工作台面7,工作台面上设有一个落水口说 明 书CN 204122443 U3/4页58;控制箱2、研磨机构3、电机4、电机外壳5和垃圾分解箱6均位于工作台面7的下方。控制箱2用于放置控制电机4的开关和连接线路;电机外壳5罩于电机4外且与研磨机构3相固定,可以给与电机外部保护。研磨机构包括中空的研磨腔体10和研磨刀具11;研磨腔体10的内部为研磨腔室;研磨腔体10包括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之间通过密封件相连接。在上腔体1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下腔体13的。
16、底部设有坡面向下倾斜的排污口,在排污口外接垃圾分解箱6;下腔体13底部的中心还开设有用于配合电机4转轴的轴孔;电机4的转轴穿过轴孔伸入到研磨腔室内部驱动研磨刀具11转动。研磨刀具11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同轴安装于研磨腔室中,研磨刀具11的边缘与研磨腔室的间隙可以用于粉碎后的垃圾落入到研磨刀具的下方以方便排出。0024 在研磨刀具上侧的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相邻两层刀头组的竖直落差h最好为1015毫米。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的若干刀头14,的最佳角度为90;而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的最佳角度为45。该排列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刀头不仅具有前后间隙而且也具有高度落差,。
17、这样可以增加垃圾在高速运动时碰撞刀头的机会和碰撞的力度,并使得垃圾更容易撕裂。其极大的提高了垃圾粉碎的效果。0025 研磨刀具11位于多层刀头组的下侧,研磨刀具11包括刀盘15、刀块16、刮板17和联轴套18;刀盘为圆盘形,而且刀盘的厚度不能过大,会影响工作性能。联轴套18为阶梯状轴套,其包括上端轴颈和下端凸台。在刀盘15中心设有用于过盈配合联轴套18的中心孔;联轴套18的上端轴颈安装于中心孔内,下端凸台与刀盘15的表面焊接。这种结构的密封性能最好,可以保证外部的电机设备不会进水。0026 在刀盘15的上侧端面上还设有用于楔装刀块16的槽孔,刀块16底部设有配合槽孔的凸块。为了不影响刀盘15正。
18、常转动,刀块16的高度必须低于多层刀头组的高度。而刀块16一般选用长条形结构的,一般刀块16的个数选用两个;刀块16的一端与刀盘的径向边缘对齐,而刀块16的另一端向中心孔延伸;这样在刀盘15旋转的过程中刀块16可以覆盖到最广的面积,而且也增加了研磨刀具与研磨腔体内壁的配合程度,尽量将垃圾完全打碎。而且在刀块的表面上还设有凸起的刀口,这些锋利的刀口则有助于切割垃圾。0027 为了确保刀盘15下侧的垃圾不会堆积,在刀盘15的下侧端面上还设有刮板17,刮板17的个数为四个;刮板17的固定方式与刀块16类似:刮板17的一端与联轴套18相连,刮板17的另一端与刀盘15的径向边缘对齐。在刀盘15上还设有多。
19、个用于出渣的排屑孔19,这样可以方便细小的残渣和一些液体流过刀盘0028 粉碎后的垃圾通过排污口流入到垃圾粉碎机外接的垃圾分解箱中,垃圾分解箱包括箱体20、套管21、密封圈22和滤筒23;滤筒23中放置有降解垃圾的发酵菌类;箱体20上设有连接排污口的入料口和向箱体外排出垃圾的卸污口。在排污口与入料口之间可以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排污物口的高度大于入料口的高度,这样垃圾会自动流入到垃圾分解箱中;卸污口外接了排污管道9可以将垃圾排出设备外。在箱体20的竖直外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还固设有向箱体外突出的套管21;滤筒23穿过套管21伸入至箱体20内部;最佳的位置是滤筒23在箱体20内部保持水平固定,。
20、这样可以使滤筒内的菌种不受挤压充分工作。配合方式是,滤筒与套管实现过渡配合;滤筒23与套管21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22;位于箱体20内部的滤筒23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的透气孔24。滤筒23的底端封闭,滤说 明 书CN 204122443 U4/4页6筒23的上端开口并装有端盖,这样可以方便滤筒内的发酵菌类装卸。 其采用了套筒与滤筒配合的连接结构,并直接使用过渡配合可以让滤筒直接从套筒伸入到箱体中;而且套筒作为一个过度的存在可以加固滤筒与箱体的连接关系;尤其是,这种面与面的直接配合可以避免了螺纹结构的生锈问题,而且拆卸、清洗变得更加方便。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122443 U1/4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2443 U2/4页8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2443 U3/4页9图5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2443 U4/4页10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2443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