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3438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7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19941.8

申请日:

2002.05.13

公开号:

CN1458187A

公开日:

2003.11.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8L67/00

主分类号:

C08L67/00

申请人:

安隆化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堀井万平; 菅原秀纪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建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把聚酯树脂作为一种材料、使能制造出各种形状的成形品。其中,在聚酯树脂中添加根据JISK7210表1条件4熔体流动速率(MFR)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来增大其熔融粘度。特别是对于再生聚酯树脂、除了上述增粘剂以外,还添加带有能和聚酯树脂反应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酯树脂组合 物由聚酯树脂和根据JISK7210表1条件4熔体流动速率(MFR) 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所形成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对100质量部 的聚酯树脂添加2~100质量部的增粘剂。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聚酯树脂组合物中再添加聚酯树脂和带有能反应的官能基 的高分子化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增粘剂和该高分子化剂以1∶1~10∶1的质量比来混合。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该聚酯树 脂是再生聚酯树脂。
6: 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该高 分子化剂的官能基是环氧基。
7: 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该聚酯树脂改性剂含熔体流动 速率(MFR)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和聚酯树脂以及带有能 反应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特征在于, 该增粘剂是聚丙烯和合成橡胶混合形成的聚合物。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酯树脂改性剂,其特征在 于,该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以6∶4~9∶1的质量比来混合。
10: 一种树脂成形物,其特征在于,该树脂成形物是由权 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成形物,其特征在于,该树 脂成形物按照挤出成形或者注塑成形被制造。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成形物,该树脂成形物是由 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形成,该聚酯树脂 组合物在成形前无需再进行预干燥、也无需在成形中进行脱气水 分除去和水分除去的处理、就能被挤出成形或注塑成形。

说明书


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粘度被改良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改变聚酯树脂熔融粘度的聚酯树脂改性剂,以及由聚酯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树脂成形物。现有技术

    因为聚酯树脂的熔融粘度很低,所以在不包含拉伸工艺的挤出成形或注塑成形工艺中,熔融物从挤出成形机的口模或注塑成形机的喷嘴因为自重而垂落下来,而出现垂落现象,对于成形非常困难。在此对于聚酯树脂的成形只能用包含拉伸工艺的挤出成形或注塑成形工艺或吹塑成形工艺,但出现的问题是这些工艺成形的形状只能是限于薄膜状、纤维状、容器状。这就是说只要包含:拉伸工艺,根据拉伸力改变聚酯树脂的分子取向,熔融粘度就变高,上记的垂落现象就不容易发生。

    最近对于使用完的PET瓶等聚酯树脂成形品废料的再生利用,已成为关注的问题,因再生时的热处理聚酯树脂变得低分子量化,使得熔融粘度变得越来越低,上述问题已成为更深刻的伏态。比方说即使成为成形物,那也只是低分子量化的聚酯树脂成形物,其机械强度变得很劣化,在使用上也有很多问题。

    从来,为了提高聚酯树脂,特别是再生聚酯树脂的熔融粘度,添加含有环氧基等聚酯树脂和含有可反应的官能基的树脂来使得高分子量化。此方法一直被采用。

    但是上述的高分子量化方法对于高分子量化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有对于再生聚酯树脂地挤出成形不能得到充分的熔融粘度的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该聚酯树脂组合物是由聚酯树脂和根据JISK7210表1条件4熔体流动速率(MFR)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所形成,对100质量部的聚酯树脂尽可能添加2~100质量部的增粘剂,特别对于再生聚酯树树的情况下,最好再添加聚酯树脂和含有能反应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剂。该增粘剂和该高分子化剂最好以1∶1~10∶1的质量比来混合。还有,该高分子化剂的官能基一般是环氧基。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酯树脂改性剂,该聚酯树脂改性剂含有熔体流动速率(MFR)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和聚酯树脂以及含有能反应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剂。该增粘剂是聚丙烯和合成橡胶混合形成的聚合物,该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尽可能以6∶4~9∶1的质量比来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树脂成形物,该树脂成形物是由上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形成。该树脂成形物按照挤出成形或者注塑成形被制造,该聚酯树脂组合物在成形前无需再进行预干燥,也无需在成形中进行脱气水分除去和除去水分的处理,就可能被挤出成形或注塑成形。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使用了各种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试样的剪切速率和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图2添加了各种量改性剂A的试样的剪切速率和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图3是添加了各种量改性剂B的试样的剪切速率和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图4是添加了各种量改性剂A的试样的成形温度和螺旋线长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图5是添加了各种量改性剂B的试样的成形温度和螺旋线长度之间的关系图表。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聚酯树脂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是二元以上的多元醇和二元以上的羧酸的酯化反应所得到的树脂,比如,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以下简称PET),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

    本发明特别对于再生聚酯树脂有用。

    增粘剂

    本发明的增粘剂是为了增大聚酯树脂的熔融粘度。作为这样的增粘剂,就要选用有高熔融粘度的树脂或者是弹性体。以下例示一下该增粘剂,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或者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聚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等苯乙烯类的弹性体,或者是上述的聚烯烃类树脂和上述的苯乙烯类弹性体、以及和合成橡胶的聚合物。作为上述合成橡胶,比如是丙烯酸橡胶、异丁橡胶、聚乙烯-聚丙烯橡胶(EPR,EPDM)、硅胶、聚氨酯橡胶、氟化类橡胶、多硫化物橡胶、接枝(改性)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SR)、吡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丙烯腈-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氯丁二烯橡胶等。

    作为有高增粘效果的增粘剂是聚丙烯和上述合成橡胶的聚合物合金。并且作为上述合成橡胶最好是和聚丙烯有良好相溶性的EPR或EPDM或SBR。还有作为上述增粘剂的聚合物如使用再生聚酯树脂、在挤出成形水冷后预干燥的情况下,树脂不容易变黄或者结块。

    上述增粘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根据JISK7210表1条件4(试验温度190℃、试验重量21.18(N))为标准的测定方法、是0.5~20g/10分,优选0.5~10g/10分,更优选是0.5~5g/10分。上述增粘剂通常是对于100质量部聚酯树脂添加2~100质量部,优选是3~50质量部,更优选是添加10~20质量部。上述增粘剂的添加量不足2质量部的情况下,增粘效果不显著,而超过100质量部的时候制品的刚性还会有降低的现象出现。

    就本发明来说,上述增粘剂不单单是增大聚酯树脂的熔融粘度,也可以为了改良其耐热性,耐冲击性,尺寸稳定性、刚性等而添加。

    高分子化剂

    至于本发明,特别是象再生聚酯树脂这种低分子量化的,对于熔融粘度变得非常低的情况下,使用高分子化剂。作为上述高分子化剂主要使用有能和聚酯树脂反应的官能基的树脂或者弹性体。

    作为能和聚酯材脂反应的官能基,比如,环氧基、羧基、异氰酸酯基等,其中最好是使用和聚酯树脂有很高反应性的环氧基。作为有这种官能基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主要有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异丙烯腈共聚物等乙烯类共聚物,和上述乙烯类共聚物乙烯接枝共聚的聚丙烯接枝乙烯类共聚物,含有环氧基的SBS、含有环氧基的SEBS,含有环氧基的EEA,含有羧基的SBS,含有羧基的SEBS,含有羧基的EEA等,并且上述高分子化剂和增粘剂的溶解度参数的差最好是在1以内。

    对于上述高分子化剂所被使用的增粘剂最好选择使用有同种主链的增粘剂。比如对于增粘剂是象聚乙烯、EEA、EPR或EPDM-样的烯烃类的情况下,作为高分子化剂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异氰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烯烃类高分子化剂被选用,对于增粘剂是SBS或者SEBS的情况下,含有环氧基的SBS,含有环氧基的SEBS,含有羧基的SBS、含有羧基的SEBS等SBS或者SEBS类的高分子化剂被选用。对于聚酯树脂100质量部上述高分子化剂的添加量通常是0.1~100质量部,但优选是0.3~50质量高,更优选是1.0~20质量部。

    当上述高分子化剂的添加量在不满0.1质量部时,高分子化效果和对于增粘剂的相溶化效果不能被充分发挥,但超过100质量部时,该效果没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变得饱和。

    在上述聚酯树脂里被混合的上述增粘剂和上述高分子化剂的混合比率通常最好是1∶1~10∶1的质量比。也就是说高分子化剂的添加量比增粘剂还少,如果添加量是增粘剂的1/10以上,高分子化效果就能被充分地发挥,但如果添加量是超过增粘剂的等量的话,高分子效果就会变得饱和,挤出成形性也就被阻碍。

    聚酯树脂改性剂

    把上述增粘剂和上述高分子化剂混合可以调制成聚酯树脂改性剂。这种情况是该增粘剂和该高分子剂的混合比率是象前述一样,1∶1~10∶1,但最好是以6∶4~9∶1的质量比混合。就上述改性剂来说最好的增粘剂是上述聚丙烯和合成橡胶的聚合物,作为合成橡胶最好还用EPR、EPDM、SBR。

    其他成分

    至于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改良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尺寸稳定性、刚性等,可以添加以下的成分,比如,苯乙烯-异戊二烯橡胶(SIR)、苯乙烯-乙烯共聚物、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MeS-B-α-MeS)、聚(α-甲基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S)、乙烯-丙烯-亚乙基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1-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乙叉基-降冰片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环戊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4己二烯共聚物、乙烯-1-丁二烯-乙叉基-降冰片烯共聚物、乙烯-1-丁二烯-1,4己二烯共聚物、丙烯腈-氯丁二烯橡胶(NCR)、苯乙烯-氯丁二烯橡胶(SCR)等树脂或者是弹性体、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硫酸钙、亚硫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锌、氧化铝、二氧化硅、硅藻土、白云石、石膏、滑石、粘土、石棉、云母、玻璃纤维、硅酸钙、膨润土、白炭黑、黑炭黑、铁粉、铝粉、长石、高炉渣、飞灰(火山灰)、水泥、氧化锆粉等的填充剂、阻燃剂、抗氧化剂、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带电防止剂、结晶化促进剂、发泡剂、染料、颜料等的着色剂。上述成分也可以添加在树脂改性剂里。

    (配方)

    上述成分的混合方法最好是干式混合,特别是把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的混合物颗粒化,再在颗粒里混合聚酯树脂的粉碎物,最好是混合薄片状的粉碎物,然后注塑成形。

    如前记所述的对于本发明的聚酯树脂100质量部,增粘剂添加3质量部以上,高分子化剂添加1质量部以上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情况下,即使在该组合物里含有水分的聚酯树脂的再生或者在成形工艺中加水分解,而被低分子化,该被低分子化的聚酯树脂也因为上述高分子化剂而被高分子化,并且也因为上述增粘剂其熔融粘度也被增粘,所以在成形前的预干燥或者在成形中的脱气,水分除去等处理已变成不必要。

    实施例1(新聚酯树脂)

    二羧酸单元是,对苯二甲酸100摩尔%、二醇单元是,乙二醇98摩尔%、二甘醇2摩示%而得,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单元是使用占重复全构成单位98%摩尔的(PET),在表1的配方中,增粘剂A(低密度聚乙烯(LDPE):MFR 4.0g/10分),增粘剂B(反应性-TPO:聚丙烯-EPR聚合物,MFR 0.69/10分)上述增粘剂各自干式混合,使用东洋精机社制的キャピロゲラフ,口模口径1mm,测定温度270℃,预热时间300秒的条件下测定熔融粘度,并且料筒温度是260~270℃、铸模(模具)温度:成型面25~85℃、注塑压力约1000kgf/cm2的条件下注塑成形、作成175mm×12.7mm、厚度4mm的板,并且再加工该板作成64mm×12.7mm,凹口深度2.54mm的试验片(JISK7110),测定了其耐冲击性。其结果见表1。

                                          表1试样No.(实施例1)1 2 3 4 5PET(质量部)100 100 100 100 100增粘剂(质量部) A(LDPE) 10 20 B(反应性TPO) 10 20熔融粘度 1.22×102sec-1*14500 5800 6200 6500 7100 2.43×103sec-1*13100 2400 2800 2000 1900IZOD冲击值*2(kj/m2)2.6 5.4 6.8 5.2 6.4*1:剪切速率*2:根据JISK7110

    如表1所示,根据增粘剂的添加量,PET的熔融粘度(剪切速率1.22×102Sec-1)在挤出成形时没有出现垂落现象,并且增大到5000泊以上、耐冲击性也被提高。

    实施例2(再生聚酯树脂)

    使用在150℃条件下预干燥了4小时的PET瓶废品粉碎物,在表2的配方中、干式混合增粘剂A、增粘剂B、增粘剂C(EEA,MFR0.6g/10分)、增粘剂D(SEBS,MFR 2.3g/10分)以及高分子化剂A(含有环氧基的SBS)增粘剂、高分子化剂B(苯乙烯接枝乙烯-GMA共聚物)、高分子化剂C(乙烯-GMA共聚物)、和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注塑成形,作成同样的试验片,并且和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了物性。其结果见表2。

                                                                                          表2  试样No.(实施例2)    1  2    3    4    5    6    7    8    9    10  再生PET(质量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增粘剂 (质量部)    A(LDPE)  14    13    7    B(反应性TPO)    14    14    1    7    C(EEA)    14    13    7    D(SEBS)    14    1    7  高分子化剂  (质量部)          A    (含有环氧基的SBS)  4    4    4    4    B(PS-g-EGMA)    4    4    4    C(EGMA)    4    4  增粘剂:高分子化剂(配方比)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7∶2  熔融粘度  (泊)    1.22×102sec-1*3   1380  3240    4440    5200    4380    3460    4810    3960    4210    4100    2.43×103sec-1*3   930  830    1490    1500    1400    870    1120    1210    920    1080  IZOD冲击值*4(kj/m2)   1.4  7.8    5.1    5.2    7.0    5.9    7.6    5.8    5.6    6.4  干燥时(140℃)的黄变  有    无    无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干燥时的结块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无*3:剪切速率*4:根据JISK7110

    如表2所示、根据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的添加量、即使是被低分子量化了的再生聚酯树脂,其熔融粘度(剪切速率1.22×102Sec-1)也被增大,并且耐冲击性也被大幅度提高。还有被作为增粘剂使用的反应性-TPO的试样No.3,4以及10在干燥时,没有黄变,也没有出现结块现象。

    就以上试样NO.1,2,3,4,6、8以及10改变其各自的剪切速率(Sec-1),然后测定其各自熔融粘度。其结果见表3和图1。

                                     表3熔融粘度(泊)试样No.(实施例2) 1 2 3 4 6 8 10 1.22×101sec-1 2060 15500 8490 7380 9250 12200 13520 2.43×101sec-1 1110 9150 4560 7350 4890 7830 6040 6.08×101sec-1 1160 4840 5160 6140 2320 5030 4860 1.22×102sec-1 1380 3240 4440 5200 3460 4810 4210 2.43×102sec-1 1310 2460 3540 4120 2520 3280 3680 6.08×102sec-1 1210 1760 2700 2830 1640 1950 2210 1.22×103sec-1 1100 1270 2100 2130 1230 1600 1930 2.43×103sec-1 930 830 1490 1500 870 1120 920 垂落现象(注塑成形时)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如表3和图1所示,本发明的试样No.2,3,4,6,8以及10在剪切速率接近0的状态下,比起无添加再生PET的试样No.1,任可一种试样都显示了较高的熔融粘度,并且在注塑成形时的喷嘴的前端处聚酯树脂的垂落现象也被防止。还有相对挤出成形时的剪切速率在接近102Sec-1的剪切速率的情况下,试样No.2,3,4,6,8以及10,比起试样No.1,任何一种试样都较高,并且在注塑成形时,成形物的垂落现象也被防止,异形成形的可能性也能被预测。

    这也就是说试样No.2,3,4,6,8以及10的情况下、根据挤出成形机挤出的时候,粗细很平均,线状成形品就顺利被得到、试样No.1的情况下,线状成形品的粗细不均,细的部分就变成碎片了。

    另一方面,相对注塑成形时的剪切速率在103Sec-1以上的剪切速率时,试样No.2,3,4,6、8以及10的熔融粘度,其中的任何一种试样都接近试样No.1的熔融粘度,注塑成形性的良好性也能被预测。

    实施例3

    混合上述增粘剂A(LDPE)72.2质量%、增粘剂D(SEBS)5.6质量%)、高分子化剂A(含有环氧基的SBS)22.2质量%调制聚酯改性剂A、再混合增粘剂B(反应性-TPO)75质量%,高分子化剂B(苯乙烯接枝乙烯-GMA共聚物)25调制聚酯改性剂B。

    分别就上述改性剂A以及改性剂B,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再生PET里添加5质量%、10质量%、15质量%、找出剪切速率和熔融粘度的关系。其结果见图2和图3。

    如图2和图3所示,添加改性剂A以及改性剂B5质量%,垂落现象就被防止,异形成形也变成可能,而且注塑成形性的良好性也能被预知。

    还有,在添加了改性剂A以及改性剂B的再生PET的方面,成形温度260~280℃范围的条件下,在带有螺旋状腔的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形,测定出模腔内的螺旋线长度,其结果见图4和图5。

    根据图4以及图5,添加改性剂A以及改性剂B5重量%,螺旋线长度和无添加的情况在同等以上,也根据改性剂A以及改性剂B、显示各试样熔融物在模具内的良好的流动性,注塑成形性不但没有被阻碍,反而被改良。

    实施例4

    作为增粘剂主要使用以下的增粘剂,增粘剂A(低密度聚乙烯(LDPE):MFR 4.0g/10分),增粘剂B(反应性-TPO、MFR 0.6g/10分),作为高分子化剂主要使用以下的高分子化剂,高分子化剂A(含有环氧基的SBS),高分子化剂B(苯乙烯接枝乙烯-GMA共聚物EGMA-g-PS)SBS,把上述增粘剂和上述高分子化剂按照表4及表5的配方,经组合辊混炼后、粉碎、颗粒化后、调制聚酯树脂改性剂。

    把上述各改性剂和PET瓶的废品粉碎物(再生PET)按照表4及表5所示的配方,进行干式混合、然后在挤出成形机中熔融混练,最后从喷嘴挤出带状物,再在水中用切刀切断,使显粒化。不只是干燥各配方的颗粒材料,还要就各颗粒试样使用东洋精机公司制造的熔融粘度测定机器(商品名Capillo graph),在口模口径1mm,测定温度270℃,预热时间300秒的条件下测定熔融粘度。其结果见表4及表5

    料筒温度210~256℃,螺杆;φ30、相反方向2轴、全螺线(fullflight)、L/D=2.5、排气孔(open vent)、100rpm、口模;3.5×15mm、带条式口模(ribbon dye),有缓冲层(breaker strip)的条件下挤出成形、根据肉眼来观察确认垂落现象(从口模出来的树脂的形伏保持性,因自重而出现的垂落情况),其结果见表4及表表5。

    表4  试样No.(实施例4) 1  2 3 4 5  6 7 8  再生PET(质量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增粘剂 (质量部)    A(LDPE) 3  10 3 15 20  100 100    B(反应性TPO) 3    A(含有环氧基的    SBS) 1  1 3 5 20  10 20    B(PS-g-EGMA) 1  增粘剂:高分子比剂(配方比) 3∶1 10∶1 1∶1 3∶1 1∶1  10∶1 5∶1 3∶1  熔融粘度    (泊)    6.08×101sec-1*5 640 960 700 2170 3410  3010 4120 660    1.22×102sec-1*5 720 850 710 1370 2280  2280 2830 720    2.43×102sec-1*5 620 720 580 840 1670  1560 2020 540  挤出状况*5 ○ ○ ○ ○ ○  ○ ○ ○

    *5:剪切速率

    *6:×:有显著的垂落现象、○:垂落现象改善

    表5试样No.(实施例4)  9  10  11  12  13  14  15  16再生PET(质量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增粘剂(质量部) A(LDPE)  15  13 B(反应性TP0)  15  100  15  7 D(SEBS)  15  15  1  7高分子化剂 (质量部) A(含有环氧基的 SBS)  5  5  4 B(PS-g-EGMA)  5  20  5  5  4增粘剂:高分子比剂(配方比)  3∶1  5∶1  3∶1  3∶1  3∶1  3∶1  7∶2  7∶2熔融粘度 (泊) 6.08×101sec-1*7  3110  8800  3880  4710  1730  3470  2250  3920 1.22×102sec-1*7  2470  6100  3140  3740  1460  2650  1830  3220 2.43×102sec-1*7  1210  4100  2530  2840  1250  1920  1410  2690挤出状况*8  ○  ○  ○  ○  ○  ○  ○  ○

    *7:剪切速率

    *8:×:有显著的垂落现象、○:垂落现象改善

    [比较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比较例,按照表6所示的配方,并和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方法测定熔融粘度,来确认在挤出成形的时候是否出现垂落现象。其结果见表6。

                                                 表6试样No.(比较例) 1  2   3    4   5    6再生PET(质量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增粘剂(质量部)  A(LDPE)   1    0.5   120    300高分子化剂 (质量部)  A(含有环氧基的SBS)   1    1   20    20增粘剂:高分子化剂(配方比)   1∶1    1∶2   6∶1    15∶1熔融粘度 (泊)  6.08×101sec-1*9 1160  490   420    530   4980    4050  1.22×102sec-1*9 1380  200   540    460   3270    3080  2.43×102sec-1*9 1310  60   500    340   2360    2350挤出状况*10 ○  ×   ×    ×   ○    ○预干燥(150℃、4小时)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9:剪切速率

    *10:×:有显著的垂落现象、○:垂落现象改善

    表6所示的比较例的试样No.1是使用了在温度150℃的恒温箱里被预干燥了4小时的再生PET。

    参照表4和表5所示的结果,没有被预干燥的实施例(试样No.1~试样No.16),其中任何一种配方的树脂组合物、垂落现象都被防止。

    至于不添加表6所示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的比较例的试样NO.2、增粘剂不满3质量部的比较例的试样No.3,以及增粘剂不满3质量部,高分子化剂在等量以下添加量的比较例的试样No.4,因没有经过预干燥对于挤出成形等都没有得到必要的熔融粘度,而且出现严重的垂落现象。

    在对再生PET100质量部添加100质量部以上增粘剂的情况下(在比较例试样No.5中是120质量部,在比较例试样No.6中是300质量部),对于挤出成形等有了充分的熔融粘度,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在挤出成形等只要有了必要的熔融粘度,对再生PET(聚酯树脂)100质量部没有添加大多增粘剂的必要、相反添加过多量的增粘剂反而会使增粘剂和聚酯树脂的相溶性恶化,损害成形品(比如,用比较例试样No.6所成形的成形品)外观美观性的问题就会发生、所以并不希望过多添加增粘剂。

    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树脂组合物所成形的成形物,其外观的美观性良好,并且该成形物有了充分的耐冲击性。即使该成形物是发泡成形物也可以。

    聚酯树脂的熔融粘度是根据上述增粘剂的添加而被改良,特别是对干低分子量化了的再生聚酯树脂再添加高分子化剂,其熔融粘度就被大幅度增大,在注塑成形时从喷嘴出来的聚酯树脂的垂落现象和挤出成形时成形物的垂落现象就发被防止,不但注塑成形性被良好地维持,而且耐冲击性也被改良。

    还有用含有增粘剂和高分子化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塑成形或者挤出成形时。就不必要对聚酯树脂进行预干燥或吸引脱水,也就是说不必去花费预干燥的设备费用和设计带有排气孔的特殊挤出成形机的设备费用,而且也省去了除去水分的时间和麻烦。

    因而以前只限薄片状、纤维状、容器状的聚酯树脂成形物现在可以成形各种形状,特别是用在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聚酯树脂是用过的PET瓶等再生树脂,所以再生利用率就相对提高。

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酯树脂改性剂及树脂成形物.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把聚酯树脂作为一种材料、使能制造出各种形状的成形品。其中,在聚酯树脂中添加根据JISK7210表1条件4熔体流动速率(MFR)在20g/10分以下的增粘剂、来增大其熔融粘度。特别是对于再生聚酯树脂、除了上述增粘剂以外,还添加带有能和聚酯树脂反应的官能基的高分子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