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43285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1531.1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号:

CN104115974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40815|||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吴江市德佐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伟荣

地址:

21521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本发明将所述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的凉茶凉茶口感纯正,具有良好的清火祛燥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

说明书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不仅具有止渴润喉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于现今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凉茶业发展迅速,开发一种具有清火祛燥的合格凉茶以满足现如今的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现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凉茶具有清火祛燥的作用且口感良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
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
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所述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的凉茶凉茶口感纯正,具有良好的清火祛燥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份、桂圆12份、银杏叶5份、马齿苋1份、原蜜2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5份、桂圆17份、银杏叶6份、马齿苋3份、原蜜28份。
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
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见下表1:
1、理化性能

2、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mL)≤100,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产品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简单变换的等同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597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5974A21申请号201410401531122申请日20140815A23F3/34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德佐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地址21521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工业园区72发明人肖伟荣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连围54发明名称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本发明将所述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的凉茶凉茶。

2、口感纯正,具有良好的清火祛燥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5974ACN104115974A1/1页21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3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权利要求书CN104115974A1/2页3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凉茶是中草药植物。

4、性饮料的通称,不仅具有止渴润喉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于现今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凉茶业发展迅速,开发一种具有清火祛燥的合格凉茶以满足现如今的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0003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现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凉茶具有清火祛燥的作用且口感良好。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55份、桂圆1217份、银杏叶56份、马齿苋13份、原蜜2028份。0007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

5、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0008所述的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0009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所述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的凉茶凉茶口感纯正,。

6、具有良好的清火祛燥的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实施例10012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0份、桂圆12份、银杏叶5份、马齿苋1份、原蜜20份。0013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好的酸枣仁、银杏叶和马齿苋置于提取罐内,加入原料重量10倍当量的水后升温煎煮,待温度升至90时恒温煎煮50MIN,再加入桂圆,继续煎煮60MIN,过滤,得一次滤液,将滤渣加入到10倍当量的水中于75下煎煮40MIN,过滤,得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药材总量40。

7、倍当量的水稀释,于0下静置20H,过滤取滤液,检验合格后罐装、灭菌即可得本发明清火祛说明书CN104115974A2/2页4燥中草药凉茶。0014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0015实施例20016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5份、桂圆17份、银杏叶6份、马齿苋3份、原蜜28份。0017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18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0019实施例30020清火祛燥中草药凉茶,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酸枣仁52份、桂圆15份、银杏叶55份、马齿苋2份、原蜜25份。0021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022将该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0023将实施例13所得成品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见下表100241、理化性能002500262、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ML100,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0027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产品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简单变换的等同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159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