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10108236.8
2005.10.08
CN1835093A
2006.09.2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11B7/085(2006.01); G11B21/02(2006.01)
G11B7/085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三木久弘; 滝田耕平; 成井阳一
日本东京都
2005.03.18 JP 2005-079737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龙淳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在该光盘装置中,作为齿条部件,具有:形成有与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与光拾波器的基台部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间使该两部分结合为一体状,相对于该第二部分在所述丝杠部件的旋转平面内等,以双支撑状态支撑该第一部分的构成,能使光拾波器的进给机构部的齿条部件平滑地移动。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光盘装置,使光拾波器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再现,或只进行记录、再现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部件,与所述光拾波器的基台部结合,对该光拾波器向所述光盘半径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丝杠部件,大体平行地配置于所述导向部件,在表面上设有进给丝杠,通过旋转向所述光拾波器一侧传递移动力;齿条部件,具有:形成有与所述丝杠部件的所述进给丝杠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与光拾波器的所述基台部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将基于所述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的旋转的移动力,经由所述第三部分传至所述光拾波器一侧,其中该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第二部分间使该两部分结合为一体状,相对于该第二部分在所述丝杠部件的旋转平面内或与该旋转平面交叉的平面内,以双支撑状态支撑所述第一部分;以及,进给电机,旋转驱动所述丝杠部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部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具有臂状部分,相对所述丝杠部件的长度方向在不同的位置的旋转平面内配置该臂状部分。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部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发生弹性位移,通过弹性恢复力,将所述第一部分的突起状结合部压向所述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一侧。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部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沿丝杠部件的中心轴方向的多个部位形成双支撑的状态。
说明书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与光拾波器进给机构部中的丝杠部件结合的齿条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记载于例如特开2003-208765号公报、特开平11-185407号公报和特开2003-203439号公报中。特开2003-208765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在信息记录装置等中,利用由丝杠的旋转切线方向的摩擦力所产生的转矩,防止齿条部的齿部越过丝杠槽,为了实现降低摩擦负载、确保记录再现质量、快速存取和使装置小型化等,通过具有片簧弹性的连接部,将齿条部单向支撑于光拾波器的固定部,在光拾波器和齿条部之间设有压缩线圈弹簧,从丝杠的轴向方向看,从连接部的延长方向的固定部侧的端部到齿部与丝杠间的接触部的距离,比从固定部一侧的端部到齿条部一侧端部的距离短。另外,特开平11-185407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在盘播放机等的光拾波进给装置中,与施加于光拾波器的进给力的螺纹轴(丝杠的螺纹轴)的旋转方向无关,为了保持附加于螺纹轴的负载,将由片簧构成的支撑体安装于具有光拾波器的基底、螺母体安装于支撑体的臂部,使螺母体的进给齿与螺纹轴的螺纹槽结合,使臂部以其底部的支点为中心,能对螺纹轴的径向方向产生弹性挠性变形,形成使螺母体的进给齿的齿顶为以支点为中心的圆弧形。另外,特开平2003-203439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构成:在光盘装置中,使丝杠螺纹槽与齿条间的结合角度一直处于最优化状态,防止齿条齿部的偏磨损,为了降低齿条的跳齿,将齿条做成齿部和固定部两块的结构,而且,使齿部和固定部间的嵌合部分做成组合的筒状结构,构成内筒部的齿部可相对于构成外筒部的固定部做相对自由旋转。 但是,上述记载于特开2003-208765号公报和特开平11-185407号的技术中,与丝杠部件的螺纹部(以下称为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齿条部件的齿部由单向支撑状态的连接部和支承体支撑。鉴于此,通过丝杠部件的旋转方向,使齿条部件的齿部与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的槽相结合的该丝杠部件的圆周上的位置发生变化,连接部和支承体的位移量也发生变化。特别是,如特开2003-208765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在用压缩线圈弹簧等的弹性部件将连接部压下进行加力的构成中,由于相对上述齿部的上述丝杠的结合位置的变化,作用于该弹性部件的该齿部的作用点通过该丝杠部件的旋转方向移动,由于该移动的原因,使将该齿部压向该丝杠部件的槽的压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例如在该压力很大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存取时,齿条部件的齿部从丝杠部件表面的进给丝杠的槽内偏移,有引起越过槽间的部分即被称之为“跳齿”的可能。发生跳齿时,阻碍了光拾波器的顺畅移动,降低对光盘记录和再现的质量。另外,记载于特开2003-203439号公报中地技术,由于齿轮部和固定部间的嵌合部分的滑动摩擦等为起因的干扰,有降低光拾波器的移动精度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光盘装置中,即使在丝杠部件的旋转方向发生变化时,使齿条部件的齿部与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位置之位移量变小,同时,在抑制外部干扰进入等的状态下,能使压向该齿部的该槽的压力大体不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课题,在光盘装置中,即使是在快速存取中,也能提供使光拾波器稳定、平滑且确保精度的移动技术。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光盘装置。 即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具有如下构成:形成有将结合于光拾波器的进给机构部中的丝杠部件的齿条部件与上述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与光拾波器的基台部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在该第一、第二部分间,使该两部分结合为一体状,相对于该第二部分,在上述丝杠部件的旋转平面内(与丝杠部件3的中心轴大体垂直的平面内)等中,以双支撑的形式支撑上述第一部分的第三部分。 根据本发明,在光盘装置中,可使光拾波器在近于光盘的半径方向稳定、平滑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结构例。 图2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光拾波器的进给机构部的结构例。 图3是图1、图2的构成中齿条部件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齿条部件与丝杠部件结合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图。 符号说明:1光拾波器;1a基台部;1a1、1a2结合部;1b物镜;2旋转台;3丝杠部件;4进给电机;5导向部件;6齿条部件;6a第一部分;6a1突起状结合部;6a2结构体部;6b第二部分;6c第三部分;6c1、6c11、6c12下侧臂状部分;6c2、6c21、6c22上侧臂状部分;6d1、6d2突起部;7线圈弹簧;8底盘;9柔性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图;图2是用于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波器进给机构部的结构图;图3是图1、图2的构成中齿条部件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图3的齿条部件与丝杠部件结合的状态的侧面图;图5是表示使用单向支撑的齿条部件的光拾波器的进给机构部的构成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在图1中,1是对光盘(图未示出)的信息记录面进行激光照射和接收反射光,对该信息记录面进行信息记录和再现的光拾波器,1a是支撑光拾波器整体的光拾波器1的基台部,1b是使激光在照射光盘记录面的同时将反射激光取入的物镜,2是使被载置的光盘(图未示出)旋转的旋转台,3是表面设置有进给丝杠、通过旋转使光拾波器1在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的丝杠部件;4是旋转驱动丝杠部件3的进给电机,5是对光拾波器1在光盘半径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的直线棒状的导向部件,6是具有与丝杠部件3的表面的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部分、使基于该丝杠部件3的旋转的移动力传向光拾波器一侧的双支撑的齿条,6a是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中形成有与丝杠部件3的上述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b是在同一齿条部件6中,与光拾波器1的基台部1a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二部分),6c是在上述第一部分6a和第二部分6b之间,使该第一部分6a与第二部分6b两部分结合为一体状,相对于该第二部分6b,在上述丝杠部件3的旋转平面内(与丝杠部件3的中心轴大体垂直的平面内)或与该旋转平面交叉的平面内,以双支撑的形式支撑上述第一部分6a的第三部分(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7是作为压靠于齿条部件6的弹性部件的线圈弹簧,8是底盘;9是设有装置配线图形、与外界进行电气连接的柔性基板。 丝杠部件3与导向部件5大体平行地配置,在设置于该丝杠部件3的表面上的进给丝杠的槽中,与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前端部的突起状结合部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双支撑的齿条部件6,通过塑料成形等构成,具有与第一部分6a、第二部分6b以及第三部分6c构成一体化的构成。进而,该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由具有弹性的双向臂状部分构成,在被线圈部件7的弹性恢复力压紧的状态下,利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和该线圈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使上述第一部分6a的前端部的突起状结合部压附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中。该第三部分6c,在沿丝杠部件3的中心轴方向的多个位置处,设置有上述双支撑的臂状部分,形成支撑上述第一部分6a的双支撑状态。另外,在沿着导向部件5的纵向方向的该基台部1a的两个结合部1a1、1a2处,基台部1a与该导向部件5结合。导向部件5、丝杠部件3、在两结合部1a1、1a2中与导向部件5结合的基台部1a、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和进给电机4构成光拾波器1的进给机构部,即光拾波器进给机构部。 图2是用于上述图1的光盘装置的光拾波器进给机构部的结构图。 图2中,6a1是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中前端部的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2是在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内支撑上述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的结构体部,6c11、6c12是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中的下侧(图2所示的构成中的下方)臂的部分(以下称为下侧臂状部分),6c21、6c22是在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中的上侧(图2所示的构成中的上方)臂的部分(以下称为上侧臂状部分),20是将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固定于基台部1a一侧的螺钉。R1、R2是丝杠部件3的旋转方向。其它标号,与上述图1的情形相同。通过上述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以及上述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在沿丝杠部件3的中心轴方向的多个部位,形成双支撑的臂状部分。下侧臂状部分6c11和上侧臂状部分6c21形成了一个一对双支撑臂状部分。下侧臂状部分6c12和上侧臂状部分6c22形成另一个一对双支撑臂状部分。上述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和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分别位于双支撑的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和第二部分6b之间,该第一部分6a与第二部分6b结合为一体。线圈弹簧7位于双支撑式部件6的第一部分6a和第二部分6b之间,在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之间的近于中间部处,使线圈弹簧配置于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的背面一侧,突起状结合部6a1在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状态下,该弹性恢复力对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以及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进行加力,以与基于这些臂状部分的弹性恢复力大体相同方向挤压第一部分6a的结构体部6a2,可将第一部分6a的前端部的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压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中。如上所述,通过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和上述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在沿丝杠部件3的中心轴方向的多个部位处,由于形成有双支撑的臂状部分,所以即使丝杠部件3以R1方向旋转,或以R2方向旋转,都可使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的、在与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所结合的位置的位移量变小,能使该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对该进给丝杠的槽形成近于恒定的压力。 图3是在上述图1、图2的构成中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放大图。 在图3中,6d1、6d2是支撑各个线圈弹簧7的突起部,6d1是被设置于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结构体部6a2一侧的突起部,6d2是被设置于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二部分6b一侧的突起部,线圈弹簧7是在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突起状结合部6a1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状态下,该线圈弹簧7的中心轴形成近于直线状,弹簧两端部各自与该突起部6d1、6d2结合。在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中,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和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的各部,在从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二部分6b的一侧开始朝向第一部分6a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其厚度变薄,该厚度具有与薄的部分的前端部第一部分6a的结构体部6a2结合为一体状的构成。该下侧臂状部分6c11、6c12和上侧臂状部分6c21、6c22各自以该厚度变薄的部分作为枢纽点进行弹性位移,产生使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压向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方向的弹性恢复力。 图4是表示图3的双支撑齿条部件6与丝杠部件3在结合状态的侧面图。 在图4中,丝杠部件3由进给电机4驱动,以R1的方向旋转时,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突起状结合部6a1受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摩擦力,在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中的上侧臂状部分6c2(6c21、6c22的集合称为6c2)受到箭头F11方向的压缩力,下侧臂状部分6c1(6c11、6c12的集合被称为6c1)受箭头F12方向的拉力,各臂状部分在各方向几乎不发生位移,使相对突起部结合部6a1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几乎不变,保持与旋转前大体相同的位置。鉴于此,也使线圈弹簧7对构体部6a2的作用点通过该丝杠部件3的旋转几乎不变,突起状结合部6a1压向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压力也几乎为旋转前的同等水平。丝杠部件3,以R2的方向旋转时也同理。即,丝杠部件3,以R2的方向旋转时,通过双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突起状结合部6a1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间的摩擦力,双支撑式齿条6的第三部分的下侧臂状部分6c1受箭头F21方向的压缩力,上侧臂状部分6c2受箭头F22方向的拉力,各自的臂状部分与上述R1的方向的旋转一样,几乎不发生各方向的位移,而相对突起状结合部6a1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几乎不变,保持在旋转前大体相同的位置。鉴于此,线圈弹簧7的对结构体部6a2的作用点也几乎不随丝杠部件3的旋转移动,使突起状结合部6a1压向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压力也几乎为旋转前的同等水平。总之,丝杠部件3以R1的方向旋转、或R2的方向旋转时,相对于突起状结合部6a1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几乎不变,鉴于此,也几乎使线圈弹簧7的作用点位置不变,而使突起状结合部6a1压向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中的压力,几乎保持为同一水平。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效果的图,是表示使用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的光拾波器机构部的构成例,(a)是表示对应上述图2的光拾波器进给机构部的整个构成,(b)是表示对应上述图4的单向式齿条部件与丝杠部件3结合的状态的侧面图。 在图5中,6’是与丝杠部件3表面的进给丝杠的槽结合的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a’是在单向支撑齿条部件6’中形成与丝杠部件3的上述进给丝杠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单向支撑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b’是在同一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中,与光拾波器1的基台部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二部分),6c是配置于上述第一部分6a’与上述第二部分6b’之间、在上述丝杠部件3的旋转平面内,相对于该第二部分6b’,以单向支撑的状态支撑上述第一部分6a’的第三部分(单向支撑式丝杠部件6’的第三部分),6a1是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中的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2是支撑相同第一部分6a’中的上述突起状结合部(齿部)6a1’的结构体部,6c11’、6c12’是在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中,下侧(图5所示构成中的下方)臂状部分(以下称为下侧臂状部分)。其它标号与上述图2、图4相同。 在上述图5的构成中,通过进给电机4驱动丝杠部件3,以R1方向旋转时,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一部分6a’的突起状结合部6a1’受到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槽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的第三部分6c’的臂状部分6c1’(6c11’、6c12’的集合被称为6c1’)在受箭头F12’方向拉力的同时,也产生向图上方的弯曲位移,使相对于突起状结合部6a’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也向图的上方移动。鉴于此,也使线圈弹簧7对构成体6a2’的作用点移动,与旋转前相比,使将突起状结合部6a1’压向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压力减小。这样,突起部结合部6a1’由于相对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的移动、以及压于该槽的压力的减小,使突起状结合部6a1’易发生跳齿。丝杠部件3在R2方向上旋转时也同上述相同。即,臂状部分6c1’在受箭头F21’方向的压缩力的同时,产生向图下方的弯曲位移,使相对于突起状结合部6a1’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也向图的下方移动。鉴于此,线圈弹簧7相对于构体部6a2’的作用点也发生移动,与旋转前相比,突起状结合部6a1’压于该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槽的压力减小。鉴于此,由于相对于突起状结合部6a1’的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的移动和压于该槽的压力的减小,使突起状结合部6a1’易发生跳齿。 如上述图4的说明,使用上述单向支撑式齿条部件6’构成的缺点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双支撑式齿条部件得以改善。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光盘装置中,在丝杠部件3的旋转时,或在旋转方向变化时,可使齿条部件的突起状结合部6a1的与丝杠部件3的进给丝杠的槽的结合位置的位移量变小,可使该突起状结合部6a1对该槽的压力大致恒定。其结果,即使在高速存取时等中,也可使光拾波器稳定平滑地移动,确保记录和再现的质量。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使用线圈弹簧7对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6加力的构成,也可为使用线圈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进行加力的构成。另外,也可以一概不使用线圈弹簧或其它的弹性部件,而可为只利用该双支撑式的齿条部件的弹性恢复力的构成。还有,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不仅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类型。 本发明也可实施上述实施方式的其它方式而不脱离其指导思想或者特征。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不过是全部问题中本发明的一个例而已,而并非进行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根据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claim)示出。还有,属于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等同的变形和变更,皆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光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盘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在该光盘装置中,作为齿条部件,具有:形成有与丝杠部件的进给丝杠结合的突起状结合部的第一部分、与光拾波器的基台部一侧结合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间使该两部分结合为一体状,相对于该第二部分在所述丝杠部件的旋转平面内等,以双支撑状态支撑该第一部分的构成,能使光拾波器的进给机构部的齿条部件平滑地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