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071739.7
2006.03.16
CN1833611A
2006.09.20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61B6/00(2006.01); A61B6/04(2006.01)
A61B6/00
佳能株式会社;
松本和弘; 松本秀郎; 辻井修
日本东京
2005.03.16 JP 2005-075557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史雁鸣
一种放射成像设备,具有: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具有用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以及放射成像台,该放射成像台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所述放射成像设备包括用来向上支承安置在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的手臂的手臂支架以及支承手臂支架的支架支承构件。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放射成像设备,包括: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具有用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放射成像台,所述放射成像台用来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手臂支架,该手臂支架向上支承处于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的手臂;以及支架支承构件,该支架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手臂支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成像系统和位于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相对转动的装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具有手臂支承构件,所述手臂支承构件从下方或侧面支承被摄对象的手臂。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具有手臂限制构件,所述手臂限制构件限制手臂在与被摄对象的身体轴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支架支承构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手臂支架,所述转轴与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之一转动时所围绕的旋转中心基本上同轴地设置。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相对于被摄对象的身体轴线分成左、右部分,并且所述左、右部分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臂支架之上的把手,以便供被摄对象抓握。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把手设在所述支架支承构件和沿着身体轴线的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把手设在所述手臂支架上。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固定在沿着身体轴线的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上;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使被摄对象支承构件相对于被摄对象沿竖直方向运动。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承构件与沿着身体轴线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支承辐射检测器的检测器支承构件和成像室的上部之一连接。11. 一种放射成像台,该放射成像台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所述成像系统包括用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所述成像台包括: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向上支承被摄对象的手臂;以及支架支承构件,所述支架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手臂支架。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相对转动的装置。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具有手臂支承构件,所述手臂支承构件从下方或侧面支承被摄对象的手臂。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具有手臂限制构件,所述手臂限制构件限制手臂在与被摄对象的身体轴线基本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支架支承构件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手臂支架,所述转轴与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之一转动时所围绕的旋转中心基本上同轴地设置。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相对于被摄对象的身体轴线分成左、右部分,并且所述左、右部分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臂支架之上的把手,以便供被摄对象抓握。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把手设在所述支架支承构件和沿着身体轴线的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把手设在所述手臂支架上。19.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支架固定在沿着身体轴线的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上;并且该成像台还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使被摄对象支承构件相对于被摄对象沿竖直方向运动。20. 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成像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承构件与沿着身体轴线方向支承被摄对象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支承辐射检测器的检测器支承构件和成像室的上部之一连接。
说明书放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成像设备以及一种放射成像台,所述放射成像设备在使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相对转动的同时,为被摄对象拍摄放射图像。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放射成像设备具有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包括通过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管和用来检测该辐射的辐射检测器。辐射管和检测器相向地布置,从而使被摄对象处于它们之间。在使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相对转动的同时,拍摄被摄对象的放射图像。已知的放射成像设备拍摄处于站姿或坐姿、以及处于侧卧姿态中的被摄对象的射线照片(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0-210280(第2页,图1)和No.5-42132(第2页,图1))。 在使被摄对象或成像系统转动的同时拍摄处于站姿或坐姿的被摄对象的射线照片的传统站式或坐式放射成像设备,没有被设计成在拍摄被摄对象的胸部或腹部的射线照片时采用最佳手段来放置被摄对象的手臂。也就是说,该设备不能避免在成像期间、或在更换或定位被摄对象的过程中使被摄对象感到疲劳、疼痛或恐惧,或者不能在成像期间可靠地保持手臂呈从成像区域缩回的状况。另外,该设备对于放射照相技师而言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典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最适宜拍摄处于站姿或坐姿的被摄对象的射线照片的放射成像设备以及放射成像台。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成像设备,该放射成像设备包括: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具有通过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该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放射成像台,用于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手臂支架,该手臂支架向上支承处于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的手臂;以及支架支承构件,所述支架支承构件支承手臂支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成像台,该放射成像台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所述成像系统包括用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该放射成像台包括: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向上支承被摄对象的手臂;以及支架支承构件,所述支架支承构件支承手臂支架。 根据本发明,在成像期间、或者在更换或定位被摄对象的过程中,被摄对象不会感到疲劳、疼痛或恐惧。在成像期间,可以可靠地保持手臂呈从成像区域缩回的状态。另外,可以提供对于放射照相技师而言操作性良好的放射成像设备或具有手臂支架的放射成像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中将清楚了解除了上述目的和优越性之外的其它目的和优越性。在本说明书中,参照了以下附图,这些附图形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这样的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穷举,因此要依据说明书后面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2为在图1中的设备的平面图; 图3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4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5为平面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6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7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8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9为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台的示意性构造; 图10为图9中的设备的前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设备的右侧视图; 图12为图9中的设备的后视图; 图13为图9中地设备的左侧视图; 图14为图9中的设备的平面图; 图15为图9中的设备的底视图; 图16为从箭头B的方向观察图11中的设备的视图; 图17为沿着图14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述的实施方案只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装置的例子,并且必要时应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设备的结构或各种条件进行改变或更改。 例如,作为本发明的应用实例,下面将对X射线CT成像设备进行描述,所述设备用X射线拍摄被摄对象的射线照片并且再现CT图像。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辐射的成像设备,例如除了CT成像设备之外的核磁共振(MRI)设备。 [第一实施方案] 图1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图2为图1中的设备的平面图。下面将参照图1和2对第一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包括: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具有通过辐射照射作为患者的被摄对象的X射线管(辐射源)1和检测从X射线管1发射出的X射线(辐射)的X射线检测器2;用来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的医用X射线成像台。在使位于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和成像系统相对转动的同时,拍摄被摄对象的放射图像。 X射线管1和二维(2D)X射线检测器2相向布置。X射线管1可以由运动机构(未示出)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二维(2D)X射线检测器2包括已知的闪烁器(响应X射线而发光的元件)、多个二维排列的光电转换元件(CCD或CMOS传感器)、电路以及壳体。X射线检测器2可以检测X射线图像。支承构件3包括支柱和引导构件,所述支柱和引导构件支承X射线检测器2并且使之竖直运动以将其置于所需的高度。 放射成像台具有设置在X射线管1和X射线检测器2之间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该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与转盘5连接。通过对驱动装置(未示出)进行控制,旋转台4可以使转盘5(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以所需的速度绕着旋转中心5a转动。旋转台4具有用来检测转盘5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的检测机构(未示出)。 由板状台形成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沿着其身体轴线支承着处于直立姿态的被摄对象6的背面侧,从而将被摄对象6置于旋转中心5a附近。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由具有高射线穿透性的材料(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并且沿着宽度方向弯曲。 从下面支承被摄对象6的手臂的手臂支架8,面对着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上部,而使旋转中心5a位于它们之间。在该位置处,X射线检测器2和手臂支架8彼此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从而它们在转盘5的转动期间不会彼此接触。手臂支架8包括适度弯曲成几乎直角的两个管子9、以及手臂支承构件10。手臂支承构件10具有通过将环圈形平板分成四个几乎相等的部分而取其中之一的形状。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两个管子9的每一个的一端与平板的外周的中央部分连接。每个管子9的另一端部固定在转轴12上,该转轴12由设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上端处的呈板块形的支架支承构件11可转动地支承。转轴12与转盘5的旋转中心5a共轴设置。在手臂支架8面对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而旋转中心5a介于它们之间时,可以通过锁紧机构(未示出)锁住该转轴12。在该位置处,拍摄被摄对象6的射线照片。由弯曲成几乎直角的管子形成的两个把手13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在支架支承构件11的下表面上。 下面,将对使在图1和2所示的X射线CT成像设备中的被摄对象6定位并且拍摄射线照片的程序进行说明。 将锁紧机构(未示出)解锁,以松开位于成像位置处的手臂支架8。如由在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使手臂支架8绕着转轴12顺时针转动大约110°。被摄对象6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紧密接触地竖直站立,抬起手臂,并且抓住把手13。在该状态中,使手臂支架8逆时针转动,回到成像位置,并且由锁紧机构(未示出)固定。被摄对象将手移动离开把手13并且将从肘部到前臂的部分放在手臂支承构件10上,并将其一个前臂放在另一个前臂上。通过上述程序,结束被摄对象的定位,并且完成成像准备。 与转盘5的转动同时,根据X射线照射条件和预定的成像参数、例如转盘5的转速来照射X射线。在转盘5的每个预定角度处由X射线检测器2检测出被摄对象6的放射成像数据,并且顺序传送给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当转盘5在被摄对象6的成像开始之后转过360°时,成像结束。图像处理单元通过再现图像数据产生出预定的层析CT图像。为了更换被摄对象,让被摄对象6再次抓住把手13,并且使手臂支架8转动缩回。 在手臂支架8处于成像位置时,被摄对象可以只将肘部放在手臂支承构件10上而保持前臂竖立并且抓住两个管子9。被摄对象可以抓住把手13或单独设在手臂支架8上的专门的把手。手臂支承构件10的形状不限于该实施方案的形状。例如,可以采用细长形状、即通过将环圈形平板分成两个几乎相等的部分而取其中之一的形状,并且可以使转动/缩回的操作角度增大至180°。手臂支承构件的外周不必总是具有弧形形状,除非X射线检测器2和手臂支承构件10在转盘5的转动期间会产生接触。 在上述构造中,可以将上臂的至少一部分放在手臂支承构件10上。因此,被摄对象不必在成像期间自己抬起手臂。被摄对象仅仅需要将上臂放在手臂支承构件上,并且决不会感到疲劳或疼痛。进而,在成像期间能够可靠地保持手臂呈从成像区域缩回的状态。 可以使手臂支架与转盘的旋转中心同轴地转动并且缩回。由于可以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10前面确保宽的空间,所以被摄对象能够被容易地更换或定位或者抬起手臂。手臂支架位于与被摄对象的头部相同的高度上。因此,与例如通过采用在被摄对象头部上方的固定带将其手臂固定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上的布置相比,改善了放射照相技师的操作性。不管手臂支架是否位于成像位置还是缩回位置,在手臂支架和转盘的旋转中心之间确保了预定的距离。因此,不管手臂支架的位置如何,转盘均可进行转动而不会接触X射线检测器,并且对于放射照相技师而言则改善了其操作性。 将不随手臂支架转动的把手设置于被摄对象的头部上方,从而使被摄对象能够抓住它们。因此,手臂支架能够在相对于成像位置设置/缩回当中平稳地操作,因此被摄对象不会感到任何恐惧。另外,由于被摄对象在成像期间也能够抓住把手,所以被摄对象能够感到轻松并且更容易保持姿势。 [第二实施方案] 图3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下面将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方案的布置进行说明。该X射线CT成像设备除了手臂支架之外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构造。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二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向上竖立至预定高度并且沿着手臂支承构件10的平板的弧形外周弯曲的板、即手臂限制构件22,与手臂支承构件10形成一体,并且与两个管子9一起形成手臂支架8。 通过该构造,可以获得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效果。另外,手臂在与被摄对象的身体轴线几乎垂直的方向中的位置能够可靠地限制在由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和手臂限制构件22围绕的空间中。因此,可以防止在X射线检测器2和被摄对象的上臂之间的任何接触,并且在成像期间能够确保安全。另外,由于手臂限制构件22限制了被摄对象的视线,所以被摄对象不会担心他/她在成像期间与X射线检测器2接触,并且可以消除由于担心而引起的身体运动。 [第三实施方案] 图4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第三实施方案是上述第二实施方案的变型。该X射线CT成像设备除了手臂支架之外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构造。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三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手臂支架31包括管子9和手臂支承构件32,它们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形状。如在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手臂支承构件32具有通过将环圈形平板分成四个几乎相等的部分而取其中之一的形状。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两个管子9的每一个的一端与平板的外周的中央部分连接。但是,手臂支承构件32相对于地板表面倾斜大约45°。 通过该构造,第一实施方案的手臂支承构件10的功能和第二实施方案的手臂限制构件22的功能可以由一个构件来实现。手臂支承构件32可以相对于地板表面几乎竖直地竖立,并且整个手臂支架31可以配置成靠近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在该情况中,被摄对象的肘部抵靠在手臂支承构件32上,从而上臂受到支承而不会掉落。因此,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案] 图5为平面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下面将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该X射线CT成像设备除了手臂支架之外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构造。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四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第四实施方案中,手臂支架41包括管子9和手臂支承构件42,它们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形状。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手臂支承构件42具有通过将第一实施方案的手臂支承构件10分成两个相等部分而取其中之一的形状。两个管子9与两个分开的手臂支承构件42连接。这两个管子9可以与被摄对象的旋转中心5a同轴地沿着相反方向转动。 在将被摄对象6定位时,将锁紧机构(未示出)解锁。使位于成像位置的两个手臂支架41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大约90°。被摄对象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紧密接触地竖直站立,单独将肘部放在两个手臂支承构件42上,并且使前臂竖立。在该状态中,两个手臂支架41沿着它们相互更加靠近的方向转动,返回到成像位置,并且由锁紧机构(未示出)固定。被摄对象将从肘部到前臂的部分放在手臂支承构件42上,并将其一个前臂放在另一个前臂上。通过上述程序,被摄对象的定位结束,并且完成了成像的准备。为了更换被摄对象,被摄对象6再次竖立前臂,并且使手臂支架41转动并缩回。 利用该构造,可以获得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手臂支架41能够相对于成像位置设置/回缩并同时使被摄对象的肘部保持放置在手臂支承构件42上,所以被摄对象不必自己保持举起的手臂。因此,被摄对象能够更有效地避免疲劳和疼痛。 [第五实施方案] 图6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下面将参照图6对第五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五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第五实施方案中,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后下侧设有竖直运动机构51。该竖直运动机构51包括框架52、导杆53、竖直运动螺杆54、手柄55和竖直运动块56。使具有U形截面的框架52转动90°并且安装在转盘5上。导杆53和竖直运动螺杆54竖立并置,而它们的端部由框架52的上下部分保持。竖直运动螺杆54相对于框架52可转动地受到支承。手柄55固定在竖直运动螺杆54的上端。竖直运动块56具有两个孔。导杆53和竖直运动螺杆54装配在所述孔中。导杆53沿着竖直方向引导该竖直运动块。在配合在竖直运动螺杆54上的孔中形成有内螺纹,并且该内螺纹与几乎沿着竖直运动螺杆54的整个长度形成的外螺纹螺纹啮合。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下端与竖直运动块56连接。该竖直运动块56与手柄55的转动相联动地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因此,可以将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连接的手臂支架8调节至所需的高度。 采用这种构造,与通过使配置在被摄对象的头部上方的支架支承构件11相对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来将手臂支架8调节至所需的高度的设置相比,可以改善对于放射照相技师的操作性。如果被摄对象特别高并且放射照相技师较矮,则有时不可能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操作点位于低的位置,所以拍摄者能够正确地操作该设备,并且不需要在支撑着手臂支架不落下的同时对位置进行调节。 即使在被摄对象和其手臂的定位结束并且完成了成像准备之后,也能够很容易精细地调节手臂的高度。如果被摄对象难以自己举起手臂或者保持举起的手臂,则首先在相对较低的手臂位置完成定位。之后,将手臂支架调节至所需的高度。因此,减小了给被摄对象造成的负担。 [第六实施方案] 图7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下面将参照图7对第六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六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第六实施方案中,在转盘5上设有板状的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该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将竖直站立的被摄对象6布置在旋转中心5a附近,并且沿着身体轴线支承着被摄对象6的前侧。用来将被摄对象6的手臂布置并且支承在所需的位置处的手臂支架62,被设置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之上。手臂支架62包括手臂支承构件63和把手64。手臂支承构件63包括两块平板,所述平板具有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的宽度几乎相等的宽度、并且通过使端部几乎成直角地相互抵接而形成为一体。两个把手64具有圆杆形状并且以预定间隔竖直固定在手臂支承构件63的竖立板上。手臂支架62通过设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的上端处的支架支承构件65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连接。 在对被摄对象6进行定位时,被摄对象6只需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61紧密接触地竖直站立,抬起手臂并且将肘部放在手臂支承构件63的水平板上,同时抓住把手64。 采用上述构造,可以获得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案中相同的作用。另外,由于手臂支架不必在更换被摄对象时缩回,所以进一步改善了放射照相技师的操作性。 [第七实施方案] 图8为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下面将参照图8对第七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七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在该第七实施方案中,具有与转盘5的面积几乎相同的面积的支架支承构件71设置在支承X射线检测器2的支承构件3的上端,并且该支架支承构件71面对转盘5。所述支架支承构件71可转动地支承着转轴72。该转轴72与转盘5的旋转中心5a同轴地配置。手臂支架73在与旋转中心5a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同时固定在转轴72上。手臂支架73包括连接板74和手臂支承构件75。如在第六实施方案中一样,连接板74竖立配置,并且包括通过使端部几乎成直角地相互抵接而成一体的两块平板。手臂支承构件75水平配置。连接板74固定于转轴72上。 在对被摄对象6定位时,被摄对象6只需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1紧密接触地竖直站立,抬起手臂并且将肘部放在手臂支承构件75的水平板上。采用上述构造,可以获得与第六实施方案相同的效果。 [第八实施方案] 图9为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案的X射线CT成像设备的放射成像台的示意性构造。图10为图9中的设备的前视图。图11为图9中的设备的右侧视图。图12为图9中的设备的后视图。图13为图9中的设备的左侧视图。图14为图9中的设备的平面图。图15为图9中的设备的底视图。图16为从箭头B的方向观察图11中的设备的视图。图17为沿着图14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其中没有显示出内部构造。下面将参照图9至17对第八实施方案的构造进行说明。与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第八实施方案中表示相同的构件,并且其详细说明将省去。 如在第五实施方案中一样,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后下侧设有用来将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调节至所需的高度的竖直运动机构(未示出)。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后下侧还设有另一竖直运动机构(未示出),所述另一竖直运动机构用来将用于使被摄对象保持坐姿的座椅81调整到所需的高度。座椅81配置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前侧上,并且固定在连接板82上。该连接板82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的两个侧面的外侧与座椅81的竖直运动机构连接。设置盖子83用来盖住所述两个竖直运动机构。 手柄84和85与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和座椅81的竖直运动机构连接,并且从盖子83中露出。被摄对象支承构件7和座椅81可以与手柄的转动相联动地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通过上述配置,可以获得与在第五实施方案中相同的作用。另外,由于被摄对象可以坐着,所以减小了被摄对象的负担。 [变型] 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并且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例如,用于使被摄对象保持坐姿的座椅可以不设在被摄对象支承构件上,而是设在转盘上。可以在代替使被摄对象转动、而使包括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的成像系统绕着被摄对象成一体地转动的同时来进行成像。即使在第七实施方案的支架支承构件71不是固定在支承构件3上而是固定在安装着X射线CT成像设备的成像室的顶壁上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许多显然不同的实施方案,所以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其具体实施方案,其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放射成像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成像设备.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放射成像设备,具有: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具有用辐射照射被摄对象的辐射源和检测从辐射源放射出的辐射的辐射检测器;以及放射成像台,该放射成像台将被摄对象安置在成像系统内,所述放射成像设备包括用来向上支承安置在放射成像台上的被摄对象的手臂的手臂支架以及支承手臂支架的支架支承构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