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加强凹部而在结构上得到加强, 而且, 这些内侧板的加强凹槽部与内部加强板的加强凹 部配合, 从而在结构上得到强化, 因此能够在结构上加强作用有门板自重的铰链安装面部 和铰链安装凸部的强度, 能够确保铰链安装部分的强度。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 将螺母一体地设置于内部加强板的铰链安装凸部的螺 栓插入孔的背面, 通过穿过内侧板和内部加强板的各螺栓插入孔并与螺母螺合的螺栓, 来 将与内侧板的铰链安装面部抵接的铰链紧固起来, 由此来将铰链安装于内侧板, 因此能够 防止有损外观的焊接痕迹出现在可见部位, 并且, 铰链的固定是采用螺栓紧固结构而不是 焊接, 因此不需要在焊接的情况下所需的平面状的焊接量, 能够将形成为平面状的部位限 定于内侧板的铰链安装面部和内部加强板的铰链安装凸部, 能够在铰链安装部分的周围的 至少一部分容易地确保基于内侧板的加强凹槽部和内部加强板的加强凹部的强化结构。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 由于内侧板的铰链安装面部和内部加强板的铰链安装 凸部设置成平面状, 所以呈凹状和凸状地设置于这些部位的相互配合的定位用配合部不会 受到铰链安装位置和门形状等布局上的制约, 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成型。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门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 2 是同上门板的内表面侧的主视图。
图 3 是同上门板的内部加强板的主视图。
图 4 是同上门板的沿图 2 中的 IV-IV 线的剖视图。
图 5 是同上门板的沿图 2 中的 V-V 线的剖视图。
图 6 是同上门板的沿图 2 中的 VI-VI 线的剖视图。
图 7 是从同上门板的外表面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 8 是表示同上门板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a) 表示利用临时固定用螺栓将内部 加强板定位在了内侧板内的状态, (b) 表示内侧板以及内部加强板与外侧板固定在一起的 状态, (c) 表示卸下了临时固定用螺栓的状态, (d) 表示利用螺栓紧固固定了铰链的状态。
图 9 是具有同上门板的作业机械的俯视图。
图 10 是将同上门板安装于作业机械后的部位的立体图。
图 11 是表示将同上门板的其它实施方式安装于作业机械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12 是同上门板的内表面侧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20 : 门板 ; 21 : 外侧板 ; 23 : 内侧板 ; 29a : 加强板收纳凸部 ; 41 : 内部加强板 ; 43、 44 : 铰链安装凸部 ; 43h、 44h : 螺栓插入孔 ; 43c、 44c : 加强凹部 ; 45、 46 : 定位用配合部 ; 48、 49 : 铰链安装面部 ; 48h、 49h : 螺栓插入孔 ; 48c、 49c : 加强凹槽部 ; 51、 52 : 定位用配合部 ; 53、 54 : 铰链 ; 53h、 54h : 螺栓插入孔 ; 55b : 螺栓 ; 55n :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照图 1 至图 10 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图 11 和图 12 所示的其它实施方 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 9 表示作为作业机械的液压挖掘机 10, 上部回转体 12 以能够回转的方式设置于下部行走体 11, 在该上部回转体 12 上安装有司机室 13、 作业装置 14、 和发动机等动力装置 15。动力装置 15 被上部罩 16 和侧门 17 等覆盖。
图 10 表示设置于散热室的侧门 17, 该侧门 17 通过后述的铰链 53、 54 以能够自由 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机体侧框架 18, 并通过能够与撞击件 19s 进行卡合和脱离操作的闩锁装 置 19r 而保持关闭状态, 上述撞击件 19s 安装于与上述机体侧框架 18 相反的一侧的机体侧 框架。
图 1 至图 6 表示侧门 17 的门板 20, 该门板 20 具有 : 外侧板 21 ; 内侧板 23, 其相对 于该外侧板 21 冲压成型为凹凸状, 该内侧板 23 的凹部固定于外侧板 21 的内侧面, 并且在 该内侧板 23 的凸部和外侧板 21 之间形成有空间 22 ; 以及发泡材料 24, 其填充在这些外侧 板 21 和内侧板 23 之间的空间 22 内。在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设置有 3 行通气用开口部 25。
外侧板 21 的板厚形成为内侧板 23 的板厚的 1.2 ~ 5.0 倍。换言之, 内侧板 23 使 用板厚比外侧板 21 薄的铁板。例如, 在外侧板 21 是板厚为 1.2mm 的铁板的情况下, 为了满 足彼此相悖的强度和加工性, 内侧板 23 优选使用板厚为 0.6mm、 0.8mm 等的铁板。
发泡材料 24 是将贴附于外侧板 21 或内侧板 23 的内表面的未发泡状态的片状的 发泡原材料在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之间的空间 22 内加热并使之发泡而成型的。发泡原 材料优选为具有 20 倍左右的体积膨胀率的高发泡性的橡胶类吸音材料。发泡原材料的加 热优选使用烤漆用加热炉, 并与烤漆同时进行。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内侧板 23 具有 : 开口侧的接合部 27 和外周侧的接合部 28, 它 们与外侧板 21 接合 ; 以及凸部 29, 其相对于这些接合部 27、 28 鼓出成型而成。
该内侧板 23 的凸部 29 具有 : 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 最上排、 从上方 起第三排以及最下排的沿横向成型而成的粗的横梁状的加强用凸部 29b ; 从上方起第二排 的沿横向成型而成的具有小型截面的加强用凸部 29c ; 以及闩锁安装侧的加强用凸部 29d。
在粗的横梁状的加强用凸部 29b, 沿纵向形成有凹状的强化用凹部 30。为了确保 通气用开口部 25 的开口面积, 具有小型截面的加强用凸部 29c 形成为比加强用凸部 29b 窄 且低, 并且没有形成加强用凸部 29b 的强化用凹部 30。
如图 4 至图 6 所示, 在内侧板 23 的接合部 27, 分别通过孔加工而设置有通气用开 口部 25b, 这些通气用开口部 25b 与开设于外侧板 21 的 3 行通气用开口部 25a 对应, 并且比 这些外侧板 21 的通气用开口部 25a 稍大。
外侧板 21 的外周缘部通过卷边加工部 33 来咬住内侧板 23 的周缘部进行结合, 该 卷边加工部 33 通过将外侧板 21 的外周缘部以包住内侧板 23 的周缘部的方式折返并压扁 成平坦状而形成。内侧板 23 的接合部 27、 28 通过粘接剂 34 而粘接于外侧板 21, 通过该粘 接剂 34 来将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的接合部 27、 28 接合并密封起来。粘接剂 34 优选为具 有粘性和热硬化性的浆糊型结构用粘接剂。
图 1 或图 7 表示侧门 17 的分解立体图, 铰链安装用的内部加强板 41 以夹在外侧 板 21 和内侧板 23 之间的方式固定, 该内侧板 23 相对于该外侧板 21 被定位并固定于外侧 板 21 的内侧面。
关于该内部加强板 41, 如图 3 所示, 在中央部设置有细长的凹状加强部 42, 在该凹 状加强部 42 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呈平面状地成型有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在这些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分别贯穿设置有多个螺栓插入孔 43h、 44h, 此外, 在这些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周围中的三个方向分别设置有加强凹部 43c、 44c, 此外, 在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中 央部、 即两个螺栓插入孔 43h、 43h 之间以及两个螺栓插入孔 44h、 44h 之间, 呈凹状地形成有 一个定位用配合部 45 和另一个定位用配合部 46。
相对于该内部加强板 41,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在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 收纳凸部 29a 的中央部, 呈细长状地设置有与内部加强板 41 的凹状加强部 42 配合的凹状 加强部 47, 在该凹状加强部 47 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呈平面状地成型有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在这些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分别贯穿设置有多个螺栓插入孔 48h、 49h, 此外, 在这些 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周围中的三个方向分别设置有加强凹槽部 48c、 49c, 此外, 在各铰链 安装面部 48、 49 的中央部、 即两个螺栓插入孔 48h、 48h 之间以及两个螺栓插入孔 49h、 49h 之间, 分别呈向下方凸出的凸状地形成有一个定位用配合部 51 和另一个定位用配合部 52。
另外, 设置于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定位用配合部 51、 52 与设置于内 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定位用配合部 45、 46 相互配合, 从而将内部加强板 41 相对于内侧板 23 定位。通过该定位, 内部加强板 41 的凹状加强部 42 与内侧板 23 的凹状 加强部 47 配合, 并且内部加强板 41 的螺栓插入孔 43h、 44h 和内侧板 23 的螺栓插入孔 48h、 49h 被正确定位。 如图 1 所示, 将分别具有多个螺栓插入孔 53h、 54h 的铰链 53、 54 抵接在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上。关于这些铰链 53、 54, 如图 8 的 (d) 所示, 相对于固定在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上的一侧的板 P1, 通过轴部件 S 将另一侧的板 P2 连接成能够自 如转动, 在该另一侧的板 P2 贯穿设置有长孔 H, 在该长孔 H 中插入用于将该侧门 17 安装于 机体侧框架 18 的螺栓。
然后, 通过将插入在铰链 53、 54 的螺栓插入孔 53h、 54h 中的螺栓 55b 如图 8 的 (d) 所示与螺母 55n 螺合来进行紧固, 从而安装铰链 53、 54, 其中所述螺母 55n 分别以与各螺栓 插入孔 43h、 44h 同心的方式焊接于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背面。
如图 4 所示, 关于内侧板 23, 在沿着与外侧板 21 紧密接触的接合部 27、 28 鼓出成 型而成的凸部 29 的中间部形成有阶梯状的加强变形部 56, 通过该阶梯状的加强变形部 56, 确保了凸部 29 相对于外侧板 21 具有足够的高度, 并且确保了强度。
特别是, 通过加强变形部 56 和强化用凹部 30, 使得粗的横梁状的加强用凸部 29b 在截面惯性矩等截面性能方面优秀, 并具有相对于弯曲应力等不易变形的特性。
另一方面, 如图 5 所示, 具有小型截面的加强用凸部 29c 形成为比加强用凸部 29b 要窄, 因此能够使通气用开口部 25 的开口面积形成得较大, 并且, 具有小型截面的加强用 凸部 29c 形成为比与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以及闩锁安装侧的加强用凸部 29d 连接的部位的凸出部 57 要低, 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拉深加工。
如图 10 所示, 门板 20 的上部相对于其下侧的大致垂直部分被向机体侧弯曲, 但是 在进行该弯曲加工时, 在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以及闩锁安装侧的 加强用凸部 29d 各自的上部容易产生褶皱。因此, 如图 1、 图 2、 图 5 和图 6 等所示, 在对内 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以及闩锁安装侧的加强用凸部 29d 进行弯曲 加工的部位, 形成有在弯曲加工时防止产生褶皱的防褶皱产生凹部 58、 59。
如图 1、 图 3 和图 6 所示, 在内部加强板 41 也形成有与内侧板 23 的一个防褶皱产
生凹部 58 配合的凹部 60, 以防止与防褶皱产生凹部 58 干涉。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在内侧板 23 的位于另一个防褶皱产生凹部 59 下侧的加强用 凸部 29d, 设置有止振凹部 61、 62 和闩锁安装孔 63。这些止振凹部 61、 62 用于防止门板 20 的振动, 例如如图 10 所示, 在设置有与闩锁装置 19r 卡合的撞击件 19s 的机体侧框架凸出 设置有止振凸部 64、 65, 这些止振凸部 64、 65 与处于关闭状态的门板 20 的止振凹部 61、 62 配合, 从而能够抑制门板 20 在上下方向的振动。
接下来, 对该门板 20 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 8 的 (a) 所示, 将成型后的内侧板 23 反向设置, 将内部加强板 41 也反向地设 置在该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中。此时, 设置于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定位用配 合部 51、 52 与设置于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定位用配合部 45、 46 相互配 合, 从而将内部加强板 41 相对于内侧板 23 定位。在该定位状态下, 将穿过垫圈 55w 而插入 在内侧板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螺栓插入孔 48h、 49h 中的螺栓 55b 与一体设置于内部加 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背面的螺母 55n 螺合, 从而能够将内部加强板 41 临时固 定于内侧板 23。
如图 8 的 (b) 所示, 在通过外侧板 21 的周缘部的卷边加工部 33 和未图示的固定 工具将内侧板 23 及内部加强板 41 与外侧板 21 固定在一起的状态下, 将该内侧板 23、 内部 加强板 41 和外侧板 21 放入烤漆用加热炉, 使涂布于该外侧板 21、 内侧板 23 以及内部加强 板 41 之间的热硬化性的粘接剂硬化, 从而将外侧板 21、 内侧板 23 和内部加强板 41 粘接起 来。 此时, 通过烤漆用加热炉的加热, 使粘贴于外侧板 21 或内侧板 23 的内表面的发泡 原材料发泡, 从而使发泡材料 24 填充于空间 22 内, 另外, 通过烤漆用加热炉的加热, 对预先 喷涂于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的外表面的涂料进行烧制。
例如, 关于粘接剂 34 的热硬化, 在 150℃下进行 5 分钟的加热, 关于发泡材料 24 的 发泡, 在 150℃下进行 20 分钟的加热, 关于烤漆, 在 180℃~ 200℃下进行 20 分钟的加热。 这些加热可以使用已有的烤漆用加热炉来进行。
在加热后, 如图 8 的 (c) 所示, 卸下临时固定用的螺栓 55b, 如图 8 的 (d) 所示, 将 插入在铰链 53、 54 的螺栓插入孔 53h、 54h 和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螺栓插入 孔 48h、 49h 中的螺栓 55b, 与一体设置于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背面的螺 母 55n 螺合, 从而通过这些螺栓 55b 和螺母 55n 来紧固固定铰链 53、 54。
接下来, 图 11 和图 12 表示其它实施方式, 面板的全高增高, 并且在外侧板 21 和内 侧板 23 设置有 4 行通气用开口部 25。而且, 具有凹状的强化用凹部 30 的粗的横梁状的加 强用凸部 29b 仅设置于最上排和最下排, 第二排、 第三排和第四排的横梁部由具有小型截 面的加强用凸部 29c 构成。
接下来, 对图 1 至图 12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能够以便宜的价格提供牢固的门板, 该门板通过由外侧板 21 和比该外侧板 21 薄 的内侧板 23 形成的中空的封闭截面结构, 能够实现轻量化, 并且通过由内侧板 23 和比该内 侧板 23 厚 ( 板厚为内侧板 23 的 1.2 ~ 5.0 倍 ) 的外侧板 21 形成的具有足够高度的中空 的封闭截面结构, 能够对来自外侧的冲击确保足够的强度。
通过填充在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之间的发泡材料 24 来吸收振动, 从而能够使门
板自身所产生的声音有效地衰减, 即, 声音的衰减效果高, 能够实现低噪音化。
在外侧板 21 和内侧板 23 的双重结构物中, 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通过 其周围的三个方向的加强凹槽部 48c、 49c 而在结构上得到了加强, 并且固定在外侧板 21 和 内侧板 23 的一侧部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之间的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通 过其周围的三个方向的加强凹部 43c、 44c 而在结构上得到了加强, 而且所述内侧板 23 的加 强凹槽部 48c、 49c 与内部加强板 41 的加强凹部 43c、 44c 配合, 从而在结构上得到了强化, 因此能够在结构上加强作用有门板 20 的自重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和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强度, 能够确保铰链安装部分的强度。
将螺母 55n 一体地设置于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螺栓插入孔的 背面, 通过穿过内侧板 23 和内部加强板 41 的各螺栓插入孔与螺母 55n 螺合的螺栓 55b, 来 将与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抵接的铰链 53、 54 紧固起来, 由此来将铰链 53、 54 安 装于内侧板 23, 因此能够防止有损外观的焊接痕迹出现, 并且, 铰链 53、 54 的固定是采用螺 栓紧固结构而不是焊接, 因此不需要在焊接的情况下所需的平面状的焊接量, 能够将形成 为平面状的部位限定于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和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 部 43、 44, 能够在铰链安装部分的周围的三个方向容易地确保基于内侧板 23 的加强凹槽部 48c、 49c 和内部加强板 41 的加强凹部 43c、 44c 的强化结构。 由于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和内部加强板 41 的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设 置成平面状, 所以呈凹凸状地设置于这些部位的相互配合的定位用配合部 51、 52 和定位用 配合部 45、 46 不会受到铰链安装位置和门形状等布局上的制约, 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 成型。
由于在对内侧板 23 的铰链安装侧的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和闩锁安装侧的加强用 凸部 29d 进行弯曲加工的部位形成有防褶皱产生凹部 58、 59, 所以通过利用这些防褶皱产 生凹部 58、 59 来吸收产生褶皱的力, 能够提高对加强板收纳凸部 29a 和加强用凸部 29d 的 上部进行弯曲加工时的弯曲部的成型性, 能够确保无褶皱且美观的成型面, 并且能够降低 不合格品的产生率。
另外,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 在铰链安装凸部 43、 44 的周围的三个方向设置有加 强凹部 43c、 44c, 在铰链安装面部 48、 49 的周围的三个方向设置有加强凹槽部 48c、 49c, 关 于这一点, 在设置空间有富余时, 也可以配置于周围的四个方向, 在设置空间不富余时, 也 可以连续地配置于周围的两个方向、 即配置成 L 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是能够应用于液压挖掘机、 装载机、 推土机等作业机械的例如散热室、 蓄电 池室或泵室等的侧门等的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