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3113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27672.6

申请日:

2004.09.24

公开号:

CN1856723A

公开日:

2006.11.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42(2006.01)

主分类号:

G02B6/42

申请人: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冈田毅; 中西裕美; 工原美树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9.25 JP 333680/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光模块(1)具备第1光学元件(F1)、第1受光组件(PD1)、第2光学元件(F2)、第2受光组件(PD2)、产生光的发光组件(LD3)及光学性结合于第1光学元件的光传送部件(3),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及第1受光组件(PD1)沿着特定的面(S1)配置,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及第2受光组件(PD2)沿着其他特定的面(S2)配置,特定的面(S1)与其他特定的面(S2)形成特定角度而交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模块,其具备:
第1光学元件,其反射第1波长的光,透过第2及第3波长的光;
第1受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接收所述第1波长的光;
第2光学元件,其反射所述第2波长的光,透过所述第3波长的光;
第2受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接收所述第2波长的光;
发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产生所述第3波长的光;及
光传送部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
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1光学元件、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1受光组件是沿着特定的面配置;
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1光学元件、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是沿着与所述特定的面形成特定的角度而交叉的其他特定的面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波长的值在所述第1波长的值及第3波长的值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再进一步具备第3光学元件,其设置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及所述第1受光组件间,具有使所述第1波长的光透过并遮断所述第2及所述第3波长的光的光学特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再进一步具备第4光学元件,其具有使所述第2波长的光透过并遮断所述第1及第3波长的光的光学特性,设置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再进一步具备有第4光学元件,其具有使所述第2波长的光透过并遮断所述第1及第3波长的光的光学特性,设置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送部件具有光纤,所述发光组件具有半导体激光器;
所述第1及第2受光组件具有光电二极管。

7.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波长是1.54微米以上1.65微米以下;
所述第2波长是1.47微米以上1.50微米以下;
所述第3波长是1.26微米以上1.38微米以下。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再进一步具备光接头套;
所述光接头套包括:
沿特定轴配置的一端部、他端部及侧壁部;
第1搭载面,其沿与所述特定轴交叉的第1轴延伸,用于搭载第1光学元件;及
第2搭载面,其沿与所述特定轴交叉的第2轴延伸,用于搭载第2光学元件,
所述侧壁部具有在所述特定轴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以便光能通过所述一端部及所述他端部之间,
由所述第1轴及特定轴所规定的第1面与由所述第2轴及所述特定轴所规定的第2面交叉,
所述光传送部件配置于所述光接头套的所述一端部,
所述发光组件配置于所述他端部,
所述第1光学元件搭载于所述第1搭载面,
所述第2光学元件搭载于所述第2搭载面,
所述第1受光组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保持于所述光接头套。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接头套的所述侧壁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1搭载面进行对位并用于支撑所述第1受光组件的第1支撑部;
所述光接头套的所述侧壁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2搭载面进行对位并用于支撑所述第2受光组件的第2支撑部;
所述第1受光组件位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第1支撑部上;
所述第1受光组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所述第2受光组件相对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光接头套的所述一端部;
所述发光组件相对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传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学元件、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发光组件使用所述光接头套沿所述特定轴排列。

12.  一种光接头套,其具备:
沿特定轴配置的一端部、他端部及侧壁部;
第1搭载面,其沿与所述特定轴交叉的第1轴延伸,用于搭载第1光学元件;及
第2搭载面,其沿与所述特定轴交叉的第2轴延伸,用于搭载第2光学元件,
所述侧壁部具有在所述特定轴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以便光能通过所述一端部及所述他端部之间;
由所述第1轴及特定轴所规定的第1面与由所述第2轴及所述特定轴所规定的第2面交叉。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接头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1搭载面进行对位并用于支撑所述第1受光组件的第1支撑部;
所述侧壁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2搭载面进行对位并用于支撑所述第2受光组件的第2支撑部。

14.  一种光收发器,其具备: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及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
第1基板,其电连接于所述第1受光组件;及
第2基板,其电连接于所述发光组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并沿所述其他的特定平面延伸。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受光组件接收视频信号的光,所述第2受光组件接收数字调制信号的光。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受光组件接收模拟调制信号的光;
所述第2受光组件接收数字调制信号的光。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受光组件接收模拟调制信号的光;
所述第2受光组件接收数字调制信号的光。

18.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板搭载所述第2基板;
所述第2基板及所述光模块是沿着所述其他的特定平面排列。

19.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再进一步具备:
第1电子元件,其搭载于所述第1基板上,处理来自所述第1受光组件的视频信号;及
第2电子元件,其搭载于所述第2基板上,处理来自所述第2受光组件的数字调制信号。

20.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再进一步具备:
搭载于所述第1基板上,处理来自所述第1受光组件的模拟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及
搭载于所述第2基板上,处理来自所述第2受光组件的数字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

说明书

说明书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
背景技术
图10表示具备发送部202及接收部203的光模块201(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光模块201中,发送部202产生数字光信号,该光信号经由光纤205输出。此外,光模块201接收数字光信号。该光信号由光学元件204反射,反射的光信号入射到接收部203。该光模块201可以收发数字光信号。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93133
近年,需要除了收发数字光信号,还可进一步接收例如所谓CATV的视频信号的其他信号的光收发器。然而,因光模块201只具备各一个发送部及接收部,故光模块201除了由上述接收部203接收的光信号外,不能接收其他光信号。期待藉由光模块进行多个的光信号的接收。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了光信号的发送外仍可进行多个的光信号的接收的光模块及光收发器,并提供为了此等的光接头套。
本发明的光模块,其具备:
第1光学元件,其反射第1波长的光,透过第2及第3波长的光;
第1受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接收所述第1波长的光;
第2光学元件,其反射所述第2波长的光,透过所述第3波长的光;
第2受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接收所述第2波长的光;
发光组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2光学元件,产生所述第3波长的光;及
光传送部件,其光学性结合于所述第1光学元件,
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1光学元件、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1受光组件是沿着特定的面配置;
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1光学元件、所述第2光学元件及所述第2受光组件是沿着与所述特定的面形成特定的角度而交叉的其他特定的面配置。
在上述光模块中,发光组件产生光信号,产生的光输出至光传送部件。此外,来自光传送部件的光分别输入第1受光组件及第2受光组件。根据上述光模块,除了光信号的发送外,还可以进行多个光信号的接收。
本发明的光模块,将第2波长的值在第1波长的值与第3波长的值之间作为特征亦可。
首先,某波长λs、λt以及第1、第2与第3波长的值在第1波长>λs>第2波长>λt>第3波长的关系时,第1光学元件具有反射较波长λs长波长的光,透过较波长λs短波长的光之类的光学特性即可,此外,第2光学元件具有反射较波长λt长波长区域的光,透过较波长λs短波长的光之类的光学特性即可。
接着,某波长λs、λt以及第1、第2与第3波长的值在第1波长<λs<第2波长<λt<第3波长的关系时,第1光学元件具有反射较波长λs短波长的光,透过较波长λs长波长的光之类的光学特性即可,此外,第2光学元件具有反射较波长λt短波长区域的光,透过较波长λs长波长区域的光之类的光学特性即可。根据上述光模块,第1及第2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在各个的边界波长λs、λt之处具有反射率及透过率大变化的光谱即可。因此,第1及第2光学元件的制造容易。
本发明的光模块更进一步具备具有透过第1波长的光并遮断第2及第3波长的光的光学特性、设置于第1光学元件及第1受光组件间的第3光学元件亦可。
在上述光模块中,第2及第3波长的光入射于第1受光组件,则在第1组件上产生噪声。第3光学元件可以降低第1受光组件的噪声。
本发明的光模块更进一步具备具有透过第2波长的光并遮断第1及第3波长的光的光学特性、设置于第2光学元件及第2受光组件间的第4光学元件作为特征亦可。
在上述光模块中,第1及第3波长的光入射于第2受光组件,则于第2组件上产生噪声。第4光学元件可以降低第2受光组件的噪声。
本发明的光模块亦可是光传送部件具有光纤,发光组件具有半导体激光器,第1及第2受光组件具有光电二极管。
本发明的光模块中,亦可是第1波长是1.54微米以上1.65微米以下的范围内,第2波长是1.47微米以上1.50微米以下的范围内,第3波长是1.26微米以上1.38微米以下地范围内。
本发明的光接头套具备沿着特定轴配置的一端部、他端部及侧壁部;侧壁部具有在特定轴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以便光可通过一端部与他端部之间,具备:第1搭载面,其沿着与特定轴交叉的第1轴延伸,用于搭载第1光学元件;及第2搭载面,其沿着与特定轴交叉的第2轴延伸,用于搭载第2光学元件,由第1轴及特定轴所规定的第1面与由第2轴及特定轴所规定的第2面交叉。
根据上述光接头套,第1及第2光学元件使用第1及第2搭载面定位于光接头套。因此,若使用上述光接头套,则光模块的组装容易。
本发明的光接头套中,侧壁部包括第1支撑部,其相对于第1搭载面进行对位,用于支撑第1受光组件,侧壁部包括第2支撑部,其相对于第2搭载面进行对位,用于支撑第2受光组件。
根据此光接头套,第1及第2受光组件光学元件使用第1及第2支撑部定位于光接头套。因此,若使用上述光接头套,则光模块的组装容易。
本发明的光模块亦可再进一步具备上述的光接头套,光传送部件配置于光接头套的一端部,发光组件配置于他端部,第1光学元件搭载于第1搭载面,第2光学元件搭载于第2搭载面,第1受光组件及第2受光组件保持于光接头套。
本发明的光模块中,接头套的侧壁部包括第1支撑部,其相对于第1搭载面进行对位,用于支撑第1受光组件;第1受光组件位于侧壁部的第1支撑部上,第1受光组件相对于第1光学元件进行定位。此外,该侧壁部包括第2支撑部,其相对于第2搭载面对位,用于支撑第2受光组件;第2受光组件相对于第2光学元件进行定位,发光组件位于接头套的一端部,发光组件相对于第2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根据此光模块,使用光接头套,可以将第1及第2受光组件分别定位于第1及第2搭载面上。
本发明的光模块中,光传送部件位于接头套的他端部,光传送部件相对于第1光学元件进行定位亦可。
根据此光模块,使用光接头套,可以将光传送部件相对于第1光学元件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光模块中,第1光学元件、第2光学元件及发光组件是使用光接头套沿着特定轴配置。根据此光模块,光接头套可以进行第1光学元件、第2光学元件及发光组件的上述排列。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具备:上述任一光模块;第1基板,其电连接于第1受光组件;及第2基板,其电连接于发光组件及第2受光组件,并沿着其他特定平面延伸。
上述光收发器中,可以设置与第1受光组件相关的电信号的处理电路元件于第1基板上。此外,可以设置与发光组件及第2受光组件相关的电信号的处理电路元件于第2基板上。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亦可以是由第1受光组件接收视频信号的光,由第2受光组件接收数字调制信号的光。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亦可以是由第1受光组件接收模拟调制信号的光,由第2受光组件接收数字调制信号的光。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亦可以是第1基板搭载第2基板,第2基板及光模块沿着上述的其他特定平面排列。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可以再进一步具备:第1电子元件,其搭载于第1基板上,处理来自第1受光组件的视频信号;及第2电子元件,其搭载于第2基板上,处理来自第2受光组件的数字调制信号。
本发明的光收发器可以再进一步具备:搭载于第1基板上,处理来自第1受光组件的模拟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及搭载于第2基板上,处理来自第2受光组件的数字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除了光信号的发送外也可以进行多个光信号的接收的光模块,可提供光收发器及用于此等的光接头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沿着I-I线取得的光模块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沿着II-II线取得的光模块的剖面图。
图4是光接头套的立体图。
图5(a)部是表示光接头套的一端的平面图。(b)部是沿着III-III线取得的光接头套的剖面图。(c)部是沿着IV-IV线取得的光接头套的剖面图。
图6是搭载第1光学元件、第2光学元件、第3光学元件及第4光学元件的光接头套的分解立体图。
图7(a)部是表示光接头套的一端的平面图。(b)部是沿着V-V线取得的光接头套的剖面图。(c)部是沿着VI-VI线取得的光接头套的剖面图。
图8(a)部是表示沿着I-I线取得的光模块的剖面图。(b)部是表示沿着II-II线取得的光模块的剖面图。
图9是光收发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具备发送部及接收部的以往的光模块的图。
图中:
1-光模块;3-光传送部件;5-光接头套;5s-第1搭载面;5t-第2搭载面;5u-第3搭载面;5v-第4搭载面;6c-侧壁部;101-光收发器;103-第1基板;105-第2基板;A,A1,A2-轴;C1,C2-槽;F1-第1光学元件;F2-第2光学元件;F3-第3光学元件;F4-第4光学元件;D25-发光元件;LD3-发光组件;P45,Q45-受光元件;P53,Q53-透镜;PD1-第1受光组件;PD2-第2受光组件;S1-平面;S2-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能的情形下,使用同一符号表示同一元件。
参照图1、图2、图3,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模块1。图1是表示光模块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沿着图1的I-I线取得的光模块1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沿着图1的II-II线取得的光模块1的剖面图。
光模块1具备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第3光学元件F3、第4光学元件F4及第1受光组件PD1。如图1及图2所示,光传送部件3、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第3光学元件F3及第1受光组件PD1是沿着基准用的平面S1配置的。此外,光模块1再进一步具有第2受光组件PD2。如图1及图3所示,光传送部件3、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第4光学元件F4及第2受光组件PD2是沿着基准用的平面S2配置的。此等平面S1与平面S2形成特定的角度交叉于轴A。平面S1与平面S2分别由轴A分割成2个区域。参照图1,表示平面S1(与第1受光组件PD1交叉)与平面S2(与第2受光组件PD2交叉)形成的角度θ。角度θ可以由例如0度以上180度以下的范围选择,但角度θ被设定为例如90度。
此外,光传送部件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发光组件LD3是沿着轴A依序配置。轴A对应于平面S1与平面S2交叉的直线。光传送部件3光学性地结合于第1光学元件F1,第1光学元件F1光学性地结合于第2光学元件F2,第2光学元件F2光学性地结合于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光学性地结合于第1受光组件PD1,第2光学元件F2光学性地结合于第2受光组件PD2。
第3光学元件F3配置于第1光学元件F1及第1受光组件PD1之间。第1光学元件F1光学性地结合于第3光学元件F3,第3光学元件F3光学性地结合于第1受光组件PD1。第4光学元件F4配置于第2光学元件F2及第2受光组件PD2之间。第2光学元件F2光学性地结合于第4光学元件F4,第4光学元件F4光学性地结合于第2受光组件PD2。
包含波长成分λ1、λ2的入射信号光L1,白光传送部件3的端面3a向第1光学元件F1射出。此外,光传送部件3以端面3a接收来自第1光学元件F1的光L2后传送该光L2。光传送部件3是包括例如光纤4及套圈7的部件。光纤4保持于套圈7。套圈7的外侧设置套筒9,保持套圈7。
如图2及图3所示,发光组件LD3具有底座D21、杆D23、发光元件D25、监视受光元件D27、CAN罩D29、透镜D33。杆D23设置于底座D21上。CAN罩D29保持透镜D33。发光元件D25搭载于杆D23的侧面上。使用例如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发光元件D25。来自发光元件D25的前端面的光L3入射到透镜D33。光L3通过透镜D33变成L4,第2光学元件F2接收光L4。CAN罩D29与底座D21形成腔D35,腔D35内配置杆D23、发光元件D25、监视受光元件D27。监视受光元件D27为检测发光元件D25的动作状态,接收来自发光元件D25的后端面的光。
第1受光组件PD1具有底座P41、基座(sub-mount)P43、受光元件P45、CAN罩P49、透镜P53。受光元件P45搭载于基座P43上,基座P43设置于底座P41上。使用例如光电二极管作为受光元件P45。受光元件P45设置受光面,接收来自透镜P53的光。CAN罩P49及底座P41形成腔P55。腔P55内设置基座P43、受光元件P45。CAN罩P49保持透镜P53。透镜P53接收来自第1光学元件F1的光L5。光L5通过透镜P53变成L6,受光元件P45接收光L6。
第2受光组件PD2具有底座Q41、基座Q43、受光元件Q45、CAN罩Q49、透镜Q53。受光元件Q45搭载于基座Q43上,基座Q43设置于底座Q41上。使用例如光电二极管作为受光元件Q45。受光元件Q45设置受光面,接收来自透镜Q53的光。CAN罩Q49及底座Q41形成腔Q55。腔Q55内设置基座Q43、受光元件Q45。CAN罩Q49保持透镜Q53。透镜Q53接收来自第2光学元件F2的光L7。光L7通过透镜Q53变成L8,受光元件Q45接收光L8。
第1光学元件F1具有反射波长λ1的光的同时透过波长λ2及λ3的光的滤光特性。例如设波长λ1及λ2间的某波长为λ12,则第1光学元件F1具有反射波长λ12以上的光的同时透过小于波长λ12的光的光学光谱。例如使用WDM滤光器作为第1光学元件F1。
第2光学元件F2具有反射波长λ2的光的同时透过波长λ3的光的滤光特性。例如设波长λ2及λ3间的某波长为λ23,则第2光学元件F2具有反射波长λ23以上的光的同时透过小于波长λ23的光的光学光谱。例如使用WDM滤光器作为第2光学元件F2。再者,波长λ1的光因不射入第2光学元件F2,故第2光学元件F2的光学特性与波长λ1的光的透过及反射无关。
第3光学元件F3具有透过波长λ1的光的同时反射或吸收波长λ2及λ3的光的滤光特性。例如第3光学元件F3具有透过波长λ12以上的光的同时反射或吸收小于波长λ12的光的光学光谱。例如使用WDM滤光器作为第3光学元件F3。
第4光学元件F4具有透过波长λ2的光的同时反射或吸收波长λ1及λ3的光的滤光特性。例如第4光学元件F4具有反射或吸收小于波长λ23的光,透过波长λ23以上小于λ12的光,反射或吸收波长λ12以上的光的光学光谱。例如使用WDM滤光器作为第4光学元件F4。
参照图4、图5(a)-(c)部说明光接头套5。图4是光接头套5的立体图。图5(a)部是表示光接头套5的一端的平面图。图5(b)部是沿着III-III线取得的光接头套5的剖面图。图5(c)部是沿着IV-IV线取得的光接头套5的剖面图。
光接头套5具有一端部6a、他端部6b及侧壁部6c,一端部6a、他端部6b及侧壁部6c是沿着轴A0配置。侧壁部6c具有沿着轴A0延伸的内侧面6d,以便光能通过一端部6a及他端部6b之间。光接头套5具有:第1搭载面5s,其用于搭载第1光学元件F1;及第2搭载面5t,其用于搭载第2光学元件F2。第1搭载面5s相对于轴A0倾斜,沿着与轴A0交叉的轴A1延伸。第2搭载面5t相对于轴A0倾斜,沿着与轴A交叉的轴A2延伸。第1搭载面5s构成沿着轴A1设置的槽C1的底面。此外,第2搭载面5t构成沿着轴A2设置的槽C2的底面。槽C1设置得较槽C2浅。由轴A0及轴A1规定的平面可以对应于平面S1(图1所示),由轴A0及轴A2规定的平面可以对应于平面S2(图1所示)。光接头套5放置于光模块时,如上述,平面S1与平面S2可以与轴A0形成角度θ而交叉的方式选择。轴A0与轴A1形成α1的角度而交叉。角度α1为25-60度的角度,例如α1为48度。轴A0与轴A2形成α2的角度而交叉。角度α2为25-60度的角度,例如α2为45度。轴A2及轴A0的交叉点与轴A1及轴A0的交叉点在不同的位置。
此外,光接头套5具有:第3搭载面5u,其用于搭载第3光学元件F3;及第4搭载面5v,其用于搭载第4光学元件F4。第3搭载面5u是收容第3光学元件F3的收容部5p的底面,第4搭载面5v是收容第4光学元件F4的收容部5q的底面。第3搭载面5u设置成于第1光学元件F1与第1受光组件PD1之间可以搭载第3光学元件F3。第4搭载面5v设置成于第2光学元件F2与第2受光组件PD2之间可以搭载第4光学元件F4。
光接头套5具有分别支撑光传送部件3、发光组件LD3、第1受光组件PD1及第2受光组件PD2的构件的支撑面5b、5c、5h、5k。光传送部件3支撑于支撑面5b,配置于一端部6a。发光组件LD3支撑于支撑面5c,配置于他端部6b。第1受光组件PD1支撑于支撑面5h,配置于光接头套5的侧面。第2受光组件PD2支撑于支撑面5k,配置于光接头套5的其他的侧面。
参照图6、图7(a)部-(c)部说明有关搭载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第3光学元件F3及第4光学元件F42的光接头套5。图6是搭载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第3光学元件F3及第4光学元件F42的光接头套5的分解立体图。图7(a)部是表示该光接头套的一端的平面图。图7(b)部是沿着图7(a)部所示的V-V线取得的光接头套5的剖面图。图7(c)部是沿着图7(a)部所示的VI-VI线取得的光接头套5的剖面图。
第1光学元件F1配置成与轴A0交叉。因第1光学元件F1以沿着第1搭载面5s的方式搭载,故第1光学元件F1的反射面,相对轴A倾斜角度α1。第2光学元件F2配置成与轴A交叉。因第2光学元件F2以沿着第2搭载面5t的方式搭载,故第2光学元件F2的反射面相对轴A0倾斜角度α2。
第3光学元件F3搭载于第3搭载面5u。第3光学元件F3配置于第1光学元件F1及支撑面5h之间。第4光学元件F4搭载于第4搭载面5v。第4光学元件F4配置于第2光学元件F2及支撑面5k之间。
参照图8的(a)部、图8的(b)部说明光模块1中的信号光的接收/发送。图8的(a)部是表示沿着图1的I-I线取得的光模块1的剖面图。图8的(b)部是表示沿着图1的II-II线取得的光模块1的剖面图。
波长λ1的信号光经由光传送部件3传送时,波长λ1的信号光B11由光传送部件3射出。信号光B11入射到第1光学元件F1的同时,其一部分由第1光学元件F1反射成为信号光B12。信号光B12透过第3光学元件F3后,入射到第1受光组件PD1的受光元件P45。受光元件P45将接收的光信号B12转换成电信号。
波长λ2的信号光经由光传送部件3传送时,波长λ2的信号光B21白光传送部件3射出。信号光B21透过第1光学元件F1后,入射到第2光学元件F2。光信号B21的一部分由第2光学元件F2反射成为尤信号B22。光信号B22透过第4光学元件F4后,入射到第2受光组件PD2的受光元件Q45。受光元件Q45将接收的光信号B22转换成电信号。
发光组件LD3的发光元件D25回应电信号而射出波长λ3的光信号B31。信号光B31通过第2光学元件F2及第1光学元件F1后,入射到光传送部件3。光传送部件3传送光信号B31。
在一实施例中,输入到光模块1的光信号是作为视频信号的波长λ1的模拟调制信号及波长λ2的数字调制信号。由光模块1输出的光信号是波长λ3的数字调制信号。波长λ1、λ2、λ3中有λ1>λ2>λ3的关系。例如波长λ1在1.54微米以上1.65微米的范围,波长λ2在1.47微米以上1.50微米的范围,波长λ3在1.26微米以上1.38微米的范围。例如设定成λ1=1.55微米、λ2=1.49微米、λ3=1.31微米。如上述,光模块1经由光传送部件3,传送到外部装置或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光信号。
因光模块1具备发光组件LD3、2个第1受光组件PD1及第2受光组件PD2,故除了波长λ1的光信号的接收及波长λ3的光信号的发送外,还可以进行波长λ2的光信号的接收。
在适当的实施例中,光模块1处理具有λ1>λ2>λ3的关系的波长成分的光。第1光学元件F1使用具有反射波长λ12以上的光的同时透过小于波长λ12的光的滤光特性的滤光器即可,第2光学元件F2使用具有反射波长λ23以上的光的同时透过小于波长λ23的光的滤光特性的滤光器即可。此外,在其他适当的实施例中,光模块1处理具有波长λ1<λ2<λ3的关系的波长成分的光。第1光学元件F1使用具有反射小于波长λ12的光的同时透过波长λ12以上的光的滤光特性的滤光器即可,第2光学元件F2使用具有反射小于波长λ23的光的同时透过波长λ23以上的光的滤光特性的滤光器即可。
在光模块1中,第3光学元件F3若配置于第1光学元件F1及第1受光组件PD1之间,则可以抑制波长λ2及λ3的光入射至第1受光组件PD1,其结果可以降低第1受光组件PD1的噪声。此外,在光模块1中,第4光学元件F4若配置于第2光学元件F2及第2受光组件PD2之间,则可以抑制波长λ1及λ3的光入射至第2受光组件PD2,其结果可以降低第2受光组件PD2的噪声。
根据光模块1,第1光学元件F1及第2光学元件F2使用第1搭载面5s及第2搭载面5t定位于光接头套5。因此,光模块1的组装容易。
接着,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收发器101。图9是光收发器101的立体图。
光收发器101可以发送波长λ3的例如数字调制信号光,可以接收波长λ2的数字调制信号光,可以接收波长λ1的模拟调制信号光。模拟调制信号光,可以用于传送例如CATV的视频信号。例如波长λ1在1.54微米以上1.65微米的范围,波长λ2在1.47微米以上1.50微米的范围,波长λ3在1.26微米以上1.38微米的范围。例如设定成λ1=1.55微米、λ2=1.49微米、λ3=1.31微米。
光收发器101具备光模块1、第1基板103及第2基板105。第1基板103搭载第2基板105,第1基板103的一表面与第2基板105的一表面相对。最好第1基板103及第2基板105实质地与平面S2平行延伸。第1基板103上设置处理模拟调制信号的电路,第1基板103电连接于第1受光组件PD1的引脚103a。第1基板103搭载处理来自第1受光组件PD1的模拟调制信号的电子元件103b。
在第2基板105上设置处理数字调制信号的电路。第2基板105电连接于发光组件LD3的引脚105a。此外,第2基板105电连接于第2受光组件PD2的引脚105b。第2基板105搭载:电子元件105c,其处理来自第2受光组件PD2的数字调制信号;及电子元件105d,其将处理过的数字调制信号提供给发光组件LD3。第2基板105以导线端子107与第1基板103连接,第2基板105隔开放置于第1基板103上。第2基板105具有收容光模块1的切口109。切口109的一边109a沿着发光组件LD3的底面延伸,切口109的另一边109b沿着受光组件PD2的底面延伸。受光组件PD1的底面与第1基板103的表面相对。2片基板103、105及切口109的组合适合于处理数字调制信号光及模拟调制信号光的光模块。
在光收发器101中,设置模拟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于第1基板103上。此外,设置数字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于第2基板105上。因可以分别设置两处理电路于基板上,故可以使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变大。此外,光收发器101中,因可以将不耐噪声的模拟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与数字调制信号的处理电路电隔离,故在各电路可以得到高S/N比。
在适当的实施方式中,已经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原理,但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如此的原理而可对配置及详细内容进行变更,是为本领域从业人员所认知。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特定构成。因此,对来自专利申请范围及其精神范围的所有修正及变更申请权利。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经由光传送部件进行信号的收发及另外其他信号的接收的光模块、光收发器及用于该等的光接头套。

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模块、光收发器及光接头套.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光模块(1)具备第1光学元件(F1)、第1受光组件(PD1)、第2光学元件(F2)、第2受光组件(PD2)、产生光的发光组件(LD3)及光学性结合于第1光学元件的光传送部件(3),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及第1受光组件(PD1)沿着特定的面(S1)配置,发光组件(LD3)、第1光学元件(F1)、第2光学元件(F2)及第2受光组件(PD2)沿着其他特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