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渔船保鲜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压缩机制冷循环和海水多次循环所形成的制冷水来达到冷微冻的保鲜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渔船海上捕鱼作业的微冻保鲜,属于制冷保鲜方法与设备技术领域。
目前,我国沿海一带各类中、小渔船的捕捞作业,在解决鱼货的保鲜问题上仍然以传统的“撒冰法”为主,渔民每次出海需要在渔船上装载40~60T冰块,用溶化一半的代价,来保鲜鱼货,通称“冰盘”和“散装”。这种方法,保温时间短(一般为5天~8天),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现在每吨冰价为100~150元人民币,每次出海需消耗5000~8000元人民币),保鲜质量差,往往使先捕到的鱼变质,降低了鱼货的水产价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设想采用盘管制冷加喷淋水保湿的方法,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952439476号专利,它主要靠一次循环制冷,所用的水只是代替冰溶化,给鱼货加湿,其目的是防止鱼肉干、硬、脱鳞,但加水的同时是无法达到鱼舱保鲜的温度。再者,按最大制冷机组15匹机匹配,按蒸发量计算,所蒸发产生的冷量为37000大卡/时,盘管一次循环只能得到下降5℃左右的水。如:25℃的水,经过盘管制冷,只能得到20℃左右的出口水温。这样不但喷头喷出的水达不到保鲜鱼货的温度,同时还增加了鱼舱内温度,所以达不到保鲜鱼货的目的。加上喷淋到鱼舱的水没有回路,只好积累在舱内,使舱底部的鱼货浸泡在温水中,影响鱼货的质量。另外,此项方法采用两台制冷主机。一般渔船所配的发电机为12千瓦~24千瓦。15匹机组用电量为11千瓦,按“国际”要求带压起动值为7倍,即:15匹的起动电流为11×7=77千瓦,因此现有渔船发动机、发电机无法匹配此机组,按此匹配一台小设备也无法满足2~3个鱼舱地使用要求。更达不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正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达到延长保鲜期限,保证保鲜质量,又可大大减轻渔民劳动强度,降低捕捞作业成本,有效利用渔船现有动力的双多路循环无冰水冷渔船保鲜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这种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渔船保鲜方法,包括采用渔船专用制冷压缩机组、蒸发器和喷淋循环系统,它以制冷循环和海水循环在蒸发器内的热交换方式,将制冷压缩机循环系统所形成的冷冻温度使多次循环的海水转变为冷冻海水。并以海水为制冷介质,采用密封的二路多循环水冷式蒸发器完成冷热交换。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按照船带发电机1、配电箱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贮液器6、电阀控组7、进气管8、蒸发器9、排气管10、控制阀11、水泵12、进水管13、出水管14的流程顺序构成制冷循环方式。海水循环系统按照水池15、水泵16、过滤器17、进水管18、蒸发器9、出水管19、喷淋头20的流程顺序构成海水多次循环方式。
使用上述双路多循环无冰水冷渔船保鲜方法的保鲜装置,由船带发电机1,配电箱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05、贮液器6、电气阀控组7、进气管8、排气管10、控制阀11、水泵12、海水进水管13、海水出水管14组成,并采用铜管连接在一起。同时它还具有一个密封的双路多循环水冷式蒸发器9,其构成是在蒸发器9内设有钛合金蒸发器排管43、水流导向板48,在蒸发器9的外壳53上制有循环进水口44、循环出水口47,蒸发器9的一端装有带制冷进气口41和制冷回气口42的法兰盖49。水泵16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钛管与水池15、过滤器17的进水口65相连通,过滤器17的出水口66通过进水管18与蒸发器9的进水口44相接通,喷淋头20通过出水管19与蒸发器9的出水口47连通。在过中装有压网套63和过滤网架64,过滤网67置于压网套63与过滤网架64之间。木水栅22装于鱼仓的底部,水池15装于鱼仓下角。同时本发明中的蒸发器,主要管道及接触海水部分的另部件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作,以解决设备的海水的防腐难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由于采用制冷循环和海水循环相结合的双路循环保鲜方法及装置,从而产生了能够满足鱼虾保鲜要求的适宜温度3℃~-3℃。
2、由于多次循环的冷冻海水,通过喷淋头,给鱼货一个均衡的达到鱼货保鲜温度的冰雨,使鱼体无损伤,不会产生鱼体在脱水时引起的干、硬和发黄、脱鳞等现象,从而保证新鲜,使食用口感好。另外木水栅的设置,使鱼货盘和喷淋到鱼舱底的水分离,不会出现鱼、虾浸泡在水中的现象,保证了鱼、虾质量。
3、水循环过程中的过滤器是采用流速原理设计的,可自动清理过滤到网部的杂物,且整体保鲜装置通过三道过滤保证了管路中的水质。
4、可减少渔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出海作业所必需用的冰,增加渔船捕鱼航次,延长海上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5、使用、安装、匹配方便,对现有船舱不用大的改造,适应我国现有多种渔船的需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
6、钛合金材料的选用,彻底解决了设备的海水腐蚀问题。
7、它改变了常用的制冷介质“空气”,采用了海水,从而解决了鱼、虾保鲜中的很多难题。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双路多循环蒸发器9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路多循环蒸发器9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器1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木水栅22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船带发电机 2-配电箱3-压缩机 4-冷凝器 5-膨胀阀 6-贮液器7-电阀控组 8-进气管 9-蒸发器 10-排气管11-控制阀 12、16-水泵 13-海水进水管14-海水出水管 15-水池 17-过滤器 18-进水管19-出水管 20-喷淋头 21-冰雨水 22-木水栅23-回水 24-渔舱 25-船舱主冷水管26-喷淋副水管 27-船舱隔板 28-进鱼仓口29、30、31-鱼仓 32-淡水仓 33-主机舱34-油舱 35-动力主机 41-制冷进气口42-制冷回气口 43-钛合金蒸发排气管44-循环进水口 45-水流方向 46-冷水室47-循环进水口 48-水流导向板 49-法兰盖50-底座 51-螺丝孔 52-蒸发管 53-外壳61-上盖 62-换网丝口 63-压网套 64-过滤网架65-进水口 66-出水口 67-过滤网 68-壳体69-清理盖
实施例:本说明书第五部分并结合附图1-7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故这里不再重复。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完善如下:图1中标号1-14组成本发明一个完整的水冷式制冷工作循环系统,使其得到一个冷冻温度。标号15-24又组成一个完整的冰水制冷循环系统,形成一个海水在上述冷冻温度环境范围内循环的网路,利用这两路多次循环得到冷冻的海水,达到用海水制冷保鲜的目的。
图2-3是本发明在安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一般常规捕鱼船,均有2~4个鱼舱。实施例为170吨舱位的鱼船,有3个鱼舱,所以设置3个冷库,每个冷库体积为58M3。渔船主机和铺机所带动的发电机为24千瓦。配鱼船专用制冷压缩机一台,用电为3.5千瓦,水冷式冷凝器,用渔船自带水泵抽出的海水冷却,安装进、出口水管道,连接制冷循环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工作配件,安装钛合金材料专用蒸发器组,各冷库利用现有渔船保温层,在冷库内安装木水栅、回水池、水泵、过滤器、钛合金管进水口、出水口、钛合金分路管、喷淋头。通过海水泵、海水过滤器、进水管组成进水线路,使海水强行经过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外壁,进行冷热交换,交换后的冷海水通过管内压力流入出水主管、分管,到达喷淋头下降至鱼货上部,冷却的海水给鱼货一个均衡的、能达到保鲜鱼货温度的“冰雨”环境,使其进行冷、热交换,交换后的海水,自然流到仓底,木水栅的装制,使鱼、水分离,木水栅底缝过滤第一道杂质,蓄水池四周的过滤网过滤第二道杂质,再经海水泵经过滤器第三道过滤,吸入进水管内进行下次循环,当达到+3℃~-3℃即保鲜温度后,温控器指示温度自动停机,因冷库冷湿度过大,所以保温时间长(5~8小时),当温度起出规定范围(+3℃~-3℃)时,再次起动制冷设备制冷(制冷时间短:0.5~1小时),又进入保温状态,以此循环达到鱼、虾保鲜的目的。
本发明只需安装一台制冷设备,用水循环管路同时可供三个鱼舱保鲜使用,使用时只需根据各舱捕捞到的鱼,虾时间的不同,利用管路中的阀门,掌握各舱需要保鲜的要求。用自动温控器自动控制各鱼舱内的温度,保持在+3℃~-3℃,即:鱼货保鲜所需的温度。
本发明所用压缩机为渔船专用,在渔船前后摇摆90度,左右摇摆70度的情况下可保持正常工作。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行的性能。
渔船每次回航,沿用现在清理鱼舱的方法,清除使用过的制冷海水,当再次出海时,渔船航行到深海处,将清洁的海水按要求注入船舱内提前进行制冷。以备保鲜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