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属于新型节能建筑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正在应用的节能建筑,大都是加强墙体保温,减少建筑物内的能量流失,或是在楼顶层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或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有用功转化率较低,一般民用品达不到20%,所发电能达不到给建筑物提供生活和办公用电的需求,同时光伏电池的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在楼顶层的安装使用,上下水管道堵塞卫生间的通风管道,另外,楼顶的各种太阳能集热面也破坏了城市建筑的整洁和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利用自然能量的太阳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是未来城市节能型建筑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是建筑物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结构,中间形成的垂直管道即是太阳热风上升的通道。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是建筑物下半部分是有效居住使用面积,而上半部分是一个外层由透明材料建成的内层设有吸收太阳红外幅射金属层的用以加热空气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是在建筑物中热气流上升排向大气而下部冷空气进入补充的循环气流通道内,设有由蜗轮机带动的发电机。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四,是圆形建筑物而形成的一周圈集热面积,可适应一天中太阳从东方到南方再到西方的运转轨道,总能得到约等于圆形建筑物半径的受光面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太阳热风发电的节能建筑,由圆桶形建筑主体,透明层,吸热层,热气流通道,蜗轮轴套,轴套支架,蜗轮轴,蜗轮和发电机组成,其中,透明层与圆桶形建筑主体连接,吸热层设于透明层内壁,由卷成圆桶形的吸热层形成热气流通道,蜗轮轴套与轴套支架连接,轴套支架与吸热层连接,蜗轮轴套内设有蜗轮轴,蜗轮轴一端连接蜗轮,另一端连接发电机。
本发明使用时,处于圆桶形建筑主体上部的透明层接受阳光照射后,阳光中的红外线穿过透明层到达吸热层,吸热层被加热后,热气流通道中的空气受热变轻,在热气流通道内上升,冷空气自建筑物底层的大门内进入通道补充,上升的热气流推动蜗轮旋转,带动蜗轮轴上的发电机旋转而发电。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所述的透明层即是用玻璃等透光材料制成的建筑表面层,可透过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同时又使透明层内的空间不受外界风吹的影响,起到保温和稳定气流的作用。
所述的吸热层即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表面为波纹状的喷涂有吸热涂层的部件,波纹状的表面有更大的表面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红外辐射,更有效的加热通道内空气,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所述的蜗轮是以气流推动旋翼旋转的将气流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蜗轮轴上设有发电机。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地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桶形建筑主体,2、透明层,3、吸热层,4、热气流通道,5、蜗轮轴套,6、轴套支架,7、蜗轮轴,8、蜗轮,9、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由圆桶形建筑主体1、透明层2、吸热层3、热气流通道4、蜗轮轴套5、轴套支架6、蜗轮轴7、蜗轮8和发电机9组成,其中,透明层2与圆桶形建筑主体1连接,吸热层3设于透明层2的内壁,由卷成圆桶形的吸热层3形成热气流通道4,蜗轮轴套5与轴套支架6连接,轴套支架6与吸热层3连接,蜗轮轴套5内设有蜗轮轴7,蜗轮轴7的一端连接蜗轮8,另一端连接发电机9。使用时,处于圆桶形建筑主体上部的透明层接受阳光照射后,阳光中的红外线穿过透明层到达吸热层,吸热层被加热后,热气流通道中的空气受热变轻,在热气流通道内上升,冷空气自建筑物底层的大门内进入通道补充,上升的热气流推动蜗轮旋转,带动蜗轮轴上的发电机旋转而发电。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