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双向上道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矿山轨道运输设备脱轨后的复轨装置,特别是一种固定式双向上道器。
背景技术
井下矿山运输大多数为轨道运输,电机车或矿车等运输设备在钢轨道上运行时,常常会出现脱轨现象;电机车或矿车在脱轨后,机车司机一人之力及个人的操作技能很难解决问题,只好借助辅助设施,或用起道器顶或多人抬才能上道,但会影响作业时间和任务;因此运输设备脱轨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即破坏了运输铁道又损坏了运输设备。目前,有一些人字形上道器,放置在轨道上,极易脱落,使用效果不好,未获推广应用;而液压复轨器又因结构复杂、笨重,也难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在两根钢轨之间及两侧的固定式双向上道器,依靠电机车的牵引力,脱轨运输设备的车轮沿固定式双向上道器上升、同时受水平偏移力的推动,就能迅速上道复轨,且适用于电机车从轨道两端的任意一个方向牵引上道复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双向上道器由轨内上道板和轨外上道板组成,轨内上道板依靠道钉固定在两根钢轨内侧的四根枕木上,轨外上道板依靠道钉固定在两根钢轨外侧的两根枕木上;轨内上道板与轨外上道板的纵向两端边线对齐。
所述轨内上道板包括紧固连接为一体的底板、四块三角坡板、四块梯形立板和两块侧面等腰三角立板,所述四块梯形立板组成中空菱形体垂直紧固连接在底板的中部,所述两块侧面等腰立板分别垂直紧固连接在底板的两侧边,所述三角坡板分别与底板、梯形立板及侧面等腰三角立板的斜边紧固连接。所述三角坡板顶端的高度等于钢轨的轨面高度A,所述梯形立板顶端斜边平行于并比三角坡板的斜面高;梯形立板顶端斜边平行于并比三角坡板的斜面高出的数量为20-40mm。在底板的纵向两端留有长方形平面,在长方形平面以及中空菱形内的底板上设有道钉孔;轨内上道板的横向宽度为L-(2×45mm),其中L为两根钢轨的轨距尺寸。
所述轨外上道板包括紧固连接为一体的边底板、折弯形边坡板和梯形边立板,梯形边立板垂直紧固连接在边底板的两侧边,折弯形边坡板分别与边底板、梯形边立板的斜边紧固连接。所述折弯形边坡板的高度等于钢轨的轨面高度A,折弯形边坡板顶面的宽度超出一侧梯形边立板的数量为(B-C)/2,其中B为钢轨下承面宽度,C为钢轨头部宽度。
所述轨内上道板和轨外上道板采用钢板、铸钢、铸铁或铝合金制造。
所述轨内上道板和轨外上道板采用钢板焊接制成。
所述轨内上道板和轨外上道板采用铸钢、铸铁或铝合金铸造制成,组成轨内上道板或轨外上道板的各个紧固连接的相交板面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可靠、上道率100%,且适用于电机车从轨道两端的任意一个方向牵引上道复轨。
2.轨内上道板和轨外上道板依靠道钉固定在两根钢轨之间及两侧的枕木上,十分牢固,不会因受运输设备的撞击而移位或脱落。
3.脱轨的运输设备,要有两种作用力才能上道,一个是上升的力,另一个为水平偏移的力;依靠电机车的牵引力,脱轨运输设备的车轮沿轨外上道板的折弯形边坡板及轨内上道板的三角坡板上升至轨面的高度,同时受位于轨道内侧高于三角坡板斜面40mm的梯形立板顶端斜边水平偏移分力的推动,车轮就能上道复轨,迅速可靠。
4.固定式双向上道器适用于双向使用,由于轨内上道板的外侧面与钢轨头部的内侧面留有45mm的间隙,运输设备的车轮可自由通过;固定式双向上道器不妨碍运输设备在轨道上的正常运行,故可在运输道上安装若干个固定式双向上道器,使用后不必拆除,可以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轨内上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5为轨内上道板地外观图。
图6为轨外上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F-F剖视图。
图9为钢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固定焊接式双向上道器,适用电机车从轨道两端的任意一个方向牵引脱轨后的轨道运输设备上道复轨。
固定焊接式双向上道器由用钢板焊接制成的轨内上道板1和轨外上道板2组成,轨内上道板1依靠道钉4固定在两根钢轨5内侧的四根枕木31、32、33、34上,轨外上道板2依靠道钉4固定在两根钢轨5外侧的两根枕木31、34上;轨内上道板1与轨外上道板2的纵向两端边线对齐。
所述轨内上道板1包括底板6、四块三角坡板7、四块梯形立板8和两块侧面等腰三角立板9,四块梯形立板8组成中空菱形体垂直焊接在底板6的中部,两块侧面等腰立板9分别垂直焊接在底板6的两侧边,三角坡板7分别与底板6、梯形立板8及侧面等腰三角立板9的斜边焊接。三角坡板7顶端的高度等于钢轨5的轨面高度A,梯形立板8顶端斜边平行于并比三角坡板7的斜面高出40mm。脱轨的运输设备,要有两种作用力才能上道,一个是上升的力,另一个为水平偏移的力;依靠电机车的牵引力,脱轨运输设备的车轮沿轨外上道板的折弯形边坡板及轨内上道板的三角坡板上升至轨面的高度,同时受位于轨道内侧高于三角坡板斜面40mm的梯形立板顶端斜边水平偏移分力的推动,车轮就能上道复轨。在底板6的纵向两端留有长方形平面,在长方形平面以及中空菱形内的底板6上设有道钉孔10;轨内上道板1的纵向长度为1米,轨内上道板1的横向宽度为L-(2×45mm),其中L为两根钢轨5的轨距尺寸。轨内上道板的外侧面与钢轨头部的内侧面留有45mm的间隙是为了让运输设备的车轮自由通过,不妨碍运输设备在轨道上的正常运行。所以,可在运输道上安装若干个固定式双向上道器,使用后不必拆除,可以长期使用。
所述轨外上道板2包括边底板11、折弯形边坡板12和梯形边立板13,梯形边立板13垂直焊接在边底板11的两侧边,折弯形边坡板12分别与边底板11、梯形边立板13的斜边焊接。轨外上道板2的纵向长度为1米,横向宽度为150mm;折弯形边坡板12顶面长度为100mm,它的高度等于钢轨5的轨面高度A,靠近钢轨5的折弯形边坡板12顶面宽度超出一侧梯形边立板13的数量为(B-C)/2,其中B为钢轨下承面宽度,C为钢轨头部宽度;以保证折弯形边坡板12的顶面与钢轨头部的外侧无缝靠接,并便于在安装轨外上道板2时,把与轨道A等高的折弯形边坡板12长度为100mm的顶面和钢轨5的外侧相焊接;也便于位于钢轨外侧的脱轨车轮在水平偏移分力的推动下,进入钢轨内侧,上道复轨。
实施例2:一种固定铸造式双向上道器,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但它的轨内上道板1和轨外上道板2采用铸钢、铸铁或铝合金铸造制成,组成轨内上道板1或轨外上道板2的各个紧固连接的相交板面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固定铸造式双向上道器适用于大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