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2758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5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101346.0

申请日:

2015.02.12

公开号:

CN204457794U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21D 11/00申请日:20150212授权公告日:20150708放弃生效日:20171114|||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F11/00

主分类号:

E21D11/00

申请人: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俊; 冯志欣; 黄忠睦; 朱宝林; 朱淑兰; 徐帅; 郭乐

地址:

200346上海市闸北区江场三路27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

代理人:

戴燕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包括模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框架包括立柱、纵梁、横梁和斜支撑,立柱、纵梁和横梁围成一个立方体形框架;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下面连接有一排滑车,滑车作用在轨道上,最后一台滑车与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端部的电动机通过链条相连,形成走行系统;设在模架框架顶部的纵梁和横梁上设有顶板,形成施工操作平台;在施工操作平台的一角,设有活动盖板与顶板铰接;右侧立柱的内侧底部设有逃生管托架,逃生管托架上设有逃生管,逃生管一端布置于模架框架纵向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外部逃生管道相连。该模架能为在掌子面施工的作业人员提供近距离的紧急避险空间,通过逃生管达到自救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包括模架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架框架包括立柱(1)、纵梁(2)、横梁(3)和斜支撑(4),立柱(1)、纵梁(2)和横梁(3)围成一个立方体形框架;立柱(1)外侧设有防护钢网(9)与立柱(1)连接,形成封闭墙体;
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2)下面连接有一排滑车(11),滑车(11)作用在轨道(12)上,最后一台滑车(11)与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2)端部的电动机(10)通过链条相连,形成走行系统;
在模架框架顶部的纵梁(2)和横梁(3)上设有顶板(7),形成施工操作平台;
在施工操作平台的一角,设有活动盖板(8)与顶板(7)铰接;
右侧立柱(1)的内侧底部设有逃生管托架(5),逃生管托架(5)上设有逃生管(13),逃生管(13)一端布置于模架框架纵向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外部逃生管道(14)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架框架外侧间隔设有若干层外部支架(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7)上面设有移动平台(18),移动平台(18)可沿移动平台轨道(17)滑动,移动平台(18)上设有一排顶升装置(19)。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架框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条机械臂(15)和液压凿岩机(16),形成上台阶模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平台(18)上增设若干排顶升装置(19),形成下台阶模架。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纵梁(2)、横梁(3)、斜支撑(4)和外部支架(6)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如果遇到砂质、破碎围岩等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塌方、冒顶等地质灾害性事故,而且由于隧道塌方后,塌方段岩层极不稳定,随时可能产生新的塌方而增加救援的工作难度,也给被困人员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在隧道内施工的作业人员发现隧道有塌方征兆或塌方已经开始,却无法逃到安全距离时,将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既能方便施工,又能解决隧道出现塌方征兆或塌方已经开始时来不及避险的施工人员的生命保障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包括模架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架框架包括立柱、纵梁、横梁和斜支撑,立柱、纵梁和横梁围成一个立方体形框架;立柱外侧设有防护钢网与立柱连接,形成封闭墙体;
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下面连接有一排滑车,滑车作用在轨道上,最后一台滑车与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端部的电动机通过链条相连,形成走行系统;
设在模架框架顶部的纵梁和横梁上设有顶板,形成施工操作平台;
在施工操作平台的一角,设有活动盖板与顶板铰接;
右侧立柱的内侧底部设有逃生管托架,逃生管托架上设有逃生管,逃生管一端布置于模架框架纵向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外部逃生管道相连。
所述模架框架外侧间隔设有若干层外部支架。
所述顶板上面设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可沿移动平台轨道滑动,移动平台上设有一排顶升装置。
所述模架框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条机械臂和液压凿岩机,形成上台阶模架。
所述移动平台上增设若干排顶升装置,形成下台阶模架。
所述立柱、纵梁、横梁、斜支撑和外部支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以上结构的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上台阶全长范围内设置上台阶模架,初期支护施工时,可为立钢架、挂网、喷射混凝土等工序提供施工作业平台;
(2)在下台阶施工中,由已施工完仰拱前端至已施工完二次衬砌前端范围内设置下台阶模架,可作为挂防水板、绑扎衬砌钢筋的施工平台;
(3)逃生管与外部逃生管道相连,延伸至已完的二次衬砌范围,形成完整的逃生自救系统,能为在掌子面施工的作业人员提供近距离的紧急避险空间,通过逃生管达到自救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模架正面示意图;
图2上台阶模架侧面示意图;
图3下台阶模架侧面示意图;
图4模架纵向布置图。
图中,立柱1,纵梁2,横梁3,斜支撑4,逃生管托架5,外部支架6,顶板7,活动盖板8,防护钢网9,电动机10,滑车11,轨道12,逃生管13,外部逃生管道14,机械臂15,液压凿岩机16,移动平台轨道17,移动平台18,顶升装置19,楼梯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包括模架框架,模架框架包括立柱1、纵梁2、横梁3和斜支撑4,立柱1、纵梁2和横梁3围成一个立方体形框架;模架框架外侧间隔设有若干层外部支架6;为便于组装和拆卸,立柱1、纵梁2、横梁、斜支撑4和外部支架6之间都采用螺栓连接;立柱1外侧设有防护钢网9与立柱1连接,形成封闭墙体;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2下面用焊接方式安装一排滑车11,滑车11作用在轨道12上,最后一台滑车11与用螺栓锚固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2端部的电动机10通过链条相连,形成走行系统;在模架框架顶部的纵梁2和横梁3上焊接有顶板7,形成施工操作平台,顶板7采用钢板制成;在施工操作平台的一角,设有活动盖板8与顶板7铰接,方便施工人员沿楼梯20到达施工操作平台;右侧立柱1的内侧底部用螺栓固定由逃生管托架5,在逃生管托架5上安装逃生管13,逃生管13一端布置于模架框架纵向中间位置,另一端与外部逃生管道14相连,直通二次衬砌出口,形成完整的逃生自救系统。
进一步的,顶板7上面设有移动平台18,移动平台18可沿移动平台轨道17滑动,移动平台18上设有一排顶升装置19。
如图2所示,上台阶除掌子面附近预留工作空间外,其余范围全部设置该模架,并于模架框架前端两侧各安装一条机械臂15和液压凿岩机16,形成上台阶模架,可实现开挖面全面钻孔施工;除渣完成后,将上台阶模架前移至掌子面,可利用顶部移动平台18及顶升装置19将拱顶钢架送至指定位置,利用外部支架6形成的平台及顶部施工操作平台共同完成钢架的拼装及后续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上台阶范围是塌方事故防御的重点,当塌方或冒顶事故发生时,整个模架可抵御来自侧面及顶部的土石的压力,为来不及到达安全距离的施工人员提供紧急避险空间,避免发生人身伤害,若塌方体将出路隔断,被困施工人员可通过逃生管13获得自救。
如图3所示,下台阶模架不需安装机械臂15及液压凿岩机16,在顶部移动平台18上增加两排顶升装置19,形成下台阶模架,下台阶模架的高度根据下台阶的高度而设置,其模架框架的高度大于上台阶的模架框架高度,下台阶模架可辅助挂防水板和绑扎衬砌钢筋。如图4所示,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仰拱施工都要紧掌子面施工同步进行,保持在安全距离内,仰拱完成一段,下台阶模架同时跟进一段,外部逃生管道21同步跟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一级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坍塌事故中防伤害的模架,包括模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框架包括立柱、纵梁、横梁和斜支撑,立柱、纵梁和横梁围成一个立方体形框架;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下面连接有一排滑车,滑车作用在轨道上,最后一台滑车与设在模架框架底部的纵梁端部的电动机通过链条相连,形成走行系统;设在模架框架顶部的纵梁和横梁上设有顶板,形成施工操作平台;在施工操作平台的一角,设有活动盖板与顶板铰接;右侧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