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水三通.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42757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6313.5

申请日:

2010.08.18

公开号:

CN101914939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3C 1/122公开日:20101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122申请日:20100818|||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122; E03F3/04

主分类号:

E03C1/122

申请人:

江苏红蚂蚁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荣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木桥街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代理人:

杨晓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返水三通,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结构,由于其在水流交汇处设置了挡水板,解决了容易返水的问题,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很低,适合广大用户,且安装很简单,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返水三通, 包括设置有两个进水口、 一个出水口的壳体 (1), 其特征在于 : 进 水口 (2) 与进水口 (3) 之间设置有挡水板 (5), 两个进水口的管壁与挡水板 (5) 分别形成进 水通道 (6) 和进水通道 (7), 进水通道 (6) 及进水通道 (7) 与出水口 (4) 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个进水口同轴设置, 所述挡 水板 (5) 设置在两个进水口交汇处的中间位置, 两个进水口的管壁与挡水板 (5) 分别形成 进水通道 (6) 和进水通道 (7)。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个进水口非同轴设置, 所述 挡水板 (5) 设置在两个进水口交汇处, 挡水板 (5) 与两个进水口的管壁分别形成进水通道 (6) 和进水通道 (7)。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挡水板 (5) 的形 状与壳体内壁相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挡水板 (5) 为半椭圆形挡板。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个进水口相互垂直, 所述挡 水板 (5) 为半椭圆形挡板, 且倾斜设置在两进水口交汇处。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或 5 或 6 所述的防返水三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挡水板 (5) 的 下端延伸至出水口 (4)。

说明书


防返水三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三通。背景技术
     三通是管件、 管道连接件。又叫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 三通接头, 用在主管道要 分支管处。 三通有等径和异径之分, 等径三通的接管端部均为相同的尺寸 ; 异径的三通的主 管接管尺寸相同, 而支管的接管尺寸小于主管的接管尺寸。 其经常用在各种供排水设施中, 在卫生间有拖把池、 洗手池或浴缸等共用一个下水使用三通连接的情况, 因下水量大, 容易 造成对侧下水上返, 一方面会造成不卫生, 容易滋生细菌 ; 另一方面会造成地面的湿滑, 导 致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解决拖把池或洗手池等因下水量过大而造成返冒情况的发生, 是现 有技术中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返水三通, 其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解决 目前拖把池或洗手池等因下水量过大而造成返冒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防返水三通, 包括设置 有两个进水口、 一个出水口的壳体, 进水口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挡水板, 两个进水口的管壁 与挡水板分别形成进水通道和进水通道, 进水通道及进水通道与出水口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两个进水口同轴设置, 所 述挡水板设置在两个进水口交汇处的中间位置, 两个进水口的管壁与挡水板分别形成进水 通道和进水通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两个进水口非同轴设置, 所述挡水板设置在两个进水口交汇处, 挡水板与两个进水口的管壁分别形成进水通道和进 水通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挡水板的形状与壳体内壁 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挡水板为半椭圆形挡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两个进水口相互垂直, 所 述挡水板为半椭圆形挡板, 且倾斜设置在两进水口交汇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 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
     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结构的防返水三通, 由于其在水流交汇处设置了挡水板, 解决 了容易返水的问题, 同时其结构简单, 成本很低, 适合广大用户, 且安装很简单, 使用寿命 长。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中两个进水口同轴设置的防返水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 2 是本发明中两个进水口垂直设置的防返水三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中两个进水口垂直设置的防返水三通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防返水三通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是本发明所述防返水三通的示意图, 它包括壳体 1、 进水口 2、 进水口 3、 出水 口 4、 挡水板 5、 进水通道 6、 进水通道 7。
     图 1 为实施例 1, 其中两个进水口是水平同轴设置的, 挡水板 5 设置在两股进水的 交汇处, 优选是中间位置, 挡水板 5 的形状与管壁形状相配合, 挡水板的下端最好能够延伸 至出水口处。这样水流分别从两个进水口流入时, 在挡水板 5 的作用下会通过进水通道 6 与进水通道 7 分别进入出水口 4, 就不会造成返水了。
     图 2 是实施例 2, 当两个进水口是相互垂直设置时, 需要改变挡水板 5 的位置, 将其 设置在两股水流交汇处, 并且倾斜设置, 同样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
     图 3 与图 2 的情况类似, 两个进水管垂直设置, 挡水板仍然设置在水流交汇处, 不 同的是挡水板 5 的形状不同, 其采用了一种弯板, 其作用原理与图 1 图 2 是一样的。 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防返水三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返水三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返水三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返水三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返水三通.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返水三通,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结构,由于其在水流交汇处设置了挡水板,解决了容易返水的问题,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很低,适合广大用户,且安装很简单,使用寿命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