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42729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064954.9

申请日:

2015.01.29

公开号:

CN204456807U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1/36申请日:20150129授权公告日:20150708终止日期:20170129|||授权

IPC分类号:

E04G1/36; E04G1/34

主分类号:

E04G1/36

申请人:

卢震

发明人:

卢震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郎茂山小区一区16#1-1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代理人:

侯德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踩压板,所述的支撑架包括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所述的顶支撑梁有四条,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所述的纵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一条上;所述的斜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另一条上;所述的两条斜支撑梁底端分别固定活动的连接于两条纵支撑梁的底端;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为可伸缩梁;所述的踩压板为可伸缩踩压板,踩压板包括多块。通过将支撑架和踩压平台设计为可伸缩式的,实现了同一电梯井施工平台可以适用于不同结构尺寸的电梯井口,可重复利用性好。组合式的组装方式,减少了运输和储存占用的空间,降低了相应的费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踩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所述的顶支撑梁有四条,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所述的纵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一条上;所述的斜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另一条上;所述的两条斜支撑梁底端分别固定活动的连接于两条纵支撑梁的底端;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为可伸缩梁;所述的踩压板为可伸缩踩压板,踩压板包括多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包括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外套支撑两端通过定位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内套支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为槽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梁外套支撑与斜支撑梁外套支撑间设有固定梁,固定梁上设有定位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梁的内套支撑与斜支撑梁内套支撑采用斜套筒连接,斜套筒上设有定位孔。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长方形顶支撑梁的内套支撑为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踩压板至少有四块,分别固定在长方形顶支撑梁架的四个角上,四块踩压板 为堆叠式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梁底端设有一个直角回撑,直角回撑上设有定位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撑梁上设有吊耳。

说明书

说明书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钢模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结构尺寸电梯井的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多为一体式,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根据电梯井的尺寸定制相应结构尺寸的电梯井施工平台。
现有电梯井施工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1、一种结构尺寸的电梯井施工平台仅适用于一种尺寸的电梯井尺寸,当在其他结构尺寸的电梯井内施工时,就需要换用其他对应结构尺寸的电梯井施工平台。电梯井的可重复利用性差,相应的造成成本的浪费。
2、电梯井施工平台为一体式,运输不便、存储占用空间大,造成了运输成本的提高和工地空间的不合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伸缩的电梯井施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踩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所述的顶支撑梁有四条,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所述的纵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一条上;所述的斜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另一条上;所述的两条斜支 撑梁底端分别固定活动的连接于两条纵支撑梁的底端;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为可伸缩梁;所述的踩压板为可伸缩踩压板,踩压板包括多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包括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外套支撑两端通过定位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内套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为槽钢。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支撑梁外套支撑与斜支撑梁外套支撑间设有固定梁,固定梁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支撑梁的内套支撑与斜支撑梁内套支撑采用斜套筒连接,斜套筒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四条长方形顶支撑梁的内套支撑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踩压板至少有四块,分别固定在长方形顶支撑梁架的四个角上,四块踩压板为堆叠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纵支撑梁底端设有一个直角回撑,直角回撑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支撑梁上设有吊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支撑架和踩压平台设计为可伸缩式的,实现了同一电梯井施工平台可以适用于不同结构尺寸的电梯井口,适用范围广泛,可重复利用性好。另外,该施工平台还采用了组合式的组装方式,运输和储存时,可以将该施工平台拆分,运输和储存占用的空间都大大缩小,降低了相应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踩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斜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支撑梁内套支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顶支撑梁,2纵支撑梁,3斜支撑梁,4踩压板,5外套支撑,6内套支撑,7固定梁,8直角回撑,81直角回撑纵边,82直角回撑横边,9斜套筒,91斜套筒斜边,92斜套筒直边,10吊耳,11门旬,12丝杠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种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踩压板4。支撑架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顶支撑梁1、纵支撑梁2和斜支撑梁3。其中,顶支撑梁有四条,四条顶支撑梁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该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上设有踩压板。纵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在顶支撑梁中较长的一条上。斜支撑梁也有两条,其顶端固定在另一条较长的顶支撑梁上。
如图2所示,其中两条纵支撑梁、两条斜支撑梁和顶支撑梁架中较长的顶支撑梁形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架体。斜支撑梁的底端通过活动连接件固定活动的连接于纵支撑梁的底端。
如图1所示,所述踩压板为可伸缩踩压板,踩压板包括多块。图2所示,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为可伸缩支撑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包括外套支撑5和内套支撑6,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如图3所示,内套支撑套置在外套支撑上,所述的外套支撑两端通过定位孔和螺栓固定连接两条内套支撑。此时两条斜支撑梁分别固定安装在顶支撑梁的两条内套支撑上。为了增加顶支撑梁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在顶支撑梁框内增添若干平行于顶支撑梁的副梁。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为槽钢,其中外套支撑可以选择8#槽钢,内套支撑选择6#槽钢,既满足了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的内外套置关系和承重力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整个支撑的重量。另外,外套支撑和内套支撑也可以选择方钢,称重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为了调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增加支架的承重能力,还在纵支撑梁外套支撑和斜支撑梁外套支撑间设有固定梁7,固定梁与顶支撑梁架中较长的顶支撑梁平行。在固定梁上同样设有定位孔,以便当支撑梁伸缩调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踩压板至少为四块,四块踩压板分别固定铺设在顶支撑梁架的四个角上,踩压板可以采用花纹板。如图5所示,四块踩压板间为相互堆叠式布置安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纵支撑梁底端设有一个直角回撑8,直角回撑包括一条直角回撑纵边81和一条直角回撑横边82,直角回撑纵边和直角回撑横边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直角连接。直角回撑的一端固定在纵支撑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斜支撑梁上,即直角回撑纵边一端固定在斜支撑梁上,直角回撑横边一端固定在纵 支撑梁上。在回撑上同样设有定位孔,通过螺栓将回撑与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固定。直角回撑除增加了整个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外还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平台的合理卸载,施工平台上向下的力部分被直角回撑分散承担,有效的缓解了纵支撑梁底端的压力。另外,在直角回撑横边连接纵向支撑梁一端垂直纵向横梁延伸一定距离,在两条直角回撑横边间设置有一条门旬11,门旬两端夹在砼墙上增加了整体稳固性强。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纵支撑梁的内套支撑与斜支撑梁内套支撑采用斜套筒9连接,斜套筒上也设有定位孔。斜套筒套置在纵支撑梁的底部。通过螺栓和定位孔将斜套筒固定在纵支撑梁上,斜套筒斜边91则通过螺栓和定位孔固定在斜支撑梁上。其中,斜套筒斜边与套置在纵支撑梁上的斜套筒直边92间夹角等于斜支撑梁与纵支撑梁间的夹角。通过活动斜套筒,以便实现斜支撑梁和纵支撑梁的伸缩同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的四条长方形顶支撑梁的内套支撑通过定位孔和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顶支撑梁设设有吊耳1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吊钩住吊耳实现施工平台的上升移动。
使用过程如下:
按照上述组装关系,将个部件组装起来置于电梯井内(假设该电梯井的井口为2.8米×3.0米)使用,安装过程位置与普通电梯井施工平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当需要对另一不同井口径的电梯井(假设该电梯井的井口为1.5米×1.7米)进行施工时,只需要将对应位置的螺栓松开,将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 梁的内套支撑向中心移动,同时将斜套筒向顶支撑梁方向移动,踩压板、固定梁等都随着一起移动,即可实现施工平台的整体缩小,再用螺栓将各支撑梁固定固定。
考虑到当纵向支撑梁和斜支撑梁伸长到较长或最长长度时,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在两条斜支撑梁间增设一条斜支撑梁。
为了实现是施工平台与电梯井壁更为牢固的固定,在除了固定斜支撑梁的顶支撑梁外的另外三条顶支撑梁上的外套支撑上焊接有丝杠套管12,用于丝杠的安装,丝杆垂直于顶支撑梁安装。可以选择丝杠为Φ24丝杠,挤压在墙上,增加整条稳定性。
该施工平台还有拆装方便、安全性高、一次投入长期重复使用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组合式伸缩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踩压板,所述的支撑架包括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所述的顶支撑梁有四条,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顶支撑梁架;所述的纵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一条上;所述的斜支撑梁有两条,顶端固定设置于顶支撑梁中较长的另一条上;所述的两条斜支撑梁底端分别固定活动的连接于两条纵支撑梁的底端;所述的顶支撑梁、纵支撑梁和斜支撑梁均为可伸缩梁;所述的踩压板为可伸缩踩压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