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块矿堆取作业的斗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港口等料场堆取作业领域,具体适用于块矿堆取作业中的斗轮堆取料机。
背景技术
斗轮堆取料机简称斗轮机,是现代散料运输的新型高效设备,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煤炭、电力等散料堆取领域。斗轮机可分为有格式斗轮机和无格式斗轮机。有格式斗轮结构是一种较原始的斗轮结构形式,但工作效率较低,后逐渐被无格式斗轮结构所代替。其他结构形式的斗轮结构也逐步退出料场作业领域,半格式斗轮机构仅在个别电厂零星使用。
随着冶金、建材等行业用料结构的改变以及块矿、粉矿的价格差异,国内外块状矿石(块矿)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这些行业的原料堆场。门(桥)式抓斗行车是块矿抓取的主要设备,但其效率较低,而且难以融入大型料场的生产模式,一些料场开始尝试斗轮堆取料机的块矿、粉矿的双重作业。这种粉块混合作业的模式虽然解决了大型料场整体设计矛盾,但增加了设备维护、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困难。无格式斗轮堆取料机在块矿堆取作业时圆弧挡料板与斗轮体剧烈摩擦,导致悬臂等基础结构件焊缝开裂,增加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设备寿命;斗轮体和圆弧挡料板对块矿的搓揉作用还造成块矿的二次破碎,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斗轮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块矿堆取作业中的斗轮机,该斗轮机通过控制转速、斗形、以及接料槽的布置形式提高了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块矿、粉矿作业之间的快速转换。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块矿堆取作业中的斗轮机,该斗轮机包括铲斗、接料槽和斗轮体,一组铲斗均匀设置在斗轮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具有三角形斗口,在三角形斗口处设有斗齿,在铲斗内侧喷涂有耐磨、低亲和力的涂层;斗轮体与自动控制调速装置连接。
本发明所述耐磨、低亲和力的涂层可以是碳化钨。
本发明可以防止块矿出现在圆弧挡料板和斗轮体这两种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以避免出现三者之间的相对摩擦、并提高其作业效率。
本发明铲斗斗形设计要求既能存储足够的矿石,还要利于块矿的快速流出。斗轮体转速需要控制,不同的矿石具备不同的堆比重和流动性。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斗轮转速,使不同流动性的矿石尽可能多地落入接料槽中。
本发明加大斗口宽带,在铲斗内侧喷涂耐磨、低亲和力涂层。斗齿加长至传统斗轮机斗齿正常长度的1.2倍。
本发明提高了有格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块矿、粉矿作业之间的快速转换。设备的运行噪音低,故障率低。比其他类型堆取料机节约运行费用0.4元/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铲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块矿堆取作业中的斗轮机,该斗轮机包括铲斗1、接料槽2和斗轮体3,一组铲斗1均匀设置在斗轮体3上,铲斗1具有三角形斗口11,在三角形斗口11处设有斗齿,在铲斗1内侧喷涂有耐磨、低亲和力的涂层;斗轮体3与自动控制调速装置连接。
铲斗斗形要求既能存储足够的矿石,还要利于块矿的快速流出。斗轮体转速可以控制,不同的矿石具备不同的堆比重和流动性。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斗轮转速,使不同流动性的矿石尽可能多地落入接料槽2中。
在制作铲斗时,要求加大斗口宽带,在铲斗内侧喷涂耐磨、低亲和力涂层。斗齿加长至传统斗轮机斗齿正常长度的1.2倍。
具体要求如下:
1、铲斗设计:铲斗要求既能存储足够的矿石,还要利于矿石的快速流出。为防止物料在未到达接料槽顶端时从铲斗中流出,本发明在原无格式铲斗的底部加焊了一段圆弧形副斗,并与原铲斗呈40度夹角,使这种铲斗总体呈现未L形外形。副斗长度的确定以保证中间流动性物料或最大量物料的最佳出料点接近接料槽为原则,此时物料在接料槽左上端开始流出,在接料槽由上端基本倒空。铲斗斗口处密设斗齿,斗齿加长至传统斗轮机斗齿正常长度的1.2倍。铲斗内侧喷涂低亲和力的耐磨涂层碳化钨。
2、斗轮转速控制:不同的矿石具备不同的堆比重和流动性,因此铲斗中物料倒空的时间也不相同,控制斗轮体转速可提供给不同物料合适的滞空时间。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斗轮转速,使不同流动性的矿石尽可能多地落入接料槽中。本发明在PLC系统中插入一套开放性物料选择专家系统,操作人员通过点击不同的物料种类,能方便地进行斗轮转速的选择。
3、效率提高措施:
(1)加大斗口宽带,提高铲斗斗容,在相同装机容量下,斗口宽度可提高至1.2倍,斗容提高至1.4倍。
(2)在铲斗内侧喷涂低亲和力耐磨涂层。
(3)接料槽设计。减小接料槽高度尺寸,加大接料槽宽度尺寸;接料槽表面铺设耐磨非金属衬板。
本发明提高了斗轮堆取料机地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块矿、粉矿作业之间的快速转换。设备的运行噪音低,故障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