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424746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11322.1

申请日:

2014.01.06

公开号:

CN203716616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34

主分类号:

E04H15/34

申请人:

宽达联合贸易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侑伦; 程淑芬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优先权:

2013.06.03 TW 10211958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代理人:

张雅军;顾以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帐篷,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第一端面、一个第二端面、一个第一侧面、一个第二侧面及一个三角顶面,该三角顶面由该第一端面朝该第二端面的方向呈向下倾斜状,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第一端面弹性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端面拉引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设置在该第二端面上并且固定在地面或预定物品上,借此整体帐篷的组成构件相当简单轻便,并且能达到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该帐篷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前处的第一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后处的第二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一侧边处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另一侧边处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上方处并且连接在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两者间的三角顶面,该三角顶面中间顶点的位置是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且该三角顶面的高度是由该第二端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该第一端面两侧处设有二个套管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本体第一端面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支撑件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一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其两端分别穿入该本体二个套管布内,用以撑展出该第一端面的高度及外形,该第一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另一端拉引固定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单元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其一端与预定物品相接固定,用以撑展出该第二端面的高度及外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中间上端处设有一个耳部,该第一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一端面顶端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第一端面前方处延伸设有一个锥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所述第二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本体第二端面边角处,另一端则拉引固定在预定物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第二支撑件,相对该本体第二端面沿其边缘处设有多个套管布,该第二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穿入上述套管布内,该第二支撑件两侧处设有二个耳部,所述第二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二端面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缘处的套袋、以及一个穿设在 该套袋边缘处的束紧拉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一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一外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二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外帐。

说明书

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构件简单轻巧且能快速完成搭设效果的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休闲产业盛行,周休假期可让人们经常到户外进行野外活动,因此帐篷的使用相当频繁,一般帐篷的主要架构包括多根骨架、一个搭设在骨架上的内帐、以及一个铺设在内帐外处的外帐,每个骨架为了方便收纳,通常是分拆成多段,当使用者要搭设帐篷时,先让分拆的骨架穿过内帐各处后,再将骨架一一组接起来,如此骨架就可架撑起内帐,接着内帐各边角处以数根营钉钉固在地面上,最后再将外帐铺设在内帐外部并且以多条拉绳固定,如此即完成整个帐篷的搭设动作。
以上所述是一般现有帐篷的构造及其搭设动作,然而其组成构造对于搭设使用上有其缺失亟需改进,现有帐篷具有多个骨架零件,整体组成构件繁多且重量较重,不利于携带搬运,而此种骨架零件是分拆成多段,要使用时再一一组接起来,虽然此种分段结构能将体积缩小方便收纳,但是在进行组装及拆解时,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使用上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简单轻巧且搭设快速简便的帐篷。
本实用新型帐篷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
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前处的第一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后处的第二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一侧边处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另一侧边处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上方处并且连接在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两者间的三 角顶面,该三角顶面中间顶点的位置是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且该三角顶面的高度是由该第二端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该第一端面两侧处设有二个套管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本体第一端面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支撑件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一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其两端分别穿入该本体二套管布内,用以撑展出该第一端面的高度及外形,该第一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另一端拉引固定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单元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其一端与预定物品相接固定,用以撑展出该第二端面的高度及外形。
较佳地,该第一支撑件中间上端处设有一个耳部,该第一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一端面顶端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
较佳地,该本体第一端面前方处延伸设有一个锥部。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所述第二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本体第二端面边角处,另一端则拉引固定在预定物品上。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第二支撑件,相对该本体第二端面沿其边缘处设有多个套管布,该第二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穿入上述套管布内,该第二支撑件两侧处设有二个耳部,所述第二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二端面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缘处的套袋、以及一个穿设在该套袋边缘处的束紧拉线。
较佳地,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一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一外帐。
较佳地,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二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外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第一支撑单元快速撑展出该本体第一端面的形状,利用该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该第二端面且固定在预定物品上,借此达到整体构件简单轻巧以及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帐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有一个第一支撑件;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由另一视角观视该本体的情形;
图5是上述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
图7是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说明该第二支撑单元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支撑件;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物品作束紧状的套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帐篷在第一实施例中,主要包含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接着,再将上述各单元的组成构件及空间组合形态详述于后。
该本体10包括一个底面11、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前处的第一端面12、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后处的第二端面13、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一个侧边处的第一侧面14、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另一个侧边处的第二侧面15、以及一个设置在本体10上方处并且连接在第一端面12与第二端面13两者间的三角顶面16。以上各面界定出该本体10内部形成有一个可供使用者身体躺卧的帐篷空间,该底面11在各个边角处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111,每个固定部111可使用一般常见的营钉(图未示)钉固在地面上。第一侧面14上设有一个呈大面积状的网面141,该网面141侧边处开设有一个可进入帐篷空间的出入口142,在本实施例中,该出入口142是采用拉链做成可打开或关闭状,第二侧 面15上设有一个窗口151,该窗口151也是做成网面结构以保持透气性,该三角顶面16前端顶点位置是设在第一端面12上端处,且三角顶面16的高度是由第二端面13朝第一端面12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此种斜度设计可迅速达到排水作用,用以防止雨水蓄积在顶面上,第一端面12略呈三角形状而具有二个斜边121,二个斜边121上相连设置有二个中空圆筒状的套管布122,第一端面12前方处更延伸出有一个呈三角状的锥部123,该锥部123的形状愈往前就愈缩小,此种由大至小的形状设计,符合一般使用者身躯大而脚部小的比例配置,并且能有效节省帐篷的布料成本。该本体10在三角顶面16与第一侧面14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可对该出入口142作遮蔽的第一外帐161,该本体10在三角顶面16与第二侧面15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可对该窗口151作遮蔽的第二外帐162(见于图4),第一外帐161及第二外帐162可向外侧展开并以营钉固定在地面上,借此可发挥一般外帐应有的防水、遮阳及通风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让第一外帐161及第二外帐162与三角顶面16相连在一起,除了能节省外帐的布料成本,还可简化外帐的搭设动作。
第一支撑单元20包括一个可对本体10第一端面12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21、以及一个可对第一支撑件21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是采用一种空气棒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件21并不局限于空气棒,也可采用其它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构件,使用者对第一支撑件21中间处作角度弯折后,可让第一支撑件21略呈三角形状,第一支撑件21的两端会自动产生弹性回复力,此时使用者将第一支撑件21两端分别穿入本体10的二套管布122内,利用第一支撑件21两端产生向外扩张的回复力,可快速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外形。另外,第一支撑件21中间上端弯折处设有一个耳部211,首先让第一固定拉线22的一端对本体10第一端面12的顶端部位作束紧,再向上拉引至第一支撑件21的耳部211作绑接固定,接着,再让第一固定拉线22另一端以营钉牢紧地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就可固定住整个第一支撑单元20,并且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高度及外形。
第二支撑单元30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32,第二固定拉线32 一端分别接设在本体10第二端面13各个边角处,另一端再拉紧地固定在墙面或其它有相当高度的预定物品上,例如:树枝、自行车、柱子等等,如此第二支撑单元30就可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帐篷各布面构造及形状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预期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本实用新型帐篷主要是为了改良现有帐篷繁重骨架及组装不便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让该本体10以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为主要组成面,使用者在搭设成形出第一端面12及第二端面13时,就能快速完成整个帐篷本体10的搭设动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第一端面12利用第一支撑单元20撑固在地面上,第一支撑单元20的第一支撑件21具有弹性回复力,可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高度及外形,搭设动作方便且快速,而第二端面13利用第二支撑单元30固定在具有相当高度的物品上,可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再加上本实用新型整个组成构件并没有骨架零件,因此整体组成构件相当简单且轻巧,搬运携带相当方便,而且因为减少组装骨架的时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设有三角顶面16及锥部123,构成前小后大的外形,符合一般使用者的身体比例,且能有效达到节省布料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顶面16采用倾斜角度设计,遇到雨水可让水流顺利向下滑落,可避免顶面积水塌陷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本体10的第二端面13如果没有适当高度的物品可供固定支撑时,还可采用以下实施例进行搭设,参阅图6、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同样具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支撑单元30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支撑件31,本体10的第二端面13是呈矩形状,第二端面13上沿着边缘处设有数个套管布131,第二支撑件31同样是采用空气棒构造,其可作出略呈U形的转折形状,并且穿入上述各套管布131内,借此可撑出第二端面13的形状,第二支撑件31在接近二个弯折处设有二个耳部311,首先让第二固定拉线32一端对本体10第二端面13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再向上拉引至第二支撑件31的耳部311作绑紧固定,接着,再对第二固定拉线32另一端向下拉引并 以营钉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就可固定住整个第二支撑单元30,并且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包含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支撑单元30还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本体10第二端面13上缘处的套袋33、以及一个穿设在套袋33边缘处的束紧拉线34,该套袋33可对预定物品100(例如:柱子、自行车、栏杆…等等)作套罩覆盖,接着对束紧拉线34拉紧而使套袋33呈缩束状,如此该套袋33便可束紧固定在该物品100上,同样可达到快速搭设帐棚的效果。

帐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帐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帐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帐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帐篷.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61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16CN203716616U(21)申请号 201420011322.1(22)申请日 2014.01.06102119585 2013.06.03 TWE04H 15/34(2006.01)(73)专利权人宽达联合贸易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市(72)发明人蔡侑伦 程淑芬(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代理人张雅军 顾以中(54) 实用新型名称帐篷(57) 摘要一种帐篷,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第一端面、一个第二端面、一个第一侧面。

2、、一个第二侧面及一个三角顶面,该三角顶面由该第一端面朝该第二端面的方向呈向下倾斜状,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第一端面弹性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端面拉引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设置在该第二端面上并且固定在地面或预定物品上,借此整体帐篷的组成构件相当简单轻便,并且能达到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616 UCN 203716616 U1/1页21.一种帐篷,其。

3、特征在于:该帐篷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前处的第一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后处的第二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一侧边处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另一侧边处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上方处并且连接在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两者间的三角顶面,该三角顶面中间顶点的位置是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且该三角顶面的高度是由该第二端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该第一端面两侧处设有二个套管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本体第一端面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支撑件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一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其。

4、两端分别穿入该本体二个套管布内,用以撑展出该第一端面的高度及外形,该第一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另一端拉引固定在地面上;该第二支撑单元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其一端与预定物品相接固定,用以撑展出该第二端面的高度及外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中间上端处设有一个耳部,该第一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一端面顶端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第一端面前方处延伸设有一个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所述第二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本体第二端面边角处,另一端。

5、则拉引固定在预定物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第二支撑件,相对该本体第二端面沿其边缘处设有多个套管布,该第二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穿入上述套管布内,该第二支撑件两侧处设有二个耳部,所述第二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二端面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缘处的套袋、以及一个穿设在该套袋边缘处的束紧拉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一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一外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该三角。

6、顶面与该第二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外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16616 U1/4页3帐篷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构件简单轻巧且能快速完成搭设效果的帐篷。背景技术0002 目前休闲产业盛行,周休假期可让人们经常到户外进行野外活动,因此帐篷的使用相当频繁,一般帐篷的主要架构包括多根骨架、一个搭设在骨架上的内帐、以及一个铺设在内帐外处的外帐,每个骨架为了方便收纳,通常是分拆成多段,当使用者要搭设帐篷时,先让分拆的骨架穿过内帐各处后,再将骨架一一组接起来,如此骨架就可架撑起内帐,接着内帐各边角处以数根营钉钉固在地面上,最后再将外帐铺设在内帐外部并且以多条。

7、拉绳固定,如此即完成整个帐篷的搭设动作。0003 以上所述是一般现有帐篷的构造及其搭设动作,然而其组成构造对于搭设使用上有其缺失亟需改进,现有帐篷具有多个骨架零件,整体组成构件繁多且重量较重,不利于携带搬运,而此种骨架零件是分拆成多段,要使用时再一一组接起来,虽然此种分段结构能将体积缩小方便收纳,但是在进行组装及拆解时,往往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使用上并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简单轻巧且搭设快速简便的帐篷。0005 本实用新型帐篷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0006 该本体包括一个底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前处的第一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

8、底面后处的第二端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一侧边处的第一侧面、一个连接设在该底面另一侧边处的第二侧面、以及一个设置在该本体上方处并且连接在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两者间的三角顶面,该三角顶面中间顶点的位置是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且该三角顶面的高度是由该第二端面朝该第一端面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该第一端面两侧处设有二个套管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该本体第一端面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一个可对该第一支撑件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该第一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产生弹性回复力,其两端分别穿入该本体二套管布内,用以撑展出该第一端面的高度及外形,该第一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第一端面上端处,另一端拉引固定在地面上;该第二。

9、支撑单元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其一端与预定物品相接固定,用以撑展出该第二端面的高度及外形。0007 较佳地,该第一支撑件中间上端处设有一个耳部,该第一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一端面顶端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0008 较佳地,该本体第一端面前方处延伸设有一个锥部。0009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所述第二固定拉线一端接设在该本体第二端面边角处,另一端则拉引固定在预定物品上。0010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第二支撑件,相对该本体第二端面沿其边缘处说 明 书CN 203716616 U2/4页4设有多个套管布,该第二支撑件可作角度弯折并穿入上述套管布内。

10、,该第二支撑件两侧处设有二个耳部,所述第二固定拉线的一端对该第二端面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并且向上拉引至该耳部作绑接固定。0011 较佳地,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该本体第二端面上缘处的套袋、以及一个穿设在该套袋边缘处的束紧拉线。0012 较佳地,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一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一外帐。0013 较佳地,该本体在该三角顶面与该第二侧面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第二外帐。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第一支撑单元快速撑展出该本体第一端面的形状,利用该第二支撑单元连接该第二端面且固定在预定物品上,借此达到整体构件简单轻巧以及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0015 图1是。

11、本实用新型帐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包括有一个第一支撑件;0016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侧视图;0017 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俯视图;0018 图4是上述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由另一视角观视该本体的情形;0019 图5是上述实施例的前视图;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0021 图7是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说明该第二支撑单元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支撑件;0022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该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一个可对物品作束。

12、紧状的套袋。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24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0025 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帐篷在第一实施例中,主要包含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接着,再将上述各单元的组成构件及空间组合形态详述于后。0026 该本体10包括一个底面11、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前处的第一端面12、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后处的第二端面13、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一个侧边处的第一侧面14、一个连接设在底面11另一个侧边处的第二侧面15、以及一个设置在本体10上方处并且连接在。

13、第一端面12与第二端面13两者间的三角顶面16。以上各面界定出该本体10内部形成有一个可供使用者身体躺卧的帐篷空间,该底面11在各个边角处延伸设有多个固定部111,每个固定部111可使用一般常见的营钉(图未示)钉固在地面上。第一侧面14上设有一个呈大面积状的网面141,该网面141侧边处开设有一个可进入帐篷空间的出入口142,在本实说 明 书CN 203716616 U3/4页5施例中,该出入口142是采用拉链做成可打开或关闭状,第二侧面15上设有一个窗口151,该窗口151也是做成网面结构以保持透气性,该三角顶面16前端顶点位置是设在第一端面12上端处,且三角顶面16的高度是由第二端面13朝。

14、第一端面12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此种斜度设计可迅速达到排水作用,用以防止雨水蓄积在顶面上,第一端面12略呈三角形状而具有二个斜边121,二个斜边121上相连设置有二个中空圆筒状的套管布122,第一端面12前方处更延伸出有一个呈三角状的锥部123,该锥部123的形状愈往前就愈缩小,此种由大至小的形状设计,符合一般使用者身躯大而脚部小的比例配置,并且能有效节省帐篷的布料成本。该本体10在三角顶面16与第一侧面14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可对该出入口142作遮蔽的第一外帐161,该本体10在三角顶面16与第二侧面15接连处延伸设有一个可对该窗口151作遮蔽的第二外帐162(见于图4),第一外帐161及第二外。

15、帐162可向外侧展开并以营钉固定在地面上,借此可发挥一般外帐应有的防水、遮阳及通风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让第一外帐161及第二外帐162与三角顶面16相连在一起,除了能节省外帐的布料成本,还可简化外帐的搭设动作。0027 第一支撑单元20包括一个可对本体10第一端面12作撑展的第一支撑件21、以及一个可对第一支撑件21拉引的第一固定拉线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是采用一种空气棒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件21并不局限于空气棒,也可采用其它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构件,使用者对第一支撑件21中间处作角度弯折后,可让第一支撑件21略呈三角形状,第一支撑件21的两端会自动产生弹性回复力,此时使用者将。

16、第一支撑件21两端分别穿入本体10的二套管布122内,利用第一支撑件21两端产生向外扩张的回复力,可快速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外形。另外,第一支撑件21中间上端弯折处设有一个耳部211,首先让第一固定拉线22的一端对本体10第一端面12的顶端部位作束紧,再向上拉引至第一支撑件21的耳部211作绑接固定,接着,再让第一固定拉线22另一端以营钉牢紧地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就可固定住整个第一支撑单元20,并且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高度及外形。0028 第二支撑单元30包括多条第二固定拉线32,第二固定拉线32一端分别接设在本体10第二端面13各个边角处,另一端再拉紧地固定在墙面或其它有相当高度的预定物品上,。

17、例如:树枝、自行车、柱子等等,如此第二支撑单元30就可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0029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帐篷各布面构造及形状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预期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0030 本实用新型帐篷主要是为了改良现有帐篷繁重骨架及组装不便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让该本体10以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为主要组成面,使用者在搭设成形出第一端面12及第二端面13时,就能快速完成整个帐篷本体10的搭设动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第一端面12利用第一支撑单元20撑固在地面上,第一支撑单元20的第一支撑件21具有弹性回复力,可撑展出第一端面12的高度及外形,搭设动作方便且快速,而第。

18、二端面13利用第二支撑单元30固定在具有相当高度的物品上,可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再加上本实用新型整个组成构件并没有骨架零件,因此整体组成构件相当简单且轻巧,搬运携带相当方便,而且因为减少组装骨架的时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搭设帐篷的使用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设有三角顶面16及锥部123,构成前小后大的外形,符合一般使用者的身体比例,且能有效达到节省布料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说 明 书CN 203716616 U4/4页6三角顶面16采用倾斜角度设计,遇到雨水可让水流顺利向下滑落,可避免顶面积水塌陷的问题。0031 另外,本实用新型本体10的第二端面13如果没有适当高度。

19、的物品可供固定支撑时,还可采用以下实施例进行搭设,参阅图6、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同样具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支撑单元30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支撑件31,本体10的第二端面13是呈矩形状,第二端面13上沿着边缘处设有数个套管布131,第二支撑件31同样是采用空气棒构造,其可作出略呈U形的转折形状,并且穿入上述各套管布131内,借此可撑出第二端面13的形状,第二支撑件31在接近二个弯折处设有二个耳部311,首先让第二固定拉线32一端对本体10第二端面13的边角部位作束紧,再向上拉引至第二支撑件31的耳部311作绑紧固定,接着,再对第。

20、二固定拉线32另一端向下拉引并以营钉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就可固定住整个第二支撑单元30,并且撑展出第二端面13的高度及外形。0032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包含有一个本体10、一个第一支撑单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支撑单元30还包括一个相连设置在本体10第二端面13上缘处的套袋33、以及一个穿设在套袋33边缘处的束紧拉线34,该套袋33可对预定物品100(例如:柱子、自行车、栏杆等等)作套罩覆盖,接着对束紧拉线34拉紧而使套袋33呈缩束状,如此该套袋33便可束紧固定在该物品100上,同样可达到快速搭设帐棚的效果。说 明 书CN 203716616 U1/8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6 U2/8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6 U3/8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6 U4/8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6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