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2311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130365.6

申请日:

2015.03.07

公开号:

CN204456666U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C 5/16登记生效日:201701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熊冬仔变更后权利人:江西省路桥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中大道68号变更后权利人: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中大道68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C 5/16登记生效日:201612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宋萍萍变更后权利人:熊冬仔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贤庠镇海墩村下4组变更后权利人: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中大道68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C 5/1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宋萍萍变更后:熊冬仔|||授权

IPC分类号:

E04C5/16

主分类号:

E04C5/16

申请人:

宋萍萍

发明人:

宋萍萍

地址:

315700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贤庠镇海墩村下4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所述续接器设于各钢铰线交会处用以连接固定各钢铰线;所述续接器设有二锚头,以及用以连接二锚头的固定螺杆,各锚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两端并与其相通的第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有一夹片用以夹置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由各锚头的第一开口穿出,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有朝外扩张的倒角,所述固定螺杆连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螺杆形成有一灌浆导孔,所述灌浆导孔与各第二开口相互导通。本实用新型灌浆饱实,浆水可完全包覆钢绞线,续接器内不会存在有空气及水气等腐蚀因子,经长期使用可避免产生锚头或钢绞线腐蚀。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所述续接器设于各钢铰线交会处用以连接固定各钢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器设有二锚头,以及用以连接二锚头的固定螺杆,各锚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两端并与其相通的第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有一夹片用以夹置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由各锚头的第一开口穿出,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有朝外扩张的倒角,所述固定螺杆连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螺杆形成有一灌浆导孔,所述灌浆导孔与各第二开口相互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第二开口间还设有弹性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形成有凹槽以供所述弹性组件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弹性组件间还设有垫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呈锥状,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与所述锥状相对应的斜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续接器在实施上因结构设计不佳而存在使用上的缺陷,例如灌浆不实,浆水包覆钢绞线不全,续接器内存在空气及水气等腐蚀因子,经长期使用后即易产生锚头或钢绞线腐蚀,甚至断裂,导致设计预紧力未达要求,危及预紧力结构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所述续接器设于各钢铰线交会处用以连接固定各钢铰线;所述续接器设有二锚头,以及用以连接二锚头的固定螺杆,各锚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两端并与其相通的第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有一夹片用以夹置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由各锚头的第一开口穿出,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有朝外扩张的倒角,所述固定螺杆连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螺杆形成有一灌浆导孔,所述灌浆导孔与各第二开口相互导通。
所述夹片与所述第二开口间还设有弹性组件。
所述容置空间形成有凹槽以供所述弹性组件定位。
所述夹片与所述弹性组件间还设有垫片。
所述夹片呈锥状,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与所述锥状相对应的斜边。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灌浆饱实,浆水可完全包覆钢绞线,续接器内不会存在有空气及水气等腐蚀因子,经长期使用可避免产生锚头或钢绞线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灌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头与钢绞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所述续接器1设于各钢铰线21、22交会处用以连接固定各钢铰线21、22;所述续接器1设有二锚头11、12,以及用以连接二锚头11、12的固定螺杆13,各锚头11、12设有一容置空间111、121以及位于两端并与其相通的第一、第二开口112、113、122、123,所述容置空间111、121容置有一夹片14用以夹置钢绞线21、22,所述夹片14呈锥状,所述容置空间111、121形成与所述锥状相对应的斜边a,所述第一开口112、122形成有朝外扩张的倒角b,所述固定螺杆13连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113、123,所述固定螺杆13两端形成有螺接部131,各锚头第二开口113、123形成有相对应的螺接段c,所述固定螺杆13形成有一灌浆导孔132,所述灌浆导孔132与各第二开口113、123相互导通。
所述夹片14与所述第二开口113、123间还设有弹性组件15,所述夹片14与所述弹性组件15间设有垫片16,所述固定螺杆13形成有凹槽133以供所述弹性组件15定位;整体组装时,各钢绞线21、22一端夹设于所述夹片14中,将所述夹片14连同钢绞线21、22分别安装于各锚头的容置空间111、121内,钢绞线21、22另一端则由各锚头的第一开口112、122穿出,所述夹 片14卡制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斜边a处,所述夹片14上依次放置有垫片16以及弹性组件15,再将一固定螺杆13分别锁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113、123处,通过所述螺接部131以及螺接段c相互螺合的作用,将各锚头11、12由所述固定螺杆13连接固定,进而连接固定各钢铰线21、22,所述弹性组件15可定位于凹槽133中;另外,各锚头11、12外壁面可形成有二相对应的平行边114、124,可方便组装时利用工具(例如扳手)进行装配。
当进行灌浆时,由第一开口112、122处进行灌浆,如图4及图5所示,通过所述倒角b的设计利于浆水3从钢绞线21、22麻花缝隙g流入续接器1内,以及利用所述灌浆导孔132有利于产生排气及饱浆,达到保护及防锈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续接器结构,所述续接器设于各钢铰线交会处用以连接固定各钢铰线;所述续接器设有二锚头,以及用以连接二锚头的固定螺杆,各锚头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两端并与其相通的第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容置有一夹片用以夹置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由各锚头的第一开口穿出,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有朝外扩张的倒角,所述固定螺杆连接于各锚头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螺杆形成有一灌浆导孔,所述灌浆导孔与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