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2197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74900.6

申请日:

2014.02.21

公开号:

CN203729255U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B 3/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61号变更后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61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504|||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04; E02B3/06

主分类号:

E02B3/04

申请人: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永昌; 吴遵奇; 赵瑞东

地址: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既有沉箱码头结构整体性好的特点,又具有扶壁码头结构工程量较少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受力性能的箱肋式重力码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设有前墙和后墙,所述的前墙和后墙平行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底板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前后隔板轴线位置相同,属于码头设计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垂直设有前墙(2)和后墙(3),所述的前墙(2)和后墙(3)平行设置,在前墙(2)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4),底板(1)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5),前隔板(4)和后隔板(5)的轴线位置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隔板(5)的一端设置在底板(1)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3)的上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6),两端的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倒滤腔(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墙(2)、后墙(3)、前隔板(4)和后隔板(5)分别与底板(1)之间通过倒角(8)连接。

说明书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码头结构,具体的说,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属于码头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力式码头是码头建筑物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其整体性好、结构坚固耐久,维修量少,对较大的集中荷载适应性较强。重力式码头主要包括方块码头、沉箱码头、扶壁码头以及其他型式码头(圆筒结构等)。其中沉箱结构整体性好,构件受力相对扶壁结构较小,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海侧轨荷载(集装箱码头)很大的情况,但其工程量相对较大,造价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码头工程;扶壁码头结构整体性较沉箱码头稍差,前壁板及肋板受力较大,并且对于海侧轨荷载(集装箱码头)较大的情况,其构件受力不好,但扶壁码头工程量相对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码头工程。 
如今,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好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浪费,已成为摆在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为减小沉箱码头工程量,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如何同时利用扶壁结构型式特点,解决其应用于大型码头结构中内力较大的问题,是学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沉箱码头结构整体性好的特点,又具有扶壁码头结构工程量较少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受力性能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设有前墙和后墙,所述的前墙和后墙平行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底板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前隔板和后隔板的轴线位置相同。 
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后隔板的一端设置在底板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的上部。 
进一步的,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两端的前隔板与前后墙形成倒滤腔。 
进一步的,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前墙、后墙、前隔板和后隔板分别与底板之间通过倒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结构兼具了重力式沉箱码头结构与扶壁码头结构的优点,即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又充分利用了各构件的受力特点,很大幅度的减小了工程量,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码头结构在向降低造价,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b) 前仓格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担水平波浪力、土压力以及很大的竖向荷载(轨道荷载等),相对于扶壁码头结构,受力更合理,整体性更好; 
c) 对于大型码头,相对于不太适用的扶壁码头结构,新型组合结构的前仓格构件受力更小,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靠性更高;
d) 后肋板结构作为前仓格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充分利用了扶壁结构受力特点,取消了常规沉箱的后壁与后纵隔墙等后仓格结构,充分发挥了构件的受力性能,大幅度减小了工程量,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e) 相对于常规的沉箱结构,新型组合结构沉箱内回填料大幅度减少,施工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底板1,前墙2,后墙3,前隔板4,后隔板5,前仓格6,倒滤腔7,倒角8,前趾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说明,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够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参阅图1至图3,包括底板1,底板1作为整个结构的基础及稳定结构,其宽度直接由结构计算分析确定。底板1的前端设有前趾9。底板1上垂直设有前墙2和后墙3,所述的前墙2和后墙3平行设置,在前墙2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4,两两相邻的前隔板4之间的间距可与常规的沉箱结构类似,通过计算确定。并且,相邻的两个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6,两端的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形成倒滤腔7。其中,前仓格6是码头岸壁的挡水、挡土结构及上部荷载(轨道荷载等)的基础结构。对于扶壁码头而言,若用于大型深水码头中,则其前壁板既要承担挡土结构,又承受很大的水平外侧波浪力与内侧静止土压力作用和上部很大的竖向轨道荷载,由于壁板高度很高,该薄壁结构很难满足设计要求,且整体性、可靠性很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前侧采用前仓格6,既能挡土,又承受很大波浪力、土压力等水平荷载和很大的竖向轨道荷载,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前仓格6尺寸可以根据码头的高度调整,沿码头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施工能力设置一个至多个箱格。
底板1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5,其中,所述的后隔板5的一端设置在底板1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3上部。后侧采用肋型结构即后隔板5,减少底板和前箱格的受力,后隔板5的高度可以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后隔板5与前隔板4对应对应设置。 
为了安装的稳定性,前墙2、后墙3、前隔板4和后隔板5与底板1之间设置倒角8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各个部件计算理论方法和施工工艺: 
计算理论
a)基本荷载及荷载组合
结构所受土压力、剩余水压力、波浪荷载、海流荷载、地震荷载、船舶荷载、工艺荷载等使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状态下的荷载组合,可以参照港口工程有关规范执行。
b)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结构受力分析包括使用期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分析、基顶应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以及结构内力分析和施工期稳定分析。
使用期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分析、基顶应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施工期稳定分析可以按照《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进行验算。 
结构内力分析可以建立整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也可以简化后将各结构构件分别考虑,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工具可以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如ANSYS等,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构件内力、结构变位等。 
施工工艺 
该箱肋结构作为重力式码头结构的一种,其施工工艺与常规重力式码头类似,主要工序如下:
a) 首先在大型预制场进行新型组合结构的预制,主要包括模板的设计施工、钢筋网制作、混凝土浇筑等。在混凝土浇筑,尤其是扶壁后肋板等关键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b) 现场按设计计算要求进行重力式结构基槽开挖;
c) 进行基床抛石、夯实及整平;
d) 新型组合结构的出运、定位与安装;
e) 结构内及后方回填,形成陆域,最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并安装上部附属设施。
该结构尤其适用于具备干地施工条件的大型码头工程。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925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23CN203729255U(21)申请号 201420074900.6(22)申请日 2014.02.21E02B 3/04(2006.01)E02B 3/06(2006.01)(73)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61号(72)发明人卢永昌 吴遵奇 赵瑞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既。

2、有沉箱码头结构整体性好的特点,又具有扶壁码头结构工程量较少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受力性能的箱肋式重力码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设有前墙和后墙,所述的前墙和后墙平行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底板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前后隔板轴线位置相同,属于码头设计技术领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9255 UCN 203729255 U1/1页21.一种箱肋式的重。

3、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垂直设有前墙(2)和后墙(3),所述的前墙(2)和后墙(3)平行设置,在前墙(2)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4),底板(1)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5),前隔板(4)和后隔板(5)的轴线位置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隔板(5)的一端设置在底板(1)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3)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6),两端的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倒滤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肋式。

4、的重力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墙(2)、后墙(3)、前隔板(4)和后隔板(5)分别与底板(1)之间通过倒角(8)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29255 U1/3页3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码头结构,具体的说,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属于码头设计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重力式码头是码头建筑物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其整体性好、结构坚固耐久,维修量少,对较大的集中荷载适应性较强。重力式码头主要包括方块码头、沉箱码头、扶壁码头以及其他型式码头(圆筒结构等)。其中沉箱结构整体性好,构件受力相对扶壁结构较小,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海侧轨荷载(集装箱码头)很。

5、大的情况,但其工程量相对较大,造价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码头工程;扶壁码头结构整体性较沉箱码头稍差,前壁板及肋板受力较大,并且对于海侧轨荷载(集装箱码头)较大的情况,其构件受力不好,但扶壁码头工程量相对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码头工程。0003 如今,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好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浪费,已成为摆在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为减小沉箱码头工程量,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如何同时利用扶壁结构型式特点,解决其应用于大型码头结构中内力较大的问题,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实用新型内容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沉箱码。

6、头结构整体性好的特点,又具有扶壁码头结构工程量较少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构件的受力性能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设有前墙和后墙,所述的前墙和后墙平行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底板和后墙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前隔板和后隔板的轴线位置相同。0006 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后隔板的一端设置在底板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的上部。0007 进一步的,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相邻两前隔板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两端的前隔板与前后墙形成倒滤。

7、腔。0008 进一步的,上述的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所述的前墙、后墙、前隔板和后隔板分别与底板之间通过倒角连接。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0010 a)结构兼具了重力式沉箱码头结构与扶壁码头结构的优点,即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又充分利用了各构件的受力特点,很大幅度的减小了工程量,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码头结构在向降低造价,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0011 b) 前仓格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担水平波浪力、土压力以及很大的竖向荷载说 明 书CN 203729255 U2/3页4(轨道荷载等),相对于扶壁码头结构,受力更合理,整体性更好。

8、;0012 c) 对于大型码头,相对于不太适用的扶壁码头结构,新型组合结构的前仓格构件受力更小,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靠性更高;0013 d) 后肋板结构作为前仓格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充分利用了扶壁结构受力特点,取消了常规沉箱的后壁与后纵隔墙等后仓格结构,充分发挥了构件的受力性能,大幅度减小了工程量,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0014 e) 相对于常规的沉箱结构,新型组合结构沉箱内回填料大幅度减少,施工速度更快。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立体示意图;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平面示意图;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肋结构剖面示意图;0018 其中:底板1,前墙2,。

9、后墙3,前隔板4,后隔板5,前仓格6,倒滤腔7,倒角8,前趾9。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说明,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够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0020 实施例1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参阅图1至图3,包括底板1,底板1作为整个结构的基础及稳定结构,其宽度直接由结构计算分析确定。底板1的前端设有前趾9。底板1上垂直设有前墙2和后墙3,所述的前墙2和后墙3平行设置,在前墙2和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前隔板4,两两相邻的前隔板4之间的间距可与常规的沉箱结构类似,通过计算确。

10、定。并且,相邻的两个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前仓格6,两端的前隔板4与前后墙形成形成倒滤腔7。其中,前仓格6是码头岸壁的挡水、挡土结构及上部荷载(轨道荷载等)的基础结构。对于扶壁码头而言,若用于大型深水码头中,则其前壁板既要承担挡土结构,又承受很大的水平外侧波浪力与内侧静止土压力作用和上部很大的竖向轨道荷载,由于壁板高度很高,该薄壁结构很难满足设计要求,且整体性、可靠性很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前侧采用前仓格6,既能挡土,又承受很大波浪力、土压力等水平荷载和很大的竖向轨道荷载,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前仓格6尺寸可以根据码头的高度调整,沿码头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施工能力设置一个至多个箱格。0022 底板1和。

11、后墙3之间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后隔板5,其中,所述的后隔板5的一端设置在底板1的边缘,另一端设置在后墙3上部。后侧采用肋型结构即后隔板5,减少底板和前箱格的受力,后隔板5的高度可以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后隔板5与前隔板4对应对应设置。0023 为了安装的稳定性,前墙2、后墙3、前隔板4和后隔板5与底板1之间设置倒角8连接。说 明 书CN 203729255 U3/3页50024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各个部件计算理论方法和施工工艺:0025 计算理论0026 a)基本荷载及荷载组合0027 结构所受土压力、剩余水压力、波浪荷载、海流荷载、地震荷载、船舶荷载、工艺荷载等使用荷。

12、载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状态下的荷载组合,可以参照港口工程有关规范执行。0028 b)结构设计计算方法0029 结构受力分析包括使用期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分析、基顶应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以及结构内力分析和施工期稳定分析。0030 使用期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分析、基顶应力及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施工期稳定分析可以按照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进行验算。0031 结构内力分析可以建立整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也可以简化后将各结构构件分别考虑,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工具可以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如ANSYS等,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构件内力、结构变位等。0032 施工工艺0033 该箱肋结。

13、构作为重力式码头结构的一种,其施工工艺与常规重力式码头类似,主要工序如下:0034 a) 首先在大型预制场进行新型组合结构的预制,主要包括模板的设计施工、钢筋网制作、混凝土浇筑等。在混凝土浇筑,尤其是扶壁后肋板等关键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0035 b) 现场按设计计算要求进行重力式结构基槽开挖;0036 c) 进行基床抛石、夯实及整平;0037 d) 新型组合结构的出运、定位与安装;0038 e) 结构内及后方回填,形成陆域,最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并安装上部附属设施。0039 该结构尤其适用于具备干地施工条件的大型码头工程。0040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729255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29255 U2/2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2925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