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5543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CN203755436U(21)申请号 201420073309.9(22)申请日 2014.02.20E03F 5/22(2006.01)(73)专利权人四川兴利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9号(72)发明人陈继红(54) 实用新型名称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水泵、作业平台、粉碎型格栅和水管,以及设置在筒体上部的出水管和设置在筒体下部的进水管,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正方体凹槽,粉碎型格栅安装在筒。
2、体的下部内侧边,水管竖直安装在筒体内,水管的上端与出水管连接,水管的下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置于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底部做成正方体凹槽结构,水泵将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水抽取过后,水螺旋进入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过程会带动筒体底部的淤泥,做到了勿须人工清理即可将筒体底部的淤泥清理干净的效果,此外筒体为经玻璃纤维缠绕的筒体,占地面积小,可直接进行预埋,并且耐腐蚀。(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55436 UC。
3、N 203755436 U1/1页21.一种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水泵、作业平台、粉碎型格栅和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上部的出水管和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的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正方体凹槽,所述粉碎型格栅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下部内侧边,所述水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上部内侧的扶梯、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通风孔和井盖,所述扶梯的下端连接所述作。
4、业平台,所述井盖设置在所述扶梯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止回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和所述粉碎型格栅的电机上端均通过链条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经玻璃纤维缠绕的圆柱形筒体。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55436 U1/2页3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给排水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对过地埋式预制泵站的需求非常大,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
5、的加快,以及全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领域里的废水不能自流到排放管道,这就需要泵站去提升和输送。而传统的混凝土泵站由于受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投资高,混凝土池壁容易腐蚀、泵坑内杂质沉积等因素影响,越来越不能被大家接受。而预制地埋式泵站由于具有显著的优点和良好的匹配性能,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并广泛地应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市政设施、住宅、隧道、桥梁、人防等领域。传统的预制地埋式泵站不能做到彻底清除筒体内的淤泥。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0005 一种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
6、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水泵、作业平台、粉碎型格栅和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上部的出水管和设置在所述筒体下部的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正方体凹槽,所述粉碎型格栅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下部内侧边,所述水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0006 水泵将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水抽取过后,筒体内的水会曾螺旋状进入到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水螺旋进入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过程会带动筒体底部的淤泥,做到了勿须人工清理即可将筒体底部的淤泥清理干净的效果。0007 具体地,所述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
7、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上部内侧的扶梯、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通风孔和井盖,所述扶梯的下端连接所述作业平台,所述井盖设置在所述扶梯的上端。0008 具体地,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止回阀。0009 具体地,所述水泵和所述粉碎型格栅的电机上端均通过链条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0010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经玻璃纤维缠绕的圆柱形筒体。0011 经玻璃纤维缠绕的圆柱形筒体具有耐腐蚀的特点。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3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筒体的底部做成正方体凹槽结构,水泵将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水抽取过后,筒体内的水会曾螺旋状进入到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水螺旋。
8、进入筒体的底部正方体凹槽内的过程会带动筒体底部的淤泥,做到了勿须人工清理即可将筒体底部的淤泥清理干净的效果,此外筒体为经玻璃纤维缠绕的筒体,占地说 明 书CN 203755436 U2/2页4面积小,可直接进行预埋,并且耐腐蚀。发明内容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中:1-通风孔,2-出水管,3-止回阀,4-水管,5-水泵,6-井盖,7-扶梯,8-链条,9-粉碎型格栅,10-进水管,11-正方体凹槽,12-筒体,13-作业平台。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预旋转泵站装置,包括筒体12。
9、、设置在筒体12内的水泵5、作业平台13、粉碎型格栅9和水管4,以及设置在筒体12上部的出水管2和设置在筒体12下部的进水管10,筒体12的底部设置有正方体凹槽11,粉碎型格栅9安装在筒体12的下部内侧边,水管4竖直安装在筒体12内,水管4的上端与出水管2连接,水管4的下端与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水泵5的进水口置于筒体12的底部正方体凹槽11内。0018 水泵5将筒体12的底部正方体凹槽11内的水抽取过后,筒体12内的水会曾螺旋状进入到筒体12的底部正方体凹槽11内,水螺旋进入筒体12的底部正方体凹槽11内的过程会带动筒体12底部的淤泥,做到了勿须人工清理即可将筒体12底部的淤泥清理干净的效果。。
10、0019 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体12上部内侧的扶梯7、设置在筒体12顶部的通风孔1和井盖6,扶梯7的下端连接作业平台13,井盖6设置在扶梯7的上端。水管4的上端与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止回阀3。水泵5和粉碎型格栅9的电机上端均通过链条8与筒体12的顶部连接。筒体12为经玻璃纤维缠绕的圆柱形筒体。0020 污水由进水管10进入到筒体12内,粉碎型格栅9对大块的生活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后排入到筒体12内,之后水泵5将水抽取过后经水管4和出水管2排出。0021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它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或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755436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5543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