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坐两用马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蹲坐两用马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28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4288U(21)申请号 201420348881.1(22)申请日 2014.06.27E03D 11/02(2006.01)A47K 17/02(2006.01)(73)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801号(72)发明人徐伟 苏珉(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代理人贺元(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蹲坐两用马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蹲坐两用马桶,包括马桶体和两块脚踏板,所述马桶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条竖。
2、向的升降导轨,每条升降导轨的底端处设有铰座;所述两块脚踏板分置在马桶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升降导轨形成滑动装配,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对应升降导轨的一字形滑槽,脚踏板的滑槽内通过锁紧件滑动装配有摆动杆、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升降导轨底端的铰座铰接,所述脚踏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承在地面上、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承杆。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马桶存在的卫生性问题;且其所存在的可调节性和可折叠收缩性,使得马桶的坐式和蹲式转换方便,从而有效适宜了不同人的使用要求,使用便利性好,实用性强。(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288 UCN 203924288 U1/1页21. 一种蹲坐两用马桶,包括马桶体(1)和两块脚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条竖向的升降导轨(9),每条升降导轨(9)的底端处设有铰座(12);所述两块脚踏板(2)分置在马桶体(1)的两侧、与对应的升降导轨(9)形成滑动装配,所述脚踏板(2)上设有对应升降导轨(9)的一字形滑槽(10),脚踏板(2)的滑槽(10)内通过锁紧件(7)滑动装配有摆动杆(3)、该摆动杆(3)的另一端与升降导轨(9)底端的铰座(12)铰接,所述脚踏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承在地面上、能够调节。
4、高度的支承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主要由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构成,下支承杆(5)的底端连接在地面或地面上固定的支脚(4)上,上支承杆(6)的顶端滑动装配在脚踏板(2)的底部,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上分别设有不同高度的多个调节孔(13),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之间的重叠调节孔内装配有调节栓(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7)为锁紧螺杆;所述脚踏板(2)的滑槽(10)相对于锁紧件(7)的面上设有若干制动凸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2)与升降导轨(9)之间通过滚。
5、动轮(11)滑动装配。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轨(9)在马桶体(1)上以内凹或外凸的方式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体(1)的外壁上设有匹配马桶体外壁轮廓的外壳,该外壳用于布置升降导轨(9)。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蹲坐两用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体(1)的便口前沿处设有向上凸起的防溅罩(8)。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24288 U1/3页3一种蹲坐两用马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器具,具体是一种蹲坐两用马桶。背景技术0002 马桶的正式名称为坐便器,主要由从地面凸起的马桶体、连接在马桶体后。
6、部的储水箱和储水箱上的控制开关构成,其在使用时以人体的坐式为特点,从而使得马桶使用起来的舒适度高,这尤其在体弱老人、行动不便残疾人的使用上更为明显。然而,马桶的使用特性决定了人体与马桶体便口外缘的直接接触,这种直接接触会使不同人之间、同一人前后次之间(主要是便渍)存在高风险的细菌传/感染,很不卫生(尤其是有些具有洁癖的人群通常拒绝使用马桶)。0003 针对上述马桶存在的卫生性问题,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给马桶配备一次性的马桶垫,其防护效果非常有限,而且使用后随着水渍飞溅、马桶垫浸湿后容易贴附在人体上,使用感觉不佳。0004 为了有效解决马桶存在的卫生性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将马桶坐式改为蹲式。
7、的转换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蹲坐两用式冲水马桶”(公开号:CN 2729175,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蹲坐自动两用式马桶装置”(公开号:CN 201713910,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实现坐式马桶蹲坐转换的蹲坐转换机构”(公开号:CN 102813487,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等,这些技术虽实现了马桶的蹲坐两用,但其蹲式的设计结构在实现蹲式的时候会影响坐式的使用便利性,很不实用。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换方便、适宜不同使用要求、实用性强的蹲坐两用马桶。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蹲坐两用马桶,包括马桶体和两块脚踏板,所述马桶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条竖向的升降导轨,每条升降导轨的底端处设有铰座;所述两块脚踏板分置在马桶体的两侧、与对应的升降导轨形成滑动装配,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对应升降导轨的一字形滑槽,脚踏板的滑槽内通过锁紧件滑动装配有摆动杆、该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升降导轨底端的铰座铰接,所述脚踏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承在地面上、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承杆。0007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杆主要由下支承杆和上支承杆构成,下支承杆的底端连接在地面或地面上固定的支脚上,上支承杆的顶端滑动装配在脚踏板的底部,下支承杆和上支承杆上分别设有不同高度的多个调节孔,下支承杆和上支承杆之间的重叠调节孔。
9、内装配有调节栓。0008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杆;所述脚踏板的滑槽相对于锁紧件的面上设有若干制动凸齿。0009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与升降导轨之间通过滚动轮滑动装配。说 明 书CN 203924288 U2/3页4001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导轨在马桶体上以内凹或外凸的方式设置。0011 再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马桶体的外壁上设有匹配马桶体外壁轮廓的外壳,该外壳用于布置升降导轨。0012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体的便口前沿处设有向上凸起的防溅罩。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 1. 通过在马桶体的侧部滑动装配脚踏板及相应的支撑结构(即坐蹲转换结构),使传统的坐式马桶实现了。
10、蹲式特点,进而有效解决了马桶存在的卫生性问题;结构简单的坐蹲转换结构所存在的可调节性和可折叠收缩性,使得马桶的坐式和蹲式转换方便,从而有效适宜了不同人的使用要求,更何况这种结构简单的坐蹲转换结构在实现坐式时不存在严重的妨碍脚位问题,使用便利性好,实用性强;0015 2. 通过将马桶体上布置坐蹲转换结构的升降导轨布置在马桶体的外壁外壳上,即马桶体不直接布置坐蹲转换结构,而是通过其外壁处的外壳布置,从而有效降低了马桶的制造难度,同时有效提高了马桶的结构强度;0016 3. 根据人体排便特性,在马桶体的便口前沿处所设置的防溅罩有效避免了蹲式排便时、便液外溅,进一步有效强化了卫生性和便器周围环境。附图。
11、说明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9 图2是图1的侧视图。0020 图中代号含义:1马桶体;2脚踏板;3摆动杆;4支脚;5下支承杆;6上支承杆;7锁紧件;8防溅罩;9升降导轨;10滑槽;11滚动轮;12铰座;13调节孔;14调节栓。具体实施方式0021 实施例10022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马桶体1和两块脚踏板2。0023 其中,马桶体1的便口前沿处设有向上凸起的防溅罩8,即防溅罩8的高度高于马桶体1的便口盖板厚度;为了更为适宜人体排便特性,前述防溅罩8的凸起方向呈向外的弧形状,即防溅罩8是非直立凸起的,而是具有一。
12、定的弯曲弧面。前述马桶体1的两侧分别以内凹方式设有两条(数量根据具体要求合理确定,例如三条、四条等)竖向的升降导轨9,即马桶体1的右侧具有两条竖向的、内凹的、且相平行的升降导轨9,左侧亦具有两条竖向、内凹的、且相平行的升降导轨9;在马桶体1上的每条升降导轨9的底端处设有铰座12,且在每条升降导轨9内嵌装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滚动轮11。0024 两块脚踏板2分置在马桶体1的两侧、与对应的升降导轨9形成滑动装配;两块脚踏板2的结构及与马桶体1的连接结构相同,现谨以其中一块为例详细说明。脚踏板2上设有对应升降导轨9的一字形滑槽10,即脚踏板2上的滑槽10为两条、它们分别对应两条升降导轨9,这两条滑槽1。
13、0之间的脚踏板2区域具有内凹的导槽或外凸的导轨、其方向与滑槽10平行。脚踏板2的内侧与升降导轨9内的滚动轮11连接,即脚踏板2与升降导轨说 明 书CN 203924288 U3/3页59之间通过滚动轮11形成滑动装配。脚踏板2的滑槽10内通过锁紧件7滑动装配有摆动杆3,即该摆动杆3在脚踏板2的滑槽10内的滑动动作由锁紧件7进行控制,为了控制操作的便利性及可靠性,锁紧件7优选锁紧螺杆,且脚踏板2的滑槽10相对于锁紧件7的面(若锁紧件7是从脚踏板2的底面设置的,则滑槽10的相对面为槽顶,反之为槽底)上设有若干制动凸齿,通过锁紧件7将摆动杆3的端部顶紧在滑槽10内实现摆动杆3的制动,松开则实现摆动杆。
14、3的滑动;前述摆动杆3的另一端与升降导轨9底端的铰座12铰接,摆动杆3、马桶体1和脚踏板2形成三角定位结构,脚踏板2内侧在马桶体1上的滑动下,可以实现脚踏板2的折叠收缩(使其贴附马桶体1);通过前述结构描述,可以清楚的知道,具有两条滑槽10的脚踏板2上连接有两根摆动杆3。为了确保脚踏板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脚踏板2的底部(即上述的两条滑槽10之间的脚踏板2区域)滑动连接有支承在地面上、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承杆;该支承杆主要由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构成,下支承杆5的底端连接在地面上固定的支脚4上(也可以直接连接在地面上),上支承杆6的顶端滑动装配在脚踏板2底部的导槽或导轨上,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
15、上分别设有不同高度的多个调节孔13,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上的调节孔13分别等距设置,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之间的重叠调节孔内装配有调节栓14,通过调节栓14连接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且通过调节栓在下支承杆5和上支承杆6上的不同调节孔13内插销实现支承杆的高度调节,进而实现脚踏板2的不同高度调节。0025 上述马桶体1上的升降导轨9也可以以外凸的方式设置。0026 实施例20027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马桶体1的外壁上设置与其外形轮廓相匹配的外壳(即类似于现在的智能手机护套一样),在外壳上布置竖向的升降导轨。这种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马桶的制造难度,提高了马桶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结构应力破坏),同时又能使马桶实现蹲坐两用。0028 以上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说 明 书CN 203924288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28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