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589941.9(22)申请日 2014.10.13E04B 1/41(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万科前田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518083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环梅路33号万科中心深圳地产四楼(72)发明人陆荣秀 合掌继光 郭凯斌钟永亮(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代理人陆军(54) 实用新型名称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上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位于第一混。
2、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间的现浇部,且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在现浇部交错设置,且所述现浇部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纵向钢筋。本实用新型的环筋结构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抗震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方便混凝土构件施工,还可提高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防水性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
3、)授权公告号 CN 204174751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CN 204174751 U1/1页21.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位于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间的现浇部,且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在现浇部交错设置,且所述现浇部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纵向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
4、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环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一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一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二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二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纵向钢筋垂直于第一环筋及第二环筋所在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筋与第一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所述第二环筋与第二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
5、为现浇构件,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为预制构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74751 U1/3页3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背景技术0002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城镇总人口8.28亿,面对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水平,城市住宅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住宅建筑市场大发展的同时,由于现有住宅的设计、施工技术制约,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住宅数量和质量的要求。0003 传统住宅标准层施工较快的需天5天/层,加上后期装饰装修,一个小区住宅楼从动工到交付使用,一般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并且,传统住宅结构受。
6、现场施工人员水平和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存在诸多质量通病的原因。此外,还造成材料、工具等的浪费。0004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构成或部分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可极大地提高建筑施工时间。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隔音、防水、抗震性能等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节点抗震性能相对较差,极大的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构件节点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及建筑。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
7、构件、以及位于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间的现浇部,且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在现浇部交错设置,且所述现浇部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纵向钢筋。0007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环筋。0008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
8、第一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一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二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二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纵向钢筋垂直于第一环筋及第二环筋所在平面。0009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环筋与第一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所述第二环筋与第二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0010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为现浇构件,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为预制构件。说 明 书CN 204174751 U2/3页400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构件且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所述。
9、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通过现浇部结合在一起,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在现浇部交错设置,且所述现浇部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纵向钢筋。0012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中,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环筋。0013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中,所述第一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一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一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二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二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
10、纵向钢筋垂直于第一环筋及第二环筋所在平面。0014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中,所述第一环筋与第一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所述第二环筋与第二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0015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中,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为现浇构件,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为预制构件。0016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及建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纵向钢筋分别穿过位于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上的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方便混凝土构件施工,还可提高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
11、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0018 图2是图1中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0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11、第二混凝土构件12、以及位于第一混凝土构件11和第二混凝土构件12间的现浇部13。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11及第二混凝土构件12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该预制构件可在工厂生产车间浇筑完。
12、成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现浇部13则在第一混凝土构件11和第二混凝土构件12装配到位后在施工现场浇筑。较佳的,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11、第二混凝土构件12中只有一个为预制构件即可。0021 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11包括第一环筋111、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二环筋121,其中第一环筋111突出到现浇部13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11内,第二环筋121突出到现浇部13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12内。在第一混凝土构件11和第二混凝土构件12安装到位后,第一环筋111和第二环筋121在现浇部13交错设置,且现浇部13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11和第二环筋12的纵向钢筋131。现浇部13在纵向钢筋131安。
13、装到位后说 明 书CN 204174751 U3/3页5浇筑混凝土。0022 上述预制混凝土外墙侧面的连接结构中,由于第一环筋111和第二环筋121的两端都预浇到各自的混凝土构件中,且纵向钢筋131穿过第一环筋111和第二环筋121,使得纵向钢筋131不易脱出,从而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同时,上述环筋可方便混凝土构件施工,且由于第一混凝土构件11和第二混凝土构件12之间的接合面增加,还可提高混凝土构件结合处的防水性能。0023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11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一环筋111,第二混凝土构件12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环筋121。在现。
14、浇部,第一环筋111和第二环筋121依次间隔分布。0024 特别地,上述第一环筋111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一环筋111突出位置的第一混凝土构件11的表面;第二环筋121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二环筋121突出位置的第二混凝土构件12的表面;而纵向钢筋131则垂直于第一环筋111及第二环筋121所在平面。0025 上述第一环筋111可以与第一混凝土构件11的主筋相固定(例如可以为第一混凝土构件11的箍筋),而第二环筋121则可以与第二混凝土构件12的主筋相固定(例如可以为第二混凝土构件12的箍筋)。0026 上述结构可以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剪力墙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即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11为预制剪力墙。
15、,而第二混凝土构件为凸窗、普通外墙或其他混凝土构件。002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该装配式建筑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构件且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为预制构件,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通过现浇部结合在一起;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一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环筋,第二混凝土构件包括突出到现浇部且两端预浇在第二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二环筋;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在现浇部交错设置,且现浇部还包括穿过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纵向钢筋。0028 在上述装配式建筑中,第一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一环筋,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上具有多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环筋。特。
16、别地,第一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一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一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环筋所在平面垂直于该第二环筋突出位置的第二混凝土构件的表面;所述纵向钢筋垂直于第一环筋及第二环筋所在平面。0029 为增强结合强度,上述第一环筋可以与第一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而第二环筋则可以与第二混凝土构件的主筋相固定。上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为预制剪力墙,第二混凝土构件为凸窗等混凝土构件。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204174751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74751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7475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