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629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6292U(21)申请号 201420230304.2(22)申请日 2014.05.07E21D 15/5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72)发明人卢前明 王德凤 槐衍森(54) 实用新型名称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目前,我国中部及南部煤田,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且多为“三软”煤层,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因此巷道多采用U型钢棚式支架支护。包括主立柱1、辅立柱2、行走。
2、油缸3、卡箍套筒4、起重摇臂5、撑臂油缸6、G型托槽7、底座8、U型卡槽9,所述主立柱1上部与撑臂油缸6铰接,中部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撑臂油缸6另一端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行走油缸3两端焊接有卡箍套筒4,分别卡在主立柱1及辅立柱2下部,所述起重摇臂5自由端焊接有G型托槽7,所述主立柱1及辅立柱2顶部设有U型卡槽9,底部设有底座8。本实用新型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通过利用液压作为动力,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上梁工作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井下工作的安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
3、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6292 UCN 203796292 U1/1页21.一种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1)、辅立柱(2)、行走油缸(3)、卡箍套筒(4)、起重摇臂(5)、撑臂油缸(6)、G型托槽(7)、底座(8)、U型卡槽(9),所述主立柱(1)上部与撑臂油缸(6)铰接,中部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撑臂油缸(6)另一端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行走油缸(3)两端焊接有卡箍套筒(4),分别卡在主立柱(1)及辅立柱(2)下部,所述起重摇臂(5)自由端焊接有G型托槽(7),所述主立柱(1)及辅立柱(2)顶部设有U型卡。
4、槽(9),底部设有底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立柱(1)、辅立柱(2)由单体液压支柱改装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重摇臂(5)、行走油缸(3)为二级伸缩式液压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臂油缸(6)为活塞式双作用液压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卡槽(9)是由U29型钢梁切割制成的短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型托槽(7)断面形状为“G”形。权 利 要 求。
5、 书CN 203796292 U1/2页3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背景技术0002 目前,我国中部及南部煤田,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且多为“三软”煤层,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因此巷道多采用U型钢棚式支架支护。U型钢支架由三节或多节梁组装而成,其中12U29型钢顶梁长3.9m,重量为116kg,14U36型钢顶梁长3.9m,重量为144kg。一些中小型煤矿,由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限制,难以装备综合机械化掘进机,在巷道掘进及扩修时,仍需搭建操作台,4个人配合将U型钢顶梁抬起,挂在前探梁上。采用人工上梁,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6、,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巷道掘进及扩修工作效率,增大工作安全系数。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撑臂油缸、起重摇臂分别与主立柱铰接,撑臂油缸另一端与起重摇臂铰接,通过撑臂油缸及起重摇臂的伸缩可抬升U型钢梁。主立柱和辅立柱通过行走油缸相连,行走油缸两端焊接有卡箍套筒,用以固定主辅立柱。随着掘进作业的进行,主辅立柱可互为支点实现上梁器整体前移。0005 本实用新型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通过撑臂和起重摇臂的伸缩配合,把U型钢梁升到棚顶。主力柱和辅立柱通过在行走油缸伸缩。
7、的同时互为支点实现上梁器的整体前移。附图说明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7 具体实施方式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进行描述和说明。0009 如图1所示,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1、辅立柱2、行走油缸3、卡箍套筒4、起重摇臂5、撑臂油缸6、G型托槽7、底座8、U型卡槽9,所述主立柱1上部与撑臂油缸6铰接,中部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撑臂油缸6另一端与起重摇臂5铰接,所述行走油缸3两端焊接有卡箍套筒4,分别卡在主立柱1及辅立柱2下部,所述起重摇臂5自由端焊接有G型托槽7,所述主立柱1及辅立柱2顶部设有U型卡槽9,底部设。
8、有底座8在使用此装置时,首先把主立柱1放置在单个U型钢棚中间位置,辅立柱2放置在超前两棚U型钢棚中间,然后利用乳化液泵站提供的液压将主立柱1和辅立柱2升起,直至U型卡槽9卡紧U型钢支架顶梁,接着利用卡箍套筒4把行走油缸3固定在主立柱1和辅立说 明 书CN 203796292 U2/2页4柱2之间,将准备安装的U型钢顶梁担在G型托槽7上,利用液压控制起重摇臂5、撑臂油缸6的伸缩把U型钢托举至指定位置,之后安装支架腿。U型钢支架安装完成后,卸载起重摇臂5、撑臂油缸6,利用液压控制主立柱1进行少量回缩,以主立柱2为支撑,伸长行走油缸3将主立柱1推进至下一棚中间,升紧主立柱1,将其牢固固定在底板及U型钢顶梁之间,当行走油缸3达到极限长度后,调节主立柱2进行少量回缩,以主立柱1为支撑,回缩行走油缸3将主立柱2拉至预定位置,将主立柱2升紧,使其牢固固定在底板及U型钢顶梁之间,这样就实现了上梁器自动上梁和移动的一个循环。0010 本实用新型矿用双立柱液压自动上梁器通过利用液压作为动力,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上梁工作的机械化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掘进及扩修工作的安全进行。说 明 书CN 203796292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629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