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115485.8
2009.06.05
CN101575837A
2009.11.11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11/24申请日:20090605授权公告日:20120523终止日期:201306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1C11/24
聂建群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石头街16号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刘凌峰
一种防滑公路,其特征是公路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栓块,两侧栓块之间距离与汽车两轮距离相对应,栓块内均匀嵌入道栓,道栓的空心圆管与路面成平面,顶柱凸出平面。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受环境的影响,降低公路成本,防止汽车车辆打滑,改变了以往在冰冻路面洒盐或在汽车车轮装链条的情况,保证了公路的畅通无阻,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
1、 一种防滑公路,其特征是公路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栓块,两侧栓块之间距离与汽车两轮距离相对应,栓块内均匀嵌入道栓,道栓的空心圆管与路面成平面,顶柱凸出平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公路,所述的道栓,它包括空心圆管、顶柱、弹簧,其特征是空心圆管内连有顶柱,顶柱低端连有弹簧,弹簧连有固定板,固定板连接空心圆管低端,顶柱的顶端高于空心圆管的顶端,顶柱与空心圆管通过螺栓定位。
一种防滑公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公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有能力大力支持基础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离开不了公路的建设,有了公路才能更加的带动经济发展,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提高高工作效率。公路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有时也会因雨天或冰雪天导致汽车车轮打滑,造成交通事故,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避免雨天或冰冻天公路路面打滑,常用的方法是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在路面划出横条,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最大限度的防止汽车打滑而造成交通事故,冰冻天时采用洒盐的方法防止路面打滑,但是大量洒盐常导致周边环境恶化。随着公路长时间的使用,路面的防滑横条慢慢被磨平,摩擦力不断减少,遇到雨天或冰冻天,汽车更易应刹车控制不住导致多车追尾,导致人身财产的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滑公路,这种公路有效防止公路打滑,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公路使用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公路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栓块,两侧栓块之间距离与汽车两轮距离相对应,栓块内均匀嵌入道栓,道栓的空心圆管与路面成平面,顶柱凸出平面。当车辆停稳后,因车轮为圆弧形,顶柱根据圆弧形状紧密接触车辆轮胎,从而增大车轮的接触面积,防止车轮打滑导致车辆追尾事故。 本发明所述的道栓,它包括空心圆管、顶柱、弹簧,其特征是空心圆管内连有顶柱,顶柱低端连有弹簧,弹簧连有固定板,固定板连接空心圆管低端,顶柱的顶端高于空心圆管的顶端,顶柱与空心圆管通过螺栓定位。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受环境的影响,降低公路成本,防止汽车车辆打滑,改变了以往在冰冻路面洒盐或在汽车车轮装链条的情况,保证了公路的畅通无阻,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道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栓块2、道栓3、空心圆管4、顶柱5、弹簧6、螺栓7、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公路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栓块1,两侧栓块1之间距离与汽车两轮距离相对应,栓块内均匀嵌入道栓2,道栓2的空心圆管3与路面成平面,顶柱4凸出平面。当车辆停稳后,因车轮为圆弧形,顶柱4根据圆弧形状紧密接触车辆轮胎,从而增大车轮的接触面积,防止车轮打滑导致车辆追尾事故。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道栓2,它包括空心圆管3、顶柱4、弹簧5,其特征是空心圆管3内连有顶柱4,顶柱4低端连有弹簧5,弹簧5连有固定板,固定板连接空心圆管3低端,顶柱4的顶端高于空心圆管3的顶端,顶柱4与空心圆管3通过螺栓定位6。 如图3所示,该种胎型的胎面7与道栓配合使用,提高防滑效果,当车辆停稳后,道栓的顶柱正好伸入胎面7的凹槽内。
《一种防滑公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滑公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滑公路,其特征是公路两侧均匀分布若干栓块,两侧栓块之间距离与汽车两轮距离相对应,栓块内均匀嵌入道栓,道栓的空心圆管与路面成平面,顶柱凸出平面。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受环境的影响,降低公路成本,防止汽车车辆打滑,改变了以往在冰冻路面洒盐或在汽车车轮装链条的情况,保证了公路的畅通无阻,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