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1877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5945.X

申请日:

2009.06.02

公开号:

CN101575948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B 17/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山东电力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山东电力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500号变更后权利人: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500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国家电网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12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7/02; C23C30/00

主分类号:

E21B17/02

申请人:

山东电力研究院

发明人:

王学刚; 王晓明; 闫风洁; 李辛庚; 王 宏; 雒利勇

地址: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5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它利用其自润滑功能优先保护油管,使接箍与油管间的磨损量达到一致,提高油井的免修期。其结构为:它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4-0.8份,Si 3.2-4.7份,B 2.3-3.5份,Cr14-16份,Fe 12-25份,Ni 51-66份,涂层厚度为0.5-0.8mm。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其特征是,它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4-0.8份,Si 3.2-4.7份,B 2.3-3.5份,Cr14-16份,Fe 12-25份,Ni 51-66份,涂层厚度为0.5-0.8mm。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的步骤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Ra5-10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熔温度为700~800℃,喷涂后再对涂层进行火焰重熔,重熔温度为1100~1200℃,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5-0.8mm。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利用14~18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说明书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属于石油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产出液介质的变化使抽油井的杆管偏磨日益加剧。耐磨抽油杆接箍(专利ZL02235325.9)通过在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热喷涂一层耐磨耐腐涂层,使接箍的磨损局限于涂层,但由于采用高硬度的涂层,对油管磨损严重。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ZL200510083018.3)通过在耐磨涂层中添加铜、钼元素可提高接箍涂层的自润滑性能,大大降低对油管的磨损。但其优先保护接箍,油管的磨损量仍高于接箍,在接箍涂层未磨损掉前,油管先被磨穿,导致油井免修期降低。另外,铜、钼元素的添加以及高含量的镍元素导致接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利用其自润滑功能优先保护油管,使接箍与油管间的磨损量达到一致,提高油井的免修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它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4-0.8份,Si 3.2-4.7份,B 2.3-3.5份,Cr14-16份,Fe 12-25份,Ni 51-66份,涂层厚度为0.5-0.8mm。
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它的步骤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Ra5-10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熔温度为700~800℃,喷涂后进行火焰重熔,重熔温度为1100~1200℃,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5-0.8mm。
所述步骤(2)中利用14~18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本发明采用的自润滑涂层是利用石墨、纳米SiC(纳米SiC在喷涂中由c和Si反应生成,C有剩余)的自润滑功能降低接箍和油管间的摩擦系数,通过降低镍含量和提高铁含量降低涂层硬度,减小接箍对油管的磨损。
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喷砂处理,其表面粗糙度为Ra5-10um。然后在接箍表面氧乙炔火焰喷涂一层耐磨合金粉末,经火焰重熔后,获得0.5-0.8mm厚度的自润滑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其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4份,Si 3.2份,B 2.3份,Cr14份,Fe 12份,Ni 51份,涂层厚度为0.5mm。
其制作工艺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利用14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Ra5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涂后进行火焰重熔,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5mm。
实施例2:
本发明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5份,Si 3.5份,B 2.5份,Cr15份,Fe 15份,Ni 55份,涂层厚度为0.6mm。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利用15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为Ra6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涂后进行火焰重熔,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6mm。
实施例3:
本发明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6份,Si 4份,B3份,Cr16份,Fe 20份,Ni 60份,涂层厚度为0.7mm。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利用16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为Ra7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涂后进行火焰重熔,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7mm。
实施例4:
本发明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8份,Si 4.7份,B 3.5份,Cr16份,Fe 25份,Ni 66份,涂层厚度为0.8mm。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制作方法为:
(1)采用金属清洗剂清洗普通抽油杆接箍表面油污;
(2)利用18号棕刚玉砂对接箍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接箍表面除锈,其表面粗糙度为为Ra10um;
(3)采用氧乙炔火焰在接箍表面喷涂合金粉末,喷涂后进行火焰重熔,提高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涂层厚度为0.8mm。
采用台架磨损试验机对自润滑抽油杆接箍与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进行磨损试验。磨损试验参数为:有效冲程100mm,磨损速度270次/min,磨损介质为水,磨损温度为42℃,磨损载荷为400N,磨损次数为40万次。结果表明,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接箍磨损量为0.36-0.37mm,对应油管磨损量为0.75mm;自润滑抽油杆接箍,接箍磨损量为0.63-0.65mm,对应油管磨损量为0.35-0.5mm。将两种抽油杆接箍进行实际应用,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的油井免修期低于185天,自润滑抽油杆接箍的油井免修期高于200天。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抽油杆接箍及其制作工艺。它利用其自润滑功能优先保护油管,使接箍与油管间的磨损量达到一致,提高油井的免修期。其结构为:它在抽油杆接箍上设有自润滑涂层,该涂层的成份按重量份数为:C 0.4-0.8份,Si 3.2-4.7份,B 2.3-3.5份,Cr14-16份,Fe 12-25份,Ni 51-66份,涂层厚度为0.5-0.8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