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1866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61534.0

申请日:

2014.02.11

公开号:

CN203700968U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北京康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树营; 杜玲

地址:

101109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漷永路西侧30米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中,该箱梁内模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侧板,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分设于底板的两侧,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第一单元板设置于底板上,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铰接;支撑杆,支撑杆铰接于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顶板,顶板搭设于两个侧板上并与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通过机械拉动侧板转动,能够完成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则直接搭设于侧板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2),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21)和第二单元板(22),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
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
顶板(4),所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板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杆。

3.
  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所述拉索可与所述侧板连接。

说明书

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箱梁内模以及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箱梁内模是利用橡胶的高分子特性与高强度纤维布硫化而成的一种可膨胀、收缩的不同形状的内模,大成箱梁内模与钢模板共同使用来形成混凝土构件的空腔,在制造空心构件时,将大成箱梁内模放入中间,并充入压缩空气,大成箱梁内模即伸展膨胀达到其截面设计要求,充气压力根据厂家标识而定。大成箱梁内模使用简便,经济耐用,不充气时也能柔软收缩,任意折叠、卷曲,充气膨胀后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这是任何传统刚性模板所无可比拟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抽孔,包括桩、屋架、屋面板柱、梁、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与管道堵塞等。
在上述结构中,桥梁施工箱梁内模一直是一个难点,其存在空间狭小、模板拼装数量多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内模以及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
底板;
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
顶板,所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元板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所述拉索可与所述侧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 元板可拆卸连接;顶板,所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箱梁内模分成为三个部分,即顶板部分、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侧板与底板铰接,如此设置,通过机械拉动侧板转动,能够完成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则直接搭设于侧板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装模、拆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底板1、侧板2、第一单元板21、第二单元板22、支撑杆3、顶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的侧板2,侧板2包括有两个,两个侧板2对称分设于底板1的两侧,侧板2具有第一单元板21和第二单元板22,第一单元板21设置于底板1上,第二单元板22与第一单元板21铰接;支撑杆3,支撑杆3铰接于第一单元板21上,并可与第二单元板22可拆卸连接;顶板4,顶板4搭设于两个侧板2上并与侧板2形成封闭箱体结构。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底板1、侧板2以及顶板4相互拼接后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箱体结构,从而避免水泥渗透至箱梁内模内。
现有技术中,箱梁内模包括有多块相互独立的模板板材,全部的模板板材通过工作人员一块一块地拼接组装成箱梁内模,如此工作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将箱梁内模分成为三个部分,即顶板4部分、底板1部分和侧板2部分。侧板2与底板1铰接,如此设置,通过机械拉动侧板2转动,能够完成侧板2与底板1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4则直接搭设于侧板2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改进点在于:箱梁内模分型后可以整体铰接出模,拼接的独立板材数量减少,整体出模速度提高。箱梁内模的板与板(底板1和侧板2)之间用销轴铰接而 成,具体地可以设定为2米一组,现场拆模时2节一组,利用卷扬机拖拽而出。经过多次作业统计,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模时间相比于传统技术至少提高25%施工速度。
具体地,第一单元板21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铰接有支撑杆3。设置有斜撑杆,能够避免侧板2发生内侧翻转的情况,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并且,设置有斜撑杆还可以提高侧板2的结构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压能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装模、拆模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卷扬机,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拉索可与侧板2连接。采用卷扬机对侧板2进行收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009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CN203700968U(21)申请号 201420061534.0(22)申请日 2014.02.11E01D 21/00(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康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101109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漷永路西侧30米(72)发明人冯树营 杜玲(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代理人吴开磊(54) 实用新型名称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中,该箱梁内模包括。

2、: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侧板,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分设于底板的两侧,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第一单元板设置于底板上,第二单元板与第一单元板铰接;支撑杆,支撑杆铰接于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顶板,顶板搭设于两个侧板上并与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通过机械拉动侧板转动,能够完成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则直接搭设于侧板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00968 UCN 203700968 U1/1页21.一种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2),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21)和第二单元板(22),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顶板(4),所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

4、铰接有所述支撑杆。3.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所述拉索可与所述侧板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00968 U1/3页3箱梁内模以及箱梁制造模板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箱梁内模以及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背景技术0002 箱梁内模是利用橡胶的高分子特。

5、性与高强度纤维布硫化而成的一种可膨胀、收缩的不同形状的内模,大成箱梁内模与钢模板共同使用来形成混凝土构件的空腔,在制造空心构件时,将大成箱梁内模放入中间,并充入压缩空气,大成箱梁内模即伸展膨胀达到其截面设计要求,充气压力根据厂家标识而定。大成箱梁内模使用简便,经济耐用,不充气时也能柔软收缩,任意折叠、卷曲,充气膨胀后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这是任何传统刚性模板所无可比拟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抽孔,包括桩、屋架、屋面板柱、梁、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与管道堵塞等。0003 在上述结构中,桥梁施工箱梁内模一直是一个难点,其存在空间狭小、模板拼装数量多等缺点。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

6、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内模以及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000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0006 底板;0007 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0008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0009 顶板,所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元板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所述支撑杆。00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

7、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0012 优选地,所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0013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所述拉索可与所述侧板连接。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侧板具有第一单元板和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单元板与所述第一单元板铰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单元板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单元板可拆卸连接;顶板,所说 明 书CN 203700。

8、968 U2/3页4述顶板搭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形成封闭箱体结构。0015 本实用新型将箱梁内模分成为三个部分,即顶板部分、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侧板与底板铰接,如此设置,通过机械拉动侧板转动,能够完成侧板与底板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则直接搭设于侧板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001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所述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

9、地提高装模、拆模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0020 底板1、侧板2、第一单元板21、第二单元板22、支撑杆3、顶板4。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2 请参考图1。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箱梁内模的结构示意图。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的侧板2,侧板2包括有两个,两个侧板2对称分设于底板1的两侧,侧板2具有第一单元板21和第二单元板22,第一单元板21设置于底板1上,第二单元板22与第一单元板21铰接;支撑杆3,支撑杆3铰接于第一单元板21上,并可与第二单元板22可拆卸连接;顶板4,顶板4搭设于两个侧板2上并与侧板2形成封闭箱体结构。0024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底板1、侧板2以及顶板4相互拼接后能够形成一个封闭的箱体结构,从而避免水泥渗透至箱梁内模内。0025 现有技术中,箱梁内模包括有多块相互独立的模板板。

11、材,全部的模板板材通过工作人员一块一块地拼接组装成箱梁内模,如此工作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将箱梁内模分成为三个部分,即顶板4部分、底板1部分和侧板2部分。侧板2与底板1铰接,如此设置,通过机械拉动侧板2转动,能够完成侧板2与底板1之间的组装,该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拆卸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铰接连接,相比于传统中工人手工螺栓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顶板4则直接搭设于侧板2上,其拆装也十分方便。0026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改进点在于:箱梁内模分型后可以整体铰接出模,拼接的独立板材数量减少,整体出模速度提高。箱梁内模的板与板(底板1和侧板2)之间用销轴铰接而成,具体地可以。

12、设定为2米一组,现场拆模时2节一组,利用卷扬机拖拽而出。经过多次作业统计,本实用新型的拆装模时间相比于传统技术至少提高25%施工说 明 书CN 203700968 U3/3页5速度。0027 具体地,第一单元板21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铰接有支撑杆3。设置有斜撑杆,能够避免侧板2发生内侧翻转的情况,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并且,设置有斜撑杆还可以提高侧板2的结构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承压能力。0028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箱梁制造模板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包括有多个,全部的箱梁内模可相互连接。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梁制造模板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箱梁内模,箱梁内模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装模、拆模的工作效率。0030 具体地,箱梁内模的长度为1.5m至2.5m。0031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卷扬机,卷扬机包括有拉索,拉索可与侧板2连接。采用卷扬机对侧板2进行收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003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700968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00968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