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41815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91581.4

申请日:

2014.05.30

公开号:

CN203866664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C 7/34申请日:20140530授权公告日:20141008终止日期:20150530|||授权

IPC分类号:

E01C7/34; E01F5/00

主分类号:

E01C7/34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发明人:

王俊岭; 张玉玉; 冯萃敏

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本实用新型涉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结构简单,其有效的增加了透水铺装的孔隙率,提高了雨水存储能力及排出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渗导排管为钢管、塑料管或者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雨水井的外侧设有立缘石。

说明书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铺装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路面铺装强调地面的坚固耐用及适用性,具有较强的不透水性。在降雨及径流过程中,将自然降水完全与地下土壤及地下水阻断,增加了径流的形成,洪峰流量增加,汇流时间提前,造成城市部分区域出现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由于雨水不能入渗,城市地下水过量抽取,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城市地面下降,沿海地区还可能导致海水倒灌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另外,受大气沉降、垃圾累积、车辆排放、车轮磨损及路面的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初期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富含一定浓度的溶解性气体、悬浮物、溶解性固体、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细菌和有些病原菌等,雨水中的污染物伴随着径流的形成一部分汇入城市污水管网,而大部分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收纳水体,加重了自然水体水质污染程度,造成河湖堤岸的侵蚀,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生态平衡。
为了恢复城市的水文,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排放量,出现了许多透水铺装,例如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 混凝土铺装,透水砌块,透水网格等。
在我国,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园区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根据荷载大小以及土壤渗透性的不同,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三种:
1)、全透水结构人行道
当土基渗透系数>10-6m/s,且渗透面距离地下水大于1.0m,路面用于人行道时,可以采用全透水结构人行道。雨水沿面层、基层下渗,最后渗入路基中,全透水结构人行道的基层可采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全透水结构的其他道路
当路面用于非机动车道或者景观硬地等其他道路时,可以采用这种全透水结构的道路。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上增设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般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小于200mm,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不应小于150mm。
3)、半透水结构路面
轴载4吨以下的城镇道路、停车场、广场、小区道路,可采用半透水结构透水路面,土基上方常加设非透水型防渗土工布。雨水依次透过面层、基层后,沿不透水垫层的顶面排出路基之外,路基亦不受路面渗水的影响。一般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厚度不小于180mm。
然而,上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储水量少,水蓄满后不能很快排向周围管道,导致透水水泥混凝土表 面很快也出现积水。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雨水储存量大,且渗透速度快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进一步为:所述导渗导排管为钢管、塑料管或者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进一步为: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还可为:于所述雨水井的外侧设有立缘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 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通过增设导渗导排管,一方面增加了透水混凝土储水量,当雨量大时其可以储存水量,另一方面通过导渗导排管将雨水快速排入雨水井内,这样当雨量很大时也不会在地面产生积水,同时加快渗透速度;其较传统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能够更为有效的延迟径流形成,减少路面积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的剖面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由透水混凝土层1、导渗导排管2、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级配砂砾碎石层4、路基层5雨水井6以及立缘石7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路基层5、级配砂砾碎石层6、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和透水混凝土层1依次自下而上铺设。
所述导渗导排管2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1内,其延伸入雨水井6,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1入渗到导渗导排管2内,经过导渗导排管2流入雨水井6内。该导渗导排管2呈并排设置,其在满足敷设范围负荷要求的条件下,可选用钢管、塑料管或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 通过设置所述导渗导排管2,有效的增加了透水铺装的孔隙率,由25%可提高到50%,提高了雨水存储能力及排出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200mm,集料尺寸规定为4.75-9.5,压碎值为小于1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小于15%,骨料做成混凝土有效的孔隙率为20%。所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级配范围与透水混凝土层1相似。所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级配范围为:

所述路基层5采用2∶8或3∶7拌白灰,厚度为400mm。
于所述雨水井6的外侧还设有立缘石7。
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通过在透水混凝土层1底部加铺导渗导排管2,当降水发生时,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1渗入带孔的导渗导排管2,通过导渗导排管2流入雨水井6,随后由雨水井6排出,这样可有效缓解道路径流形成,延缓洪峰出现时间,同时减少洪峰流量,从而有效解决传统透水水泥混凝土遇到的问题。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666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CN203866664U(21)申请号 201420291581.4(22)申请日 2014.05.30E01C 7/34(2006.01)E01F 5/00(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72)发明人王俊岭 张玉玉 冯萃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

2、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本实用新型涉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结构简单,其有效的增加了透水铺装的孔隙率,提高了雨水存储能力及排出能力。(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6664 UCN 203866664 U1/1页21.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混凝土。

3、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渗导排管为钢管、塑料管或者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

4、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雨水井的外侧设有立缘石。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66664 U1/3页3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铺装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路面铺装强调地面的坚固耐用及适用性,具有较强的不透水性。在降雨及径流过程中,将自然降水完全与地下土壤及地下水阻断,增加了径流的形成,洪峰流量增加,汇流时间提前,造成城市部分区域出现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由于雨水不能入渗,城市地下水过量抽取,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急。

5、剧下降,导致城市地面下降,沿海地区还可能导致海水倒灌等,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另外,受大气沉降、垃圾累积、车辆排放、车轮磨损及路面的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初期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富含一定浓度的溶解性气体、悬浮物、溶解性固体、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细菌和有些病原菌等,雨水中的污染物伴随着径流的形成一部分汇入城市污水管网,而大部分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收纳水体,加重了自然水体水质污染程度,造成河湖堤岸的侵蚀,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生态平衡。0003 为了恢复城市的水文,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排放量,出现了许多透水铺装,例如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透水砌块,透水网格等。0004 在。

6、我国,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园区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根据荷载大小以及土壤渗透性的不同,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三种:0005 1)、全透水结构人行道0006 当土基渗透系数10-6m/s,且渗透面距离地下水大于1.0m,路面用于人行道时,可以采用全透水结构人行道。雨水沿面层、基层下渗,最后渗入路基中,全透水结构人行道的基层可采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0007 2)、全透水结构的其他道路0008 当路面用于非机动车道或者景观硬地等其他道路时,可以采用这种全透水结构的道路。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上增设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7、。一般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小于200mm,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不应小于150mm。0009 3)、半透水结构路面0010 轴载4吨以下的城镇道路、停车场、广场、小区道路,可采用半透水结构透水路面,土基上方常加设非透水型防渗土工布。雨水依次透过面层、基层后,沿不透水垫层的顶面排出路基之外,路基亦不受路面渗水的影响。一般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厚度不小于180mm。0011 然而,上述透水水泥混凝土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储水量少,水蓄满后不能很快排向周围管道,导致透水水泥混凝土表面很快也出现积水。0012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

8、混凝土铺装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说 明 书CN 203866664 U2/3页4【 实用新型内容 】001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雨水储存量大,且渗透速度快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001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导渗导排管、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路基层以及雨水井;其中,所述路基层、级配砂砾碎石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依次自下而上铺设;所述导渗导排管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内,其延伸入雨水井。0015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

9、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进一步为:所述导渗导排管为钢管、塑料管或者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进一步为: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0017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还可为:于所述雨水井的外侧设有立缘石。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通过增设导渗导排管,一方面增加了透水混凝土储水量,当雨量大时其可以储存水量,另一方面通过导渗导排管将雨水快速。

10、排入雨水井内,这样当雨量很大时也不会在地面产生积水,同时加快渗透速度;其较传统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能够更为有效的延迟径流形成,减少路面积水现象。【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的剖面图。0020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其由透水混凝土层1、导渗导排管2、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级配砂砾碎石层4、路基层5雨水井6以及立缘石7等几部分组成。0022 其中,所述路基层5、级配砂砾碎石层6、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和透水混凝土层1依次。

11、自下而上铺设。0023 所述导渗导排管2埋设于透水混凝土层1内,其延伸入雨水井6,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1入渗到导渗导排管2内,经过导渗导排管2流入雨水井6内。该导渗导排管2呈并排设置,其在满足敷设范围负荷要求的条件下,可选用钢管、塑料管或玻璃钢管,其管径范围为20-100mm,其上开孔,开孔率为2-10。通过设置所述导渗导排管2,有效的增加了透水铺装的孔隙率,由25可提高到50,提高了雨水存储能力及排出能力。0024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200mm,集料尺寸规定为4.75-9.5,压碎值为小于1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小于15,骨料做成混凝土有效的孔隙率为20。所。

12、述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250mm,级配范围与透水混凝土层1相似。所说 明 书CN 203866664 U3/3页5述级配砂砾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级配范围为:0025 0026 所述路基层5采用28或37拌白灰,厚度为400mm。0027 于所述雨水井6的外侧还设有立缘石7。0028 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通过在透水混凝土层1底部加铺导渗导排管2,当降水发生时,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1渗入带孔的导渗导排管2,通过导渗导排管2流入雨水井6,随后由雨水井6排出,这样可有效缓解道路径流形成,延缓洪峰出现时间,同时减少洪峰流量,从而有效解决传统透水水泥混凝土遇到的问题。0029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866664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6664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6666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