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锁式吸音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嵌锁式吸音砖是一种建筑用砖,特别是用于道路两侧的声屏墙,也可以用于调节室内声环境。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传统吸音砖通常为五面封闭一面开孔,侧面留有吸音竖槽的六面体空心砖,施工时上下相对砌筑即可形成亥姆霍兹空腔。但实际上我们传统吸音砖的应用是非常少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的限制:
1、声学设计要求吸收的频率各有不同,传统吸音砖的生产厂家需要加工多套模具,模具的费用昂贵,传统吸音砖的用量又不大,空心砖的生产厂家不愿意做多套模具生产。亥姆霍兹原理的特点是窄频段、强吸收,设计使用空心砖生产厂家提供的单一吸音频率的传统吸音砖会造成某个频段的声波吸收过强,造成声音失真,业主和设计师不愿意采用。
2、装饰性差。虽然传统吸音砖的吸收噪音和调节声环境的效果最好,但是设计师和业主对于表面出现多道竖槽的效果感到很怪异,不愿意采用。
3、随着人工费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不允许现场搅拌砂浆和混凝土,湿作业量大的传统砌筑工艺越来越不受欢迎。
4、传统吸音砖的墙体面积通常很大,砌体开裂不好掩盖,另外砌体很高时需要做圈梁或过梁增加其整体性,传统吸音砖的墙体又是清水墙,结构上很难处理。
5、很多场所需要双面吸音,传统吸音砖受生产和施工工艺限制无法完成。
6、传统吸音砖的墙面为清水墙,墙面的施工要求很高。现在能砌筑清水墙的技术工人非常少。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也不容易保证,施工单位也不愿意承接此类工程。
综上述,声学通常采用薄板震动原理吸音(一块薄板开很多孔洞),或者采用其他材料制作亥姆霍兹空腔来达到吸音的目的,但用混凝土制作吸音砖的成本是最经济的、耐久性是最好的。而且从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看,推出一系列税收政策来鼓励混凝土空心砖的发展也是希望混凝土空心建材的节能减排的优势发挥出来。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嵌锁式吸音砖,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嵌锁式吸音砖。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装饰性差、施工成本高、工作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质量无法保证、无法达到双面吸音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嵌锁式吸音砖,是由侧立板、背板、底板及中央立板所组成;在底板的两侧加工有侧立板,中间加工有中央立板,后部加工有背板;两个侧立板、中央立板及背板加工成“E”字形,形成两个亥姆霍兹空腔。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与中央立板长于侧立板5~10mm。
本发明所述的侧立板、背板及中央立板的上部加工有凸台,凸台为“E”型。
本发明所述的侧立板的上不外侧加工有装饰凹槽。
本发明所述的中央立板加工成“T”字型。
本发明所述的中央立板的上部加工有凸起的上“V”形槽,上“V”形槽直通到背板的后部。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的底部高于侧立板与背板,高出的高度与凸台的高度一致,形成一个“C”形的凹槽。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的底部中间与上“V”形槽对称地部位加工有倒“V”形槽,倒“V”形槽直通到背板的后部。
嵌锁式吸音砖施工方法为:
干法施工工艺简介:当墙面高度小于1.2米,且长期无水平土压力或其他水平力作用时可以采用干法施工。施工时只需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的上“V”形槽内放置胶条,再将上层嵌锁式吸音砖的倒“V”形槽对准胶条,并且错位放置,上层嵌锁式吸音砖底部的“C”形凹槽正好卡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上部“E”型凸台上,使上下两层嵌锁式吸音砖能够稳固结合,并且形成一个空腔,满足亥姆霍兹封闭空腔要求。同一层的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由于后一块嵌锁式吸音砖突出的底板和中央立板,使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形成一个吸音竖槽。墙体稳定性要求是通过嵌锁式吸音砖自重的本身联锁来完成。
半干法施工工艺简介:墙面高度小于1.2米且长期有水平土压力或其他水平力作用或墙体高于1.2米时可以采用半干法施工。施工时只需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的上“V”形槽内放置胶条,再将上层嵌锁式吸音砖的倒“V”形槽对准胶条,并且错位放置,上层嵌锁式吸音砖底部的“C”形凹槽正好卡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上部“E”型凸台上,使上下两层嵌锁式吸音砖能够稳固结合,并且形成一个空腔,满足亥姆霍兹封闭空腔要求。同一层的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由于后一块嵌锁式吸音砖突出的底板和中央立板,使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形成一个吸音竖槽。墙体每增高600毫米将嵌锁式吸音砖的背板敲掉,在两个吸音空腔中放置钢筋然后混凝土灌实,形成配筋砌体用以满足墙体稳定性的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亥姆霍兹共振器原理的吸音共振频率与吸音竖槽和封闭空腔的体积为函数关系,嵌锁式吸音砖可以通过移动砖的位置来调节空腔的体积和竖槽的宽窄从而调节吸音的频段。解决了传统吸音砖无法完成的根据具体环境改变吸引频段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噪音污染。
2、嵌锁式吸音砖的结构更加合理,如果声屏墙很高施工时嵌锁式吸音砖可以敲掉背板,中间放置钢筋形成配筋砌体结构。大面积墙体可以采用干法或半干法施工,墙体内的应力完全释放,墙体不会开裂。
3、嵌锁式吸音砖在施工时在两层砖之间增加了胶条,使之随着声音的震动发生震动,改变亥姆霍兹空腔的大小,达到与外界声音产生共鸣,使吸音效果更佳。
4、嵌锁式吸音砖的吸音效果更好,单位面积上嵌锁式吸音砖形成的亥姆霍兹空腔数量是传统吸音砖墙面的2-3倍,吸音效果更优越。
5、嵌锁式吸音砖施工为干法或半干法施工,工艺非常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工人即可完成墙体的的砌筑,工期仅为传统砌筑吸音砖的5%-10%,大大缩短工期。
6、嵌锁吸音砖耐久性好,无需后期维护。
7、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这个块型设计无论从制作(水泥、砂子、石子)、施工(干法或半干施工)、使用(吸收声场中的低频噪音)均考虑到环保问题,特别是本块型干法或半干法施工更重要考虑嵌锁吸音砖的回收时完全可以再利用,不必采用破坏性拆除,减少了材料、人力的浪费。
8、嵌锁式吸音砖极具美感,侧板分别带有装饰凹槽,装饰凹槽会明显提高嵌锁式吸音砖的装饰性。墙体完工后不必对墙面进行其他装饰。
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省工省力、吸音效果好、可回收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3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的立体图;
附图3本发明的使用参考图。
在图中:1、侧立板2、背板3、底板4、中央立板5、凸台6、装饰凹槽7、上“V”形槽8、倒“V”形槽9、亥姆霍兹空腔10、胶条11、吸音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嵌锁式吸音砖是由侧立板1、背板2、底板3及中央立板4所组成;在底板3的两侧加工有侧立板1,中间加工有中央立板4,后部加工有背板2;两个侧立板1、中央立板4及背板2加工成“E”字形,形成两个亥姆霍兹空腔9。底板3与中央立板4长于侧立板1为5mm。侧立板1、背板2及中央立板4的上部加工有凸台5,凸台5为“E”型。侧立板1的上部外侧加工有装饰凹槽6。中央立板4加工成“T”字型。中央立板4的上部加工有凸起的上“V”形槽7,上“V”形槽7直通到背板2的后部。底板3的底部高于侧立板1与背板2,高出的高度与凸台5的高度一致,形成一个“C”形的凹槽。底板3的底部中间与上“V”形槽7对称的部位加工有倒“V”形槽8,倒“V”型槽直通到背板2的后部。
施工时当墙面高度小于1.2米,且长期无水平土压力或其他水平力作用时可以采用干法施工。施工时只需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的上“V”形槽7内放置胶条10,再将上层嵌锁式吸音砖的倒“V”形槽8对准胶条10,并且错位放置,上层嵌锁式吸音砖底部的“C”形凹槽正好卡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上部“E”型凸台5上,使上下两层嵌锁式吸音砖能够稳固结合,并且形成两个亥姆霍兹空腔9,满足亥姆霍兹封闭空腔要求。同一层的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由于后一块嵌锁式吸音砖突出的底板3和中央立板4,使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形成一个吸音竖槽11。墙体稳定性要求是通过嵌锁式吸音砖自重的本身联锁来完成。
墙面高度小于1.2米且长期有水平土压力或其他水平力作用或墙体高于1.2米时可以采用半干法施工。施工时只需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的上“V”形槽7内放置胶条9,再将上层嵌锁式吸音砖的倒“V”形槽8对准胶条9,并且错位放置,上层嵌锁式吸音砖底部的“C”形凹槽正好卡在下层嵌锁式吸音砖上部“E”型凸台5上,使上下两层嵌锁式吸音砖能够稳固结合,并且形成两个亥姆霍兹空腔9,满足亥姆霍兹封闭空腔要求。同一层的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由于后一块嵌锁式吸音砖突出的底板3和中央立板4,使两块嵌锁式吸音砖之间形成一个吸音竖槽11。墙体每增高600毫米将嵌锁式吸音砖的背板2敲掉,在两个吸音空腔中放置钢筋然后混凝土灌实,形成配筋砌体用以满足墙体稳定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