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14969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40499.5

申请日:

2014.11.29

公开号:

CN204266414U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2/8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郭建云变更后权利人:重庆民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向阳路16号变更后权利人: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向阳路16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郭以全登记生效日:20150630|||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 2/8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时建华变更后:郭建云 郭以全|||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2/8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时建华变更后权利人:郭建云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2号405房变更后权利人: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向阳路16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郭以全登记生效日:20150526|||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84

主分类号:

E04B2/84

申请人:

时建华

发明人:

时建华

地址:

510635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2号405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隔板、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隔板位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包括四边带孔的杯状本体;所述钢筋由所述隔板支撑;所述混凝土浇筑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一个基础块,第二开口端周边设有凸缘;所述基础块紧贴于第一墙板,所述凸缘紧贴于第二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捷实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结构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隔板、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隔板位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包括四边带孔的杯状本体;所述钢筋由所述隔板支撑;所述混凝土浇筑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一个基础块,第二开口端周边设有凸缘,并且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开口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基础块紧贴于第一墙板,所述凸缘紧贴于第二墙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四个相互正交的侧壁;所述基础块为矩形并连接所述侧壁;所述凸缘为矩形并从每个侧壁向外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中心处配置有与所述钢筋相配合的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建筑地面的型钢;其中所述第一墙板的底端固定到所述型钢的一侧,所述第二墙板的底端固定到所述型钢的另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墙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板。

说明书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适用于建筑墙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有些混凝土幕墙结构存在较多的缺点,如专利号为2000101212的意大利专 利中的幕墙结构,其隔板占据了较大的存储空间,且隔板和模架的组装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解决 传统混凝土墙结构的构建费时费力及隔板体积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 墙结构,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隔板、钢筋和混凝土芯;所述隔板位于第一、第二墙板 之间,包括四边带孔的杯状本体;所述钢筋由所述隔板支撑;所述混凝土浇筑于第一、第二 墙板之间;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一个基础块,第二开口端周边设有凸缘;所述基础块 紧贴于第一墙板,所述凸缘紧贴于第二墙板。
所述本体包括四个相互正交的侧壁和由四个侧壁定义的内部空心腔;其中每个侧壁端部 连接所述封闭底端上的矩形基础块,侧壁中心处设有与垂直钢筋或水平钢筋相配合的孔;其 中所述凸缘从侧壁向外延伸并平行于所述基础块。
所述混凝土墙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到建筑地面的型钢;其中所述第一墙板的底端通 过合适的固定件固定到所述型钢的一侧,所述第二墙板的底端固定到所述型钢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隔板本体的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开口端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多个 隔板可堆叠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用便捷;隔板体积小且可堆叠,易 于存储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沿剖线2-2的剖视图。
其中,10-隔板;12-本体;14-封闭底端;16-顶端开口;18-侧壁;20-基础块;22-凸缘; 24-孔;30-混凝土墙结构;32-第一墙板;34-第二墙板;36-内部空间;38-型钢;40-紧固件; 42-垂直钢筋;44-水平钢筋;46-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混凝土墙结构30包括隔板10、第一墙板32、第二墙板34和 型钢38;所述第一墙板32和第二墙板34平行间隔排列,底部通过紧固件40固定到型钢38 两侧,型钢38底部连接建筑地面;所述隔板10设置于由第一墙板32和第二墙板34形成的 内部空间36内,包括杯状本体12;其中所述内部空间36内浇注有混凝土46。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本体12包括封闭底端14、顶端开口16、位于顶端开口16 周界处的凸缘22和由四个侧壁18定义的内部空心腔;其中每个侧壁18端部连接封闭底端 14上的矩形的基础块20,侧壁18中心处设有容纳垂直钢筋42或者水平钢筋44的孔24;其 中所述凸缘22从侧壁18向外延伸并平行于基础块20。
优选地,所述基础块20的外表面紧贴于第一墙板32,所述凸缘22的外表面紧贴于第二 墙板34。
优选地,所述封闭底端1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顶端开口16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多个隔板 10可堆叠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32、第二墙板34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 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混凝土墙结构,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隔板、钢筋和混凝土;所述隔板位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包括四边带孔的杯状本体;所述钢筋由所述隔板支撑;所述混凝土浇筑于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一个基础块,第二开口端周边设有凸缘;所述基础块紧贴于第一墙板,所述凸缘紧贴于第二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捷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