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头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410904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60667.X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号:

CN203716143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58

主分类号:

E02D5/58

申请人: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逄靖华; 王起; 李响

地址:

200023 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700号绿地总部大厦4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邓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螺帽配合的上螺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上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上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螺帽配合的下螺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栓头和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槽与设 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中填充有防锈材料。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材料为硅脂。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上管桩的上加强筋焊接相连,所述下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下管桩的下加强筋焊接相连。

说明书

桩头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管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桩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预应力管桩曾因其经济性好而广为用作抗拔桩,后因出现大批质量问题,部分省市已经禁止其作为抗拔桩使用。大批质量问题实例中,95%以上是因为抗拔桩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
当使用多节预应力管桩作为抗拔桩时,各节管桩之间的连接全部通过对管桩末端的端板人工焊接来实现,但是焊接操作的工作量大、工期长、效率低,焊接质量及焊接后的静止时间也很难保证,容易因人为操作带来接桩质量问题,并且当拔力过大时,容易拉坏端板,因而无法满意抗拔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头连接结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螺帽配合的上螺纹。
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上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上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螺帽配合的下螺纹。
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栓头和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
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
所述连接槽中填充有防锈材料。
所述防锈材料为硅脂。
所述上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上管桩的上加强筋焊接相连,所述下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下管桩的下加强筋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在上管桩和/或下管桩中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这些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上管桩和下管桩的稳固连接,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上端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下端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加强筋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加强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图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该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1的底面的上端板2和固定于下管桩3的顶面的下端板4,下管桩3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6,多个周向分布且与连接槽6对应的连接栓5将上端板2和下端板4连接在一起。
其中,连接栓5的下端设有栓头8,多个周向分布且与下端板4焊接相连的卡扣7与栓头8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连接槽6中,由于弹性卡扣的单向作用,栓头8插入卡扣7后则无法拔出,由此实现连接栓5与下管桩3的稳固连接。此外,连接槽6与设置在下管桩3内的预应力筋(未示出)焊接相连以起固定作用,其中填充有防锈材料11(例如硅脂)以防止连接部位生锈。
连接栓5的上端设有外螺纹9,上管桩1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分别与外螺纹9配合的螺帽10,该螺帽10与设置在上管桩1内的预应力筋(未示出)焊接相连以起固定作用,由此实现连接栓5与上管桩1的稳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栓5与上管桩1通过螺纹连接,与下管桩3通过卡扣连接,从而实现了上管桩1和下管桩3的稳固连接,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栓5也可以与上管桩1通过卡扣连接,与下管桩3通过螺纹连接,或者与上管桩1、下管桩3都通过卡扣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加强端板2、4与各自对应的管桩1、3的连接,如图4、图5所示,可以使端板2、4分别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管桩1、3的混凝土中的加强筋12焊接相连,以增强连接强度,避免拔力过大时拉坏端板。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这些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桩头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桩头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桩头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头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头连接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14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16CN203716143U(21)申请号 201320860667.X(22)申请日 2013.12.24E02D 5/58(2006.01)(73)专利权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00023 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700号绿地总部大厦4F(72)发明人逄靖华 王起 李响(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代理人邓琪(54) 实用新型名称桩头连接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

2、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143 UCN 203716143 U1/1页21.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

3、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螺帽配合的上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上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

4、有上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螺帽配合的下螺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栓头和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多个周向分布且。

5、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中填充有防锈材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材料为硅脂。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桩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上管桩的上加强筋焊接相连,所述下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下管桩的下加强筋焊接相连。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16143。

6、 U1/3页3桩头连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管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桩头连接结构。背景技术0002 预应力管桩曾因其经济性好而广为用作抗拔桩,后因出现大批质量问题,部分省市已经禁止其作为抗拔桩使用。大批质量问题实例中,95%以上是因为抗拔桩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0003 当使用多节预应力管桩作为抗拔桩时,各节管桩之间的连接全部通过对管桩末端的端板人工焊接来实现,但是焊接操作的工作量大、工期长、效率低,焊接质量及焊接后的静止时间也很难保证,容易因人为操作带来接桩质量问题,并且当拔力过大时,容易拉坏端板,因而无法满意抗拔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

7、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头连接结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 一种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中的至少一个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在一起。0007 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

8、螺帽配合的上螺纹。0008 所述下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上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0009 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上端设有上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螺帽,所述连接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螺帽配合的下螺纹。0010 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螺帽与设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0011 所述上管桩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上连接槽,所述下管桩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下连接槽,所述连接栓的两端分。

9、别设有上栓头和下栓头,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上端板焊接相连的上卡扣与所述上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上连接槽中,多个周向分布且与所述下端板焊接相连的下卡扣与所述下栓头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下连接槽中。0012 所述上连接槽与设置在所述上管桩内的上预应力筋焊接相连,所述下连接槽与设说 明 书CN 203716143 U2/3页4置在所述下管桩内的下预应力筋焊接相连。0013 所述连接槽中填充有防锈材料。0014 所述防锈材料为硅脂。0015 所述上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上管桩的上加强筋焊接相连,所述下端板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所述下管桩的下加强筋焊接相连。0016 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在。

10、上管桩和/或下管桩中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周向分布且与这些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栓将固定于上管桩的底面的上端板和固定于下管桩的顶面的下端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上管桩和下管桩的稳固连接,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上端板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下端板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局部剖面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加强筋的平面示意图;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加强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

11、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0023 图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桩头连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该桩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上管桩1的底面的上端板2和固定于下管桩3的顶面的下端板4,下管桩3的上端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槽6,多个周向分布且与连接槽6对应的连接栓5将上端板2和下端板4连接在一起。0024 其中,连接栓5的下端设有栓头8,多个周向分布且与下端板4焊接相连的卡扣7与栓头8卡接配合并容纳于对应的连接槽6中,由于弹性卡扣的单向作用,栓头8插入卡扣7后则无法拔出,由此实现连接栓5与下管桩3的稳固连接。此外,连接槽6与设置在下管桩3内的预应力筋(未示出)焊接相连以起固定作用,其中填充有防锈材料11(例。

12、如硅脂)以防止连接部位生锈。0025 连接栓5的上端设有外螺纹9,上管桩1的下端周向设有多个分别与外螺纹9配合的螺帽10,该螺帽10与设置在上管桩1内的预应力筋(未示出)焊接相连以起固定作用,由此实现连接栓5与上管桩1的稳固连接。002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栓5与上管桩1通过螺纹连接,与下管桩3通过卡扣连接,从而实现了上管桩1和下管桩3的稳固连接,避免了人工焊接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抗拔桩的连接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0027 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栓5也可以与上管桩1通过卡扣连接,与下管桩3通过螺纹连接,或者与上管桩1、下管桩3都通过卡扣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

1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0028 为了进一步加强端板2、4与各自对应的管桩1、3的连接,如图4、图5所示,可以使端板2、4分别与多个周向分布且锚入管桩1、3的混凝土中的加强筋12焊接相连,以增强连说 明 书CN 203716143 U3/3页5接强度,避免拔力过大时拉坏端板。0029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这些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716143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143 U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143 U3/3页8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14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