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状锚杆.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406727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36870.6

申请日:

2009.02.25

公开号:

CN201334664Y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5/74申请日:20090225授权公告日:20091028终止日期:20170225|||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74; E21D21/00

主分类号:

E02D5/74

申请人: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发明人:

郑桂心; 龚 义

地址: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翁素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基坑、边坡、隧道等需加固岩土工程的穗状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杆体表面呈辐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另一端是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的杆体周围有规律密布(如穗状排列着)许多支杆,通过该支杆抓握住被注浆改良和充填后的岩土体,从而提高穗状锚杆在岩土层中的锚固力。

权利要求书

1、  穗状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杆体表面呈幅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另一端是自由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穗状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自由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中部向外拱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穗状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杆体前端连接有锥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穗状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与锚杆杆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焊接或套接。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穗状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尖部焊接有一合金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穗状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体的形状是球体或多面体。

说明书

穗状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穗状锚杆,用于在各种基坑、边坡、隧道等岩土工程中的加固防护施工。
背景技术
在基坑、边坡、隧道等岩土工程中的加固防护施工中,采用锚杆极为广泛,其中锚杆杆体的种类很多,各具特点,相应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现有的锚杆施工一般是在地层中钻孔后,将锚杆杆体装入钻孔中,再将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通过注浆管或锚杆杆体中心孔灌注于杆体和钻孔孔壁间的空隙内进行锚固。现有的锚杆技术若用在软土层中因注浆前锚杆孔的收缩使锚杆的孔周只有局部空隙或已无空隙,虽注浆却无法在锚杆周围形成柱状锚固体,只能在每个出浆孔处形成浆块或浆脉,许多浆块或浆脉挨着杆体,构成直杆上沿杆体长着许多瓜状浆体或叶状浆体的形态,使杆周只局部分布有注浆体,无法获得足够的锚固力,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强锚杆在岩土层中的摩阻力,从而可显著提高锚固效果的穗状锚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穗状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杆体表面呈幅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另一端是自由端。
所述支杆的自由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中部向外拱起。
所述锚杆杆体前端连接有锥头。
所述锥头与锚杆杆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焊接或套接。
所述锥头尖部焊接有一合金体。
所述合金体的形状是球体或多面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锚杆杆体上有倒刺形穗状排列支杆,当杆体被推入土层孔中,一是因支杆多,许多支杆共同支撑锚杆重量,起到多点托浮杆体,克服杆体过分下偏的作用。二是许多支杆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另一端弹性张开,不至于在推入孔中时在孔壁下侧划出深槽,克服因杆体陷入自划深槽而在钻孔中严重向下偏芯的质量问题。另外,即使杆体向钻孔下侧偏芯,也会因杆体上侧的倒刺支杆钩住锚固体,有效保证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锚杆杆体周围形成穗状排列的支杆,即使在软土条件下注浆作业无法在杆周形成完整柱状锚固体,只形成瓜状或叶状浆体,也能通过支杆抓握住分布在锚杆周围的不规则浆体,有效提高锚杆的锚固力。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穗状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0,其表面呈幅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20;该支杆20的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10上,另一端是自由端。锚杆杆体10与支杆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绑接、螺丝拧接,带孔插接,以及天然生成(如竹枝)等。
当锚杆杆体10被推入土层孔中,由于支杆20数量多,一是许多支杆20共同支撑锚杆杆体10重量,达到多点托浮锚杆杆体10的作用,二是许多支杆20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10上,另一端弹性张开,当逆向推入钻孔中时不至于在孔壁下侧划出深槽,从而克服杆体过分向下偏芯的质量问题。另外,即使锚杆体10向钻孔下侧偏芯,也会因杆体上侧的支杆20倒刺钩住锚固体,保证了锚固力。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锚杆包括锚杆杆体10,其表面呈辐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20;该支杆20的一端21固定在锚杆杆体10上,另一端22也固定于锚杆杆体10上,中部向外拱起。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大部分相同,所不同的就是支杆20的自由端22紧贴于锚杆杆体10上,同样可以增强其在岩土层中的锚固力。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锚杆杆体前端连接有锥头30,如图3所示,锥头30与锚杆杆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焊接或套接(插接)。
对特殊地层,如水下砂层、砂土层、卵石层、砂卵石层等地层,须在锚杆前端连接锥头30,并用较大冲击力的冲击锤冲入地层。
带锥头30的锚杆施工成功的原理在于:砂卵石层虽然密实坚硬,但在浸水条件下受冲击震动能产生局部液化,变得易于击入。锚杆前锥头30遇小卵石时可挤出路来继续击入。靠强迫击入的穗状锚杆,因击入阻力大且有穗状排列的支杆20,使锚杆的锚固力明显增大,即使少注浆,甚至不注浆也具有足够的锚固力。
另,本实施例还在锥头30尖部焊上一个特制的硬质合金体40,当锥头30被击入而遇较大卵石或较薄漂石时,可以击碎它并挤开碎块向前击至符合要求的深度。合金体40的形状可以是球体或长方体,或其它多面体。

穗状锚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穗状锚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穗状锚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穗状锚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穗状锚杆.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各种基坑、边坡、隧道等需加固岩土工程的穗状锚杆,包括锚杆杆体,所述锚杆杆体表面呈辐射状分布有复数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另一端是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的杆体周围有规律密布(如穗状排列着)许多支杆,通过该支杆抓握住被注浆改良和充填后的岩土体,从而提高穗状锚杆在岩土层中的锚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