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灌注桩.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404145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52199.1

申请日:

2013.12.23

公开号:

CN203625893U

公开日:

2014.06.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34

主分类号:

E02D5/34

申请人:

青岛业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启军; 冯雷; 孟宪浩

地址:

2660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辽阳东路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崔滨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岩灌注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上部砂土层、下部岩层的地质条件,灌注桩造价高、泥浆污染严重的问题。所述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嵌入岩层的部分为钢管小桩,成型工艺简单,且成型时钻孔直径相对整体桩径大为减小,则造价低,且钻孔造成的岩石粉尘少,可直接用机器吹出并吸收粉尘,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泥浆带出岩石粉尘所带来的泥浆污染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对应各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位置处设有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所述通道钢管与所述钢筋笼骨架固连为一体,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通道钢管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内壁上对应各所述通道钢管的位置处固设有用于对所述通道钢管辅助定位的钢管固定箍。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个数为2~6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说明书

嵌岩灌注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快速、环保的嵌岩灌注桩。
背景技术
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地下室基坑支护越来越成为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灌注桩作为支护桩是基坑支护的主要结构构件。
在城市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经常遇到上部土层、下部坚硬岩层的地质条件,需要形成能够嵌入坚硬岩石的灌注桩。现有能够嵌岩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a、冲击钻成孔,利用重量很大的铁锤锤击岩体成粉末,通过泥浆循环出渣成孔;
b、人工挖孔桩,岩层采用爆破方法松动后,人工使用风镐、铁锹出渣成孔;
c、旋挖钻成孔,配以岩体专用牙轮钻具将岩体取芯成孔。
上述工艺所形成的灌注桩由钢筋笼骨架、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下部桩构成,下部桩与上部桩同直径,通过向采用上述工艺之一所形成的桩孔内灌注水泥浆成型,造价高,且嵌岩成孔形成的岩石粉末需要用泥浆带出,泥浆污染严重,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临近建筑物有安全隐患,旋挖钻入岩越硬,其造价成倍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岩灌注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上部砂土层、下部岩层的地质条件,灌注桩造价高、泥浆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对应各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位置处设有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所述通道钢管与所述钢筋笼骨架固连为一体,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通道钢管内。
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内壁上对应各所述通道钢管的位置处固设有用于对所述通道钢管辅助定位的钢管固定箍。
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
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个数为2~6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嵌入岩层的部分为钢管小桩,成型工艺简单,且成型时钻孔直径相对整体桩径大为减小,则造价低,且钻孔造成的岩石粉尘少,可直接用机器吹出并吸收粉尘,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泥浆带出岩石粉尘所带来的泥浆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形成在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纵向剖视图;
图2为形成在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横向剖视图;
图3为形成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纵向剖视图;
图4为形成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形成在对于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的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1和内部的灌注桩,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2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3,下部微型钢管桩3由内部混凝土桩3.1和外部嵌固钢管3.2构成,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顶端伸入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与上部混凝土大桩2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的施工成型过程如下:
1、挖孔桩或旋挖桩等干法成桩孔至坚硬岩层后,清理岩层上表面干净,为接桩(即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做好准备;
2、在岩层上表面欲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位置处向下钻孔,插入外部嵌固钢管;
3、向外部嵌固钢管内灌注水泥浆成下部微型钢管桩。
4、下钢筋笼骨架灌注混凝土成整体桩。
具体的,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
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个数为2~6支,根据灌注桩桩径调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以使支护力平衡。一般来说,灌注桩桩径1000mm时,布置4支以内。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成型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由于地下水较多,无法直接到岩层上表面钻孔,则在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与各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4,通过通道钢管4进行钻孔,通道钢管4与钢筋笼骨架1焊接为一体,最终预埋在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顶端伸入通道钢管4内。
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的施工成型过程如下:
1、机械成桩孔至坚硬岩层后,清理岩层上表面干净,为接桩(即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做好准备;
2、将一体结构的通道钢管与钢筋笼骨架置入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成上部混凝土大桩后通过通道钢管向下钻孔,插入外部嵌固钢管;
3、向外部嵌固钢管内灌注水泥浆成下部微型钢管桩。
为增强通道钢管4的稳固性,钢筋笼骨架1的内壁上对应各通道钢管4的位置处焊接固设有钢管固定箍5,对通道钢管4进行辅助定位,增强其稳固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等同替换,上述钢管也可由钢筋、型钢等替换。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嵌岩灌注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嵌岩灌注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嵌岩灌注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嵌岩灌注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岩灌注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589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CN203625893U(21)申请号 201320852199.1(22)申请日 2013.12.23E02D 5/34(2006.01)(73)专利权人青岛业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2660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辽阳东路7号(72)发明人张启军 冯雷 孟宪浩(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代理人崔滨生(54) 实用新型名称嵌岩灌注桩(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岩灌注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上部砂土层、下部岩层的地质条件,灌注桩造价高、泥浆污染严重的问题。所述嵌岩灌注。

2、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嵌入岩层的部分为钢管小桩,成型工艺简单,且成型时钻孔直径相对整体桩径大为减小,则造价低,且钻孔造成的岩石粉尘少,可直接用机器吹出并吸收粉尘,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泥浆带出岩石粉尘所带来的泥浆污染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

3、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5893 UCN 203625893 U1/1页21.一种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对应各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位置处设有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所述通道钢管与所述钢筋笼骨架固连为一体,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通道钢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

4、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内壁上对应各所述通道钢管的位置处固设有用于对所述通道钢管辅助定位的钢管固定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个数为26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25893 U1/3页3嵌岩灌注桩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快速、环保的嵌岩灌注桩。背景技术0002 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地下室基坑支护越来越成为建设工程的关键。

5、技术,灌注桩作为支护桩是基坑支护的主要结构构件。0003 在城市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经常遇到上部土层、下部坚硬岩层的地质条件,需要形成能够嵌入坚硬岩石的灌注桩。现有能够嵌岩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0004 a、冲击钻成孔,利用重量很大的铁锤锤击岩体成粉末,通过泥浆循环出渣成孔;0005 b、人工挖孔桩,岩层采用爆破方法松动后,人工使用风镐、铁锹出渣成孔;0006 c、旋挖钻成孔,配以岩体专用牙轮钻具将岩体取芯成孔。0007 上述工艺所形成的灌注桩由钢筋笼骨架、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下部桩构成,下部桩与上部桩同直径,通过向采用上述工艺之一所形成的桩孔内灌注水泥浆成型,造价高,且嵌岩成孔。

6、形成的岩石粉末需要用泥浆带出,泥浆污染严重,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临近建筑物有安全隐患,旋挖钻入岩越硬,其造价成倍提高。实用新型内容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岩灌注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上部砂土层、下部岩层的地质条件,灌注桩造价高、泥浆污染严重的问题。0009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和内部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由内部混凝土桩和外部嵌固钢管构成,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与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形成一体。

7、结构。0010 所述上部混凝土大桩内对应各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位置处设有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所述通道钢管与所述钢筋笼骨架固连为一体,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顶端伸入所述通道钢管内。0011 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内壁上对应各所述通道钢管的位置处固设有用于对所述通道钢管辅助定位的钢管固定箍。0012 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0013 所述下部微型钢管桩的个数为26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嵌入岩层的部分为钢管小桩,成型工艺简单,且成型时钻孔直径相对整体桩径大为减小,则造价低,且钻孔造成的岩石粉尘少,可直接用机器吹出并吸收粉尘,。

8、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泥浆带出岩石粉尘所带来的泥浆污染问题。说 明 书CN 203625893 U2/3页4附图说明0015 图1为形成在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纵向剖视图;0016 图2为形成在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横向剖视图;0017 图3为形成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纵向剖视图;0018 图4为形成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的本实用新型嵌岩灌注桩横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9、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 实施例一0021 参照图1和图2,形成在对于无地下水或水量较小可抽干的地层的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包括外围的钢筋笼骨架1和内部的灌注桩,灌注桩包括对应上部土层的上部混凝土大桩2和对应下部岩层的多个下部微型钢管桩3,下部微型钢管桩3由内部混凝土桩3.1和外部嵌固钢管3.2构成,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顶端伸入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与上部混凝土大桩2形成一体结构。0022 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的施工成型过程如下:002。

10、3 1、挖孔桩或旋挖桩等干法成桩孔至坚硬岩层后,清理岩层上表面干净,为接桩(即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做好准备;0024 2、在岩层上表面欲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位置处向下钻孔,插入外部嵌固钢管;0025 3、向外部嵌固钢管内灌注水泥浆成下部微型钢管桩。0026 4、下钢筋笼骨架灌注混凝土成整体桩。0027 具体的,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外径为150200mm,高度为25m。0028 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个数为26支,根据灌注桩桩径调整,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以使支护力平衡。一般来说,灌注桩桩径1000mm时,布置4支以内。0029 实施例二0030 参照图3和图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成。

11、型在地下水较多的地层内,由于地下水较多,无法直接到岩层上表面钻孔,则在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与各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作为钻孔通道的通道钢管4,通过通道钢管4进行钻孔,通道钢管4与钢筋笼骨架1焊接为一体,最终预埋在上部混凝土大桩2内,下部微型钢管桩3的顶端伸入通道钢管4内。0031 本实施例嵌岩灌注桩的施工成型过程如下:0032 1、机械成桩孔至坚硬岩层后,清理岩层上表面干净,为接桩(即施工下部微型钢管桩)做好准备;说 明 书CN 203625893 U3/3页50033 2、将一体结构的通道钢管与钢筋笼骨架置入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成上部混凝土大桩后通过通道钢管向下钻孔,插入外部嵌固钢管。

12、;0034 3、向外部嵌固钢管内灌注水泥浆成下部微型钢管桩。0035 为增强通道钢管4的稳固性,钢筋笼骨架1的内壁上对应各通道钢管4的位置处焊接固设有钢管固定箍5,对通道钢管4进行辅助定位,增强其稳固性。0036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等同替换,上述钢管也可由钢筋、型钢等替换。003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说 明 书CN 203625893 U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5893 U2/2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589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