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地漏.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402511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25196.5

申请日:

2007.07.19

公开号:

CN201068587Y

公开日:

2008.06.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282申请日:20070719授权公告日:20080604终止日期:20140719|||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2(2006.01)

主分类号:

E03C1/282

申请人:

潘力涛

发明人:

潘力涛

地址: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中路175-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连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臭地漏,其包括漏斗和水封杯,漏斗有上柱体、下柱体及设置在漏斗上的连接部,水封杯为U形结构,深6.5厘米。连接部上部为连接杆,下部为圆管,圆管套着下柱体,连接杆为三根,均匀分布在上柱体底端,圆管外壁有螺纹,水封杯与圆管采用螺纹式连接,下柱体插入水封杯中,下柱体与水封杯间留有通水腔,三个连接杆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水口。采用此结构的防臭地漏,漏斗与地漏底座为可拆分连接,坚固耐用、清洗方便;水封杯封水多,长期不用不会干涸,防臭功能强;漏斗与封水杯为可拆分连接,除污方便,不怕毛发、沙粒、杂屑卡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漏斗和水封杯,漏斗有上柱体、下柱体及设置在漏斗上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水封杯通过连接部与漏斗固定连接,下柱体插入水封杯中,下柱体与水封杯间留有通水腔,水封杯上端或上方有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杯与连接部为可拆分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部为连接杆,下部为圆管,圆管套着下柱体,由连接杆固定在上柱体底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三根,均匀分布在上柱体底端,两连接杆之间的空隙、圆管的上边缘及下柱体底端构成出水口。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外壁有螺纹,水封杯与圆管采用螺纹式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杯为U形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杯深6~8厘米。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配有一地漏底座,漏斗与地漏底座为可拆分固定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底座上设置地漏箅子,漏斗的上柱体上端边缘有一向外的环形台,环形台下方设置密封圈,环形台可以卡在地漏底座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体外壁设有凸部,地漏底座设有一向内的环形凸台,向内的环形凸台上开有与凸部相适配的缺口。

说明书

一种防臭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拆装并具有防臭功能的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现有地漏靠机械传递的防臭芯来实现防臭功能,防臭芯中装有动力源,通过连杆带动密封垫工作实现防臭功能,当排水时防臭芯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压开密封垫排水,无水时在动力源的作用下,通过连杆带动关闭防臭芯密封垫实现防臭功能。密封垫与排水口之间为软硬配合,正常情况下可以很好的防臭,但此种地漏长时间使用,水中的毛发、沙粒、杂屑很容易把防臭芯中的动力源及连杆卡住,使防臭芯密封垫无法打开或关闭,从而不能防臭或排水。另外,由于密封垫开启高度小,形成排水量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地漏为实现防臭功能结构复杂,清除污垢、杂物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缺陷,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漏斗和水封杯,漏斗有上柱体、下柱体及设置在漏斗上的连接部,水封杯通过连接部与漏斗固定连接,下柱体插入水封杯中,下柱体与水封杯间留有通水腔,水封杯上端或上方有出水口。
上述水封杯与连接部为可拆分连接。
上述连接部上部为连接杆,下部为圆管,圆管套着下柱体,由连接杆固定在上柱体底端。
上述连接杆为三根,均匀分布在上柱体底端,两连接杆之间的空隙、圆管的上边缘及下柱体底端构成出水口。
上述圆管外壁有螺纹,水封杯与圆管采用螺纹式连接。
上述水封杯为U形结构。
上述水封杯深6~8厘米。
上述漏斗配有一地漏底座,漏斗与地漏底座为可拆分固定连接。
上述地漏底座上设置地漏篦子,漏斗的上柱体上端边缘有一向外的环形台,环形台下方设置密封圈,环形台可以卡在地漏底座上。
上述上柱体外壁设有凸部,地漏底座设有一向内的环形凸台,向内的环形凸台上开有与凸部相适配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此结构的防臭地漏,漏斗与地漏底座为可拆分连接,坚固耐用、清洗方便;水封杯深6~8厘米,封水多,长期不用不会干涸,防臭功能强;漏斗与封水杯为可拆分连接,除污方便,不怕毛发、沙粒、杂屑卡住。此外该产品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臭地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臭地漏漏斗结构图;
图3为防臭地漏水封杯结构图;
图4为地漏底座的剖视图;
图5为地漏篦子的俯视图;
图6为地漏底座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4、5、6,一种防臭地漏包括漏斗1和水封杯2,漏斗1有上柱体101、下柱体102及设置在漏斗上的连接部3,水封杯2为U形结构,深6.5厘米。连接部3上部为连接杆301下部为圆管302,圆管302套着下柱体102,连接杆301为三根,均匀分布在上柱体101底端,圆管302外壁有螺纹,水封杯2与圆管302采用螺纹式连接,下柱体102插入水封杯2中,下柱体102与水封杯2间留有通水腔,三个连接杆301之间的间隙、圆管的上边缘及下柱体底端构成三个出水口。
上述漏斗1还配有一地漏底座4,地漏底座4上设置地漏篦子5,漏斗1与地漏底座4为可拆分固定连接。漏斗1的上柱体101上端边缘有一向外的环形台1011,环形台1011下方设置密封圈,环形台1011可以卡在地漏底座4上,上柱体101外壁设有两个凸部1012,地漏底座4设有一向内的环形凸台401,向内的环形凸台401上开有与凸部1012相适配的两个缺口402,漏斗上柱体101向外的环形台1011卡在向内的环形凸台401上,旋转漏斗1后凸部1012顶着向内的环形凸台401下边缘。
排水时,首先水从地漏篦子5流入地漏底座4,然后从漏斗1的上柱体101流入下柱体102,其次水充满下柱体102与水封杯2间留有的通水腔,最终通过三个连接杆301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出水口将水排入下水管道。完成排水后,在水封杯2中存有深度6.5厘米的水,通过水封的方式将室内空气与下水道隔开,有效的防止下水道返臭及下水道蚊虫进入室内,此外由于水封杯2存有水的深度较大,长时间不用不会干涸,防臭功能强。

一种防臭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臭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臭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臭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臭地漏.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臭地漏,其包括漏斗和水封杯,漏斗有上柱体、下柱体及设置在漏斗上的连接部,水封杯为U形结构,深6.5厘米。连接部上部为连接杆,下部为圆管,圆管套着下柱体,连接杆为三根,均匀分布在上柱体底端,圆管外壁有螺纹,水封杯与圆管采用螺纹式连接,下柱体插入水封杯中,下柱体与水封杯间留有通水腔,三个连接杆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水口。采用此结构的防臭地漏,漏斗与地漏底座为可拆分连接,坚固耐用、清洗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