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402238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303620.2

申请日:

2008.12.23

公开号:

CN201391097Y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4/00申请日:20081223授权公告日:20100127终止日期:2014122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H 4/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8号变更后权利人: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金朱路2号登记生效日:2011060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4/00

主分类号:

E04H4/00

申请人: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徐 丽; 王 茜

地址:

550004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 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包括原水池(1);在原水池(1)中设有新增隔板(2),新增隔板(2)两端设有侧加强板(3);新增隔板(2)底板设有底加强板(4);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分别与原水池(1)的侧壁和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单实用、结构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它可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包括原水池(1);其特征在于:在原水池(1)中设有新增隔板(2),新增隔板(2)两端设有侧加强板(3);新增隔板(2)底板设有底加强板(4);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分别与原水池(1)的侧壁和底板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与原水池(1)连接处的原水池(1)上开有结合槽(5),结合槽(5)的宽度大于侧加强板(3)或底加强板(4)的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隔板(2)、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内设有加固钢筋(6),加固钢筋(6)与原水池(1)上的原水池钢筋(7)焊接。

说明书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属于混凝土水池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老厂改造过程中,需要两个水池储存不同的液体,但受场地或其它条件限制不能另外修建,而对能在原有的水池中增加隔板进行改造。所要改造的水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由于在一定的水压力下工作,对水池有严格的防渗漏要求。根据以往目的工程实践,曾采用过剔除原有池壁和池底与新增隔板连接处的钢筋保护层,将新加钢筋直接焊在原水池的钢筋上,再浇注混凝土的方法。但上述方法不能提高隔板对水压的承载力,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新旧混凝土连接处产生微裂缝,使得液体产生渗漏,效果不理想。一旦产生渗漏后很快会在水压作用下使裂缝越来越宽,漏水严重,最终造成破坏,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使用安全、可靠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以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原水池;在原水池中设有新增隔板,新增隔板两端设有侧加强板;新增隔板底板设有底加强板;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分别与原水池的侧壁和底板连接。
上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中,所述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原水池上开有结合槽,结合槽的宽度大于侧加强板或底加强板的宽度。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中,所述新增隔板、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内设有加固钢筋,加固钢筋与原水池上的原水池钢筋焊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的结合处设置了加强板,加强板与原水池的结合处开有结合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以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加强板内的加固钢筋与结合槽中原水池的原水池钢筋焊接在一起,增加了连接强度。由于加强板陷在结合槽中,且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延伸段,大大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有效阻止在结合部位出现渗漏的现象。所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实用,且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水池上开结合槽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加加固钢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增隔板的完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板结合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原水池,2-新增隔板,3-侧加强板,4-底加强板,5-结合槽,6-加固钢筋,7-原水池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原水池1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实施时,在原水池1中设置新增隔板2,在新增隔板2两端设有侧加强板3;在新增隔板2底板设有底加强板4;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分别与原水池1的侧壁和底板连接;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与原水池1连接处的原水池1上开有结合槽5,将结合槽5的宽度制作成大于侧加强板3或底加强板4的宽度;在新增隔板2、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内设置加固钢筋6,并将加固钢筋6与原水池1上的原水池钢筋7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为:如图1所示,其方法是在原水池与新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延伸段,延伸段是底加强板或侧加强板超出新增隔板两侧的长度,延伸段长度不小于500mm。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铸成型。新增隔板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加强板包括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面结合处的底加强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处的侧加强板;底加强板和侧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加固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200mm。浇铸新增隔板和加强板的混凝土标号比原水池所用混凝土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25,抗渗标高不低于S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将原水池1侧壁及底板在新增隔板2处的左右各不小于500mm范围内的钢筋保护层打掉,露出原水池钢筋7。
第二,将加固钢筋6与露出的原水池钢筋7点焊,再按图5、图6所示位置将加固钢筋6绑扎牢固。加固钢筋6为HRB335级钢筋,直径不小于Φ12,间距不大于200mm。
第三,浇筑施工新增侧加强板3、底加强板4和新增隔板2。混凝土标号应比原水池混凝土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25,抗渗标高不低于S8。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抗渗防漏效果,其结构具有制作简单,易掌握施工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对原有水池进行分隔改造的可靠性,降低改造成本。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包括原水池(1);在原水池(1)中设有新增隔板(2),新增隔板(2)两端设有侧加强板(3);新增隔板(2)底板设有底加强板(4);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分别与原水池(1)的侧壁和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单实用、结构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它可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