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20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30CN203742068U(21)申请号 201420104579.1(22)申请日 2014.03.10E04C 2/296(2006.01)B32B 7/08(2006.01)B32B 27/06(2006.01)B32B 27/40(2006.01)B32B 9/04(2006.01)B32B 19/04(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瑞美恒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富丰路4号B-23层04号(园区)(72)发明人吕文学(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
2、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包括上聚氨酯层、下聚氨酯层、岩棉层、泡沫层和活性炭层,所述上聚氨酯层依次与所述岩棉层、所述泡沫层、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下聚氨酯层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保温材料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后使用,其保温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2068 UCN 203742068 U1/1页21.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聚氨酯层、下聚。
3、氨酯层、岩棉层、泡沫层和活性炭层,所述上聚氨酯层依次与所述岩棉层、所述泡沫层、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下聚氨酯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聚氨酯层依次与所述岩棉层、所述泡沫层、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下聚氨酯层堆叠后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螺母。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42068 U1/2页3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墙体,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背景技术0002 随着全球性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日趋深刻化,。
4、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也在各种官方场合公开多次表示,要把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据报道,房屋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5-40。墙体保温是房屋建筑节能工程中重要环节之一,而实现墙体保温的基本保障是轻质保温材料。目前,在墙体保温工程中使用的轻质保温材料主要是以聚苯泡沫为代表的有机可燃性材料,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建筑节能工程的推进急需一种无机不燃性轻质保温板材来替代目前普遍采用的聚苯泡沫材料。ALC材料本身就是一种无机不燃性轻质保温材料,但是作为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材料单独使用时保温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需要设法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干燥密度。
5、为150-200kg/m3的SLFC板材,尽管其保温性能明显优于ALC板材,但抗压强度一般低于0.5MPa,终因强度偏低而难以在工程中单独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聚氨酯层、下聚氨酯层、岩棉层、泡沫层和活性炭层,所述上聚氨酯层依次与所述岩棉层、所述泡沫层、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下聚氨酯层连接。0006 进一步,所述上聚氨酯层依次与所述岩棉层、所述泡沫层、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下聚氨酯层堆叠后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0007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
6、置有固定螺母。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09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保温材料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后使用,其保温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附图说 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中:1-上聚氨酯层、2-岩棉层、3-活性炭层、4-下聚氨酯层、5-泡沫层、6-固定杆、7-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聚氨酯层1、下聚氨酯层4、岩棉层2、泡沫层5和活性炭层3,上聚氨酯层1依次与岩棉层2、泡沫层5、活性炭层3和下聚氨酯层4连接,上聚说 明 书CN 203742068 U2/2页4氨酯层1依次与岩棉层2、泡沫层5、活性炭层3和下聚氨酯层4堆叠后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6固定,固定杆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螺母7。0014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742068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420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