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5526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CN203755264U(21)申请号 201420080960.9(22)申请日 2014.02.25E02B 8/04(2006.01)E04G 13/02(2006.01)(73)专利权人宋仲华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6号信箱(72)发明人宋仲华(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代理人颜勇(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包括上下固连的上模和底模;上模和底模均通。
2、过制式模板、弧形模板以及封模模板围成,相邻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固连,封模模板的内侧面通过螺栓固设有两个相向布置的“L”形模板,“L”形模板之间留有缺口并在该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楔形模板与封模模板围成闸门墩门槽的成型空间,两个“L”形模板形成的缺口两侧设置斜面与楔形模板两侧的斜面楔合。本实用新型是一套制式的可方便拆装的浇筑成型模具,可针对闸门墩及其门槽的特殊结构进行浇筑,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美观、质量优良,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
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55264 UCN 203755264 U1/1页21.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固连的上模(4)和底模(5);所述上模(4)和底模(5)均通过制式模板(8)、弧形模板(15)以及封模模板(9)围成,相邻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4)固连,所述封模模板(9)的内侧面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3)固设有两个相向布置的“L”形模板(12),所述“L”形模板(12)之间留有缺口并在该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楔形模板(11)与封模模板围成所述闸门墩门槽的成型空间,所述两个“L”形模板(12)形成的缺口两侧设置斜面与楔形模板(11)两。
4、侧的斜面楔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对称的斜面,并且所述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宽度大于其内侧面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的斜面为45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模板(11)与“L”形模板(1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7)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模模板(9)上设有。
5、螺纹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插装设有连接拉杆(10),所述连接拉杆(10)的端部与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固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杆(10)端部固设有拆卸螺母(20),所述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设有供拆卸螺母(20)通过的槽(18),所述槽(18)的上半部设置两块挡板(19)缩小槽的宽度,所述两块挡板(19)之间的通道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拉杆(10)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拆卸螺母(20)的内切圆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模板之间设有可调拉杆(16)进行。
6、支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拉杆(16)包括左右两根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丝杆,其两端与所述两个“L”形模板相向的两内侧面接触,中间通过设有两个反向内螺纹的调节器将两根螺纹丝杆螺接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5)的底边为所述闸门墩与溢流面曲面形成的相贯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和底模(5)的外侧面设有外围箍环(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55264 U。
7、1/4页3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主要用于曲线形溢流面上部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在具有类似门槽的水电站闸门墩、工业或民用建筑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技术0002 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如附图1所示,主要应用在水电站闸门墩、工业或民用建筑构造柱上,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闸门墩3设置在闸门曲线溢流面1上,在闸门墩3之间通常需要设置门槽2用于安置闸门,传统的门槽配模方法一般是采用三块平整的木模或钢模拼接成“”状,在槽内用钢管或其他支撑材料打水平撑和斜撑,将模板加固后再。
8、浇注内部混凝土。这种方法消耗的加固和支撑材料较多,尤其在门槽较高时,斜撑会变得很长,加固要求高、支模难度大,混凝土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不好控制;拆模时由于混凝土捣固对模板的挤压力和夹持力,模板需要硬撬才能拆除,模板容易损坏,模板周转使用率低。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针对水电站门槽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制式的可方便拆装的浇筑成型模具,改变了传统的木模拼接支模方法,配模时方便快捷,脱模时省时省力,尤其根据溢流面的曲线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模具底部制作成与溢流面表面相同的形状,使模板与底板紧密贴合,确保了闸门墩及其门槽浇筑成型美观、质量优良。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包括上下固连的上模4和底模5;所述上模4和底模5均通过制式模板8、弧形模板15以及封模模板9围成,相邻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4固连,所述封模模板9的内侧面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3固设有两个相向布置的“L”形模板12,所述“L”形模板12之间留有缺口并在该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楔形模板11与封模模板围成所述闸门墩门槽的成型空间,所述两个“L”形模板12形成的缺口两侧设置斜面与楔形模板11两侧的斜面楔合。0005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对称的斜面,并且所述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宽度大于其内侧面的宽度,该斜面配合的两个模板在拆卸时省力,不会因为。
10、混凝土的挤压力导致两块模板分离困难。0006 优选的,所述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的斜面为45斜面。0007 所述楔形模板11与“L”形模板1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7固连。0008 进一步的,所述封模模板9上设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插装设有连接拉杆10,所述连接拉杆10的端部与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固连,可通过连接拉杆与封装模板之间的螺纹传动将楔形模板和“L”形模板轻易分离,在对“L”形模板的拆卸时轻松省力。0009 其中,所述连接拉杆10端部固设有拆卸螺母20,所述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设有供拆卸螺母20通过的槽18,所述槽18的上半部设置两块挡板19缩小槽的宽度,所述两块挡板19之间的通道距离。
11、大于所述连接拉杆10的直径并且小于所述拆卸螺母20的内切圆直说 明 书CN 203755264 U2/4页4径,转动连接拉杆,在浇筑时可对抵住楔形模板进行支撑,拆卸时可将楔形模板拉出。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L”形模板之间设有可调拉杆16进行支撑。0011 具体的,所述可调拉杆16包括左右两根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丝杆,其两端与所述两个“L”形模板相向的两内侧面接触,中间通过设有两个反向内螺纹的调节器将两根螺纹丝杆螺接在一起,通过转动调节器可将可调拉杆两端顶住“L”形模板作为水平支撑,在浇筑过程中加固相对的两块“L”形模板,不会混凝土的挤压下变形。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模5的底边为所。
12、述闸门墩与溢流面曲面形成的相贯线。0013 在所述上模4和底模5的外侧面设有外围箍环7,加强模具的浇筑强度。0014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备必要的连接螺栓和可调式拉杆,组合成闭合的闸门墩和闸门槽浇筑成型模具,实现全套模具的快速安装与拆除,模具内部只需要采用水平支撑即可实现浇筑过程中的抗压,简化了浇筑模具的结构,降低了配模难度。如闸门墩高度较高,可将设置多套上模分为多层加工,上下层之间用螺栓紧固连接。模具的底面与溢流面曲面加工成一致的形状,确保模具与溢流面底板紧密贴合,防止出现漏浆现象。0015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套制式的可方便拆装的浇筑成型模具,可针对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
13、门槽的特殊结构进行浇筑,安装拆卸方便,闸门墩及其门槽浇筑成型美观、质量优良,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和底模组装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的分解示意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模的分解示意图。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内部门槽成型结构示意图。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拉杆与楔形模板的连接示意图。0023 图7为图6中的A向剖视图。0024 图中标号:1-闸门曲线溢流面,2-门槽,3-闸门墩,4-上模,5-底。
14、模,6-相贯线,7-外围箍环,8-制式模板,9-封模模板,10-连接拉杆,11-楔形模板,12-“L”形模板,13-第一连接螺栓,14-第二连接螺栓,15-弧形模板,16-可调拉杆,17-第三连接螺栓,18-槽,19-挡板,20-拆卸螺母,21-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0025 实施例0026 参见图2,一种基于曲线溢流面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成型模具,包括上下固连的上模4和底模5组成图1中的闸门墩及其门槽的浇筑腔;结合参见图3和图4,上模4和底模5均通过制式模板8、弧形模板15以及封模模板9围成,相邻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4固连,结合参见图5,封模模板9的内侧面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3固设有两个。
15、相向布置的“L”形模板12,“L”形模板12之间留有缺口并在该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楔形模板11与封模模板围成闸门墩的门槽2成型空间,楔形模板11与“L”形模板1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说 明 书CN 203755264 U3/4页5螺栓17固连。两个“L”形模板12形成的缺口两侧设置斜面与楔形模板11两侧的斜面楔合。0027 如图3、图4和图5中所示,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对称的斜面,并且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宽度大于其内侧面的宽度。优选的,楔形模板11两侧设置的斜面为45斜面。0028 由于“L”形模板和楔形模板在浇筑过后受到混凝土的内部挤压,分离会比较困难,如图3、图4和图5中所示,封模模板9上设有两。
16、排螺纹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插装设有连接拉杆10,连接拉杆10的端部与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固连,配模浇筑时,连接拉杆10可对楔形模板实现一定的垂直支撑,卸模时,转动连接拉杆10通过螺纹传动可在模具外部比较省力的将楔形模板进行拆卸。具体参见图6和图7,连接拉杆10端部固设有拆卸螺母20,楔形模板11的外侧面设有供拆卸螺母20通过的槽18,槽18的上半部设置两块挡板19缩小槽的宽度,两块挡板19之间的通道距离大于连接拉杆10的直径并且小于拆卸螺母20的内切圆直径,其中两块挡板19所在的位置应该与连接拉杆在封模模板上的螺纹孔位置保持水平,连接拉杆端部的拆卸螺母通过槽18卡入两块挡板与槽之间的空间内,可实。
17、现连接拉杆与楔形模板的可拆卸固连。0029 “L”形模板之间设有可调拉杆16进行支撑,抵抗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挤压变形,由于“L”形模板与楔形模板是采用的斜面配合,因此可调拉杆在水平支撑“L”形模板的同时,会对楔形模板产生一定的垂直支撑,增加楔形模板的抗压能力。0030 具体的,可调拉杆16包括左右两根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丝杆,其两端与两个“L”形模板相向的两内侧面接触,中间通过设有两个反向内螺纹的调节器将两根螺纹丝杆螺接在一起,通过转动调节器可将可调拉杆两端顶住“L”形模板作为水平支撑。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模5的底边为闸门墩3与闸门曲线溢流面1形成的相贯线6,确保模板与溢流面紧密贴合,防。
18、止出现漏浆。0032 在上模4和底模5的外侧面设有外围箍环7,加强模具的浇筑强度。具体的,外围箍环根据闸门墩的外围轮廓进行设计,采用12#或14#槽钢加工,其中在弧形模板的外围加工两个四分之一弧形箍环,箍环端头焊接钢板并加工螺栓孔,制式模板以及封模模板的直线段根据闸门墩长度加工成若干段直线箍环,端头同样焊接钢板和加工螺栓孔。所有的单段箍环两两之间用螺栓进行连接,最终闭合成环形的带状箍环,将所有封模模板、普通制式模板和弧形模板牢牢箍紧,确保整套模具牢固可靠。0033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闸门墩的形状进行设计,一般为厚度165mm的钢模板,采用16#槽钢和5mm钢板焊接而成,具体高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19、模板靠近两边的位置各有一排螺栓孔,用于相邻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连。003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先将所有制式模板、封模模板和弧形模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两两连接成闭合的环形整体,底模的底部与溢流面的曲面面板紧密贴合,再在模板外围安装不少于两道的外围箍环,将闸门墩的模具从外围牢牢箍紧;对准封模模板的第一连接螺栓的孔位,安装“L”形模板,使“L”形模板长边的端头与封模模板的板面紧闭贴合,形成“”状结构;在封模模板上安装连接拉杆,连接拉杆的前端的拆卸螺母进入楔形模板的槽内,并通过挡板定位,并将楔形模板尽可能插入两块“L”形模板之间的空隙,调节连接拉杆,使楔形模板和“L”形模板的45斜面相互楔合。
20、;安装楔形模板和“L”形模板的之间的第三连接螺栓,将“”状结构封闭后形成“口”状;逐一安装两块“L”形模板之间的可调拉说 明 书CN 203755264 U4/4页6杆,旋转调节器将两边的调节丝杠同时伸长或缩短,将模板位置调整准确后上紧锁紧螺母,使可调式拉杆6作为“L”形模板的水平支撑,整套闸门墩及门槽浇筑成型模具安装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可按相反的步骤拆除各个部件。0035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说明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755264 U1/5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55264 U2/5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55264 U3/5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55264 U4/5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55264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