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型篷房.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401110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51616.1

申请日:

2008.08.01

公开号:

CN201236524Y

公开日:

2009.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5/00申请日:20080801授权公告日:200905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00; E04H15/48

主分类号:

E04H15/00

申请人:

刘福光; 邓志荣

发明人:

刘福光; 邓志荣

地址: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宝华路48号之一801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型篷房,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组交叉连接管、至少四根斜梁和篷房布,所述两根斜梁的上端互相连接,斜梁的下端与立柱的上端连接,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组交叉连接管形成可折叠的连接,篷房布覆盖于立柱、交叉连接管和斜梁的外面。本折叠型篷房可以折叠,安装后面积大,拆后体积小,装拆快捷简便,牢固稳定。篷架设计合理,斜梁密度适中,铺上篷房布后,不易积水不易积雪。整个篷房安装完成后,如因地形不理想,可随时移动,不需再拆装。

权利要求书

1、  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组交叉连接管、至少四根斜梁和篷房布,所述两根斜梁的上端互相连接,斜梁的下端与立柱的上端连接,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组交叉连接管形成可折叠的连接,篷房布覆盖于立柱、交叉连接管和斜梁的外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立柱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连接地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的上端连接处之间架有一根顶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斜梁之间设有一根可折叠的加强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地管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交叉连接管通过蝴蝶型螺丝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房布连接拉绳,拉绳连接地钉,地钉固定于地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房布开有一个门和五个通风纱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八根,交叉连接管为六组,斜梁为八根。

说明书

折叠型篷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居住用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型篷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篷房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的不足:
1、安装复杂,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花费30分钟以上才能装拆完成。安装后篷架(篷架即为篷房拆掉篷房布后的架子,下同)摆动大,结构不牢固,全靠拉绳固定。篷架的结构如图2所示。
2、零配件多且复杂,重复使用时容易丢失,丢失任何一件零配件,整个篷房就不能使用。
3、篷架结构欠佳,支承梁小,跨度结构大,铺上篷房布后容易松软,易积水积雪。
4、篷房安装后不易移动,如需移动,需重新拆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拆快捷简便、牢固稳定、移动方便的折叠型篷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折叠型篷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组交叉连接管、至少四根斜梁和篷房布,所述两根斜梁的上端互相连接,斜梁的下端与立柱的上端连接,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组交叉连接管形成可折叠的连接,篷房布覆盖于立柱、交叉连接管和斜梁的外面。
所述两根立柱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连接地管。
所述斜梁的上端连接处之间架有一根顶梁。
所述两根斜梁之间设有一根可折叠的加强梁。
所述加强梁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
所述连接地管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
所述立柱与交叉连接管通过蝴蝶型螺丝连接。
所述篷房布连接拉绳,拉绳连接地钉,地钉固定于地上。
所述篷房布开有一个门和五个通风纱窗。
所述立柱优选为八根,交叉连接管优选为六组,斜梁优选为八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折叠型篷房可以折叠,安装后面积大,拆后体积小。
2、装拆快捷简便,普通两人15分钟内可以装拆完成,蝴蝶型螺丝可以直接用手拧紧拧松,不需任何工具。
3、安装后牢固,摆动小,可应不同环境使用拉绳和地钉,拉绳只作辅助固定。
4、零配件少,所有零配件在出厂前已连接好,重复使用不易遗失。
5、篷架设计合理,斜梁密度适中,铺上篷房布后,不易积水不易积雪。
6、整个篷房安装完成后,如因地形不理想,可随时移动,不需再拆装。
7、如果篷房使用时间长,需要阳光照射灭菌,可将顶梁拆去,风琴式折叠篷架即可取下篷房布。
8、篷房布面料采用600D×600D喷涂PVC(D:旦尼尔,表示单位长度内丝线重量。600D×600D:经线和纬线是用600D这种线织成。PVC是一种涂层,是聚氯乙烯涂层。),防水防风性能好,耐磨耐用。
9、篷房布配有五个通风纱窗,可防蚊虫。
10、适用范围广,可作为军用篷房、救灾篷房、临时居住用篷房。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篷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型篷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斜梁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立柱和交叉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的一种折叠型篷房,规格为:宽3米×长4.35米(面积为13平方米)。
包括:
八根立柱1:选用25mm×25mm方管
六组交叉连接管2:选用12mm×25mm旦管
八根斜梁3:选用25mm×25mm方管
两根连接地管4:选用20mm×20mm方管
三根顶梁5:选用25mm×25mm方管
一顶篷房布6:篷房布6包括篷房顶布和篷房围布,开有一个门60和五个通风纱窗61。(篷房顶布可与篷房围布分开使用,没装篷房围布时,篷房可作凉篷使用。)篷房顶布缝上锦丝搭扣与篷房围布连接,篷房顶布和篷房围布缝上锦丝搭扣用于固定在篷架上。
图4是篷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篷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连接关系如下:
每两根斜梁3的上端互相连接,每两根斜梁3之间连接一根可折叠的加强梁7。加强梁7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70。图6是斜梁3和加强梁7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斜梁3的下端与立柱1的上端连接,两根立柱1之间通过一组交叉连接管2形成可折叠的连接(图7是立柱1和交叉连接管2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立柱1与交叉连接管2通过蝴蝶型螺丝10连接。篷房布6覆盖于立柱1、交叉连接管2和斜梁3的外面。
位于外侧的两根立柱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折叠的连接地管4。连接地管4的中间设有一个蝴蝶型螺丝40。
斜梁3的上端连接处之间架设顶梁5。
篷房布6连接拉绳8,拉绳8连接地钉,地钉固定于地上。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篷房内摆放行军床、拆叠椅拆叠桌、太阳能LED照明灯、手握发电电筒等物品。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折叠型篷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折叠型篷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折叠型篷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型篷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型篷房.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型篷房,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两组交叉连接管、至少四根斜梁和篷房布,所述两根斜梁的上端互相连接,斜梁的下端与立柱的上端连接,两根立柱之间通过一组交叉连接管形成可折叠的连接,篷房布覆盖于立柱、交叉连接管和斜梁的外面。本折叠型篷房可以折叠,安装后面积大,拆后体积小,装拆快捷简便,牢固稳定。篷架设计合理,斜梁密度适中,铺上篷房布后,不易积水不易积雪。整个篷房安装完成后,如因地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