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3953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3956.X

申请日:

2003.08.08

公开号:

CN1579400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522; A61P27/02; A61P31/22

主分类号:

A61K31/522; A61P27/02; A61P31/22

申请人:

杨少武

发明人:

杨少武

地址:

756000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宁夏第二人民医院收发室(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是含18g·L-1三氮唑核苷、0.8g·L-1无环鸟苷和0.1 g·L-1地塞米松的混合滴眼液。以往一直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应慎用皮质类固醇,特别是对上皮或角膜浅层炎症应禁用。本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配制的该滴眼液可明显提高各种类型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和降低复发率,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权利要求书

1: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是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配制的滴眼液可明 显促进上皮型和实质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痊愈过程,并可降低复发率。无明显不良 反应。
2: 由无环鸟苷和三氮唑核苷以任何浓度配制的滴眼液。
3: 由抗病毒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任何浓度配制的滴眼液。
4: 由抗病毒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组成的组合滴眼液(如:一个包装内有两支滴眼 液,其中一支为抗病毒类药物,另一支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说明书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

    技术领域  作者自1994年以来一直用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各种类型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200余例,取得了很好疗效。其中有对照研究的病例如下:

    1、一般资料1998年6月至2000年1月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共240例257眼。年龄6~72岁,平均33.7岁。按复发型和初发型、病变程度及就诊时间的先后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其中治疗组129眼,对照组128眼,各组情况基本均衡。为了进一步观察0.1g·L-1的地塞米松对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又将各组分为上皮型(病变未达角膜基质层或基质层损害不明显者)和实质层型(角膜基质有明显的病变浸润,或合并葡萄膜炎者)进行统计分析。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对照组用1g·L-1无环鸟苷和18g·L-1三氮唑核苷交替滴眼。各组患者两次滴眼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5分钟,急性期每日60~80次,恢复期逐渐减至每日20~30次。辅助用维生素类药口服,实质层型与合并葡萄膜炎者给予散瞳。

    3、疗效标准  (1)治愈:溃疡愈合,荧光素钠染色(一),裂隙灯检查角膜厚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充血和眼部刺激症状消退;(2)好转:角膜病损基本恢复,溃疡大部分愈合,染色时少许着色,充血和眼部刺激症状减轻;(3)无效:角膜炎症无改变或未能控制,症状体征无改善。

    4、结果

    上皮型和实质层型各组都出现以下相同结果:(1)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2)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3)对治愈后的大部分患者随访14-24个月;平均18.9个月,统计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三者经x2检验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2。

                  表1  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各组药物治疗效果

    组别     眼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愈天数         随访

                                                        平均  SD      眼数  复发(%)

    治疗组   83     76(91.6)    5(6.0)      2(2.4)      12.2  3.74    50    4(8.0)

    对照组   83     43(51.8)    18(21.7)    22(26.5)    23.7  7.21    54    28(51.9)

                  表2  实质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各组药物治疗效果

    组别     眼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愈天数         随访

                                                        平均  SD      眼数  复发(%)

    治疗组  46      39(84.8)    6(13.0)     1(2.2)      24.3  5.84    34    4(11.8)

    对照组  45      19(42.2)    14(31.1)    12(26.7)    37.8  10.18   38    20(52.6)

    在治疗中对照组用药无效的31眼(包括上皮型和实质层型),改用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治愈27眼,好转2眼。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其主要的三种成份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环鸟苷滴眼液配制的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经测定PH值价于4.7-5.5之间。偶有轻微的眼部刺激症状,未发现角膜上皮毒性反应发生。未发现一例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生,可能是由于皮质类固醇含量低和用药时间较短的缘故。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应慎用皮质类固醇,特别是上皮或角膜浅层炎症应禁用,否则可导致感染扩散,使病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但实际临床上未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浅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也有一较大部分出现上述情况。近年来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理变化是病毒直接破坏和宿主免疫反应的相互作用。姚照华[1]报道,用聚肌胞联合维生素C、微量地塞米松治疗浅层和深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均取得了很好疗效。本文结果表明,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上皮型和实质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均可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和降低复发率。地塞米松为皮质类固醇药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素的作用;能抑制宿主的抗原抗体反应,抑制组织胺和毒性溶解酶的释放,减轻角膜水肿和浸润。但以往大量临床实践支持应用皮质类固醇能使浅层角膜炎恶化、迁延不愈的观点。作者分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抗病毒药物的种类。现在眼科所用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作用强于以往的,如无环鸟苷抗单纯疱疹病毒地作用约为阿糖胞苷的2倍,碘苷的10倍,阿糖腺苷的160倍[2];(2)联合用药。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比单一药物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少耐药性的出现;(3)抗病毒药物的局部浓度和持续时间。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刺激症状重,泪液分泌多,易将药物稀释或冲走,如眼药液配制浓度较低或滴眼次数少,则不能使局部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4)皮质类固醇的浓度和剂量。动物实验证明1g·L-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能使实验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恶化,而浓度降低至0.03g·L-1则此不良反应消除。

    参考文献

    1  姚照华.聚肌胞联合维生素C微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单疱角膜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4;12:697。

    2  李风鸣主编.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7.

    发明内容  含18g·L-1三氮唑核苷、0.8g·L-1无环鸟苷和0.1g·L-1地塞米松混合滴眼液。

    具体实施方式  在市售8ml(8mg)的无环鸟苷滴眼液中加入三氮唑核苷注射液1.8ml(180mg),再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2ml(1mg)。密封、常温保存、备用。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是含18gL1三氮唑核苷、0.8gL1无环鸟苷和0.1 gL1地塞米松的混合滴眼液。以往一直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中应慎用皮质类固醇,特别是对上皮或角膜浅层炎症应禁用。本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配制的该滴眼液可明显提高各种类型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和降低复发率,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