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转子,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的转子。
背景技术
在风扇的制作过程中,其转子往往需要通过校正才能达到平衡,目前业者对转子的平衡校正一般是通过加重的方法来实现,即在散热风扇的轮毂内侧壁或底面上增加平衡土。在转子平衡校正后,需立刻对转子进行抖动和电气性能等相关测试,然而此时平衡土尚未完全干燥(平衡土完全干燥时间为2~8小时),在测试过程中转子全速运转时,平衡土很容易移位甚至甩出。
特别是对于高转速、大尺寸的风扇,其风险性会更高,目前业界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在转子完成平衡校正后,放置2~8小时,等待平衡土完全干燥后,再进行风扇组装。此方法虽然能够完全避免平衡土移位现象,但转子组立时间过长,不利于生产排配,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可防止平衡土移位的风扇转子。
一种风扇转子,包括轮毂、扇叶及磁组,该轮毂包括顶板及侧壁,该扇叶设于该轮毂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该磁组设于该轮毂内,该轮毂的内侧于顶板与磁组的顶面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突出部,每相邻的两突出部间形成供平衡土填充的间隙。
一种风扇转子,包括轮毂、扇叶及磁组,该扇叶设于该轮毂的外表面上,该磁组安装于轮毂内,该磁组的顶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突出部,每相邻的两突出部间形成供平衡土填充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对上述风扇转子进行抖动和电气性能等相关测试时,突出部可有效阻止平衡土沿风扇转子旋转切线方向移动,而磁组的底面也可阻止平衡土沿风扇转子的轴向方向移动,因此在突出部及磁组的共同作用下,平衡土不会产生移位,因此无需等到平衡土完全干燥再进行相关测试,可使风扇转子组立时间短,有利于生产排配,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扇转子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风扇转子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风扇转子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风扇转子包括一轮毂10、若干扇叶20、一环形磁组30及一转轴40,这些扇叶20由该轮毂10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形成,该磁组30设于该轮毂10内侧,该转轴40固定于该轮毂10上,并由该轮毂10中心向下延伸。
该轮毂10呈无盖桶状,其具有一顶板12及由该顶板12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一侧壁14,该顶板12与侧壁14相交处设有一环状的台阶部16,该台阶部16的内侧向轮毂10的中心径向延伸形成若干突出部17,每一突出部17延伸的长度与磁组30的厚度大致相等,这些突出部17均匀间隔分布于顶板12与侧壁14内侧的相交位置处,每相邻的两突出部17间形成一间隙171,以收容平衡土50(请参照图2);该台阶部16的下缘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若干肋条18,上述台阶部16、突出部17及肋条18较佳方式为与轮毂10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这些肋条18同样均匀间隔分布于侧壁14内侧面,每一肋条18的长度与磁组30的高度大致相等,且每一肋条18与磁组30抵触的外侧表面为弧形,以与磁组30的外表面紧密配合,每一肋条18的末端内侧即远离该轮毂10的顶板12的一端的内侧设有一倾斜的导引面181,所述导引面181与转轴40形成的角度为锐角,以便于导引磁组30安装于轮毂10内。
图2所示为图1所示风扇转子的立体组装图,平衡土50根据需要填充于相邻突出部17的间隙171间,以对风扇转子进行平衡校正;该磁组30在该肋条18的导引面181的导引下,被压入至轮毂10内,直至磁组30的顶端抵顶突出部17的底端为止,而平衡土50也正好受限于磁组30的顶面,当对风扇转子进行抖动和电气性能等相关测试时,突出部17可有效阻止平衡土50沿风扇转子旋转切线方向移动,而磁组30的顶面也可阻止平衡土50沿风扇转子的轴向方向移动,因此在突出部17及磁组30的共同限制作用下,平衡土50不会产生移位,更不易被甩出,因此无需等到平衡土50完全干燥后再进行相关测试,可使风扇转子组立时间短,有利于生产排配,可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