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88718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4598.4

申请日:

2008.02.21

公开号:

CN101310839A

公开日:

2008.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01D 61/06登记生效日:201511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欣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卡内基精密电子塑胶(昆山)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2000 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开发区南北一路变更后权利人: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石浦工商管理区利都一路|||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61/06; C02F1/44

主分类号:

B01D61/06

申请人:

余章军

发明人:

余章军

地址:

362200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开发区南北一路欣宇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本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可将能量充分利用,减少能量损耗,因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同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经连接座连接而成;缸体或采用一个内径相同的圆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端体与转动主体之间采用耐磨陶瓷进行机械密封,或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如钨钢或不锈钢或钢材镀耐磨铬,再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固定端体由端体外壳、支撑座、进出水口底座、耐磨陶瓷组成;联接轴的中部为转动主体,联接轴左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进出水口底座、支撑座;两个固定端体之间,由一个园筒外壳进行固定联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多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两轴承分设于固定板中心,固定板与耐磨陶瓷之间设有密封圈。

说明书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强转换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
背景技术
目前纯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制药、食品浓缩,化工废液中贵金属回收利用,水的回收利用等过程中,特别是膜渗透处理工序中,通常使用多级高压泵,将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液体,经过RO膜、纳滤膜渗透从而将水提纯,或将液体浓缩。因压力要求较高,其能量损耗量非常大。同时处理出的液体直接排出,浪费了大量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可将上述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液体所浪费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本压强转换装置可将低压的液体转换成高压,达到使用要求,也可将高压的液体转化为低压,从而增加液体流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
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经连接座连接而成;缸体或采用一个内径相同的圆筒。
固定端体与转动主体之间采用耐磨陶瓷进行机械密封,或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如钨钢或不锈钢或钢材镀耐磨铬,再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
固定端体由端体外壳、支撑座、进出水口底座、耐磨陶瓷组成;联接轴的中部为转动主体,联接轴左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进出水口底座、支撑座;两个固定端体之间,由一个园筒外壳进行固定联接。
多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两轴承分设于固定板中心,固定板与耐磨陶瓷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也可用于气体之间压强的转换,可将能量充分利用,减少能量损耗,因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动主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缸体分解示意图。
图4、图5A、图5B为本发明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主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端体,2.转动主体,3.耐磨陶瓷,4.园筒外壳,5.进水口,6.出水口,7.固定座,8.缸体,9.端子,10.联轴,11.联接轴,12.连接电机,13.固定板,14.密封圈,15.轴承,16.密封垫,17.轴承18.连接座,19.端体外壳,20.进出水口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由两个固定端体1,与一个转动主体2连接而成。固定端与转动主体之间采用耐磨陶瓷3进行机械密封,也可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如钨钢,不锈钢或钢材镀耐磨铬,再真空离子镀氮化钛或氮化钛膜层等。两个固定端体之间,由一个园筒外壳4进行固定联接。两个固定端体1上分别设有耐磨陶瓷3、进水口5、出水口6和支撑座7。缸体8由二个不同内径的园筒连接而成,园筒内壁要求光滑耐磨,并配有二个密封的可滑动的端子9。二个端子之间采用联轴10联结。端子上设有密封组件,保证园筒内壁与端子之间的密封,同时也保证端子与连接轴之间的密封。如图2,由八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设有一联接轴11,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2。八个缸体与两端固定板13之间有密封圈14,并锁紧固定在固定板13上。两轴承15分设于固定板13中心,固定板13的外侧与耐磨陶瓷3之间设有密封垫16。联接轴上设有一对轴承17。缸体8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经连接座18连接而成。固定端体由端体外壳19、支撑座7、进出水口底座20、耐磨陶瓷3组成;联接轴11的中部为转动主体2,联接轴左右两端分别依次穿过耐磨陶瓷3、进出水口底座20、支撑座7。
原理分析:
如图(四):
缸体A1中,压强为P1,截面积为S1,受力为F1,F1=P1*S1
缸体B1中,压强为P2,截面积为S2,受力为F2,F2=P2*S2
当F1>F2时,则端子与连轴由A向B运动,V2变小液体被压出,当F2>F1时,端子与连接轴由B向A运动,V1变小液体被压出。
如图五A中,PA1进口压强较大,液体进入,充满A1缸体,同时将B1缸体中液体挤出,则PB1出口压强为PB1<=S1/S2*PA1
S1为A缸体的内截面积,S2为B缸体的内截面积,同时输出液体体积为VB=S2/S1*VA,VA为A缸体的体积,VB为B缸体的体积。
当旋转主体转动180度时处于图五B状态,这时PB2进口压强较大,液体进入充满B1缸体,同时将A1缸体中液体挤出,则PA2出口压强为:PA2<=S2/S1*PB2
结果为:A缸中液体压强由PA1变为PA2<=S2/S1*PB2
B缸中液体压强由PB2变为PB1<=S1/S2*PA1
起到了压强变换的作用。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强转换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压强转换装置,它包括固定端体、转动主体、外壳,其特征是:转动主体为至少二个缸体组成一个可旋转的机构,机构中心有一联接轴,联接轴上设有轴承以及用来固定缸体的固定板,缸体与两端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缸体由两个不同内径的圆筒连接而成,不同内径的圆筒内各配有一个可密封滑动的端子,两端子之间采用轴密封连接;两固定端体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本压强转换装置可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压强的转换,或液体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