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于由搅拌体的旋转所产生的泵作用从泵室抽水,从洗涤槽上部将洗涤槽内的洗涤液吐出的洗涤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立式的全自动洗涤机中,有的洗涤机被构成为:在配设在洗涤槽的内底部上的搅拌体的背面上设置泵叶片,在其与槽底部之间形成泵室,同时在洗涤槽的侧壁部上设置从上述泵室向上方延伸的循环水路。在该洗涤机中,借助于搅拌体进而借助于叶片的旋转,进行将洗涤槽内的洗涤液从泵室通过循环水路抽起、从设置在循环水路的上部的吐出口向洗涤槽内吐出的循环。借助于此,就可以相对于洗涤槽内的被洗物从上方喷洒洗涤液,提高洗净性能(例如,参看专利文献1)。
然而,上述循环水路,以覆盖塑料制的保护构件的方式设置在例如洗涤槽的槽体部的内周面上,同时借助于通过密封件水密地把它们之间密封起来的办法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循环水路的吐出口(保护构件的上端部)就变为位于安装在洗涤槽的上端的平衡环的下部。
在上述构成下,由于循环水路的吐出口位于比平衡环更下方,故例如在洗涤槽内的被洗物量多(洗涤液的水位高)的情况下,会有被洗物来到比吐出口还高的位置上的情况,具有不能够从被洗物的上方喷洒洗涤液、不能实现所预期的洗涤性能的提高的情况。即,人们希望的是把循环水路的吐出口设置到较高的位置上,使得即便是对于位于洗涤槽的上部的被洗物也可以充分地洒水、清洗。于是,在例如专利文献2中,考虑了使上述循环水路从洗涤槽的内周面向上方一直延长到平衡环的内侧、在其顶端设置吐出口的构成。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26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46584号公报(第1图)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在想要把循环水路的吐出口配置到平衡环的内侧时,就会产生以下那样的问题。就是说,会有设置在洗涤槽的上部的平衡环向内侧突出得比槽体部更多的情况。为此,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由洗涤槽的内周面和保护构件形成循环水路的情况下,即便是想要从洗涤槽的槽体部到平衡环形成循环水路,结果也常常会变成为在洗涤槽的内周面上形成平衡环的突出量那么大的台阶,该台阶部分上的水密化变得困难。在该情况下,为了从吐出口势头良好地进行洒水,重要的是确保循环水路的充分的水密性。
此外,作为另外的构成,可以考虑不用洗涤槽的内周面和保护构件形成循环水路,而代之以在保护构件自身内设置循环水路,即把保护构件整体构成为上下较长的管道状(筒状)而把其内部当作循环水路。但是,在该构成中,则必须用前后分割为两部分的2个管道形成构件来构成保护构件,并借助于焊接等把这2个构件接合起来。为此,就需要用来进行保护构件的制作的复杂的工序和设备,招致大幅度的造价上涨。与此同时,在槽体部的内周壁部上,由于构成循环水路的背面部的壁变成所谓2层,故存在着在材料、洗涤槽的容积上的浪费增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洗涤槽的侧壁部上设置用来对洗涤水抽水并从上方洒水的循环水路的洗涤机,能够把循环水路的吐出口设置到高的位置上,并且循环水路的水密性优良,而且可以用比较简单而便宜的构成制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洗涤机,具有纵轴型的洗涤槽,其是在圆筒状的槽体部的下部具备圆形容器状的槽底部、同时在上述槽体部的上端部上连接平衡环而构成的,在配设于上述洗涤槽的内底部的搅拌体的背面上设置泵叶片,在其与上述槽底部之间形成泵室,同时,在上述洗涤槽的侧壁部上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循环水路,从上述泵室通过上述循环水路将该洗涤槽内的洗涤液抽起,并从该洗涤槽的上部吐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水路,由使上述槽体部的内侧壁部从上述泵室的流出口向上方延伸的第1通水空间,和与该第1通水空间的上端部连通、向更上方延伸的第2通水空间构成;同时,上述第1通水空间是这样构成的,即,把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1保护构件设置成存在着空隙地覆盖在上述槽体部的内周面上,同时借助于第1密封构件,遍及左右两侧以及上部地把上述第1保护构件的背面侧和上述槽体部的内周面之间水密地密封起来;上述第1保护构件,一体地具有从由上述第1密封构件构成的上部密封部分向更上方延伸的延长部,同时位于上述上部密封部分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用的开口部;上述第2通水空间是这样构成的,即,把在上部形成了吐出口的第2保护构件设置成存在着空隙地相对于上述第1保护构件的表面侧的包括上述开口部和延长部的上部部分进行覆盖,同时借助于第2密封构件,遍及该第2密封构件的周围部整周地将上述第2保护构件的背面侧和上述第1保护构件之间水密地密封起来。(权利要求1的发明)。
在本发明的洗涤机中,设置在洗涤槽的侧壁部上的循环水路,由从泵室的流出口使槽体部的内侧壁部向上方延伸的第1通水空间,和与该第1通水空间的上部的开口部相连通、向更上方延伸的第2通水空间构成。在构成该第2通水空间的第2保护构件的上部,设置有吐出口。因此,当使搅拌体相对于洗涤槽进行旋转时,洗涤液借助于泵叶片的旋转而从泵室在第1通水空间内上升,通过开口部进一步被抽到第2通水空间,然后再进一步上升而从吐出口吐出到洗涤槽内。
这时,由于构成循环水路的第1通水空间,在第1保护构件的背面侧和没有台阶接近平坦形状的(平缓地进行弯曲的)槽体部的内周面之间,借助于第1密封构件而被水密地密封,故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此外,虽然构成循环水路的第2通水空间在第2保护构件的背面侧和第1保护构件的表面侧之间进行密封,但是由于第1保护构件的密封面可以设为没有台阶的平坦面或者接近平坦的面,故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能。因此,作为循环水路整体,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此外,第1通水空间的开口部,虽然有时候配置在比密封部分更往下侧即比槽体部的上端部(平衡环)更往下侧处,但是,由于可以借助于第2通水空间而延长到比之更往上方处,故可以把吐出口配置到更高的位置上,因而可以得到较高的洗净性。而且,由于只要延长第1保护构件,把第2保护构件配置在该延长部的前面侧即可,故第2保护构件可以比较小。此外,由于循环水路的密封是借助于密封构件进行的,故可以采用卡合等安装构成,而无须采用焊接等的手段。因此,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构成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洗涤机,该洗涤机在洗涤槽的侧壁部上设置有用来对洗涤水抽水并从上方洒水的循环水路,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可把循环水路的吐出口设置到较高的位置上,并且循环水路的水密性优良,而且可以用比较简单而便宜的构成制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洗涤槽的循环水路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循环水路的上部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洗涤机的整体构成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槽底部的俯视图。
图5是卸掉了第1和第2保护构件的状态下的循环水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1保护构件的上部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第1保护构件的后视图。
图8是从第1保护构件的上部部分的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第2保护构件的正视图。
图10是第2保护构件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第1密封构件的密封件、第2密封构件的密封件和第2保护构件的卡合孔部的位置关系的正视图。
图12是沿图2中的A-A线的横剖俯视图。
图13是沿图2中的B-B线的横剖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洗涤机 5洗涤槽
6:搅拌体 15:槽体部
16:槽底部 17:平衡环
19:循环水路 20:泵室
25:流出口 31:泵叶片
41:第1通水空间 42:第2通水空间
43:第1保护构件 44、45:密封件(第1密封构件)
53:延长部5 8、76:密封件保持槽
59:开口部 60、77:销钉
71:第2保护构件 72:吐出口
75:密封件(第2密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看图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概略地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立式的洗涤机(全自动洗涤机)1的整体构成。在这里,在大致呈矩形形状的外箱2的内部,借助于弹性吊持机构4弹性地支持设置有存放洗涤液的水槽3。在该水槽3内设置有收纳有未画出来的被洗物的纵轴式的洗涤槽5,在该洗涤槽5的内底部设置有搅拌体6。至于上述洗涤槽5将在后边讲述。
在水槽3的底部外面上,设置有作为旋转驱动源的洗涤机电机7,同时还设置有传递洗涤机电机7的旋转、对上述洗涤槽5和搅拌体6进行旋转驱动的机构部8。这时,上述搅拌体6变成被连结到洗涤机电机7的旋转轴7a上而被旋转驱动。此外,在机构部分8上,设置有未画出来的离合器,从而在洗涤和漂洗时,仅仅向搅拌体6传递洗涤机电机7的旋转,在脱水时,向洗涤槽5和搅拌体6传递。此外,在该情况下,在洗涤时搅拌体6进行正反旋转,在脱水时洗涤槽5和搅拌体6则可以进行高速旋转。
再有,在水槽3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9,在该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阀10和排水软管11。此外,在上述外箱2的上部部分上,设置有顶部保护板12。虽然图示和详细的说明被省略了,但是在该顶部保护板12上,设置有洗涤物出入口以及开闭该洗涤物出入口的盖13,同时在背面侧设置有由给水阀等构成的给水机构,在前面侧设置有具备各种开关和显示装置的操作面板、由微处理器等构成的控制装置等。
接下来,对上述洗涤槽5进行讲述。该洗涤槽5,就如在图1中也示出来的那样,是由圆筒状的槽体部15、连结到该槽体部15的下端部上的槽底部16、和连结到上述槽体部15的上端部上的平衡环17构成的。
上述槽体部15,就如在图4中也示出来的那样,采用把金属板例如不锈钢的平板弯曲成圆筒状后借助于铆接或焊接进行接合的办法,构成为上下两面开放的圆筒状。此外,如图1~图3所示,在该槽体部15上,形成有多个的脱水用的通水孔18。另外,该通水孔18形成于除去后边讲述的循环水路19和棉绒捕获用的通水路(未画出)之外的部分上。
上述平衡环17,就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是把以氯化钙或氯化钠等为主成分的液体收纳于由塑料构成的中空圆环状的本体内而构成的。该平衡环17,借助于例如螺栓固定连结到上述槽体部15的上端部分上。这时,如图1~图3所示,将平衡环17的外周壁部设为与槽体部15大致拉平的状态,因此平衡环17的内周侧就变成为向洗涤槽5的内周侧突出出来的状态。
上述槽底部16,是塑料制作的且被形成为圆形容器状,借助于铆接或螺栓固定连接到上述槽体部15的下部。另外,槽底部16的上面的圆形区域,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被形成为比周缘更低一个台阶的凹状部21,从而在其与上述搅拌体6之间形成了泵室20。至于泵室20将在后边讲述。在槽底部16的上述凹状部21的外周部分、即连接到槽体部15上的部分上,如图4、5所示,形成有台阶部22和锥形壁部23。但是,如图4所示,在槽底部16的外周部分之内、在角度相隔120度间隔的3个地方上,形成有就像切掉了台阶部22和锥形壁部23那样的形状的凹部24。该凹部24与上述凹状部21相连,变成了泵室20的流出口25。
另外,如后所述,在3个地方的流出口25之内、2个地方连通到循环水路19上,另一个地方则连通到棉绒除去用的循环路上。此外,如图5所示,在台阶部22处在该流出口25的两侧的上部的部分上,形成有肋部载置部26、26。在各个肋部载置部26上形成有插入孔27、27。
此外,上述搅拌体6,呈现在表面(上面)上具有水流产生用的凸部的圆板状,在其背面上,一体地设置有多片的泵叶片31。上述泵叶片31,呈现在搅拌体6的大致半径方向上延伸的薄板状,被配置在上述泵室20(槽底部16的凹状部21)内。借助于此,构成离心泵,借助于搅拌体6的旋转,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水或溶有洗涤剂的水),朝向泵室20的外周方向(3个流出口25)而被吐出。
在上述洗涤槽5的侧壁部上,如下所示地设置有用来将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从上述泵室20抽起、从洗涤槽5的上部吐出(喷洒)的循环水路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循环水路19由下述两个空间构成:使槽体部15的内侧壁部从泵室20的流出口25向上方延伸的第1通水空间41,和连通到该第1通水空间241的上端部、向更上方延伸的第2通水空间42。
就是说,第1通水空间41是这样构成的:在上述槽体部15的内周面上设置第1保护构件43,同时借助于作为第1密封构件的密封件44、45遍及左右侧壁部和上部地水密地把这些第1保护构件43的背面侧和槽体部15的内周面之间密封起来。
上述第1保护构件43,由塑料的成形品构成,如图5~图8、图11所示,一体地具备:整体呈现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板状、被配设在上述槽体部15的内周面侧的主要部分51;设置在该主要部分51的下部、覆盖槽底部16的凹部24的下侧连结部52;从上述主要部分51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地设置的延长部53。这时,第1保护构件43如图12、图13所示,呈现出具有向与构成槽体部15的曲面相反一侧弯曲的横剖面的圆弧状。
上述下侧连结部52如图5所示,被配置为具有间隙地把设置在上述槽底部16上的凹部24的内周面侧遮挡起来。就如在图7、图11中也示出来的那样,在该下侧连结部52的下部形成有肋部54,把该肋部54载置成架设在位于上述流出口25的两侧的肋部载置部26、26之间,由此构成流出口25的上壁部分。这时,在肋部54的两端部下面上,形成有销钉55、55,这些销钉55卡合到上述插入孔27、27内。
此外,在主要部分51的背面侧(洗涤槽5侧)的左右两侧缘部上,在纵方向上并排而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卡合用钩子56。如图5所示,在上述槽体部15上,形成有与上述各卡合用钩子56对应的多个卡合孔57,采用使上述各卡合用钩子56卡合到这些个卡合孔57内的办法,把第1保护构件43安装到洗涤槽5上。
在第1保护构件43的背面侧,如图7所示,遍及上述主要部分51和下部连结部52,一体地设置有整体呈现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倒U字形的密封件保持槽58。该密封件保持槽58被形成为这样的形态:向上述肋部54的左右的侧边部各自的上方延伸,同时在后述的开口部59的最近的上部连接起来。另外,在第1保护构件43的背面侧,还一体地设置有强度保持用的多个增强用肋部,但是在图7中却省略了其一部分。
这时,就如在图8中也示出来的那样,密封件保持槽58之内的上部部分,形成为槽宽比左右两侧更宽的扩大槽部58a。此外,在该扩大槽部58a上,位于相对的内壁间的中间地设置有多个、此时为2个直径小的销钉60、60。此外,在扩大槽部58a之内的、销钉60、60的左右之内的一方侧(在图7、图8中为右侧),形成有从内周侧的内壁延伸到槽的中央的肋部60a,在销钉60、60的左右之内的另一侧(在图7、图8中为左侧),则形成有从外周侧的内壁延伸到槽的中央的肋部60b。
如上所述,在该密封件保持槽58内,如图7所示,在左右保持有作为第1密封构件的有端带状的2个的密封件44、45。这些密封件44、45由例如泡沫橡胶、泡沫树脂等的泡沫材料构成,剖面被形成为矩形形状。此外,密封件44、45的下端部44a、45a被分别卡合固定到上述肋部54的左右端部上,密封件44的上端部44b通过扩大槽部58a的肋部60a和外周侧的内壁而被压入固定,密封件45的上端部45b则通过扩大槽部58a的肋部60b和外周侧的内壁而被压入固定。这时,密封件44、45的各上端部44b、45b彼此则在扩大槽部58a被收纳为在密封件保持槽58(扩大槽部58a)的延伸方向上上下重叠的状态,密封件44、45的下端部44a、45a被分别压入固定到了密封件保持槽58的内壁与销钉60之间。借助于此,在销钉60、60之间把密封件44、45的上端部44b、45b彼此紧密连接起来。
借助于此,在把第1保护构件43安装到了洗涤槽5的侧壁部上的状态下,2条密封件44、45紧密附着到上述槽体部15的内周面上,水密进行密封。借助于此,形成了使槽体部15的侧壁部向上下延伸的第1通水空间41。这时,第1通水空间41的下端部分连通到泵室20的流出口25上,在第1通水空间41的上端部设置有开口部59。此外,由2条密封件44、45形成的上部密封部,位于槽体部15的上端部分(比平衡环17更往下方),因此,开口部59也位于比平衡环17更往下方处。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在第1保护构件43的主要部分5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上,形成有作为低水位时的喷洒口的横向较长的吐出口62。
一体地设置于第1保护构件43上的延长部53,如图1、图2、图6所示,以从上述主要部分51的上端部即密封件44、45所形成的上部密封部分向洗涤槽5的内周侧倾斜的方式向上方延伸,该上端部位于平衡环17的内侧。该延长部53被构成为:在与上述主要部分51的表面部一连串地相连的框状部63的内侧,具有通过下降一个台阶的框状的凸缘部64而凹向背面侧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凹部65。这时,在构成凹部65的下部的部分上,开有上述开口部59。该凸缘部64的表面(后述的密封部分)被形成为大致平坦。在该凸缘部64的上边中央部的1个地方以及左右两边的各2个地方(共计5个地方),分别形成有卡合用钩子66。这时,卡合用钩子66被形成为位于上述第1通水空间41的密封部分(密封件44、45的配置部分)的外侧。此外,在凸缘部64的下边的左右两端部上,如图6所示,形成有用来卸下后述的第2保护构件71的、可插入一字螺丝刀的切口部分67、67。另外,如图2所示,上述延长部53的上端部背侧面,与上述平衡环17的内周面相顶接。
接下来,上述第2保护构件71如图5、图9~图11所示,由塑料的成形品构成,被形成为覆盖上述延长部53的凹部65(凸缘部64)的表面的大致矩形的盖状。该第2保护构件71的前面部如图5、图13所示,呈现平缓的弯曲形状,此外在其上部还形成有横向较长的吐出口72。在该第2保护构件71的外周缘部上,一体地设置有向背面侧立起的周壁部73,在该周壁部73上形成有与上述卡合用钩子66相对应的合计5个卡合孔部74。该第2保护构件71,可相对于上述第1保护构件43,从洗涤槽5的内周侧进安装(拆卸)。
采用对该第2保护构件71的背面侧和上述第1保护构件43的表面侧之间进行密封的办法,得到后述的第2通水空间42的水密性。在这里优选的是:作为密封构件使用后述的第2密封构件,并如下所述遍及第2保护构件的周围部全周地水密地进行密封。
在第2保护构件71的背面侧的周围部上,如图9、图10所示,遍及全周地闭环状(矩形框状)地延伸设置有用来保持后述的密封件75的密封件保持槽76。该密封件保持槽76是采用在上述周壁部73的内侧具有规定的间隙地设置壁部的办法形成的,但是该密封件保持槽76之内的上边部分被做成为槽宽与其余的部分比更宽的扩大槽部76a。在该扩大槽部76a内,如图9所示,位于相对的内壁间的中间地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的直径小的销钉77、77。此外,在扩大槽部76a之内的、销钉77、77的左右两侧,每边各3个地(共计6个)形成有从外周侧的内壁延伸到槽的中央的肋部77a,在图9中,在销钉77的左侧,形成有一个从内周侧的内壁延伸到槽的中央的肋部77b。
作为第2密封构件的密封件75与上述密封件44、45同样,由例如泡沫橡胶、泡沫树脂等的泡沫材料构成,并被构成为剖面矩形形状。在这里,密封件75被形成为1条有端带状,被保持在上述密封件保持槽76内。这时,密封件75的一个的端部75a,被压入固定到扩大槽部76a的肋部77a与内周侧的内壁之间以及肋部77b与外周侧的内壁之间,另一方的端部75b则被压入固定到肋部77a与内周侧的内壁之间。进而,在密封件75的端部75a、75b的顶端侧,端部75a、75b彼此被收纳为在扩大槽部76a在密封件保持槽76(扩大槽部76a)进行延伸的一个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密封件75的端部75a、75b分别被压入固定到密封件保持槽76的内壁与销钉77之间。借助于此,构成为密封件75的端部75a、75b彼此在销钉77、77间紧密接合。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第2保护构件71如图11所示,被安装为遮挡上述第1保护构件43的延长部53的凹部65的前面,在该安装状态下,第2保护构件71的前面被设为与框状部63大致拉平。这时,第2保护构件71,采用把形成于凸缘部64上的卡合用钩子66卡合到形成于周壁部73上的卡合孔部74内的办法,从而相对于第1保护构件43进行卡合固定。此外,在该安装状态下,密封件75就紧密接合到凸缘部64的表面上,水密进行密封。借助于此,如图2等所示,在第1保护构件43的凹部65的内周上由第2保护构件71和密封件75形成第2通水空间42。该第2通水空间42被设置为一边从上述开口部59向内周侧倾斜一边向上方延伸,上述吐出口72被配置在平衡环17的内侧。
另外,未画出来的棉绒除去用的通水路为比上述循环水路19更低的构成,在上部的吐出口上装设有棉绒过滤器。
接下来,对上述构成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洗涤时(以及漂洗时),使搅拌体6进而使泵叶片31进行正反旋转。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于泵叶片31的旋转,把洗涤槽5内的洗涤液从泵室20的流出口25送往循环水路19,通过循环水路19的第1通水空间41,通过开口部59,进而被抽到第2通水空间42。然后,从设置在第2通水空间42的上部的吐出口72向洗涤槽5内吐出洗涤液,借助于此,进行洗涤液的循环。因此,就可以对于洗涤槽5内的被洗物,从循环水路19的较高的位置、即从与平衡环17相同的高度向被洗物喷洒洗涤液。
在这里,由于第2通水空间42被设置为一边从开口部59向内周侧倾斜一边向上方延伸,故可以使从第1通水空间41抽向上方的洗涤液的液流的方向改变为斜前方。借助于此,从第2保护构件71的吐出口72吐出的洗涤液也变成朝向斜前方,向处于距离洗涤槽5内的吐出口72较远的位置上的被洗物也可以浇上洗涤液,可以提高洗净性能。
由于构成循环水路19的第1通水空间41,在第1保护构件43的背面侧和没有台阶接近平坦形状的(平缓地进行弯曲的)槽体部15的内周面之间,借助于密封件44、45而被水密地密封,故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此外,虽然构成循环水路19的第2通水空间42在第2保护构件71的背面侧和第1保护构件43的表面侧之间进行密封,但是由于第1保护构件43的密封面(凸缘部64的表面)是没有台阶的平坦面,故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能。因此,作为循环水路19整体,可以得到较高的密封性。
而且,由于只要延长第1保护构件43,把第2保护构件71配置在该延长部的前面侧即可,故第2保护构件71可以比较小。对于第1保护构件43和第2保护构件71中的各自来说,设为比较简单的构成即可,成形模具的构成也不会变得那么复杂。此外,由于循环水路19的密封是借助于密封件75进行的,故可以采用卡合等安装构成,而无须采用焊接等的手段。因此,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构成完成,组装作业性也变得良好。
再有,由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循环水路19的第1和第2保护构件43、71不需要制作构成现有的管道状的循环水路的保护构件那样的复杂的工序或设备,此外,还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槽体部15的内周壁部,构成循环水路19的背面部的壁没有变成所谓2层,故与构成现有的循环水路的保护构件比可以实现材料的降低,减少洗涤槽的容积上的浪费。
由于2条密封件44、45的上端部44b、45b彼此在密封件保持槽58之内的上部部分的扩大槽部58a,被收纳为在该密封件保持槽58的延伸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故可以变成为优良的水密状态。此外,由于密封件75的端部75a、75b彼此也在密封件保持槽76之内的扩大槽部76a被收纳为在一个方向上重叠的状态,故也可以变成为优良的水密状态。此外,采用在密封件保持槽58、76内设置销钉60、74的办法,就可以容易地将密封件44、45压入固定。
由于第2保护构件71在由密封件44、45(第1密封构件)形成的密封部分的外侧卡合固定到第1保护构件43上,在循环水路19内未形成卡合孔部74,故被抽起的洗涤液不会从卡合孔部74漏出,可以确保循环水路19的水密性。
由于第2保护构件71是可从洗涤槽5的内周侧装卸的构成,故在除去堵在循环水路19内的棉绒等的情况下,仅仅从第1保护构件43卸下第2保护构件71,就可以进行维护,故作业将变得容易起来。这时,由于在第1保护构件43上形成了切口部67,故只要把一字螺丝刀插入到该部分上,就可以容易地卸下第2保护构件71。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洗涤机,该洗涤机在洗涤槽5的侧壁部上设置有用来对洗涤水抽水并从上方洒水的循环水路19,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可把循环水路19的吐出口72设置到较高的位置上,并且循环水路的水密性优良,而且可以用比较简单而便宜的构成制作。
另外,本发明并不受限定于上述而且图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1个或3个以上的循环水路。
也可以用1条密封件构成第1密封构件。此外,也可以用无端环状的密封件构成第2密封构件。
除此之外,本发明在不背离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通过适宜变更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