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684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6842A21申请号201410501909522申请日20140927A61K36/906200601A61P25/00200601A61P29/00200601A61K35/64201501A61K35/6220060171申请人徐玉文地址239000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水西村沈郢组8号72发明人徐玉文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山龙10份、新疆延胡索10份、土鳖虫12份、水蛭4份、鹿药10份、翻天红8份、姜叶三。
2、七10份、三钻风8份、乌龙摆尾8份、两面针10份、白桂木根15份、黑鹅脚板10份、柴桂8份、树腰子6份、甘草6份。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瘀血性头痛,几年来,通过对4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5。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6842ACN104306842A1/1页21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山龙10份、新疆延胡索10份、土鳖虫12份、水蛭4份、鹿药10份、翻天红8份、姜叶三七10份、三钻。
3、风8份、乌龙摆尾8份、两面针10份、白桂木根15份、黑鹅脚板10份、柴桂8份、树腰子6份、甘草6份。权利要求书CN104306842A1/4页3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头痛一证,在中医学中已记载二千余年,很多人或轻或重的都有过头痛的毛病。很多疾病也都可以伴有头痛症状。轻者感觉头痛、头胀、头晕、头部不舒服;重者疼痛难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论述头痛一般分外感和内伤性头痛两种。而外感又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肝火、痰浊、瘀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异,当辨证论治,立方遣药。目前,治疗头痛。
4、的中药有许多种,但专用于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并不多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瘀血性头痛病的目的。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瘀血性头痛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穿山龙10份、新疆延胡索10份、土鳖虫12份、水蛭4份、鹿药10份、翻天红8份、姜叶三七10份、三钻风8份、乌龙摆尾8份、两面针10份、白桂木根15份、黑鹅脚板10份、柴桂8份、树腰子6份、甘草6份。0005配方中的各药物的功能主治如下穿山龙【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穿山薯蓣DIOSCOREANIPPONIC。
5、AMAK的根茎。【性味】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肺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淤血阻滞,热痰咳嗽。0006新疆延胡索【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叶延胡索、长花延胡索及对叶延胡索的块茎。【性味】辛;苦;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所致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0007土鳖虫【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归肝经。【功能。
6、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0008水蛭【来源】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体。【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0009鹿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鹿药及管花鹿药的根茎及根。【性味】甘苦;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主治肾虚阳痿;月经不调;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跌打损伤。0010翻天红【来源】。
7、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花葶苔草的草。【性味】味苦;性寒。【功能说明书CN104306842A2/4页4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急性胃肠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腰肌劳损。0011姜叶三七【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0012三钻风【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桠乌药的树皮。【性味】辛;温。【归经】胃;肝经。【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活血散瘀。主治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毒。0013乌龙摆尾【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性味】酸涩;无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通络。主治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
8、冒,痢疾。煎汤,1020G。0014两面针【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0015白桂木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性味】甘;淡;性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痹痛;头痛;产妇乳汁不足。0016黑鹅脚板【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直刺变豆菜的根或全草。0017【性味】味苦;辛;性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益肺止咳;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
9、麻疹后热毒未尽;肺热咳喘;顿咳;劳嗽;耳热瘙痒;头痛;疮肿;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0018柴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柴桂的树皮或叶。【性味】辛;甘;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温通经脉;行气止痛。主寒湿痹痛;脘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0019树腰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小花吴萸的果实。【性味】辛;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胃脘痛;腹胀;头痛。0020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性味】甘,。
10、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0021瘀血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指头痛因于瘀血(外伤或久病入络)所致。由于外伤瘀血内停,阴塞脉络不通,或内伤气滞血瘀导致脏俯气血功能失调,反复发作,缠绵日久不愈。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痛如锥刺,痛处较固定,时发时止,病期较长,用一般治头痛药难以控制者,常伴有面色晦滞,舌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多涩或沉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配方中所采用的穿山龙具有祛除风湿、活血通络、止痛。
11、消肿的功效;新疆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土鳖虫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鹿药具有补肾壮阳、活血祛瘀、祛风止痛的功效;翻天红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姜叶三七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三钻风具有温中行气、活血散瘀的功效;乌龙摆尾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的功效;两面针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白桂木根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黑鹅脚板具有清热解毒、益肺止咳、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柴桂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止痛的功效;树腰子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活血。
12、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能有效治疗说明书CN104306842A3/4页5瘀血性头痛,几年来,通过对4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5。0022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发明人2009年6月2013年5月间共收集了80例瘀血性头痛病的门诊患者,年龄3050岁,其中,女性39位,男性41位。症状表现为患者痛如锥刺,痛处较固定,时发时止,病期较长,用一般治头痛药难以控制者,常伴有面色晦滞,舌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多涩或沉涩。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00232、试验方法21对照组服用血府逐瘀汤,水煎服。日服一剂,10天为1个疗程。。
13、0024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为10天。0025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瘀血性头痛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也即咽喉内异物感,痰多难咯等症状消失。0026显效瘀血性头痛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症状出现,但时间短,易忽略。0027有效瘀血性头痛病的临床症状较前减轻,咽部感到轻松。0028无效连续服药一个疗程以上,瘀血性头痛病的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0029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0030表1两组疗效比较由此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瘀血性头痛病。具体实施方式0031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4、说明书CN104306842A4/4页60032具体实施例1称取穿山龙10克、新疆延胡索10克、土鳖虫12克、水蛭4克、鹿药10克、翻天红8克、姜叶三七10克、三钻风8克、乌龙摆尾8克、两面针10克、白桂木根15克、黑鹅脚板10克、柴桂8克、树腰子6克、甘草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0033用于治疗瘀血性头痛病,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0034具体实施例2称取穿山龙10克、新疆延胡索10克、土鳖虫12克、水蛭4克、鹿药10克、翻天红8克、姜叶三七10克、三钻风8克、乌龙摆尾。
15、8克、两面针10克、白桂木根15克、黑鹅脚板10克、柴桂8克、树腰子6克、甘草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0035用于治疗瘀血性头痛病,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0036具体实施例3称取穿山龙10克、新疆延胡索10克、土鳖虫12克、水蛭4克、鹿药10克、翻天红8克、姜叶三七10克、三钻风8克、乌龙摆尾8克、两面针10克、白桂木根15克、黑鹅脚板10克、柴桂8克、树腰子6克、甘草6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0037用于治疗瘀血性头痛病,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说明书CN1043068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