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387116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93747.3

申请日:

2007.11.26

公开号:

CN101445926A

公开日:

2009.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23C 28/00公开日:2009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23C28/00; C23C14/14; B05D7/24; G12B17/02

主分类号:

C23C28/00

申请人:

仕钦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仲培; 邱耀弘; 林柏州; 吴昱汉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土城市土城工业区10号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应;吴兰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然后,等到该底漆干燥后,再于该底漆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接着,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通过亲金属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的封孔作用,可将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EMI)屏蔽于机壳内,以避免电磁波外泄伤害人体,以及由抗氧化的表面金属膜保护金属膜,使不致生锈而失去引导电磁波的效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等到该底漆干燥后,再于该底漆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烘干机将塑料机壳涂布的底漆直接干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电波的金属膜为铜金属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引导电波的金属膜为可提高抵抗环境侵蚀功能的铜锌合金金属膜或铜铝合金金属膜。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引导磁波的表面金属膜为铁镍铬合金金属膜。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引导磁波的表面金属膜为可提高引导磁波效能的铁镍金属膜。

说明书

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塑料材料表面上镀设作为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多层镀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日常所应用的电器用品,诸如:计算机、行动电话、无线电话、马达及变压器,其在被使用时,无形中散发出有害人体的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其中该电磁波由一电场(electric field)与一磁场垂直交互作用的一种物理现象。人体若长时间暴露在高电磁波的环境中,会引起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分裂损害,而加速癌细胞的增值能力,变化为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脑瘤…等)。
因此,计算机制造商为免除计算机使用者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而暴露在高电磁波的环境中,在计算机塑料外壳内缘设置复数个金属片,并使该等金属片与一接地端相连接,使该计算机被使用时,其所产生的电磁波可经由该等金属片导入该接地端,而被该接地端吸收,然而,该等金属片大都为马口铁材质,经过钣金弯折成形,锁覆于塑料外壳内部,不仅使计算机重量增加,且由于钣金的冲压弯折的制造过程,使得该等金属片遮蔽罩的破洞裂缝过多,对电磁波屏蔽效果并不理想,加上施工繁复,也会使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以于塑料材料表面上镀设作为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多层镀膜,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传统电磁波屏蔽结构,对电磁波屏蔽效果不彰,及施工繁复的缺失。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然后,等到该底漆干燥后,再于该底漆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接着,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
前述的方法可以利用烘干机将塑料机壳涂布的底漆直接干燥。
所述引导电波的金属膜为铜金属膜。
前述的引导电波的金属膜为可提高抵抗环境侵蚀功能的铜锌合金金属膜或铜铝合金金属膜。
前述的引导磁波的表面金属膜为铁镍铬合金金属膜。
前述的引导磁波的表面金属膜为可提高引导磁波效能的铁镍金属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的目的,该方法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然后,等到该底漆干燥后,再于该底漆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接着,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如此,通过亲金属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的封孔作用,可以得到强化机壳塑料表面的薄膜,并增加金属层的附着力,同时引导电磁波的金属膜、表面金属膜构成的大面积接地的电磁波屏蔽,可将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屏蔽于机壳内,以避免电磁波外泄伤害人体,以及由抗氧化的表面金属膜保护金属膜,使不致生锈而失去引导电磁波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成品部份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本发明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该方法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11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12(1),然后,等到该底漆12干燥后,再于该底漆12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13(2),接着,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14(3),最后为成品(4)。
通过亲金属高分子聚合物底漆12的封孔作用,可以得到强化机壳11塑料表面的薄膜,并增加金属层的附着力,同时引导电磁波的金属膜13、表面金属膜14构成的大面积接地的电磁波屏蔽,可将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屏蔽于机壳11内,以避免电磁波外泄伤害人体,以及由抗氧化的表面金属膜14保护金属膜13,使不致因生锈而失去引导电磁波的效能。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利用烘干机将塑料机壳11涂布的底漆12直接干燥,以减少等待底漆12干燥的时间。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该引导电波的金属膜13可为铜金属膜、铜锌金属膜或铜铝金属膜等,其中,铜锌金属膜或铜铝金属膜具有提高抵抗环境侵蚀的效能。
参阅图1、图2、图3所示,该引导磁波的表面金属膜14可为铁镍铬合金金属膜,或者可提高引导磁波效能的铁镍金属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材料表面的电磁波隔离功能的处理方法,在一电子装置的塑料机壳表面,以喷漆方式涂布一层亲金属的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然后,等到该底漆干燥后,再于该底漆表面以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引导电波用的金属膜,接着,再以相同的低温真空镀膜方式镀着一层作为表面抗氧化兼具引导磁波用的表面金属膜。通过亲金属高分子聚合物底漆的封孔作用,可将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电磁波干扰(EMI)屏蔽于机壳内,以避免电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