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86004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28995.1

申请日:

2008.11.25

公开号:

CN101407695A

公开日:

2009.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C09D 183/04公开日:2009041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83/04; C09D5/25; H01B17/50; H01B7/28; H01B3/46

主分类号:

C09D183/04

申请人:

舒宏纪

发明人:

舒 品; 舒 毅; 舒 华; 舒伟成

地址:

116026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海事大学老干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其技术方案为采用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为成膜基料、三氯乙烷和丁酮为分散介质、平均粒径为12纳米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为固体微粒和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和/无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为助剂。这种涂料有良好的憎水性,良好的电气性能,良好的贮存性,环保和节能。理论和本试验证明,这种憎水界面涂料,应用于我国南方电网能达到抗冰冻灾害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其组成成分包括有成膜基料、分散介质、固体微料和助剂,成膜基料是W33-15,分散介质有三氯乙烷与丁酮,固体微粒有R202,其特性是:固体微粒只有R202,助剂是引发剂,是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和/无YGO-1401,各组成分的体积份是:W33-15:100,三氯乙烷50~200,丁酮:0~300,R202:350~500,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1~4,YGO-1401:4~6;所述W33-15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甲苯溶液,溶液中,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与甲苯质量比是1∶1,其电气强度千伏/毫米(25±1℃),即常态,不小于55,(200±2℃,相对湿度95±3%,处理24小时后),即湿态,不小于33;所述的R202是经硅油处理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所述的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引发温度42℃,半衰期10小时;所述的YGO-1401是浓度为40%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是低活性的硅偶联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南方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其特征是:所述各组成的体积分是:W33-15:100,三氯乙烷100,丁酮:200,R202:400,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3;加热温度82℃,保温15分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南方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其特征是:所述各组成的体积分是:W33-15:100,三氯乙烷:100,丁酮:200,R202:450,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3,YGO-1401:5;加热温度98℃,保温15分钟。

说明书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和绝缘子用功能涂料,特别是涂敷于我国南方高压电缆和绝缘子表面用憎水的界面涂料的组成。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ZL200610045811.9公开了《一种高疏水性、高导热性和高粘附性界面涂料》,该专利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16日,专利权人:舒宏纪,即本专利的申请人。该专利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用功能涂料,特别是一种压缩式空调器的蒸发器表面用的具有高疏水性、高导热性和高粘附性的功能涂料的组成。这一发明专利在环保和节能两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但用防我国南方电网冰冻灾害方面,有如下问题:问题一,原专利(即ZL200610045811.9,以下均简称:原专利)是用于换交热器的表面处理,因此高导热性非常重要,但用于防我国南方电网冰冻灾害,高导热性则是有害的,反之要充分考虑其电气性能;问题二,原专利成膜温度为150℃,这对电缆和绝缘子显得过高;问题三,原专利对疏(憎)水的迁移性和恢复性没有涉及。
对于此类研究的国内外概况,委托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进行了查新,结论是:经所查密切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对比,未见用于电网输电线路或绝缘子表面的防水、防污闪疏水涂料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一种针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是对原专利的改进和发展。首先,在设计的理念上,有着原则性的差别:对于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对冷暖空调,夏季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冬季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与湿空气接触侧,是冷壁面,其间流动的空气则为热空气(相对而言),因此结露或结霜是在冷壁面上形成的,由于翅片间距很小,因此冷壁面上的界面涂膜要求高疏水性(憎水性),使凝结的水珠其表观接触角很大,约160°左右,且水珠粒径极小;反之,在寒冷空气中的电缆和绝缘子的温度较高,是在寒冷空气中凝结的水滴或凝华的冰粒落在电缆和绝缘子,因此电缆和绝缘子的外壁面上的界面涂膜可以对疏水(憎水)性的要求不必太高,它们便可以从电缆和绝缘子上脱落;总之,前者是冷壁面和热空气,后者是热壁面和冷空气,这就是原则上的差别。其次,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由翅片的间距很小,在冷壁面上形成的水滴从壁面脱落时,可能与相邻翅片的水滴相连,形成“水桥”,严重影响通风与传热性能,而电网系统没有这样问题。其三,作为换热器的壁面担负传热任务,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所增加热阻应愈小愈好,因此原专利提出涂膜的高导热性是必要的;对电网而言,其中电缆的界面涂料不要求高导热性,对绝缘子而言,高导热性是具有导电性,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是灾难,相反,对界面涂膜的绝缘性是越高越好,即充分考虑其电气性能。其四,电网是安装在相当开阔的空间,对我国南方而言,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很大,冬季气温不很低,而夏季相当炎热,但一年中地面湿度很大(相对北方而言),这是南方长年雨水较多,而且风雨交加。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引用原专利中好的组分,增加新的组分,组成新的配方和工艺,以实现抗我国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目的。
保留原专利W33-15,它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甲苯溶液,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甲苯溶液中,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与甲苯的质量比是1∶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R/Si=1.47,R是C6H5和CH3,C6H5/CH3=0.48,其电气性能:电气强度,单位千伏/毫米,常态(25±1℃),不低于50,热态(200±2℃),不低于30,受潮(25±1℃,相对湿度95±3%,处理24小时后),不低于30;其体积电阻系数,单位欧姆·厘米,常态(25±1℃)不低于1013,热态(200±2℃),不低于1011,受潮(25±1℃,相对湿度95±3%,处理24小时后),不低于1011;保留分散介质,1-1-1-三氯乙烷(以下简称三氯乙烷),示性式为CCl3CH3,2-丁酮(又称甲基乙基酮、甲乙酮,以下简称丁酮),分子式为CH3COC2H5;保留原专利中的固体微粒R202,R202是经二甲基聚硅氧烷改良后的疏水性气相法二氧化硅,即经硅油处理的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其初始平均粒径为12纳米(nm),它的导热性极差,从而电绝缘性极佳,保留它是利用其对疏(憎)水性贡献(以下简称气相二氧化硅),不采用普通色素炭黑,仅保留气相二氧化硅,从而保证成膜后良好电绝缘性;增加了常温固化成膜的引发剂。总之,本发明的组合物为:成膜基料为W33-15;分散介质为三氯乙烷和丁酮;固体微粒为气相二氧化硅;助剂为引发剂。
引发剂的选用是本发明的关键。引发剂是在热或光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共价键均裂而形成两个自由基的化合物。引发剂的种类很多,如过氧化引发、偶氮引发和光引发物等。引发剂一般用于引发单体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本发明则用于降低涂液的固化成膜温度和改善成膜后涂膜的性能。本发明采用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因为它是数量最多、研究最广和市场可方便购置的。首先关心的是分解温度,但要定义分解温度,又要先选定半衰期,它是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时间。因此,分解温度是指引发剂在某溶剂中(苯或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半衰期10小时(h)所需的温度。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温度72~73℃,半衰期10h,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乙脂),分解温度42℃,半衰期10h。对电缆和绝缘子用憎水界面涂料而言,半衰期10h,实在是太长了。有关引发剂理论指出:当引发剂温度高于分解温度时,半衰期单调迅速减少,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85℃时半衰期2h,90℃时半衰期1h,100℃半衰期0.4h,130℃半衰期1分钟;又如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64℃时半衰期1h,82℃时半衰期6分钟。其次,还要考虑引发剂的溶解性和毒性,过氧化二苯甲酰,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苯,有毒,小白鼠吸入LC50为70ppm;而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脂肪烃,溶于酮类、脂类,易溶于芳香烃和氯代烃等有机溶剂,无毒。再次,还要考虑引发剂的贮存条件,过氧化二苯甲酰,为白色结晶,为使产品稳定,便于运输和贮存,市售工业用品含水量均存30%左右,在无水介质中使用,需用工业乙醇洗涤,真空抽干,自然干燥,而过氧化二碳酸脂(4-叔丁基环己酯)的贮存温度为20℃。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引发剂的用量,一般而言,引发量用量太多,涂料使用期短,固化速度快,交联密度低;反之,引发剂用量少,固化速度慢,氧的阻聚更严重,一般引发剂用量是树脂量的1%左右,最终由实验确定。原专利中,成膜基料W33-15,分散介质三氯乙烷和丁酮的溶液中,较为恰当的体积比为1∶1∶2,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过氧化二苯甲酰,由于分解温度73℃较高,仅能溶解于W33-15中占质量一半的甲苯,又有毒性,贮存条件复杂,本发明不予采用;反之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由于分解温度42℃,相对前者低于31℃,又能溶解于丁酮及易溶三氯乙烷(氯化烃一类),贮存温度20℃容易满足,所以本发明采用为引发剂。
根据上述对涂料组成成分的选择、分析,本发明的一种抗我国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以下简称“憎水界面涂料”)的组成成分包括成膜基料、分散介质、固体微料和助剂。
成膜基料是W33-15(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甲苯溶液,溶液中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与甲苯的质量比是1∶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R/Si=1.47,RC6H5/RCH3=0.48]]>),分散介质是三氯乙烷和丁酮,固体微粒是R202(经硅油处理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助剂是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憎水界面涂料各组成成份的体积份是W33-15:100,三氯乙烷:50~200,丁酮0~300,R202:350~500,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1~4。对于绝缘子助剂中还增加YGO-1401(浓度是40%的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甲苯溶液):4~6。
由于引用原专利中的成膜基料,毒性很低的分散介质和气相二氧化硅,放弃了普通色素炭黑,和采用较为恰当的引发剂,因而本发明专利有显著进步,表现在:
1.具有较好的疏水性,且涂料贮存稳定性极佳:由于炭黑的完全疏水化和研磨分散在涂料工业中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原专利采用超声波方法加以解决,但作为工业化生产国内外没有先例。本发明采用的固体微粒是用硅油处理的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由于其初始平均粒径为12nm,在国内很容易购置对其进行研磨分散的设备,例如上海市化工装备研究所,提供的台式均质器,其工作转速(无级变速)为300~8000转每分(rmp),使恢复到初始平均粒径。这种纳米级的气相二氧化硅微粒,和成膜基料、分散介质组成的溶液,没有化学上的亲和力,因而没有热力学的稳定性,即这些微粒会自发的聚集,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但是从胶体化学得知,当微粒的粒径小于100nm时,这种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由于受力面积非常小而产生不平衡力,产生布朗(R·Brown)运动,它是一种不规则的热运动,就会使这些微粒均匀分布在溶液中,因而具有动力学的稳定性。本发明进行的实验,从实践上证明了这点。
2.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的涂料:由于W33-15,其电气强度千伏/毫米(25±1℃),即常态不小于55,(200±2℃,相对温度95±3%,处理24h后),即湿态,不小于30,均匀分散其中的气相二氧化硅,属绝缘材料,分散介质最终要从涂液挥发出去,因而形成的涂膜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3.因化成膜的温度较原专利大为降低,从而实现节能:因为采用较为适宜的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脂)其分解温度42℃较当前常用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分解温度72℃,降低了(72-42)/42=71%。溶液中的引发剂,作为一个整体,其固化成膜所采用加热温度越高,其中引发剂的半衰期就越短,这是加热温度与固化成膜时间的一双矛盾,需要妥善处理:电网中的电缆占主导地位,资料表明82℃时半衰期为6分,本发明采用82℃,加热时间15分钟;而其中绝缘子工作量相对较小,因在引发剂保留了原专利中的YGO-1401(浓度是40%的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甲苯溶液)作为引发剂,它是硅偶联剂,能大为增加涂液成膜后的粘附性,这是绝缘子所需要的,但它属低活性引发剂,在低于120℃时,是稳定的,因此,在绝缘子用的涂料选用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脂)与YGO-1401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引发剂。YGO-1401的说明书(哈尔滨化工研究所)说明使用时成膜温度140℃,40分钟;180℃,20分钟。有关引发剂理论指出:两种引发剂的适当合用,可大大降低分解半衰期,也可以说能降低分解温度。据此可以推论绝缘子用涂料固化成膜可选择90~120℃,时间10~20分钟。
4.环境保护好:原专利所用分散介质三氯乙烷和丁酮对大气污染很轻,本发明所选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是无毒的,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也是无毒的。
5.贮存和运输条件适宜:只要环境温度不高20℃,无论对电缆或绝缘子用涂液可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涂膜的疏水性,由本发明是原专利借鉴过来的,故采用原发明的《注射器挤水珠法》即:将涂膜水平向上放置,用2.5ml一次性注射器吸足纯净水,缓慢从针头挤出水珠,直径在1mm左右,水珠仍沾在针头上,让水珠沿涂膜缓慢移动,如水珠不沾膜面,稍稍提起针头,使水珠增大至2mm,水珠落在膜面上不能停留,即涂膜稍有倾针或震动水珠立即从膜面脱落,则可以认为涂膜保持高憎水性。这种方法更加贴近本发明所针对的实际情况,因为是水珠或冰粒落在膜面上。
1.小样试验
试件:PS版(铝合金,旧印刷用),电缆中铝线。
小样试验的目的:用PS版,电缆中铝线在各种涂料的配方、加热固化成膜温度进行试验,以选出其最佳值。
2.电缆对比试验
新购新飞冰柜:生产者名称:新飞;
规格型号:BC/BD-68H;耗电量:68W/24h;
总有效容积(升):68
为模拟南方潮湿地面,在冰柜底部放置不锈钢饭盒,盒内按质量比纯氯化钠∶水33∶100,其共晶点-22.4℃。在盒上方放置一经憎水化处理的细孔滤网。滤网上放一经憎水化处理的高压电缆,长250mm,直径18mm;另放置同一规格的未经憎水处理的电缆。
在二根电缆上方,放置三台串联15W的电排风扇,每台风扇风速为1.5m/s,三台串联风速在4.5m/s之内,排风扇朝着对比电缆。
在滤网上还放有温度范围为-50~50℃的酒精温度计,温度计的感温包放在高60mm、直径18mm的塑料盒内,盒内放纯净水,用环氧树脂密封。
关闭冰柜,运行5天,然后开启冰柜,观察对比电缆的情况。反复调节该冰柜的温控器;使柜内温度为-9~-13℃。
3.憎水性的迁移性和恢复性试验
用小样试验进行:将PS版和一段铝线经憎水界面涂料浸涂,加热烘干成膜后,置于常温中经1~2个月,用注射器剂水珠法,考查其憎水性的变化;用载玻片的憎水膜面,考查其憎水性变化;将上述小样置于-9~-13℃的低温环境、高湿环境中5天,考查其憎水性变化,然后置于烤箱中在38℃下烘烤2小时,考查其憎水性的恢复情况。
实施例1
电缆小样试验,用PS版长76mm、宽25mm、2片;铝线长76mm 2根;PS版两面用无水乙醇清洗,非印刷面再用丙酮清洗,铝线用砂布打磨,再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清洗。
成膜基料W33-15,其体积以VW表示;分散介质(1)三氯乙烷,其体积以Vcl表示,分散介质(2)丁酮,其体积以Vb表示;固体微粒为气相二氧化硅,其体积以Vs表示;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其体积以Vdc表示,由实测其密度ρdc=0.353g/cm3,这一组合物各组分的体积比为:
Vw∶Vcl∶Vb∶Vs∶Vdc=100∶100∶200∶400∶2.6
首先将前四项的混合液,在高速均质机中搅拌分散,以7000转/分运行1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放入过入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的白色结晶,静置待白色结晶完全溶解为止,再在高速均质机进行搅拌分散,以7000转/分运行10分钟,于是这一组合物各组分均已搅拌分散均匀。将其放置在14℃的环境,这一涂液贮存稳定好,经6个月后观察无沉淀。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与成膜基料中固体分质量比为1.8%。
其次,将预处理过的小样,在上述涂液浸涂。然后放入远红外线烤箱中烘烤,在82℃下保温15分钟。待试件冷却至室温后,用注射器挤水珠法测试其疏水性,憎水性极佳。
实施例2
将长250mm,直径18mm的电缆2根,用B310金属洗净剂(沈阳产)将其与自来水按质量比3∶100配成溶液,后加热至60℃,将上述两根电缆置于此溶液中,30分钟后用镊子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净,再加热使之干燥。由实施例1中,涂液经小样试验,效果佳,将一根预处理过的电缆浸涂。再在82℃保温15℃,待冷却至室温后,憎水性极佳。
实施例3
绝缘子小样试验,载玻片25×76.2mm(1″×3″)厚1~1.2mm,用无水乙醇和丙酮作预处理。成膜介质W33-15,其体积以Vw表示;分散介质(1)三氯乙烷,其体积以VCl表示,分散介质(2)丁酮,其体积以Vb表示;固体微粒为气相二氧化硅,其体积以Vs表示;助剂(1)YGO-1401,其体积以Vv表示,助剂(2)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其体积以Vdc表示。这一组合物各组分的体积比为:
Vw∶Vcl∶Vb∶Vs∶Vv∶Vdc=100∶100∶200∶450∶3∶5
首先,将前五项的混合液,在高速均质机中搅拌分散,以7000转/分运行一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放入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的白色结晶,静置待白色结晶溶解为止,再在高速均质机进行搅拌分散,以7000转/分运行10分钟。于是这一组合物各组成已搅拌分散均匀。将其放置在14℃的环境,这一涂液贮存稳定好,经6个月后观察无沉淀。YGO-1401与W33-15的体积比为3%,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与成膜基料固体分质量比为3.53%。
其次,将预处理过的小样,在上述涂液中浸涂。然后放远红外线烤箱中烘烤,在94℃保温15分钟,试验表明,不能直接从室温加热94℃,因为温升太快,载玻片中形成膜面有许多小裂纹,而应分两阶段加热,即先从室温加热至60℃,待到达60℃后再加热94℃,从而消除了裂纹。待试件冷却至室温后,用注射器挤水珠法测试其疏水性极佳。
实施例4
电缆对比试验
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2,电缆对比试验的条件,将实施例2中,一根经疏水处理的电缆和另一根未经疏水化处理的电缆放置在新飞冰柜中。关闭冰柜,运行5天,然后开启冰柜,运行期间冰柜温度为-11℃,冰柜内蒸发器四壁结有2mm左右的霜,经疏水处理的电缆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无霜),而未经疏水化处理的电缆表面结了一层约0.1mm的薄霜。
实施例5
憎水性的迁移性和恢复性试验
将实施例中1片PS版,1根铝线置于大气中;另1片PS版和一根铝线置于实例4的冰柜。试验表明,置于大气的PS版和铝线,经3个月,疏水性仍极佳;置于冰柜中,即-11℃环境中的PS版和铝线,取出后隔1天,用注射器挤水法测试,疏水性仍极佳。经恢复性试验,用注射器挤水珠法测试,疏水性无变化。
将实施例3中2片载玻片,1片置于大气中,另1片置于实施4中的冰柜。试验表明,置于大气中的载玻片2天后疏水性明显变差;置于冰柜中,即-11℃环境中的载玻片,取出后隔1天,疏水性明显变差。对比实施例1中的气相二氧化硅为400,实施例3中的气相二氧化硅为450,而后者在载玻片的疏水性反比在PS版和铝线的疏水迁移性差许多,因此加两种引发剂的憎水涂液,成膜固化温度94℃显然低了一些。将成膜固化温度提高至98℃,保温15分钟,待载玻片冷却至室温后,用注射器挤水法测试,其疏水性极佳,将其中1片装置于大气中,另1片置于实施中的冰柜。试验表明,温度提高后,憎水性的迁移性有显著改善,表现在:置于大气中的载玻片,十日后,疏水性仍极佳;置于冰柜中的载玻片,取出后隔1天,疏水性极佳。经恢复性试验,两片的疏水性无变化。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抗南方电网冰冻灾害的憎水界面涂料,其技术方案为采用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为成膜基料、三氯乙烷和丁酮为分散介质、平均粒径为12纳米完全疏水化的气相二氧化硅为固体微粒和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酯)和/无乙烯基三特丁基过氧硅烷为助剂。这种涂料有良好的憎水性,良好的电气性能,良好的贮存性,环保和节能。理论和本试验证明,这种憎水界面涂料,应用于我国南方电网能达到抗冰冻灾害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