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净化处理领域。背景技术
DSD酸全名为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又称芪氏酸,分子式C14H14N2O6S2,黄色针状吸湿性结晶体,工业品为浅黄色膏状物,其生产工艺是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发烟硫酸磺化得对硝基邻磺酸基甲苯,再进行氧化缩合得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最后经铁粉还原精制而得,还原酸析废水是指经铁粉还原后酸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苯胺类、硝基苯类污染物和较高的色度,属于具有强致癌性的有毒有害废水。目前国内对于这种废水治理工艺为:在酸析废水中投加季铵盐、铁盐、铝盐及聚丙酰胺等絮凝剂进行絮凝脱色,然后采用沉淀、气浮或压滤进行泥水分离,出水经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吸附后排放。其主要缺点是:(1)废水处理费用高,絮凝剂、中和用碱及吸附材料费用为8~14元/吨,生产单位难以承受;(2)苯胺类污染物去除率低,发色基团破坏不完全,处理出水易返色,排入水环境后,依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费用低、效果好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a)、将还原酸析废水在PH3~4条件下,加入过氧化氢(30%)及亚铁盐,进行氧化反应;
(b)、使氧化后的废水进入电解反应器,进行电解反应;
(c)、将电解反应后的废水中和至PH8~9;
(d)、泥水分离;
(e)、将分离后的液体进行脱钙处理。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a)中使用的亚铁盐是硫酸亚铁。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a)中过氧化氢(30%)加入量(重量/重量)为1.5‰~2.5‰,亚铁盐加入量为0.2‰~2‰。
所述地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a)中氧化反应的时间为≥0.5小时,反应温度为35~80℃。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b)的电解反应是使氧化后的废水进入装有铁炭填料的反应器,进行电解反应。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中电解反应采用的铁炭填料是粒度为2~10mm的铁屑和焦炭。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中步骤(b)的电解反应的另以技术方案是使氧化后的废水进入设置有铁电极的反应器,通12V直流电,进行电解反应。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b)中反应时间为≥0.5小时。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c)中的中和反应药剂是石灰乳或电石灰。
所述的DSD酸还原酸析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e)中脱钙是采用普通弹性填料粘附水中结晶析出的硫酸钙。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是:a、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下,过氧化氢能产生两种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苯胺类污染物的氧化,同时破坏发色基团;b、弱酸性废水在铁屑填料或铁电极表面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新生态氢,废水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在其作用下,首先被还原成苯胺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电解氧化和电解絮凝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脱色并去除COD;c、采用石灰乳或电石灰中和,可提高泥水分离性能,大大降低中和用碱的费用;d、可采用板框压滤、气浮或沉淀方法进行泥水分离;e、采用普通弹性填料粘附水中结晶析出的硫酸钙,降低水质硬度和出水悬浮物,比传统的碳酸钠药剂脱钙节省费用。
本发明的技术进步效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废水处理费用低,药剂费低于3.5元/吨废水;2、脱色效果好,出水色度小于5倍(见附件1),不反弹;3、设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4、不产生二次污染。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还原酸析废水经车间排出,首先进入调节池调匀,控制PH3.5,温度40℃,然后用泵打入反应器I,反应器I内加入过氧化氢1.5Kg/吨废水,硫酸亚铁0.2Kg/吨废水,反应时间0.5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反应后废水自流到装有铁炭填料的反应器II,铁炭填料是将粒度为2~10mm的铁屑和焦炭混合均匀后装入反应器,焦炭与铁屑的装填比例可以为1-5∶1-99,较好的比例是1-5∶95-99,微电解反应时间0.5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然后打入中和池用石灰乳中和至PH8,经沉淀法泥水分离后,分离后的污泥可作建材原料,液体通入脱钙池,由普通弹性填料粘附水中结晶析出的硫酸钙,废水经脱钙后化学需氧量、色度、苯胺类、硝基苯类、悬浮物、PH值等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实施例2:
其氧化反应、中和反应、泥水分离及脱钙等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在于电解反应,是在反应器II中安置铁板电极,通12V直流电,将氧化后的废水通入反应器II进行电解反应1小时以上。